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金華市浦江四中等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選拔性學情調研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金華市浦江四中等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選拔性學情調研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金華市浦江四中等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選拔性學情調研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 2分)
1.(2022八下·金華期末)根據人口統計結果分析,下列不屬于我國未來將面臨的問題是(  )
A.老齡化程度加深,社會養老負擔加重
B.適齡勞動人口比重減少,經濟發展中的勞動數量優勢減弱
C.人口增長過快,給資源與環境帶來較大壓力
D.人口增長速度減緩,人口增長動力仍不足
【答案】C
【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我國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不斷增大,老齡化程度加深,社會養老負擔加重,正確。15-65歲人口所占比例不斷減少,適齡勞動人口比重減少,經濟發展中的勞動數量優勢減弱,正確。近70年來,我國人口增幅在不斷減少,呈下降趨勢,人口增長過快,給資源與環境帶來較大壓力,錯誤。人口增長速度減緩,人口增長動力仍不足,正確。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實行了計劃生育,在控制人口數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時也出現勞動力減少、社會養老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人口增長的過快或者過慢都不好,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
2.下列問題屬于環境污染的有(  )
①荒漠化與水土流失
②固體廢棄物排放
③工業二氧化硫排放
④工業廢水排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知識點】我國環境問題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環境問題包括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問題。①是生態環境問題,②③④是環境污染問題。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環境問題的分類,屬于容易題
3.“銀行比米鋪多”是人們對下列哪一城市金融業發展最通俗的概括(  )
A.上海 B.廣州 C.香港 D.北京
【答案】C
【知識點】因地制宜謀發展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香港因地制宜發展金融業,銀行比米多是香港的真實寫照。
故答案為: C
【點評】本題考查發展區域經濟的原則,屬于容易題。
4.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新能源,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地發展核電。這(  )
A.有利于落實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
B.能杜絕生態環境污染,建設美麗中國
C.符合科教興國戰略,有利于經濟發展
D.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推動復工復產
【答案】A
【知識點】可持續發展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中大力發展新能源,推動清潔高效利用可知,發展核電有利于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故A說法正確;
B杜絕說法過于絕對,故排除;
C科教興國、D城鄉一體化與題意無關。
故答案為: A
【點評】本題考查綠色發展理念,屬于容易題
5.下列符合“問題——對策”模式來解決我國發展中問題的是(  )
①資源分布不均衡——跨區域調配
②我國三大經濟帶各具特色——因地制宜、優勢互補
③資源總量豐富——西部大開發
④環境污染嚴重——預防并治理環境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識點】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符合”問題——對策 模式來解決我國發展中問題的是①資源分布不均衡——跨區域調配、 ②我國三大經濟帶各具特色——因地制宜、優勢互補、④環境污染嚴重——預防并治理環境污染 ;故選B。
【點評】考查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 解決措施。
6.(2022八下·金華期末)2022年2月28日,“上海公報”發表50周年紀念大會在上海舉行。這份公報發表后中美關系的變化是(  )
A.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開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D.中美兩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
【答案】B
【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會見毛澤東主席,并與周恩來總理舉行會談,雙方在上海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中美兩國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了,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是題干公報發表后中美關系的變化,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尼克松訪華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熟記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的史實。
7.(2022八下·金華期末)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開始后,我國取得了許多科技成就。以下成就屬于該時期的是(  )
①首次完成了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②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③鞍山鋼鐵公司三大工程相繼竣工 ④第一輛國產解放牌汽車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A
【知識點】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
【解析】【分析】1965年,我國在世界上首先人工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1964年10月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1956年,中國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在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來;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是指1956-1966年,①②屬于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成就,③④屬于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成就。
A項①②屬于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成就,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成就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8.(2022八下·金華期末)審紀蘭代表參加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全部十三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下列符合她第一次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經歷的是(  )
