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3.1人口與人種一、單選題1.關(guān)于歐亞人口分布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B.亞洲東部和南部人口分布稠密C.歐洲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D.亞洲西部人口分布稀疏2.上海某公司專門為黑色人種配方生產(chǎn)的日用化妝品,你認為該公司今后在下列哪個地區(qū)的市場銷售可能最好( )A.歐洲西部 B.東亞、東南亞C.非洲的北部 D.非洲的中部和南部3.下列關(guān)于世界人種、語言及宗教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亞洲西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種為主,信仰佛教B.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shù)最多的宗教C.印度人以黑色人種為主,信仰基督教D.英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語言4.某縣區(qū)面積為1 400平方千米,人口約55萬,其人口密度約為 ( )A.500人/平方千米 B.400人/平方千米C.300人/平方千米 D.393人/平方千米5.在七年級《人文地理》知識展示活動中,大家暢所欲言,其中表述內(nèi)容正確的是( )A.王明說:“要了解不同地區(qū)的水熱狀況,可以依據(jù)《地球五帶圖》和《世界地形圖》。”B.張燕說:“世界第一長河是尼羅河;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是貝加爾湖。”C.葉曉說:“世界人種分布既有大范圍的集中,又有小范圍的零星分布。”D.楊林說:“青田縣派干部對口支援四川古藺縣的教育,這主要屬于信息交流。”6.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以下屬于人口分布稀疏區(qū)的是( )A.亞馬孫熱帶雨林 B.亞洲東部和南部C.歐洲 D.北美洲東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區(qū)7.下列國家中,居民以白色人種為主的是 ( )A.尼日利亞 B.俄羅斯C.韓國 D.印度尼西亞8.關(guān)于東南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東南亞是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qū)B.旅游資源豐富C.居民絕大多數(shù)是混血種人D.水稻是當?shù)刂饕Z食作物9.氫能是一種清潔高效、安全的斷能源,在汽車、輪船上的應用潛力巨大。加氫站是氫能的補給站。下圖為2019年世界加氫站分布示意圖。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加氫站分布最密集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亞洲 C.大洋洲 D.歐洲(2)北美洲加氫站主要分布在( )A.高緯度地區(qū) B.人口稠密區(qū) C.北冰洋沿岸 D.中部地區(qū)10.關(guān)于世界的人種、語言、宗教和聚落的說法,正確的是( )A.印第安人是黃種人B.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shù)最多、流傳最廣的語言C.佛教源于中國,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影響很大D.聚落的形成、發(fā)展與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無關(guān)11.世界上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A.亞洲 B.歐洲 C.非洲 D.北美洲12.在上海世博會某國家館日的歌舞表演中,來自該國的舞蹈演員們皮膚黝黑,頭發(fā)烏黑卷曲,臉龐平,嘴唇厚,他們的祖國最有可能是( )A.加拿大 B.贊比亞 C.德國 D.日本13.亞洲人口稠密地區(qū)主要是( )A.南亞、東南亞、東亞東部 B.南亞、西亞、東南亞、東亞C.南亞、東南亞 D.中亞、東北亞、東南亞14.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qū)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A.平原面積廣,氣候溫暖濕潤,是人類歷史上農(nóng)業(yè)發(fā)展最早的地區(qū)之一B.商業(yè)貿(mào)易活動最頻繁的地區(qū)C.工業(yè)、金融、貿(mào)易發(fā)達D.水、陸交通運輸便利15.世界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區(qū)多位于( )A.赤道附近的雨林地區(qū) B.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qū)C.高緯度的兩極地區(qū) D.離海洋較遠的內(nèi)陸地區(qū)二、填空題16.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約占世界總?cè)丝诘?0%.17.我國人口稠密區(qū)和稀疏區(qū)的分界線是從黑龍江的 到云南省的 。三、綜合題18.讀圖,回答問題.(1)A海洋是 .(2)①②③④四地中,①地人口分布最 ,③地居民主要信奉 教.(3)③地和④地之間的政治、經(jīng)濟商談稱為“ ”.(4)①②③④四地的氣候,與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相符的是 (填代碼).19.讀世界地圖及“氣溫和降水量變化”圖,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①②③④四幅氣候統(tǒng)計圖與圖中A,B,C,D四地氣候特點的對應關(guān)系的是:A為 ;B為 ;C為 ;D為 。(填①②③④)(2)B為世界最大的平原 ,B區(qū)域氣候的特征是 。(3)世界地圖中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區(qū)是 (填序號),影響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區(qū)主要是在歐洲西部、亞洲東部和南部、北美洲東北部。2.【答案】D【解析】【分析】我們根據(jù)膚色,體毛,頭發(fā)等體征將人種劃分為三大類,即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其中,黑色人種主要分布 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非洲的北部主要是白色人種,東亞和東南亞主要是黃色人種。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的北部、亞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國、巴西、印度南部。3.