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世界是永恒發展的》教學設計課題 3.2 世界是永恒發展的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2 授課對象 高二級學生日期 2022年 9 月 日 設計人 節次 2 教材來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必修四《哲學與文化》第31-35頁目標確立依據 課標分析 課標摘錄:1.4 描述世界是永恒發展的,領會發展地看問題的意義。 課標分解: 1.學生學什么 發展的含義;發展的實質;發展的狀態;發展的趨勢。 2.學生學到什么程度 理解事物的發展具有普遍性;理解發展的實質,區分新、舊事物;理解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理解前進性和曲折性的關系。 3.學生怎么學 (1)觀看視頻資料,設計議學任務一,學生根據中國高鐵的變化歷程,探究物質世界處于永恒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中。學會辨析運動、變化、發展的關系。 (2)設計議學任務二,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搜集我國高鐵在不同時期的高鐵型號及各自的優缺點,分析復興號代替最初一代的中華之星是中國高鐵發展的必然趨。從而理解新、舊事物的含義及判斷標準,理解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3)觀看百年京張鐵路的蛻變視頻,設計議學任務,學生開展合作、探究,圍繞視頻和議學材料,用發展的狀態分析中國高鐵從無到有,從落后到成為一張靚麗中國名片的原因。從而理解掌握量變與質變的關系。同時,設計了2道針對性訓練題及時跟蹤學生的掌握情況。 (4)根據我國高鐵未來的發展方向、現在存在的問題及我國的偉大的“高鐵精神”,設計議學任務,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討論交流,針對我國高鐵光鮮亮麗的背后隱藏著巨大的曲折和困難,從中可以推斷事物發展的趨勢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同時,設計一道開放性題材,讓學生思考:作為一名高中生,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將如何弘揚“高鐵精神”。教材 分析 本課是第三課第二框內容,講述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包括發展的普遍性,發展的實質,發展的形式或狀態、方向和道路。發展觀是辯證法的總特征之一,與上一框聯系的觀點共同構成辯證法的總特征。學情分析 已有知識經驗:通過第三課第一框的學習,學生掌握第三課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內容,也學習了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之一—聯系觀,而聯系構成發展,這為本課學習作了知識鋪墊。 已有生活經驗:學生對發展的含義,量變和質變的關系,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的關系都有自己的生活見解,并且很多時候也在運用,只是缺乏理論學習。 已有策略經驗:學生自學、合作探究、反思的學習方式較為熟練;學生的思辨能力較強。 學習困難障礙:(1)對運動、變化、發展的區分掌握不清;(2)對新事物和舊事物的含義、評判標準及它們的內在聯系較難掌握;(3)對量變和質變的關系理解不全面;(4)對發展的趨勢、道路掌握不全面。 突破措施:在議學情境中設計議學任務,讓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充分尊重學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多讓學生思辨,并聯系實際社會熱點,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目標敘寫 學習目標 1.結合教材P31-33,圍繞議學任務一、二,學生結合我國高鐵發展的歷程,探究物質世界處于永恒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中。學會辨析運動、變化、發展的關系。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搜集我國高鐵在不同時期的高鐵型號及各自的優缺點,分析復興號代替最初一代的中華之星是中國高鐵發展的必然趨。理解新、舊事物的含義及判斷標準,理解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2.結合教材P33-34,觀看百年京張鐵路的蛻變視頻,圍繞議學任務,學生開展合作、探究,用發展的狀態分析中國高鐵從無到有,從落后到成為一張靚麗中國名片的原因,并理解掌握量變與質變的關系。 3.結合教材P34-35,根據我國高鐵未來的發展方向、現在存在的問題及我國的偉大的“高鐵精神”,設計議學任務,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從我國高鐵光鮮亮麗的背后隱藏著巨大的曲折和困難,推斷出事物發展的趨勢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同時,設計一道開放性題材,思考:作為一名高中生,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將如何弘揚“高鐵精神”。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發展的實質、量變與質變的關系評估任務 1.