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品味幸福 感恩遇見-2019年度小學副校長述職報告在留小的第三年,感嘆時間過得好快!每日依然匆匆趕路,然內心充盈,在“向陽生長的姿態”里品味工作的幸福, 在“課程的際遇”中感恩遇見。2020新冠疫情背景下,工作充滿了挑戰,也更具溫度和延展。★抓隊伍建設,管理促成長如何讓班主任繁忙的工作日常變得相對從容,這其中班主任隊伍“專業化”成長是關鍵。本學年加強培訓:開展問題導向的班級管理研究,“模擬情景式”、“案例解析式”培訓,以富有現場感和針對性的培訓打開教師。以賽促研:開展學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賽,提升年輕班主任理論學習及實踐能力。評估激勵:開展班級管理學期評估,細化評估標準,通過學初解讀,期末評估個別反饋,逐步建立班主任班級管理的質量意識。★建課程體系,研究更深化強化德育品牌建設,讓學校德育工作更具活力和特色,“培育課程”是關鍵。德育課程建設內容豐富,這一學年加強設計和統整,開展基于活動的研究有突破:“基于西溪文化的雅趣少年培育”通過新一輪的德育課程評估,被評為西湖區第三屆“德育精品課程”;“基于“紅領巾學院”少先隊員自主管理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成為杭州市少先隊立項課題。“基于“真實體驗”的食育路徑開發與實施策略研究“ 被確立為2020年度西湖區社科重點專項課。開展疫情背景下基于云端的線上學習 ,在教研團隊的努力下《我是生活小能手》、《我是勞動小能手》二個系列的在線活動受到學生的歡迎,引導學生對生活的關注、自理自護能力的提升形成支持。教師是課程的領導者,課程改革最終指向的是教與學方式的變革,教師主動生長的姿態是美好的。★重養成教育,機制促合力養成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我們希望留小六年留在孩子行為印記中的是文明有禮、講道理、守規則。在養成教育中,本學年重點梳理了留小伢兒好行為,讓每周一重點行為養成更聚焦;以三項競賽的評價激勵為手段,通過班主任的教育引導,值日值周教師的巡查,一周工作的反饋,少先隊干部的每周點評,形成常規教育的合力,共同打造“雅趣少年”好行為的磁場。我們看到孩子們更有禮了,公共空間更自律了。好習慣培養是個系統工程,在每一堂課、每一個活動中,我們會看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的力量。★做強隊建設,成長有活力少先隊鼓勵學生自主管理:推進紅領巾學院工作,提升少先隊工作軟實力。以“西溪綠芽社少年隊校”為活動品牌特色,持續有效、整合有序地開展少先隊干部培訓活動。搭建展示自我平臺:強化特色晨會的教育功能和儀式感,引入大隊長點評制,開辟出每月一次的學生頒獎典禮。豐富個性化展示,特色晨會,雅趣秀場,西溪國際文化節,六一云端晚會,打造各色舞臺,讓孩子們不斷得到錘煉,擁有成長的自信。每一項活動的開展,精彩的背后是一群可愛的全情投入的老師們。在此,我要由衷地表達我的感謝,感謝有你,讓孩子們如此精彩。2019學年學校獲 “西湖區雛鷹紅旗大隊”稱號。★培植幸福工會 營造和諧氛圍工會是群眾組織,工會工作在學校發展中起到凝心聚力促發展的助推作用。2019學年工會工作注重調研,主動對話,了解需求。堅持教師社團活動的常態化運作,引導教師運動健身;堅持舉行形式豐富的團隊活動:如教師拓展訓練活動,留小年會、教職工攝影大賽、花藝分享會等營造和諧的團隊氛圍;堅持走訪慰問送溫暖活動,為有困難的教職工排憂解難,讓教師們感受被關注的溫暖。堅持走訪退休教師,分享學校的發展。堅持工會經費的統籌規劃,通過項目招標促進經費效應的最大化。工會工作是有溫度的,也是極具幸福感的。提升工會工作的品質,我們在努力!2019學年,內心充盈然也時有困頓,每每向內叩問:這一節課孩子們喜歡嗎?這個活動沒有預期的效果,設計中是否存在問題?又該如何調整?教書近三十載,對課堂,對孩子依然心生敬畏。管理中亦有許多的話題:每個班都有看似特殊的孩子,如何包容和悅納?班主任培養如何實現分層梯隊建設加速新生代的成長;班級建設,尊重個性化的同時如何形成整體性的打造?活動的推進如何基于西溪文化做優化和簡化并實現可持續;學校工會建設在豐富活動,營造快樂工作的同時怎樣引導教師更好地參與學校的建設,獻言納策?……走過2019,望眼2020:保有作為一名管理者的敬畏之心,努力推動學校的再發展,促進教師的成長。保有教師職業的敬畏之心,對學生、對課堂不懈怠,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用心善待每一個孩子。提升學習意識:加強學習,豐盈自我,豐富課程。提升研究意識:以問題為導向,加強研究,促進改革。不忘初心,快樂前行,遇見美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