【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亞洲西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種為主,信仰伊斯蘭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shù)最多的宗教;印度人以黑色人種為主,信仰印度教;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語言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中東的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猶太人主要信仰猶太教,佛教主要位于東亞與東南亞,基督教主要分布于歐洲、美國、大洋洲。4.【答案】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人口密度計算的有關(guān)知識。分析材料可知,該縣的人口密度約為393(550000÷1400)人/平方千米。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人口密度的計算。5.【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jù)所學和題意可知,要了解不同地區(qū)的水熱狀況,應該根據(jù)世界氣候類型圖,故A排除;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是蘇必利爾湖,故B排除;世界人種分布特點是大范圍的集中,小范圍的零星散布,故C符合題意;派干部支援教育,這是人才交流,故D排除。故答案為: C【點評】本題綜合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難度不大。6.【答案】A【解析】【分析】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區(qū),比如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等。在這些地方,自然界為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提供了較為優(yōu)越的發(fā)展環(huán)境,人類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發(fā)達的社會文明。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都不適宜于大量人口長期居住;亞馬孫熱帶雨林屬于世界人口稀疏區(qū),故選項A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huán)境有著密切聯(lián)系。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人居住在中低緯度地區(qū),而在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區(qū),人口更為集中。本題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狀況,理解答題即可。7.【答案】B【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世界人種的分布。尼日利亞位于非洲,非洲以黑色人種為主,A排除;韓國和印度尼西亞位于亞洲,亞洲以黃色人種為主,CD排除。故答案是B。【點評】知道世界人種的分布的相關(guān)知識。8.【答案】C【解析】【分析】東南亞是世界上海外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qū),故A正確.東南亞有豐富的熱帶自然景觀、眾多美麗的沙灘和島嶼,以及許多名勝古跡和獨特的風土人情,成為該地區(qū)豐富的旅游資源,故B正確.東南亞居民以黃色人種為主,故C錯誤.水稻是東南亞主要的糧食作物,故D正確.故選:C.【點評】東南亞礦產(chǎn)資源豐富,其重要的礦產(chǎn)資源是錫和石油;東南亞有豐富的熱帶自然景觀、眾多美麗的沙灘和島嶼,以及許多名勝古跡和獨特的風土人情,成為該地區(qū)豐富的旅游資源;水稻是東南亞主要的糧食作物,位于該區(qū)的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國;東南亞是世界上海外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qū),總?cè)丝谠?000萬以上,該地區(qū)經(jīng)濟增長快.9.【答案】(1)D(2)B【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歐洲加氫站分布最密集,該地區(qū)人口稠密,國家數(shù)量多,經(jīng)濟發(fā)展,對能源的需求量大,故答案為:D。(2)由圖可知,北美洲加氫站主要分布在西部太平洋和東部大西洋沿岸,該地區(qū)中緯度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越,人口稠密。故答案為:B。【點評】歐洲的絕大部分國家都是發(fā)達國家,對于新型能源的需求大,加氫站一般都分布在經(jīng)濟發(fā)達的人口稠密區(qū)。10.【答案】A【解析】【分析】A、印第安人屬于黃色人種,故正確;B、漢語是世界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語言,故錯誤;C、佛教創(chuàng)建于公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故錯誤;D、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地區(qū),因此影響聚落形成的發(fā)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地形、氣候、資源等,故錯誤.故選:A.【點評】漢語是世界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語言;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區(qū);佛教創(chuàng)建于公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伊斯蘭教于公元7世紀誕生在沙特阿拉伯.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地區(qū),因此影響聚落形成的發(fā)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地形、氣候、資源等.11.【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jù)所學的知識可知,世界上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亞洲。故答案為:A。【點評】亞洲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北回歸線和北極圈穿過亞洲,是地跨寒、溫、熱三個溫度帶的大洲。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稠密地區(qū)集中在東亞(中國、日本)、東南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南亞(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12.【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jù)題意分析,該國的舞蹈演員是黑色人種。在給出的四個國家中,加拿大,德國主要是白色人種;日本是黃色人種;贊比亞是黑色人種。