結合教材P31-33,圍繞議學任務一、二,多數學生能夠根據視頻和材料探究物質世界處于永恒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中。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搜集我國高鐵在不同時期的高鐵型號及各自的優缺點,理解新、舊事物的含義及判斷標準,理解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對應目標1) 2.結合教材P33-34,學生觀看百年京張鐵路的蛻變視頻,圍繞議學任務,學生開展合作、探究,用發展的狀態分析中國高鐵從無到有,從落后到成為一張靚麗中國名片的原因,并理解掌握量變與質變的關系。多數學生能夠做對3道針對性訓練題。(對應目標2) 3.結合教材P34-35,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從我國高鐵光鮮亮麗的背后隱藏著巨大的曲折和困難,推斷出事物發展的趨勢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同時,設計一道開放性題材,多數學生積極思考談談弘揚“高鐵精神”的做法。(對應目標3)活動設計 1.活動一:學生課前自主預習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并課前完成練習冊的主干知識的填空題。學習小組組長組織學生搜集有關我國鐵路發展特別是高鐵發展的歷程。 2.活動二: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探究、分享各個議學任務。 2.活動三:限時完成針對性訓練題。 3活動四:自主構建本課知識網絡。教 學 過 程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評估要點新課預習檢查 學生:提前預習教材P31-35,課前自主預習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并課前完成練習冊的主干知識的填空題。學習小組組長組織學生搜集我國高鐵發展的歷程。 教師:檢查學生的預習資料,并在課堂上反饋。 全體學生都能完成。展示學習目標 教師通過課件展示學習目標,學生明確本節課要掌握的學生目標。 1.結合教材P31-33,圍繞議學任務一、二,學生結合我國高鐵發展的歷程,探究物質世界處于永恒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中。學會辨析運動、變化、發展的關系。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搜集我國高鐵在不同時期的高鐵型號及各自的優缺點,分析復興號代替最初一代的中華之星是中國高鐵發展的必然趨。理解新、舊事物的含義及判斷標準,理解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2.結合教材P33-34,觀看百年京張鐵路的蛻變視頻,圍繞議學任務,學生開展合作、探究,用發展的狀態分析中國高鐵從無到有,從落后到成為一張靚麗中國名片的原因,并理解掌握量變與質變的關系。 3.結合教材P34-35,根據我國高鐵未來的發展方向、現在存在的問題及我國的偉大的“高鐵精神”,設計議學任務,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從我國高鐵光鮮亮麗的背后隱藏著巨大的曲折和困難,推斷出事物發展的趨勢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同時,設計一道開放性題材,思考:作為一名高中生,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將如何弘揚“高鐵精神”。 全體學生明確學生內容和學習任務。講授新課 世界是永恒發展的 二、發展的實質 議學任務 1.結合視頻內容,從火車的發展史,特別是從中國高鐵起步時落后到如今成為一張靚麗的國家名片。根據中國高鐵的變化歷程,可以看出物質世界處于怎樣的狀態呢? 議學提示: 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引導、小結。 中國高鐵迅猛發展。2008年8月,中國第一條高鐵——京津城際高鐵開通運營,標志中國高鐵時代的到來。到2017年底,全國高鐵營業里程達2.5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量的66.3%,近世界高鐵總量的三分之二。到2025年,全國高鐵營業里程達3.8萬公里。 中國高鐵進入智能新時代。京張高鐵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重要保障工程,設計時速350公里,實現智能建造、智能裝備、智能運營。 結論:物質世界處于永恒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中。 議學小結 一、世界是永恒發展的 物質世界處于永恒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中。 思辨:一切事物的運動、變化都是發展嗎? 思辨訓練:判斷下列哪些是發展? 人工算命到電腦算命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代替計劃經濟體制 5G通信技術發展到6G 奧密克戎病毒更新到第五代 2022年6月17日,中國第3艘航母福建艦下水 結論:只有前進的、上升的運動變化才是發展。 發展揭示了萬事萬物運動、變化的總趨勢是前進和上升的。 2.根據中國高鐵發展歷程,從最初的中華之星到現在的復興號,請同學們對比它們的優缺點,談談為什么說復興號代替最初一代的中華之星是中國高鐵發展的必然趨勢呢? 