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抒情與寫意—中國花鳥畫(第一課時)一、教學目標:1、通過對中國畫花鳥畫的說明,了解花鳥畫涉及的范圍及分類、特點、表現形式,并且怎樣通過花鳥畫作為抒發和表達人意念的重要媒介,體會它帶給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理解花鳥畫家通過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鳥形象,來表達畫家對自然界、客觀實際,以及對社會的客觀法則的體驗和認識,來反映社會的情調和氣氛。2、主要了解花鳥畫的歷史演變,按照中國美術史發展的脈略,注重學習它的形成,風格的演變,流派的生成等。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畫帶給花鳥畫的生機以及文人畫注重情感,重墨輕色和人格化的表現特點。 3、理解花鳥畫在傳統繼承的基礎上,具有極大創新性和創造性,注重極具強烈的自我意識的表現,了解近現代花鳥畫名家在近現代所作出的偉大貢獻。二、教學重點:寫意花鳥畫的藝術特色和人文特點。教學難點:寫意花鳥畫和寫實工筆花鳥畫的分類。三、課前準備:多媒體圖片與相關資料四、教學過程引導階段1、游戲引入:著名花鳥畫作品《寫生珍禽圖》作者:黃荃現實中的珍禽圖片黃荃作品中的珍禽圖片觀察概括黃總結筌會畫特點2、凝固的攝影瞬間作品欣賞、可愛的瞬間視頻作品欣賞 總結特點對比崔白的作品《雙喜圖》總結崔白的繪畫特點發展階段1、寫實國畫特點:如實地描繪事物。如鏡子照物,強調“像”。形體、色彩的再現引申到寫實花鳥畫作品2、對比寫意花鳥畫特點:寫意:以簡練的筆墨勾勒出物體的神態,以表達意境。不求工細,著意注重表現神態和抒發作者的意趣。3、寫意作品欣賞朱耷:總結特點結合人文背景花鳥“擬人化”——把花鳥的自然屬性與人的品德相類比。比如“白眼向天”和“四君子畫”(梅、蘭、竹、菊)。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精神內涵。 “象征寓意,遣興抒懷”的功能。“白眼向天”:是指清初畫家朱耷多將鳥、魚畫成翻白眼狀,以此表達畫家本人憤世嫉俗的心情。4、總結古代花鳥畫的表現形式注重“寫生,寫實”——從實際生活中擷取對象,并加以藝術表現的優良傳統。“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精神內涵、“象征寓意,遣興抒懷”的功能。5、古代花鳥畫的歷史軌跡及作品欣賞 (一)原始社會,中國花鳥畫已萌芽,最早描繪花鳥的作品,是新石器時期畫在彩陶上的鳥、魚、蛙及類似花草的裝飾圖 案。東漢陶倉樓上的壁 畫《雙鴉棲樹圖》,是已知最早的獨幅花 鳥畫,南齊謝赫《畫品》記載的東晉畫家劉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鳥畫家。 (二)、花鳥畫正式確立是在唐代,經唐、五代、北宋完全發展成熟,唐初畫鶴能手薛稷,為花鳥畫的建立作出很大貢獻。 (三)、五代時期,西蜀、南唐都設立了畫院,繪畫迅速興旺起來,其間出現了“黃家富貴,徐熙野逸”兩種風格流派。黃荃、徐熙風格迥然不同,但都展現了較高的藝術境界,共同把花鳥畫提高到一個嶄新的水平。 (四)、花鳥畫發展到了北宋,前期沿襲“黃家”畫風,中后期則出現了鐘情于野景野趣的畫家。他們注重寫生,還善于表現運動中的禽鳥和花草的姿勢。 (五)、水墨寫意“四君子畫”(梅、蘭、竹、菊)相繼出現于南宋及元代。明代是花鳥畫大發展的時期,花鳥畫融入了一些水墨寫意的筆勢,從而賦予畫面更多的生動性。隨著寫意花鳥的深入發展,以明末的徐渭為代表自覺實現了以草書入畫并強烈抒寫個性情感的變革。至清初朱耷則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水平。 (六)、 經過數千年的發展,中國花鳥畫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經驗,形成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獨特傳統,終于在近現代產生了齊白石這樣的花鳥畫大師。五、總結和思考六、教后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