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風來了 課型 造型表現 課時1 序號內容 分析 教材地位:《風來了》位于三年級下冊美術學習內容,屬于“造型 表現”學習領域。 學習方法:觀察法、 比較分析法、小組討論法、繪畫練習 關系和地位:在整個教材中是綜合感受運用的一節課,風是無形的,如何將無形的東西表達在紙面上,是需要借助于其他事物物體形態的變化來表現的,可以綜合運用之前所學的人物、景物等的畫法,進一步提高組織畫面的能力。 資源挖掘:1.融入老師現場示范和微課以及直觀豐富的作品,開拓學生視野,提升核心素養 2.了解風能,“風”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美妙而神奇的禮物,風帶給我們取之不盡的綠色環保能源,進一步提出節能環保的理念。課標 分析學情 分析 1.知識經驗:學生已經掌握了簡單物體的繪畫方法,以及起風時人物和景色的特點,已經學會運用直線、曲線、線條的翻轉及疏密變化刻畫起風時的動態。 2.生活經驗:學生都已感受過風帶給人的感受,并且觀察過起風的景象,而且在二三年級也有過記憶繪畫的經驗。 3.策略經驗:觀看教師微課示范視頻,感受風中畫面的組織方法和學習風的表現技法。 4.差異性分析:85%能通過觀察和想象畫出起風時的景象,15%能結合風中人物的大體態,運用線條綜合表現風來了的景象。 5.存在困難與障礙:在畫面上表現出起風時畫面物體的形態變化。 6.突破措施:1)示風中人物表情及動態變化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2)通過小組討論進行突破。學習 目標 1.通過觀察、觀察比較、比較體驗嘗試等方法,學生能學會風的2種繪畫表現方法。85%能通過觀察和想象畫出起風時的景象,15%能結合風中人物的大體形態,運用線條綜合表現風來了的景象。(對應核心素養:圖像識讀) 2.通過對大自然、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發展學生想象能力和繪畫表現能力。(對應核心素養:審美判斷、創意實踐、美術表現) 3.通過繪畫的形式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對應核心素養:文化理解、審美判斷)關鍵學習點(重難點) 重點: 風的不同表現形式 。 突破措施:觀看大自然中風的圖片,名家作品、學生繪畫作品,老師引導進行風的畫法總結概括 ,歸納出主要畫法。 難點: 如何將想象出風來了的景象畫到畫面中,能夠結合2種左右的方法表現風并且畫面較和諧統一。 突破措施:觀看教師微課示范視頻,感受風中畫面的組織方法,利用背景,道具等來表現出完整畫面并符合風來了的實際特點。驅動型任務 創設一個情景:老師:“同學們,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位老朋友,請你們把小耳朵豎起來仔細聽,它是誰呢?”評價量規 A學生能夠用線條表現出風的方向、大小、疾緩,并具有一定的創意和形式美感,大膽地表現對風感受。 B學生能夠用線條表現出風的方向、大小、疾緩,體現出一定的形式美感和技巧。 C學生能用線條表現出風的形態,不夠美觀、精細。課前 準備 老師: PPT、繪畫示范視頻 學生:水彩筆、記號筆、繪畫作業本學 習 過 程環節與目標 學習內容及學習活動 評價活動 指導與補救導入 目標三: 通過繪畫的形式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感受風帶來的感受。 學習內容: 情景導入: 老師:同學們,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位老朋友,請你們把小耳朵豎起來仔細聽,它是誰呢? 學習活動: 多媒體播放風聲。 學生仔細聆聽,觀看圖片,說出這位老朋友是誰。 導入新課,這節課我們就一起進入今天的課題——《風來了》。 學生能聽出是風 預設:都可以達標二、講授新課 目標一:通過觀察、觀察比較、比較體驗嘗試等方法,學生能學會風的2種繪畫表現方法。 (一)欣賞圖片,說說你感受到了怎樣的風? 大自然里的風有哪些種類呢? 景物的變化 人物的變化 (二)如何表現風呢? 欣賞圖片,對比比較,引導學生總結出 1、用線條表現風的感覺 2、通過物體形態的變化來表現風 (三)同桌討論: 觀看圖片,如果風來了,這些物體的形態會怎樣變化呢? (四)找不同 總結:注意風的方向。 找作品中的問題 總結:風的方向要一致。 1、播放課件(各種類型的風:微風、狂風、臺風、龍卷風、颶風等)。 2、思考:風來時物體有什么變化? 學生: 1、通過觀看圖片和回憶說一說風來了人們和周圍的景物會出現的變化小樹彎了腰,地上的雜物吹起來了,人們的衣服頭發被吹起來了。 