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巨匠童心…畢加索》教學設計【授課課題】《巨匠童心一-畢加索》【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引導學生了解畢加索的生平,認識畢加索的繪畫風格。2.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欣賞各個時期的作品,了解他的藝術主張,并感受其作品中的 童心與童趣。3.情感與價值目標:培養學生視覺審美能力,形成高雅的審美情趣。引導學生通過畢加索一 生繪畫風格的變化,認識事物“簡一繁…簡”的發展規律。【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畢加索的生平,繪畫風格。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分析畢加索繪畫風格,了解他的藝術主張,并感受其作品中的童心 與童趣。【教學過程】一、 導入岀示作品。提問:同學們,我們先來看幾幅畫,什么感覺?你覺得是什么人畫的? (生:……)我們來揭曉答案。這一幅是世界藝術大師畢加索的的作品。原來畢加索和孩子們一樣 充滿童心和童趣。畢加索為什么和孩子們畫的這么相似呢?這節課就跟著老師走近畢加索, 了解畢加索,感受這位藝術巨匠的的一顆童心。(板書:巨匠童心)二、 新授1、 了解畢加索出示畢加索的作品,通過分析畢加索的作品,引導出畢加索的生平以及人們對畢加索的 評價。出示畢加索照片及自畫像。提問:人們常說歲月的洗禮會在臉上留下痕跡,在畢加索的 自畫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大膽的說出來。(生:……)他的自畫像風格變的越來越抽象。難道說這位世界藝術大師越來越不會畫畫嗎?2、 畢加索的童年青年時期這是畢加索8歲的作品,8歲的孩子就準確的抓住了人物的動態,以及所表現的場景, 由此可以看出畢加索確實是一位繪畫天才。之后,在他14歲、15歲的作品中,我們可以領略到他過人的才華。正如他所說:“我 少年時候己經畫得跟拉斐爾大師一樣好,但我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去尋找怎樣像個孩子一樣畫 得真實。”循著畢加索走過的路,我們來探尋他的變化之路。3、 早期風格(1900-1910年):藍色時期:畫面給你什么樣的感覺?(憂傷)1900-1903年,畢加索居住在巴黎的“洗 衣坊”,這是一個貧民區。這時的畢加索落魄又貧窮,我們可以從畫面中能感受到他的憂傷。粉色時期:之后,畢加索的畫風轉變成粉色和紅色,在畫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氣氛? 畢加索遇到了愛情,畫風也轉向了幸福的溫情,洋溢著喜悅。岀示《拿著煙斗的男孩》。值得一提的是這幅作品,從貧困潦倒的藍色時期過渡到粉色 時期,畢加索創作了《拿著煙斗的男孩》,這是畢加索的經典之作,它讓畢加索擺脫了貧窮, 當時一位富有的商人以300法郎的價格購買了他,300法郎相當于現在50萬人民幣,能解 決他生活上的很多困難。非洲時期:1906年,畢加索從非洲面具中得到啟發,此時的作品人物健碩而深沉。這 個時期我們稱他們為非洲時期。畢加索一直在探索。4、 解析立體主義這是畢加索1910年為他的畫商朋友瓦拉爾先生畫的一幅肖像畫。提問:畫像中最大的 特點是什么?(生:……)對,《瓦拉爾肖像》,雖然表現手法抽象,我們仍然找到人物的特點。當時這幅畫展岀時 有個孩子看到這幅作品,竟高聲歡呼:“看哪,瓦拉爾先生在里面?!?對,畢加索眼中的世界和別人不同,是個立體派空間,他在探索他的立體主義,把所表現的 事物分解或概括成一塊塊幾何形體,然后把各個角度的事物表現在畫面上。學生活動:讓學生在白板上拼擺自行車的正面和側面結構圖,更好的理解立體主義的概 念。5、 感受童趣畢加索帶著孩子般的眼睛去觀察世界,表現世界。岀示正面和側面的頭像,拼一拼人物 正面和側面的立體主義作品。引導學生賞析作品:岀示《坐著的瑪麗》。學生欣賞圖片分組討論:畫面中五官、色彩、 造型是怎樣的?畫面給你什么樣的感覺?(生:……)拼擺練習:畢加索立體主義最大的特點,就是把復雜的事物概括成從不同角度觀察的 幾何形體或線條,然后把它們重新組合。小組合作,利用老師給你們準備的各種規則和不規 則的幾何形體,拼擺成一個畢加索風格的有趣的人物形象,并取一個有創意的名字。學生拼擺活動,之后評價。6、 中期風格(1910-1932年):古典主義:1918年,畢加索和妻子奧加爾結婚,婚后幸福美好,作品呈現唯美氣息。超現實主義:好景不長,畢加索的生活陷入了混亂,他也步入了他生命中最神秘的“超 現實主義”探索。《哭泣的女人》刻畫了一個及其悲傷的女人,她的五官似乎雜亂無章,支 離顛倒。7、 總結畢加索在畢加索的風格演變中,你認為他是一位怎樣的人?(生:自由、不安分、童心……) 對,自由和童心。他的作品變化無常,不可捉摸,但他永遠忠于的是一一自由和一顆童心。世界上從來沒有一位畫家像畢加索那樣,以驚人的坦誠之心和天真無邪的創造力重塑世 界。他反對一切束縛,只有絕對自由和一顆的童心才適合他。8、 晚年田園時期 (1946-1973年)所以這位藝術巨匠在他晚年的時候謝絕外界的打擾,來到法國南部的一個小鎮上,他和 妻子生活在一起,回歸到了平靜和安逸,創作了大量的版畫和陶藝。他的繪畫風格越來越簡 潔,越來越充滿童趣。出示畢加索晚年創作的視頻。三、 課堂小結在畢加索的一生中,他的繪畫風格經歷了多次的變化,但到了晩年,他聽從內心的召喚, 回歸真實的自己——像孩子一樣的畫畫。“我少年時候己經畫得跟拉斐爾大師一樣好,但我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去尋找怎樣像個孩 子一樣畫得真實?!币灰划吋铀?br/>畢加索返璞歸真,回到了生活的原點,找到了藝術的真諦。四、 拓展出示畢加索對當今建筑與設計行業影響的圖片。一個充滿童心的藝術巨匠給我們的世界帶來怎樣的影響呢?畢加索開創了一個立體主 義的時代,他在藝術形式上的探索,給現代建筑業、設計行業等注重形式美的藝術領域以巨 大的推動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