A.聽到毛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
B.參與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憲法的制定
C.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
D.激動于習近平闡述中國夢的宏偉藍圖
【答案】B
【知識點】第一屆全國人大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4年召開中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通過了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因此申紀蘭在第一次全國人大代表大會上可能參與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憲法的制定。
A項聽到毛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是在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上,不符合題意;
B項,符合題意;
C項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是1978年12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不符合題意;
D項激動于習近平闡述中國夢的宏偉藍圖是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是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相關知識及學生解讀材料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識記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史實。
9.(2022八下·金華期末)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發生變化,但仍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開始于(  )
A.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
D.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答案】B
【知識點】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1953年開始,我國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后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三大改造的意義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三大改造的內容、形式以及意義。
10.(2022八下·金華期末)依靠國家優惠的政策,引進先進的科技和管理經驗,使深圳等地成為一個偉大的支點。這個“偉大的支點”是(  )
A.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 B.開放沿海城市
C.設立經濟特區 D.開發上海浦東開發區
【答案】C
【知識點】經濟特區
【解析】【分析】據題干“依靠國家優惠的政策,引進先進的科技和管理經驗,使深圳等地成為一個偉大的支點”,聯系所學可知,1980年,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設置四個經濟特區。深圳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被譽為“一夜崛起之城”。
ABD三項均與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設立經濟特區是這個“偉大的支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深圳經濟特區的設立與發展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掌握經濟特區的設立相關知識。
二、非選擇題
11.垃圾是人類放錯位置的資源。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垃圾圍城】
2018年,H市城區日均產出生活垃圾達1200余噸,是2005年的3倍之多。生活垃圾數量的迅速增長,給城市環境帶來了極大的考驗,白色污染、地下水污染、腐敗產生的惡臭、含有重金屬化學物質的垃圾、滋生的蚊蠅……,H城已拉響“垃圾圍城”警報。
材料二:【垃圾處置】
垃圾焚燒的具體工藝流程圖(如圖)

(1)根據材料一分析,垃圾圍城會帶來哪些危害?
(2)綜合上述材料,請你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分析H市實施生活垃圾焚燒處置有哪些好處
(3)為了更好地推進垃圾焚燒項目,作為H市政府部門、市民能夠做哪些努力?
【答案】(1)危害:大量生活垃圾隨處堆積,不僅會造成環境嚴重污染,還會對城市居民健康產生威脅,也影響市容市貌等。(寫出其中兩點即可)
(2)原理:①可持續發展要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包含生態持續發展、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持續發展,三個方面缺一不可。好處:實施垃圾焚燒發電有利于變廢為寶,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實施該項目有利于保護環境,改善生活環境;實施該項目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人們幸福感。
(3)政府:通過各種媒體宣傳垃圾焚燒項目的相關知識;倡導市民加入垃圾分類的行列;政府增設垃圾分類回收的設施等市民:樹立正確的垃圾焚燒觀念;平時垃圾實行分類投放等
【知識點】我國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
【解析】【分析】(1)垃圾圍城的危害可以從造成環境嚴重污染,對城市居民健康產生威脅,影響市容市貌等方面回答即可。
(2)從垃圾焚燒后爐渣被綜合利用,蒸汽用來發電可知,垃圾焚燒有利于變廢為寶,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保護環境,改善生活環境;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人們幸福感等。
(3)政府的角度可以從加強宣傳倡導市民加入垃圾分類行列, 增設垃圾分類回收的設施等方面回答。市民的角度可以從樹立正確的垃圾焚燒觀念,落實具體行動,同不進行垃圾分類的行為作斗爭等方面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環境現狀,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12.(2022八下·金華期末)回顧中美關系,展望美好未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戰火一直燒到鴨綠江邊,我國東北邊境城市遭到轟炸、掃射。根據中央決定,我國派出軍隊作戰。戰爭結束后,中方統計數據顯示美軍損失兵力高達39萬。
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后來他回憶道:“當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材料三:《2021年美軍南海軍事活動不完全報告》數據顯示,相較于2020年,美軍2021年在南海的大部分軍事行動明顯增強,大大推高了中美發生海空摩擦沖突的風險。
材料四:中美雙邊貿易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據統計,2021年美國對華貨物貿易出口額達1492億美元,創歷史最高水平;美國從中國進口的貨物金額為5761億美元,同比增長19.57%。
(1)請寫出材料一中我國派出的軍隊名稱及作戰性質。
(2)材料二中尼克松的話反映出當時中美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并說說面對材料三中美
國的行徑,我國公民應履行哪一基本義務。
(3)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中美關系對兩國及世界會產生哪些影響?
