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版畫教材分析《版畫》是湖南美術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繪畫模塊第三單元第五課內容。學生通過學習本課,在回顧初中階段相關美術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版畫的基本概念,同時通過對比欣賞不同時期的木版畫作品,提高美術鑒賞能力,其中以木版版畫內容的學習與課堂實踐為教學重點.教學思路開場以觀看木版年畫視頻的形式導入,視頻內容為民間藝人創作傳統木版畫的過程,突出了木版畫的工序性,同時展示作品原作,視覺上直觀呈現木版年畫的藝術特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入版畫該課題。教學內容上,引導學生結合課件內容,了解版畫的基礎知識點,其中以木刻版畫的學習為重點,并實踐操作木刻版畫的課堂練習,使學生掌握木刻版畫的刻版、印版的能力。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版畫的基本概念,重點理解木刻版畫的造型手法和藝術特色。能力目標:掌握木刻版畫的刻版、印版的能力。情感目標:增強對版畫這一獨特繪畫形式藝術魅力的感知。教學重難點重點:分析木刻版畫這一版畫形式的藝術特色、創作過程,展現出木刻版畫純粹而多變的藝術效果。難點: 1、版畫具有一定的“平面性”即較重二維空間的表現,特別是黑白木刻版畫的創作需要學生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這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造型要求。2.實踐操作環節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繪版、制版、印版能力。教具準備 刻刀、馬蓮、對版紙、白卡紙、油墨、滾筒、油墨盤、pvc泡沫板等教學過程(一)、看一看播放中國傳統民間木刻版畫的創作視頻,并展示實物原作。設問:1.視頻中民間藝人的版畫創作使用了哪些工具?2.該形式版畫具體屬于哪一版種?設計意圖:以情景的創設為主線,充分利用視頻和作品的直觀展示,從容易觀察到的版畫工具有哪些入手,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版畫的興趣。(二)說一說了解版畫的基本概念:版畫的定義和版畫的形式分類。1.欣賞同一題材的不同版種版畫作品。說一說這些作品的形式語言給人的藝術感受的不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作品在顏色、畫面構成、空間層次上的不同,探究作品不同的美和韻味。著重分析木版版畫2.展示木版畫作品圖片(1)中國古代傳統木刻作品欣賞《金剛經》卷首圖、西廂記插圖、教師收藏作品說一說中國古代傳統木刻版畫的造型特征?版畫最早在我國產生的社會原因?(2)中國近代木刻(中國新興木刻)—對比欣賞《魯迅先生》《毛澤東》《崢嶸歲月》《怒吼吧!中國》說一說每一幅作品的直觀感悟以及形象特征,同時對比欣賞這四副作品,辨析黑白處理方式的不同?設計意圖:由感性到理性,由形式到內涵。由表及里的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從分析不同版種直觀感悟形式語言的不同到辨析我國不同時期木刻作品,使學生在了解各版種作品的藝術特色的基礎上,理解并掌握我國古代木刻版畫的實用性、木刻版畫作品的黑白處理方式,拓寬學生的思維和視角,為課堂實踐的練習做專業知識的鋪墊。(三)、做一做課堂實踐(體驗黑白木刻版畫):講解、展示版畫工具以及圖示執刀方式1.教師視頻示范點、線、面基本練習的刻、印過程設計意圖:視頻示范的引導,使實踐操作更直觀,讓學生快速掌握木刻版畫的刻印能力,增強學生版畫實踐的表現欲望與興趣。2.能力拓展——木版畫作品創作①題材:植物②創作手法:學生自主選擇設計意圖:在完成基本刀痕練習的基礎上,拓展繪畫創作能力。小組成員協同完成題材創作,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四)賞一賞(1)各小組學生作品展示與點評—自評、互評、教師總結(2)教師木刻作品欣賞—人物、風景題材設計意圖:學生互動表達本次創作的感悟,提高美術鑒賞能力。教師點評各小組作品,升華版畫藝術的內涵。教師展示作品,并互贈作品。本課的整體設計構想本課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賞一賞四個環節的開展,層層遞進,課程每一個環節的鏈接,不僅體現了學生要掌握的版畫的知識點,而且學生從看、說、做、賞等多感官刺激中,充分調動興趣,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了版畫創作表現的欲望。在對版畫各知識點學習中,認識進一步加深,在觀察、體驗中運用樂于觀察、勤于思考的態度來感受版畫獨特的藝術魅力,形成熱愛生活的積極態度,增強繪畫的動手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