議學提示: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引導、小結。 坐復興號更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復興號代替最初一代的中華之星是中國高鐵發展的必然趨勢。 議學小結 二、發展的實質 發展的實質: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1.新、舊事物的含義 2.新、舊事物的判斷標準 思辨訓練:判斷以下哪些屬于新事物? 1、手機APP看風水、算命 2、近期出現新冠肺炎病毒不斷變異 3、袁世凱恢復封建帝制 4、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誕生 判定新、舊事物的標準:不是形式的新舊,不是出現時間的先后,也不是力量的強弱,其根本標志在于是否同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相符合。 多數學生能夠根據視頻和材料探究物質世界處于永恒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中。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搜集我國高鐵在不同時期的高鐵型號及各自的優缺點,理解新、舊事物的含義及判斷標準,理解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講授新課 三、發展的狀態(形式):量變和質變 1.量變和質變的區別 2.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 議學情境 視頻:百年京張鐵路的蛻變明晰事物發展的狀態 材料:從沒有自主建造的鐵路到京張鐵路的運行,這是中國鐵路史上根本的、顯著的、質的變化與發展;從1905年到1978年,中國可統計鐵路里程5.2萬公里,平均時速僅有40公里;從1978年開始,中國進入到了對高鐵的探索時期,在這一長達12年的探索,雖然積累的相關經驗和技術,但仍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2008年8月,中國第一條高鐵——京津城際高鐵開通運營,標志中國高鐵時代的到來;2016年8月,中國標準動車組首次載客試運行,這是中國鐵路發展史里程碑式的變化;到2017年底,全國高鐵營業里程達2.5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量的66.3%,近世界高鐵總量的三分之二。 京張高鐵自主研發成功,設計時速350公里,實現智能建造、智能裝備、智能運營。從此,中國高鐵進入智能新時代。 議學任務 結合視頻和議學材料,請用發展的狀態分析中國高鐵從無到有,從落后到成為一張靚麗中國名片的原因。 議學提示 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引導、小結。 議學小結 三、發展的狀態(形式):量變和質變 1.量變和質變的區別 2.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 追問思辨 1.量變是不是必然引起質變?質變后量變就停止了嗎? 2.事物的發展一定是發生質變嗎?質變一定是發展嗎? 針對性限時訓練 (2019·新課標全國卷I)習近平在談到領導工作的方法時強調,對于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戰略部署,要一以貫之地貫徹。我們要有釘釘子的精神,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直到把釘子釘實釘牢,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不斷釘下去,必然大有成效。這一論述體現的唯物辯證法道理是 ①量變比質變更能推動事物的發展 ②只有事物數量的不斷增加才能引起質變 ③量的變化的不斷積累必然導致質的飛躍 ④事物的發展是從量變到質變再到新的量變的循環往復的上升過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6北京卷) 跑步正成為許多人青睞的健身方式。“奔跑,兩腿以最簡單的方式交替前行,無數次地重復,但每一步都是新的邁進,最后能成就出一個看似難以企及的跨越。”“奔跑,讓我知道自己正在努力,普通可以變得獨特,平凡可以變得卓越。”從以上跑步愛好者的感受中,可以領悟到 A.人生價值的大小通常來自于個人體驗 B. 生命的意義在于社會對個體的肯定 C. 人可以在量的積累中獲得精神提升 D.人的意志不斷推動社會發展 學生觀看百年京張鐵路的蛻變視頻,圍繞議學任務,學生開展合作、探究,用發展的狀態分析中國高鐵從無到有,從落后到成為一張靚麗中國名片的原因,并理解掌握量變與質變的關系。多數學生能夠做對3道針對性訓練題。講授新課 四、發展的趨勢: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議學情境 目前我國高鐵整體水平已位居世界領先,成為中國產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中國高鐵5年走過國際上40年的道路、從追趕者變為全球領跑者,這樣神奇的速度,締造了感人肺腑的"高鐵精神",這就是:科學求實、相容并蓄;自主創新、趕超一流;忠誠祖國、拼搏奉獻。面向未來,中國更加自信,中國高鐵朝更高速度、更安全、更智能化方向發展。 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中國高鐵研發的道路會更加艱難。在我國,幅員遼闊,高鐵橫跨東西南北中,運營的條件、狀態十分復雜:高寒區有凍融、凍脹問題,南邊海南等地濕熱問題嚴重,東部主要是軟土地基問題比較突出,西部有風沙,西南地震區,還有一些黃土區…所以,中國高鐵無論是在設計階段還是運營階段都要面臨非常多的挑戰,難度之大,應該說是世界罕見的。 