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10拼泥板 課型 造型表現 課時2 序號 2內容 分析 教材地位:《拼泥板》位于三年級下冊美術學習內容,屬于“造型 表現”學習領域。 學習方法: 觀察法 比較分析法 自主探究法 小組討論法 關系和地位:在三年級上冊接觸過泥條成型,有一定的基礎,具有鞏固的地位。 資源整合:1..融入老師現場示范以及直觀豐富的作品,開拓學生視野,提升核心素養。2. 網絡視頻、PPT、陶泥制作書籍課標 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 表現”學習領域。 1.初步認識形狀、肌理等造型元素,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泥板的制作效果,能用泥板 2.運用多塊泥板通過切割、拼接的方法,通過記憶、想象和創造進行趣味性的造型創作。 3.增強學生對優秀文化的傳承意識,激發豐富的想象力,喚起創作欲望,并表現出想象力和創造力。學情 分析 1.知識經驗:已經掌握了如何簡單的造型手法,且在生活中用橡皮泥、太空泥等相似的材料制作過類似的物品,有一定的經驗和動手操作能力 2.生活經驗:陶藝是用泥作為原料,早在約八千多年前的華夏故土上,便開始了原始陶器的燒制,這一技藝一直延續至今天······ 3.策略經驗:通過“捏、拍、做、玩”,能夠感悟和發現泥板成型表現中許多工藝技巧。 4.差異性分析:學生原有認知基礎和學習能力不同,動手能力存在差異,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相互學習。 5.存在困難與障礙:如何選取合適的物體進行表現。 6.突破措施:1)課上通過引導學生仔細觀看國外陶藝作品,了解陶藝的共同特點,形成初步概念。2)通過小組討論進行突破。學習 目標 1.了解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對應核心素養:文化理解、圖像識讀) 2.學會運用泥板來塑造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現能力,90%學生能夠將泥板卷著成型,10%能制作造型獨特、新穎的形象。(對應核心素養:審美判斷、創意實踐美術表現) 3.增強學生對優秀文化的傳承意識,提高實踐和探究能力(對應核心素養:文化理解、審美判斷)關鍵學習點(重難點) 重點: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難點:用泥板塑造有趣的形象。 突破措施:欣賞大量的泥塑圖片,開闊視野,拓展思維。驅動型任務 學校即將舉行“小小陶泥師”陶泥展,請在座的各位的小小陶泥師用于參與。評價量規 A學生能夠獨立運用泥板來塑造有趣的形象,并具有一定的創意和形式美感,制作精巧。 B學生能夠了解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驟,體現出一定的形式美感和技巧,制作完整。 C學生能用泥板完成基本的作品創作,不夠美觀、精細。課前 準備 教具:課件、課本、泥板作品、泥塑用具 學具:泥塑用具學 習 過 程環節與目標 學習內容及學習活動 評價活動 指導與補救一、 融入情景,誘出舊知。(目標1.掌握基本方法.) 學習內容: 教師示范,運用切割、拼接等方法制作有趣的形象,重點技法演示時速度適當放慢,確保清晰呈現。 (注意拼接時要粘牢) 學習活動: 認真觀看教師示范,鞏固切割、拼接的方法。 學生能說出切割和拼接的方法。 預設:教師示范時,部分同學可能注意力不夠集中或者自己動手制作。 補救:通過引導學生認真觀看老師示范或者點同學回答問題,提高上課積極性。二、 探知方法 嘗試聯系(目標1.掌握泥板造型的方法.) 讓學生看書自學,琢磨教材上圖中的泥板切割與拼接制作方法。 自主嘗試 嘗試作業展示,教師針對問題進行評價講解。 歸納(板書) 切割成塊--添加刮痕--涂抹泥漿--壓緊接口--完成 1.學生看課本自學,嘗試總結泥板制作方法 2.學生自主嘗試,并聽教師講解后及時修改 學生認真自學課本并總結制作方法 預設:可能出現部分同學回答不夠積極,理解不到位等問題 補救:課上通過引導學生仔細觀看課本解析制作方法,解決預設。欣賞感受 發散思維(目標2塑造形象,提高造型能力。) 提供大量優秀作品,開闊思維。 2.說說這些陶藝作品與上一節課我們用陶泥制作的有什么異同? 教師總結:切割與拼接是泥板成型的另一種主要方法,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種方法! 步驟: 1.構思:先想好做什么,需要什么形狀的泥 2.拼接:將泥板用切、割、拼、粘等方法進行制作 添加:根據整體需要,進行花紋裝飾、局部添加 完成:對作品進行修整完工 說出與上一節課陶泥制作的不同之處,認真聽教師講解作畫步驟 學生欣賞優秀作品 積極回答問題 預設:可能出現欣賞優秀作品時部分同學注意力不夠集中,想自己動手制作等問題。 補救:老師個體引導時多次強調集中注意力。創造表現 教師指導 (目標2學會運用泥板來塑造形象,造型表現能力得到提高。) 出示作業要求。 教師巡視指導,發現問題及時提醒,對有創意的作品及大膽創作的同學進行表揚,引導學生相互學習 學生動手,運用本課所學方法創作。 能夠能點評出自己以及他人作品的優點和不足 預設:可能出現有同學做不完等問題 補救:允許部分學生可以與其他同學合作。五、作品展評體驗成功(目標3學生通過學習增強對優秀文化的傳承意識。) 作品評價交流: 多塊泥板拼接時你遇到了哪些困難?你對自己作品最滿意的地方是哪里?你最喜歡哪位同學的陶泥拼接作品,為什么? 學生互評,引導尊重欣賞。 教師總結點評。 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 能夠運用美術語言進行大膽自由表達。 預設:可能出現賞析作品的感受時用詞不準確不貼切,缺少美術詞匯的問題。 補救:老師個體示范引導強反復調提醒補充。六、拓展延伸 生活拓展: 1.在生活中你經常見到的陶器有哪些? 2.你知道“陶”和“瓷”的區別嗎? 教師總結 學生認真聽講 促進學生開闊眼界,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預設:可能出現賞析作品的感受時用詞不準確不貼切,缺少美術詞匯的問題。 補救:老師個體示范引導強反復調提醒補充。作 業 布 置 作業內容 作業類型 對應目標 作業時間 評價標準運用切割、拼接等方法,將多塊泥板拼接成一個獨特的形象。 基礎型 目標1 課中 能基本掌握泥板拼接的多種方法可以小組合作制作。 合作型 目標2 課中 能充分體現小組合作能力用美術語言賞析他人或自己作品。 拓展型 目標3 課后 評價語言結合具體作品準確貼切板書設計 《拼泥板》 切割成塊 添加刮痕 涂抹泥漿 壓緊接口 完成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