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我長高了》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序號內容 分析課標 分析 “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不以單純的知識、技能傳授為目的,而要貼近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發展特征與美術學習的實際水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造型表現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與嘗試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種造型表現方法;不僅關注學生美術學習的結果,還要重視學生在活動中參與和探究的過程。學情 分析 知識經驗:學生已經掌握基本的線條和色彩的使用,對用線造型有了一定繪畫基礎。 生活經驗:長高,是每一個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心愿。與成年人身高的差異使他們對長高有很多的期盼。 策略經驗:兒童對這一題材的學習內容本身有較強的敏感性。孩子思維非常活躍,喜歡美術課堂。 差異性分析:85%做到觀察細節,通過繪畫記錄自己的心路歷程,并能夠欣賞他人的作品。15%的學生不夠關注自身的變化。學習 目標 能關注自身的細節變化,感受成長的樂趣。 2.能掌握簡單的觀察方法,加強繪畫表現內容的豐富性。 3.會欣賞他人的作品與經驗,從中發現更多美的存在,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態度。學習重難點 重點:學生能夠通過觀察圖片、教師引導,掌握簡單的觀察方法,加強畫面的豐富性。 難點:通過圖片欣賞,以及自己的生活經歷,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去表現“長高”,把長高后的變化和心情通過線條和色彩表現出來。 突破措施:通過圖片欣賞與教師的示范引導,學生能夠拓寬思路并豐富認知表象,從而幫助創作。課前 準備 課件、課本、圖畫本、水彩筆、油畫棒學 習 過 程環節與目標 學習內容及學習活動 評價活動 指導與補救情景導入 激發興趣 對應目標1 能關注自身的細節變化,感受成長的樂趣。 上課之前老師先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上幼兒園小班時候的衣服現在還能穿嗎?為什么?因為我長高了(揭題,板書)長高之后不只是身體變高了,我們的胳膊腿的跟著變長了。而且,長高之后我們的生活等方面也發生著一些變化或驚喜。學生欣賞圖片。 學生能夠融學生訴說自我生活經歷,初步理解長高。 問題預設:大部分學生能夠說出具體的場景,但個別學生無法正確的說出感受。 補救措施:通過教師個個別指導。直觀感知 對應目標 1.能關注自身的細節變化,感受成長的樂趣。 2.能掌握簡單的觀察方法,加強繪畫表現內容的豐富性。 師:欣賞這張圖片看一下能不能體現出這個小朋友長高了?怎樣才能告訴別人我長高了呢?——對比 。怎樣才能使人感受到我的心情?——動態、表情 小組合作討論匯報。 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匯總得出結論:動態和表情的變化。 能夠說出動作上不用踮起腳尖,表情上吃力,現在輕松愉快。 問題預設5%的學生無法說出如何表現心情,表情。 補救措施:通過教師引導。自主探究 進行創作 對應目標1.能關注自身的細節變化,感受成長的樂趣。 2能掌握簡單的觀察方法,加強繪畫表現內容的豐富性。 1.請小朋友仔細想想、看看自己的模樣,再把自己畫下來,再想一想通過和什么比較,才知道自己長高了?要把對比的物體或人也畫下來。 2.學生作畫,教師個別指導,幫助學生找出自己的特征,并幫助能力差的學生選擇簡單的物體與自己比身高。 2、學生作畫物己比身高。 學生能夠準確說出句式:“以前我……,現在我長高了,我可以……。我心里……。能夠抓住主要動作和心情兩方面的變化,構思創作。 問題預設: 5%還不能說出固定句式,無法抓住動作心情兩方面變化。 補救措施:通過教師個別指導補救欣賞評述 結束活動 對應目標3.會欣賞他人的作品與經驗,從中發現更多美的存在,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態度。 展示學生作品,并請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 學生互評和自評 能夠說出其他同學的畫美在哪里,可以去完善自我的畫面,學習借鑒。 問題預設: 個別學生評價語言不規范 補救措施:通過教師引導,規范用語。作業布置 作業內容 作業類型 對應目標 作業時間想想自己的生活經歷,把長高后的變化和心情畫下來。 繪畫作業 1.能關注自身的細節變化,感受成長的樂趣。 2能掌握簡單的觀察方法,加強繪畫表現內容的豐富性。 課上15-20分鐘想一想說一說,我們長高后,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 交流作業 1.能關注自身的細節變化,感受成長的樂趣。 10分鐘板書設計 我長高了 變化 驚喜 心情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