議學任務:合作、探究 1.我國高鐵光鮮亮麗的背后隱藏著巨大的曲折和困難,從中可以推斷事物發展的趨勢是什么呢?2.作為一名高中生,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你將如何弘揚“高鐵精神”呢?請同學們談談你的想法。 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引導、小結。 議學小結 四、發展的趨勢: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1.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克服------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腐朽的因素→外形笨重,功能簡單、速度慢 汲取------舊事物中積極、合理的因素→運輸量大 增添------舊事物中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速度更快、功能更強、更舒適、更安全 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通過克服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其中積極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 辯證否定是聯系的環節、是發展的環節。 新事物一定會戰勝舊事物! 2.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追問:復興號高鐵這么好為什么到現在還沒有普及呢? 新事物戰勝舊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經歷曲折的過程。 議學小結 事物發展的趨勢——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1.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我們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促使其成長、壯大。 2.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勇敢地面對挫折與考驗。 針對性限時訓練 (2016上海25)從對“物”的守護到對“人”的關注,觀眾從“看客”變為“學習者”,博物館的公眾教育功能日益受到廣泛關注。但目前國內博物館在藏品入庫、研究課題設置、技術人員職稱評定、人才隊伍建設、免費開放財政補貼等方面,存在諸多難題。從辯證法角度預見,博物館功能轉變的發展過程是 A.道路平坦 B.舉步維艱 C.曲折前進 D.前途光明 (2022海南卷)人類歷史告訴我們,越是困難時刻,越要堅定信心。任何艱難曲折都不能阻擋歷史前進的車輪。面對重重挑戰,我們決不能喪失信心、猶疑退縮,而是要堅定信心、激流勇進。這表明 ①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敢于超越事物發展的規律 ②面對挫折與考驗,我們要懂得冷靜思考、量力而行 ③設想世界歷史會一帆風順,是不辯證的、不科學的 ④我們要樹牢底線思維,勇敢面對前進道路上的挑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2全國卷)《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勇于自受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自我革命精神是黨永葆青春活力為強大支撐。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斷自我革命中淬煉而成為。上述論斷的哲學依據是 ①辯證法本質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②辯證否定是事物聯系和發展的環節 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④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基本狀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議學任務 2.作為一名高中生,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你將如何弘揚“高鐵精神”呢?請同學們談談你的想法。 結合教材P34-35,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從我國高鐵光鮮亮麗的背后隱藏著巨大的曲折和困難,推斷出事物發展的趨勢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同時,設計一道開放性題材,多數學生積極思考談談弘揚“高鐵精神”的做法。課堂小結 1.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網絡。 2.學習對應學習目標進行自主反思,對沒有達成的學習任務進行跟進。 全體學生進行知識回顧與反思作業布置 1.必做:①反思課堂學習內容、整理筆記;②限時完成練習冊配套練習題;③熟記原理內容 2.選做:《五三高考》 3.預習:《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教材、練習冊預習內容 筆記留痕、錯題的歸因分析板書設計復盤反思基于目標的復盤式評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