【答案】(1)中國人民志愿軍;正義的反侵略戰爭
(2)從對抗走向合作。維護國家統一和國家安全的基本義務。
(3)中美兩國對抗則造成地區緊張局勢,影響世界和平;合作則有利于兩國經貿往來,經濟發展,從而有利于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1)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彭德懷司令員率領下,開赴朝鮮戰場,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抗美援朝是一場保家衛國、正義的反侵略戰爭。
(2)1972年,尼克松訪華,與毛澤東會談,并與周恩來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中美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了,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材料二“當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反映出當時中美關系從對抗走向合作。面對材料三中美國的行徑,我國公民應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國家安全的基本義務。
(3)本題是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中美兩國都是世界上有影響的大國,中美兩國對抗則造成地區緊張局勢,影響世界和平和安全。所以,中美兩國應該加強合作,這樣有利于兩國經貿往來、經濟發展,從而有利于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故答案為:(1)中國人民志愿軍;正義的反侵略戰爭。
(2)從對抗走向合作。維護國家統一和國家安全的基本義務。
(3)中美兩國對抗則造成地區緊張局勢,影響世界和平;合作則有利于兩國經貿往來,經濟發展,從而有利于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美援朝,中美關系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能力。注意對材料的解讀,了解中美兩國關系的發展變化。
13.(2022八下·金華期末)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歷史會永遠銘記這樣一群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最美奮斗者。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
“最美奮斗者”——王進喜: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1960年,王進喜參加東北石油大會戰,發出了“寧肯少活 20 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僅 5 天就打完第一口油井,創造了當時最快紀錄。他不顧腿傷,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最終制服井噴被稱為“鐵人”。
1978 年冬,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 18 戶農民,在一紙分田到戶的“秘密契約”上按下鮮紅的手印,實行農業“大包干”。這一做法在全 國逐步推開,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
她致力于中醫研究實踐,在中醫古籍《肘后備急方》治療寒熱諸瘧的啟迪下,帶領團隊經過數百次實驗,歷經 190 次失敗,克服了無數困難,研究發現了青蒿素,為人類帶來了一種全新結構的抗瘧新藥,是世界衛生組織推介的最佳瘧疾治療方法,使全球數億人受益。 “最美奮斗者”——屠呦呦:一株濟世草,一顆報國心
(1)以王進喜為代表的那一代“最美奮斗者”為現代化建設做出了怎樣卓越的貢獻?
“最美奮斗者”——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十八枚紅手印,映紅農民新生活
(2)據材料分析小崗村農民的做法所產生的重大影響。
(3)據材料指出屠呦呦取得的重大成就的意義,并分析她能取得這樣成就的主要原因。
【答案】(1)初步形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開啟了中國農村改革的進程;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意義:推動中醫藥科技創新,促進人類健康事業發展。
原因:繼承創新,團結協作,自強不息。
【知識點】一五計劃;改革開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解析】【分析】(1)以王進喜為代表的那一代“最美奮斗者”生活在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這一時期,雖然發生嚴重失誤,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高昂的熱情投入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艱苦奮斗,克服了重重困難,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國初步形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安徽鳳陽縣小崗村農民率先進行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的行動,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后來這一制度逐漸被完善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并在全國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堅持土地公有的基礎上,包產到戶,包干到戶,自負盈虧。這一制度使農民獲得了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把農民的責、權、利緊密結合起來,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藥學家屠呦呦領導科研團隊,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推動中醫藥科技創新,對人類生命健康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屠呦呦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主要原因是:繼承創新,團結協作,自強不息。
故答案為:(1)初步形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開啟了中國農村改革的進程;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意義:推動中醫藥科技創新,促進人類健康事業發展。原因:繼承創新,團結協作,自強不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成就,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屠呦呦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成就,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屠呦呦取得的重大成就的相關史實。
14.(2022八下·金華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某市某中學八年級(1)班《道德與法治》課外學習興趣小組正在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讓我們一起走進《道德與法治》課堂,共同完成以下探究任務。
材料一:2019年3月15日,“兩會”落下帷幕。在十多天的會議期間,政府工作報告、部長通道以及發布會,不同渠道不斷釋放出涉及18個領域的民生禮包。
材料二:
第一條:為了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促進外商投資,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規范外商投資管理,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
材料三: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各級政府要依法接受監督,開箱曬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憲法的哪一原則?為了兌現“18個領域的民生禮包”,對政府部門提出了怎樣的要求?
