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2.3《開放的珠江三角洲》導學稿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分析它的自然環境特點;并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認識、描述珠江三角洲的人文特色;理解區域特色是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相互聯系、共同作用的結果。2.過程與方法:探究出珠江三角洲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運用有關資料分析說明外向型對珠江三角洲發展的影響;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比較能力及相互協作等能力;用發展的觀點認識區域的發展變化。3.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形成資源環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體會我國不同區域生活內容的豐富多彩,感受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培養學生愛國之情;樹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學法指導】認識區域的方法:運用地圖說出區域的位置、范圍, 并對區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簡要評價。運用地圖和圖表等材料,認識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主要特征。感受區域的發展。【課前預習】一、獨特的位置請根據P51圖6-42和圖6-43,描述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1.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國的 ,廣東省的 ,毗鄰 ,與 隔海相望。被稱為中國的“ ”。2、觀察圖6—43,說一說深圳與香港的位置關系,珠海與澳門的位置關系。深圳位于 ,珠海位于 ,珠江三角洲和港澳之間的聯系主要的交通方式: 、 、 、 等。【課堂學習】活動一:欣賞視頻,記錄信息。比一比,誰記錄得多?活動二:認真觀察上圖,你能從圖中得到哪些地理信息?活動三:說一說,三基魚塘農業怎樣體現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理念?活動四: 有人說,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得益于與其與港澳之間的地緣、商緣及人緣聯系。你是如何看待這種說法的?(1)(地緣)區位因素:(2)(人緣)人文因素:(3)(商緣)政策因素:【成果展示】“我的知識樹”開放的珠江三角洲課后練習一、選擇題:1.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特區是:( ) ①深圳 ②汕頭 ③珠海 ④廈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 被稱為我國“南大門”的是( )A.長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海南省 D.福建省3. 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是:( ) ①靠近港澳和東南亞 ②工業發展歷史悠久,工業基礎雄厚 ③許多地方是僑鄉 ④自然資源豐富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4.珠江三角洲地區盛產的經濟作物是( )A.天然橡膠 B.棉花 C.油棕 D.甘蔗5. 珠江三角洲的農業特色是( )A.基塘農業 B.灌溉農業 C.河谷農業 D.綠洲農業二、非選擇題:1.珠江三角洲的農業——開放性的農業(1)珠江三角洲主要種植的農作物品種有哪些?(2)這些農副產品除了自給以外還去了哪里?(3)為什么這里的農產品能大量外銷?(提示:政策 市場 交通)2.珠江三角洲工業——開放性的工業(1)珠江三角洲被稱為僑鄉,為其帶來哪些有利的條件。(2)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遇到的挑戰。3. 讀珠江三角洲略圖,完成下列問題。(1)A. 海;B. 特別行政區; C. (城市)。(2)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國廣東省 部, (河流)下游,毗鄰和 兩個特別行政區,與 地區隔海相望, 交通便利,被稱為我國的“ ”。(3)珠江三角洲屬于 氣候,該地區每年7--9月常受 侵襲,給農業生產和其他經濟部門造成巨大損失。(4)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區獨特的經濟合作模式是 ,其中,珠江三角洲的優勢是 ,港澳地區的優勢是 。開放的珠江三角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B 2.B 3.C 4.D 5.A二、非選擇題:1.珠江三角洲的農業——開放性的農業(1)稻米、蠶桑、淡水魚、甘蔗、水果等;(2)港澳和東南亞地區等;(3)改革開放的優惠政策,港澳等地廣闊的市場,水陸空交通便利等。2.珠江三角洲工業——開放性的工業(1)僑鄉與珠江三角洲語言相通、生活習俗相近,使兩地的交流十分便利;僑鄉帶來先進的技術,雄厚的資金,先進的管理經驗,在珠江三角洲投資辦廠,促進經濟的發展。(2)金融危機的影響;勞動力緊缺;當地土地成本上漲等。3. 讀珠江三角洲略圖,完成下列問題。(1)A.南海, B.香港, C.廣州(2)東南部,珠江,香港和澳門;東南亞,海陸空,南大門。(3)亞熱帶季風氣候, 臺風。(4)前店后廠,豐富的勞動力和土地資源,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和雄厚的資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