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課課 題 3. 情感的記錄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繼第二課《身邊的物品》之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第二塊面,用色彩去豐富畫面的效果,去表達自己的情感,更接近自然和生活。教材精選了國外大師的作品、學生的作品和國內畫家的作品,在欣賞的同時,主要幫助學生理解可以不局限于對象的客觀描寫,更注重畫面所要傾訴的情感、注重個人的體驗和感受的表達。二、教學領域: 造型·表現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感受色彩造型作品的藝術美,了解素描淡彩畫和水彩畫的表現方法,認識色調的運用對作品表達意境的作用,培養觀察能力。 過程與方法:運用色彩關系,嘗試用自己喜歡的色彩繪畫工具,來表現自己感興趣的物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色彩作品的豐富,體會色彩對人的情感表達的作用。關注生活的細節,熱愛生活。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色調的運用對作品表達意境的作用,了解色彩靜物寫生的規律。學習色彩在素描作品上的表現方法。 難點:綜合運用色彩知識選擇自己喜歡的物體,進行有感情的表達。 五、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色卡。 學具: 水彩筆,彩色鉛筆等。六、課 時 一課時七、教學過程教 學 環 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 意圖、組織教學 檢查學具,加強常規教育。(二)、引導階段 播放課件: 1.欣賞兩段音樂片段(嫉妒探戈、辛德勒名單的插曲)這兩段音樂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覺,那么音樂家是如何運用音樂來打動人的情感的呢? 師:節奏、旋律、音色等音樂要素 2.展示優秀繪畫作品,請學生討論分析:繪畫是借助哪些表現語言來反映畫家情感的。 師:色彩,作為傳遞感情的手段,往往勝于形狀,客觀世界色彩的變化能影響人們不同的情緒。 展示圖片 思考:如果失去色彩我們的生活將會變成怎樣? 這個世界因為有了色彩而美麗,我們的生活因為有了色彩而精彩,今天讓我們一起進入色彩的世界,去探索色彩的奧秘…… 板書課題:3.情感的記錄 學生用手頭上的繪畫工具表達自己感受到的東西。 學生欣賞作品的同時聆聽并體會歡快的音樂和憂傷的曲調 學生設想失去色彩世界將變得灰暗,沉悶,枯燥,給生活帶來不便,對人的情緒產生影響…… 感受音樂家和畫家通過作品帶給我們的情感體驗。(三)、發展階段 色彩的感知 展示圖片和繪畫作品,體會不同色彩所傳達的情感 色彩的冷暖 了解冷暖色。 凡傾向紅、橙、黃的色相,能引起人對火、太陽的聯想,給人以暖和的感覺,稱之為暖色。凡傾向青、綠、青藍、青紫的色相,令人聯想到天空、海洋,給人以冰冷的感覺,稱之為冷色。以暖色為畫面主色調的稱為暖調子(或暖色調)。反之,以冷色 為畫面主色調的稱為冷調子(或冷色調)。 5、欣賞多張不同表現內容的作品,了解淡彩畫的畫法步驟。 色彩的搭配 展示梵高的《瓶中的鳶尾花》體會畫中色彩的搭配 認識色彩的冷暖,學習色彩相關的知識。 通過圖片展示,文字說明,分析畫面色彩組成、介紹色彩的相關知識,使學生了解色彩搭配的基本規律。(三)、實踐階段 請學生用彩鉛給一張白描畫填色。 作業要求:在冷、暖色調中選用其中一種 來給一幅線描畫搭配顏色 學生作品展評 (1)、學生自評、互評。 (2)、教師評價。 同學們的作業完成得非常精彩,相信你們在以后的日子一定能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 學生獨立創作或小組合作,完成一幅淡彩畫的練習。 結合所學,作品展示,自評、互評相結合(從作業完成的質量,作品的創意,色彩的搭配有無創新等方面來評價)。 本環節設計主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其審美能力,用學過的知識來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四)、課后反思 美術作品、藝術家和學生之間有差距,而老師恰恰是這一距離的最好的連接。 在結束前的幾分鐘留給學生談談收獲,說說這節課的感受,也可以暢想一下美的理想,交流一下所感所想并提醒學生下節課的學具準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