(2)材料二中“外商投資”說明了我國實行怎樣的經濟制度?
(3)材料三為什么要求各級政府“開箱曬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體現了我國憲法哪一核心價值追求?
【答案】(1)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應當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
(2)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3)理由:權力是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如果被濫用,則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只有依法規范權力運行,才能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
【知識點】規則的演變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可知,體現我國尊重和保障我國公民的人權,“18個領域的民生禮包”說明了我國人權內容的廣泛性。根據所學,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應當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
(2)外商投資說明了我國實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根據憲法,制定本法”說明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地位等。
(3)本題實質要求回答規范權力運行的原因,所以可以從權力是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如果被濫用,則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等方面回答。根據所學,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是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
故答案為:(1)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應當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
(2)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3)理由:權力是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如果被濫用,則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只有依法規范權力運行,才能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尊重保障人權,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憲法的地位和重要性,規范權力運行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金華市浦江四中等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選拔性學情調研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 2分)
1.(2022八下·金華期末)根據人口統計結果分析,下列不屬于我國未來將面臨的問題是(  )
A.老齡化程度加深,社會養老負擔加重
B.適齡勞動人口比重減少,經濟發展中的勞動數量優勢減弱
C.人口增長過快,給資源與環境帶來較大壓力
D.人口增長速度減緩,人口增長動力仍不足
2.下列問題屬于環境污染的有(  )
①荒漠化與水土流失
②固體廢棄物排放
③工業二氧化硫排放
④工業廢水排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銀行比米鋪多”是人們對下列哪一城市金融業發展最通俗的概括(  )
A.上海 B.廣州 C.香港 D.北京
4.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新能源,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地發展核電。這(  )
A.有利于落實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
B.能杜絕生態環境污染,建設美麗中國
C.符合科教興國戰略,有利于經濟發展
D.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推動復工復產
5.下列符合“問題——對策”模式來解決我國發展中問題的是(  )
①資源分布不均衡——跨區域調配
②我國三大經濟帶各具特色——因地制宜、優勢互補
③資源總量豐富——西部大開發
④環境污染嚴重——預防并治理環境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2八下·金華期末)2022年2月28日,“上海公報”發表50周年紀念大會在上海舉行。這份公報發表后中美關系的變化是(  )
A.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開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D.中美兩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
7.(2022八下·金華期末)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開始后,我國取得了許多科技成就。以下成就屬于該時期的是(  )
①首次完成了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②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③鞍山鋼鐵公司三大工程相繼竣工 ④第一輛國產解放牌汽車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8.(2022八下·金華期末)審紀蘭代表參加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全部十三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下列符合她第一次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經歷的是(  )
A.聽到毛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
B.參與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憲法的制定
C.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
D.激動于習近平闡述中國夢的宏偉藍圖
9.(2022八下·金華期末)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發生變化,但仍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開始于(  )
A.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
D.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10.(2022八下·金華期末)依靠國家優惠的政策,引進先進的科技和管理經驗,使深圳等地成為一個偉大的支點。這個“偉大的支點”是(  )
A.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 B.開放沿海城市
C.設立經濟特區 D.開發上海浦東開發區
二、非選擇題
11.垃圾是人類放錯位置的資源。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垃圾圍城】
2018年,H市城區日均產出生活垃圾達1200余噸,是2005年的3倍之多。生活垃圾數量的迅速增長,給城市環境帶來了極大的考驗,白色污染、地下水污染、腐敗產生的惡臭、含有重金屬化學物質的垃圾、滋生的蚊蠅……,H城已拉響“垃圾圍城”警報。
材料二:【垃圾處置】
垃圾焚燒的具體工藝流程圖(如圖)

(1)根據材料一分析,垃圾圍城會帶來哪些危害?