2、積極思考如何表現風 3、同桌認真討論 1、學生能觀察風來了的場景,能用自己的言語描繪說出風來了后的變化。 2、90%的學生能夠說出1種體現風風方法 3、同桌兩個能夠互相說一下風來后形態的變化,討論后提問一組同桌。 4、學生能找出畫中出現的問題并總結出原因 1預設:學生能夠說出風中景物的變化,對人物的變化觀察可能不到位 補救:出示風中人物表情及動態變化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 2預設:部分學生無法總結出如何表現風的兩種方法 補救:師生共同總結,同桌討論進一步鞏固。 3預設:學生對風的方向可能無意識 補救:通過觀察圖片及尋找作品中存在的問題加強意識,總結出畫面中風的方向要一致。三、領會知識(目標二: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和教師出示的圖片,發展學生想象能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一)出示課件:欣賞《陣風》。 1、師:讓我們來看看我國著名畫家陳龍、周若蘭的中國畫繪畫作品《陣風》是怎樣表現風的? 2、師:請仔細觀察,從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生仔細觀察回答。 (引導學生說出)看到的: 人物的頭部,頭發、面巾、帽子飛起來。 人物的身體,衣服飄動,彎腰、背著風倒退。 人物的手,捂頭、衣服,拾帽子。感受到:人們艱難行走。 4、口頭小復習剛才欣賞的作品名字、繪畫種類、作者? (二)觀看老師示范視頻 思考兩個問題觀看視頻: 老師畫的風是朝哪吹的? 2、老師用了幾種方法表現風? (三)觀看學生表現風的繪畫作品 學生欣賞作品,回答相關問題 能說出畫的作者,種類,名字,90%的學生能說出1-2種畫面表達風的方法 1.預設:學生對《陣風》這幅繪畫作品的作者、畫面內容和畫種記不牢 補救:口頭復習提問結合后面的理論練習小題目。 2.預設:學生想象出了風來了的景象,但不會在紙上表現 補救:觀看教師微課示范視頻,感受學習風中畫面的組織方法四、作業練習 目標一:通過觀察、觀察比較、比較體驗嘗試等方法,學生能學會風的2種繪畫表現方法。 布置本節課作業: 理論作業:完成小紙條上4道小題目(1分鐘) 繪畫作業:根據自己的記憶和想象畫一幅與風有關的畫,注意畫出風來了的感覺。(要求:用兩種左右的方法表現風,本節課完成勾線效果) 先完成理論的當堂檢測,自己核對答案糾錯改錯,后開始繪畫練習。 驅動任務設計(從生活中的具體且有趣的問題出發):請你為自己生活的城市想象設計一個風來了的場景吧,是巨大的風?還是微微暖暖的風呢?請你表達在自己的畫面中。 預設:85%學生能通過觀察抓住起風時景色的變化,并用刻畫描繪出來,但15%的學生刻風中物體時動態僵硬,線條運用不流暢。 補救:老師巡視輔導過程中發現問題個體示范引導。五、知識拓展及展示評價(目標三:通過繪畫的形式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拓展延伸:為了獎勵你們出色的表現,老師再請你們欣賞兩幅圖片。同學們,“風”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美妙而神奇的禮物,風帶給我們取之不盡的綠色環保能源。所以,我們一定要利用風的能源來更好的保護我們人類的生存環境! 展示評價: 老師: 1、展示學生作品。 2、請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說一說是怎樣用物體形象變化表現風來了。 3、請學生對他人作品進行點評說一說你認為誰的作品較好的表現了風?為什么?4、教師總結點評。 學生: 1.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展示和點評。分別說一說內容和優點、不足。 2.點評他人的作品。 3.聽教師總結。 學生能通過觀察,發現生活之美 學生能從構圖、動態、色彩等方面進行生生互評、生自評。 預設:學生可能對風能僅聽說但不了解 補救:課后進一步拓展了解 預設:學生對作品的點評不能結合本節課所學知識,比如風的表現方法,構圖的特點等 補救:老師設置一定的評價標準,引導學生從美術的角度進行評價。作業 布置 作業內容 作業類型 對應目標 作業時間 評價標準理論練習作業 基礎型 目標1 課中 1、能答對,錯誤的自己對照答案完成糾錯一幅與風有關的畫,體現出風來了的感覺 基礎型 目標1 課中 體現風的2種繪畫表現方法板書設計 《風來了》 風:線條 物體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