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活無處不設計初中美術教材九年級上冊 設計·應用一、教學目標核心目標:啟發學生用設計的眼光看待生活、提升生活品質。認知目標:欣賞和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設施的器具設計,了解設計到應用的過程及一般設計規律。技能目標:運用設計的思維、美術的方式進行創意表達,讓校園生活因你的設計而更加精彩。情感目標:感受設計為生活帶來的樂趣,倡導學生愛生活、愛設計、愛分享。二、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用設計的眼光看待生活、改變生活,追求高品質的生活。教學難點:“WC”標志設計與制作;創意設計中思路的發散與表達的定向。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具、紙張、資料、圖片。四、課時安排:約1.5課時(60分鐘左右)。五、教學過程(一)導入并詮釋課題“設計·應用”(同時向學生展示前期優秀雕塑作業)1、出示單元課題——設計·應用(意圖:明確學習大方向)2、回顧“新城中學雕塑設計”作品,提出第一個問題:如何讓決策者直觀的了解雕塑作品在現實環境中所能呈現出的效果?3、學生思考并回答,引出“ps設計”。4、講述設計的概念:把一種計劃、規劃、設想通過某種形式傳達出來。5、欣賞《校園雕塑設計》。6、指出“設計·應用”的過程:當設計被制作應用,設計作品的全部價值得以實現。(二)新授:藝術設計1、第二個問題:你會選擇哪一款訂書機(描述形狀)?說說為什么選擇它(陳述理由)?第三個問題:請各位以“設計師”的身份總結“消費者”“選擇”訂書機的規律?(與第一問題同步)2、學生選擇并描述原因(主觀原因、客觀原因)。3、請小范圍分享你最具設計特色的一件文具(事先布置)。4、第四個問題:為什么沒有選擇傳統訂書機?5、教師總結:(贊揚學生明確而果斷的選擇)學生對自己在意的物品很“講究”,而沒有“將就”。學生選擇物品的規律是“實用”和“美觀”,引出“藝術設計”。6、藝術設計:就是將藝術的形式美感應用于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設計中,使之不但具有實用功能,還具有審美功能。藝術設計大到空間環境,小到衣食住行都有涉及,是人類現代化社會發展進程中對高品質生活追求的必然產物。7、設計寶典:實用+審美(三)用案例解讀“藝術設計”——針對實用功能的設計1、針對實用功能進行的設計:蛋格——滿足雞蛋的盛放與運輸。2、展示雞蛋盛放器具的變革。——實用功能與審美功能兼具的設計1、展示法國設計師“蛋杯”作品。2、第五個問題:蛋杯設計受到什么“圖式”的影響?3、仿生設計——鳥巢或者珊瑚——審美差異帶來的豐富設計1、展示卡通蛋杯設計。2、展示現代男孩喜歡的蛋杯設計。3、展示個性化蛋杯設計。4、展示高檔材質蛋杯設計。總結:“蛋盛”是生活中常見而又容易被忽略的,通過今天的觀賞我們視野大開,原來蛋杯還可以如此豐富多彩,真可謂——生活無處不設計。(課題后置)(四)回顧今日所學1、欣賞了校園雕塑設計2、欣賞了形色各異的訂書機3、分享了同學的最愛文具4、設計寶典:藝術設計=實用+審美5、欣賞了藝術設計——“蛋杯”6、即將完成的:耐人尋味的設計作業······(五)作業設計1、明示:設計是要解決生活問題的;獨特的審美創意為使用者帶了不一樣的感受。2、出示:新城中學衛生間照片,明確要解決的問題——“wc”標志設計。3、設計任務:為新城中學或者其他公共區域設計“wc”標志設計。4、要求:表達清楚,便于識別(實用);有創意,最好給觀者帶來美好的體驗(審美);可以繪制標志、也可以制作小雕塑/小飾品(拍片粘貼)。5、二分鐘“頭腦風暴”構思。6、創作啟發。展示多種設計案例,啟發學生思維。(六)學生完成設計作業1、學生獨立完成。2、教師個別輔導。(七)如時間允許,展示部分學生作品課堂完不成的作業,下節課再給20分鐘時間(初三學生,學習任務重,作業課內完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