(2)綜合上述材料,請你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分析H市實施生活垃圾焚燒處置有哪些好處
(3)為了更好地推進垃圾焚燒項目,作為H市政府部門、市民能夠做哪些努力?
12.(2022八下·金華期末)回顧中美關系,展望美好未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戰火一直燒到鴨綠江邊,我國東北邊境城市遭到轟炸、掃射。根據中央決定,我國派出軍隊作戰。戰爭結束后,中方統計數據顯示美軍損失兵力高達39萬。
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后來他回憶道:“當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材料三:《2021年美軍南海軍事活動不完全報告》數據顯示,相較于2020年,美軍2021年在南海的大部分軍事行動明顯增強,大大推高了中美發生海空摩擦沖突的風險。
材料四:中美雙邊貿易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據統計,2021年美國對華貨物貿易出口額達1492億美元,創歷史最高水平;美國從中國進口的貨物金額為5761億美元,同比增長19.57%。
(1)請寫出材料一中我國派出的軍隊名稱及作戰性質。
(2)材料二中尼克松的話反映出當時中美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并說說面對材料三中美
國的行徑,我國公民應履行哪一基本義務。
(3)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中美關系對兩國及世界會產生哪些影響?
13.(2022八下·金華期末)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歷史會永遠銘記這樣一群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最美奮斗者。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
“最美奮斗者”——王進喜: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1960年,王進喜參加東北石油大會戰,發出了“寧肯少活 20 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僅 5 天就打完第一口油井,創造了當時最快紀錄。他不顧腿傷,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最終制服井噴被稱為“鐵人”。
1978 年冬,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 18 戶農民,在一紙分田到戶的“秘密契約”上按下鮮紅的手印,實行農業“大包干”。這一做法在全 國逐步推開,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
她致力于中醫研究實踐,在中醫古籍《肘后備急方》治療寒熱諸瘧的啟迪下,帶領團隊經過數百次實驗,歷經 190 次失敗,克服了無數困難,研究發現了青蒿素,為人類帶來了一種全新結構的抗瘧新藥,是世界衛生組織推介的最佳瘧疾治療方法,使全球數億人受益。 “最美奮斗者”——屠呦呦:一株濟世草,一顆報國心
(1)以王進喜為代表的那一代“最美奮斗者”為現代化建設做出了怎樣卓越的貢獻?
“最美奮斗者”——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十八枚紅手印,映紅農民新生活
(2)據材料分析小崗村農民的做法所產生的重大影響。
(3)據材料指出屠呦呦取得的重大成就的意義,并分析她能取得這樣成就的主要原因。
14.(2022八下·金華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某市某中學八年級(1)班《道德與法治》課外學習興趣小組正在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讓我們一起走進《道德與法治》課堂,共同完成以下探究任務。
材料一:2019年3月15日,“兩會”落下帷幕。在十多天的會議期間,政府工作報告、部長通道以及發布會,不同渠道不斷釋放出涉及18個領域的民生禮包。
材料二:
第一條:為了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促進外商投資,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規范外商投資管理,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
材料三: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各級政府要依法接受監督,開箱曬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憲法的哪一原則?為了兌現“18個領域的民生禮包”,對政府部門提出了怎樣的要求?
(2)材料二中“外商投資”說明了我國實行怎樣的經濟制度?