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我們根據(jù)膚色,體毛,頭發(fā)等體征將人種劃分為三大類,即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北非、西亞、大洋洲、北美洲、南亞、南美洲東南部;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東南部、南北美洲北部,印第安人和主要居住在北冰洋沿岸的原著居民因紐特人也是黃種人;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13.【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人口分布的有關(guān)知識。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亞洲人口稠密地區(qū)主要是南亞、東南亞、東亞東部。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人口分布的識記。14.【答案】A【解析】【分析】該題主要考察學生對世界人口稠密區(qū)與人口稀疏區(qū)分布情況的了解,理解不同區(qū)域的位置及地理環(huán)境特點是不一樣的,對照下表可以得出亞洲東部和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分布地區(qū) 分布規(guī)律 分布原因人口稠密區(qū) 亞洲東部、南部、歐洲、北美洲東部 北半球、中緯度近海地帶 平原面積廣闊、氣候溫暖濕潤、農(nóng)業(yè)發(fā)展早、工業(yè)交通城市發(fā)展快人口稀疏區(qū) 苔原、冰原帶、亞寒帶針葉林帶、沙漠地區(qū)、高山高原地區(qū) 緯度高、赤道附近、干旱地區(qū)、地勢高 高寒、濕熱、干旱、寒冷所以答案選擇A。【點評】該題學生要對世界人口分布規(guī)律及分布原因有詳細的了解,并能熟悉分布地區(qū)的位置。15.【答案】B【解析】【分析】人口的分布與地理環(huán)境有著密切聯(lián)系。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人居住在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區(qū),而在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區(qū),人口更為集中。故答案為:B。【點評】當前世界上共有70幾億人口,分布在地球上的各個角落,但有些地方人口密集,有些地方人口稀疏。人口分布較多的四個地方是亞洲的東部和南部,西歐和北美洲的東部,這些地方自然經(jīng)濟條件都較為優(yōu)越。人口分布較少的四個地方為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qū),過于濕熱的雨林地區(qū),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地以及緯度較高終年寒冷的高度緯度地區(qū)。16.【答案】亞洲【解析】【點評】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超過1億的亞洲國家有7個.根據(jù)題意.故答案為:亞洲.【點評】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是人口稠密地區(qū),世界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亞洲有7個.分別是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和印度尼西亞、菲律賓.17.【答案】黑河;騰沖【解析】【分析】中國人口地區(qū)分布不均。一般來說,以黑龍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騰沖線為界,東部地區(qū)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區(qū)人口少(稀疏);此線以東人口稠密,面積僅占全國總面積的43%,人口卻占全國總?cè)丝诘?4%,此線以西人口稀疏,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57%,人口只占總?cè)丝诘?%。故答案為:黑河;騰沖。【點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國人口快速增長。根據(jù)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jié)果,中國總?cè)丝跒?3。7億,約占世界人口總數(shù)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考查我國的人口分布特點,要理解記憶。18.【答案】(1)地中海(2)稠密;伊斯蘭(3)南北對話(4)①【解析】【點評】(1)A是地中海,位于亞洲、歐洲與非洲之間;(2)①位于亞洲東部,②位于亞歐大陸內(nèi)部,③位于非洲北部,④位于澳大利亞大陸內(nèi)部,四地中,①地人口分布最稠密,非洲北部居民主要信奉伊斯蘭教,主要屬于白種人;(3)③地屬于發(fā)展中國家,④澳大利亞屬于發(fā)達國家,發(fā)展中國家于發(fā)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jīng)濟商談稱為“南北對話”.(4)讀圖可得,圖中氣候資料所示的氣候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溫帶季風氣候的特點,圖中①地屬于溫帶季風氣候,②地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③地屬于地中海氣候,④地屬于熱帶沙漠氣候.故答案為:(1)地中海;(2)稠密;伊斯蘭;(3)南北對話;(4)①.【點評】讀圖可得,A是地中海,①位于亞洲東部,②位于亞歐大陸內(nèi)部,③位于非洲北部,④位于澳大利亞大陸內(nèi)部.19.【答案】(1)④;③;②;①(2)亞馬孫高原;終年高溫多雨(3)⑥⑧;地形、氣候【解析】【分析】(1)、根據(jù)給出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分析, ①是地中海氣候,②是熱帶沙漠氣候,③是熱帶雨林氣候,④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根據(jù)題意, 寫出①②③④四幅氣候統(tǒng)計圖與圖中A,B,C,D四地氣候特點的對應關(guān)系的是:A為④;B為③;C為②;D為①。(2)、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B為世界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B區(qū)域氣候是熱帶雨林氣候,其氣候特征是終年高溫多雨。(3)、世界地圖中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區(qū)是⑥⑧,影響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是地形、氣候。【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cè)表示氣溫,右側(cè)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jù)規(guī)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