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9課 對外開放【學習目標】1.掌握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發展及其作用;理解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過程;知道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時間及意義。2.通過指導學生利用《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示意圖》,說明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的地理位置,培養學生讀圖識圖能力。3.通過史料分析和經濟建設的成就,得出改革開放的總方針是正確的,培養學生形成論從史出的能力。4.通過對外開放的成就的學習,說明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教學重難點】重點:經濟特區設立以及對外開放的過程。難點:經濟特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影響。【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史料分析法、讀圖學史法【教學過程】情景引入看視頻:2019年8月20日新聞述評。今天深圳和上海加快了改革開放的步伐,深圳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上海要建設臨港新片區。深圳的發展得益于最早建立的經濟特區,上海的發展得益于建設沿海開放城市和浦東開發區進行的對外開放等,今天的中國繼續擴大開放,接下來我們學習第9課對外開放。自主學習1.我國的經濟特區有哪些?什么時間開始設置的?設立經濟特區有什么作用?2.我國的對外開放格局是怎么形成的?對外開放有什么作用?3.我國什么時候加入世貿組織的?有什么作用?探究新知一、經濟特區的建立學生看第一批經濟特區的位置圖:1.說出四個經濟特區建立的時間。2.結合45頁知識拓展:說出國家為什么決定首先在廣東、福建兩省實行對外開放?點撥:①地理位置優越,臨近港澳,靠近國際市場;②是著名的僑鄉,歷史上與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僑資。看深圳開放前后對比圖片提問:改革開放前后深圳的對比:說明了什么?材料研讀材料一 客商將所得利潤用于在特區內進行再投為期五年以上者,可申請減免用于再投資部分的所得稅。材料二 經濟特區的管理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不損害主權的條件下,可以采取與內地不同的體制和政策,特區主要是實行市場調節。學生分析后回答問題,老師展示答案: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體制。材料三 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對外開放的窗口。從特區可以引進技術,獲得知識,學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識。特區成為開放的基地,不僅在經濟方面、培養人才方面使我們得到好處,而且會擴大我國的對外影響。1.依據材料結合課本分析經濟特區“特”在哪里?2.經濟特區對我國發展社會主義經濟起了哪些作用?學生回答,老師展示答案: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體制。作用:①有利于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②有利于擴大對外交流,推動國內改革;③對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極為重要的作用。過渡:經濟特區建設取得了成就,為對外開放積累了經驗,起到示范作用,于是中央政府決定擴大對外開放。二、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1.讀圖《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示意圖》,說說我國的對外開放格局是怎么形成的?對外開放格局形成過程: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沿江城市、沿邊城市、內陸省會等)。點撥:由點到線到面,由東到西,由沿海到內地的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2.結合表格,復述對外開放的擴大的過程。3.根據下面三段內容歸納出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特點。不論對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對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實行開放政策。既“引進來”也“走出去”。經歷了從東到西、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從沿海到內地再到沿邊逐步推進的過程,已初步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的格局。不僅在經濟領域對外開放,也在科學、教育、文化等領域對外開放。學生邊回答老師邊展示。點撥:對外開放格局的特點: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4.出示上海浦東位置圖和材料,閱讀材料,結合課本43頁的相關史事思考:上海浦東開發區的建設,有什么作用?材料:浦東新區經濟總量從1990年的60億元,到2019年突破1萬億元,今天的浦東以全國1/8000的面積創造了全國1/80的生產總值(GDP)、1/15的貨物進出口總額……2019年浦東新區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1647元。點撥: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促進上海經濟的發展,使上海逐漸成為國際經濟、貿易和金融中心,并推動了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經濟的發展。合作交流讀《鴉片戰爭示意圖》和《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示意圖》,從“主權、性質、影響”等方面對比我國近代對外開放與現代對外開放有什么不同?近代:主權不獨立,被動開放,經濟侵略,使中國卷入資本主義市場,自然經濟開始瓦解,開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現代:主權獨立的情況下,主動、自愿開放,有利于引進資金、技術、管理經驗,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過渡:對外開放加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和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為我國加入經濟全球體系提供了條件。經過15年的艱難曲折的談判,我國終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三、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看圖片《中國代表簽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和課本45頁相關事實。回答1.我國什么時候加入世貿組織的?英文縮寫是什么?2.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給我國帶來了哪些影響?點撥:加入WTO,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由于舊的國際經濟秩序不合理,加入WTO,又帶來了挑戰點撥:加入世貿組織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當時我國科技實力還不夠強大,擔心國外的高科技產品傾銷中國,沖擊我國民族企業的發展。拓展延伸今天我們繼續擴大開放,實施“一帶一路”建設,建設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設立上海自貿區和臨港新片區、海南自貿港等等,我們河南省的省會鄭州也在打造國際綜合交通樞紐。課堂小結本節課主要講了三部分內容:一經濟特區的建立,1980年我國建立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深圳是對外開放的窗口。經濟特區的設立有利于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對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二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從經濟特區到沿海開放城市到沿海經濟開放區到內地,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1年加入WTO,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今天我國繼續深化改革開放,以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