(3)材料三為什么要求各級政府“開箱曬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體現了我國憲法哪一核心價值追求?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我國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不斷增大,老齡化程度加深,社會養老負擔加重,正確。15-65歲人口所占比例不斷減少,適齡勞動人口比重減少,經濟發展中的勞動數量優勢減弱,正確。近70年來,我國人口增幅在不斷減少,呈下降趨勢,人口增長過快,給資源與環境帶來較大壓力,錯誤。人口增長速度減緩,人口增長動力仍不足,正確。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實行了計劃生育,在控制人口數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時也出現勞動力減少、社會養老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人口增長的過快或者過慢都不好,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
2.【答案】C
【知識點】我國環境問題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環境問題包括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問題。①是生態環境問題,②③④是環境污染問題。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環境問題的分類,屬于容易題
3.【答案】C
【知識點】因地制宜謀發展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香港因地制宜發展金融業,銀行比米多是香港的真實寫照。
故答案為: C
【點評】本題考查發展區域經濟的原則,屬于容易題。
4.【答案】A
【知識點】可持續發展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中大力發展新能源,推動清潔高效利用可知,發展核電有利于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故A說法正確;
B杜絕說法過于絕對,故排除;
C科教興國、D城鄉一體化與題意無關。
故答案為: A
【點評】本題考查綠色發展理念,屬于容易題
5.【答案】B
【知識點】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符合”問題——對策 模式來解決我國發展中問題的是①資源分布不均衡——跨區域調配、 ②我國三大經濟帶各具特色——因地制宜、優勢互補、④環境污染嚴重——預防并治理環境污染 ;故選B。
【點評】考查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 解決措施。
6.【答案】B
【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會見毛澤東主席,并與周恩來總理舉行會談,雙方在上海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中美兩國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了,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是題干公報發表后中美關系的變化,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尼克松訪華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熟記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的史實。
7.【答案】A
【知識點】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
【解析】【分析】1965年,我國在世界上首先人工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1964年10月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1956年,中國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在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來;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是指1956-1966年,①②屬于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成就,③④屬于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成就。
A項①②屬于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成就,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成就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8.【答案】B
【知識點】第一屆全國人大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4年召開中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通過了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因此申紀蘭在第一次全國人大代表大會上可能參與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憲法的制定。
A項聽到毛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是在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上,不符合題意;
B項,符合題意;
C項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是1978年12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不符合題意;
D項激動于習近平闡述中國夢的宏偉藍圖是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是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相關知識及學生解讀材料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識記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史實。
9.【答案】B
【知識點】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1953年開始,我國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后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三大改造的意義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三大改造的內容、形式以及意義。
10.【答案】C
【知識點】經濟特區
【解析】【分析】據題干“依靠國家優惠的政策,引進先進的科技和管理經驗,使深圳等地成為一個偉大的支點”,聯系所學可知,1980年,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設置四個經濟特區。深圳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被譽為“一夜崛起之城”。
ABD三項均與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設立經濟特區是這個“偉大的支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深圳經濟特區的設立與發展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掌握經濟特區的設立相關知識。
11.【答案】(1)危害:大量生活垃圾隨處堆積,不僅會造成環境嚴重污染,還會對城市居民健康產生威脅,也影響市容市貌等。(寫出其中兩點即可)
(2)原理:①可持續發展要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包含生態持續發展、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持續發展,三個方面缺一不可。好處:實施垃圾焚燒發電有利于變廢為寶,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實施該項目有利于保護環境,改善生活環境;實施該項目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人們幸福感。
(3)政府:通過各種媒體宣傳垃圾焚燒項目的相關知識;倡導市民加入垃圾分類的行列;政府增設垃圾分類回收的設施等市民:樹立正確的垃圾焚燒觀念;平時垃圾實行分類投放等
【知識點】我國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
【解析】【分析】(1)垃圾圍城的危害可以從造成環境嚴重污染,對城市居民健康產生威脅,影響市容市貌等方面回答即可。
(2)從垃圾焚燒后爐渣被綜合利用,蒸汽用來發電可知,垃圾焚燒有利于變廢為寶,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保護環境,改善生活環境;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人們幸福感等。
(3)政府的角度可以從加強宣傳倡導市民加入垃圾分類行列, 增設垃圾分類回收的設施等方面回答。市民的角度可以從樹立正確的垃圾焚燒觀念,落實具體行動,同不進行垃圾分類的行為作斗爭等方面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環境現狀,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12.【答案】(1)中國人民志愿軍;正義的反侵略戰爭
(2)從對抗走向合作。維護國家統一和國家安全的基本義務。
(3)中美兩國對抗則造成地區緊張局勢,影響世界和平;合作則有利于兩國經貿往來,經濟發展,從而有利于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1)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彭德懷司令員率領下,開赴朝鮮戰場,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抗美援朝是一場保家衛國、正義的反侵略戰爭。
(2)1972年,尼克松訪華,與毛澤東會談,并與周恩來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中美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了,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材料二“當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反映出當時中美關系從對抗走向合作。面對材料三中美國的行徑,我國公民應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國家安全的基本義務。
(3)本題是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中美兩國都是世界上有影響的大國,中美兩國對抗則造成地區緊張局勢,影響世界和平和安全。所以,中美兩國應該加強合作,這樣有利于兩國經貿往來、經濟發展,從而有利于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故答案為:(1)中國人民志愿軍;正義的反侵略戰爭。
(2)從對抗走向合作。維護國家統一和國家安全的基本義務。
(3)中美兩國對抗則造成地區緊張局勢,影響世界和平;合作則有利于兩國經貿往來,經濟發展,從而有利于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美援朝,中美關系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能力。注意對材料的解讀,了解中美兩國關系的發展變化。
13.【答案】(1)初步形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開啟了中國農村改革的進程;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意義:推動中醫藥科技創新,促進人類健康事業發展。
原因:繼承創新,團結協作,自強不息。
【知識點】一五計劃;改革開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解析】【分析】(1)以王進喜為代表的那一代“最美奮斗者”生活在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這一時期,雖然發生嚴重失誤,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高昂的熱情投入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艱苦奮斗,克服了重重困難,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國初步形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安徽鳳陽縣小崗村農民率先進行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的行動,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后來這一制度逐漸被完善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并在全國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堅持土地公有的基礎上,包產到戶,包干到戶,自負盈虧。這一制度使農民獲得了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把農民的責、權、利緊密結合起來,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藥學家屠呦呦領導科研團隊,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推動中醫藥科技創新,對人類生命健康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屠呦呦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主要原因是:繼承創新,團結協作,自強不息。
故答案為:(1)初步形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開啟了中國農村改革的進程;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意義:推動中醫藥科技創新,促進人類健康事業發展。原因:繼承創新,團結協作,自強不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成就,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屠呦呦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成就,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屠呦呦取得的重大成就的相關史實。
14.【答案】(1)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應當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
(2)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3)理由:權力是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如果被濫用,則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只有依法規范權力運行,才能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
【知識點】規則的演變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可知,體現我國尊重和保障我國公民的人權,“18個領域的民生禮包”說明了我國人權內容的廣泛性。根據所學,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應當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
(2)外商投資說明了我國實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根據憲法,制定本法”說明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地位等。
(3)本題實質要求回答規范權力運行的原因,所以可以從權力是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如果被濫用,則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等方面回答。根據所學,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是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
故答案為:(1)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應當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
(2)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3)理由:權力是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如果被濫用,則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只有依法規范權力運行,才能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尊重保障人權,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憲法的地位和重要性,規范權力運行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大连池市| 正镶白旗| 济宁市| 新宁县| 顺昌县| 宁明县| 新乡县| 彭州市| 乾安县| 和平县| 合肥市| 广平县| 吴川市| 平乡县| 林州市| 南安市| 顺义区| 寿宁县| 遂宁市| 孟连| 玉门市| 剑河县| 安国市| 藁城市| 卢湾区| 包头市| 固安县| 墨江| 新龙县| 德庆县| 扶余县| 泾川县| 上高县| 临漳县| 孝感市| 南郑县| 黔西| 建瓯市| 鹿邑县| 吉木乃县| 定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