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1 任務一 理解控制的含義一、教學目標 1.通過分析生活中常見案例,闡述控制的含義。 2.通過案例分析,辯析手動控制、自動控制、智能控制的特點。 3.觀察生活中的案例,概括控制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二、教學重點、難點 闡述控制的含義。 辯析手動控制、自動控制、智能控制的特點。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任務引導法四、課時教學過程: 1、走進情境 小長假時一般都會外出游玩,你家里或多或少的會養些綠植,在這段時間你有沒有擔心過家里養的花沒人澆水,你能不能用一個方便、快捷、省錢的方法來解決這個澆水的問題呢? 2、自動澆水裝置案例分析 自動澆水裝置技術體驗:如果利用手邊的工具制作一個裝置呢? 技術體驗:制作盆栽植物自動澆水裝置 體驗目的:經歷制作盆裁植物自動澆水裝置的實踐過程,體會控制的含義與意義。 問題分析:制作一個澆水裝置,能把飲料瓶里的雨水湛注到花盆下方的接水盤中,使接水盤中保持一-定量的水,泥土自動從接術盤里吸取水分,從而保持植物生長的顯潤環境。怎么把飲料瓶里的雨水引到接水盤中 如何讓接水盤中的水量維持在一定的高度? 活動準備: 材料:飲料瓶1個、可彎塑料吸管2根、熱熔膠棒、接水盤1個、小花盆1個、粘土。 工具:電烙鐵、熱熔膠槍、剪刀等。 主要過程: 1.通過三種自動澆花設備的對比,得出他們都得花錢,如是通過網上購買也不是很方便、快捷的到貨,可能說走就走的旅行也來不及,帶著問題來觀看視頻--自動澆花裝置。 2.根據視頻里的方法搭建植物補水裝置并完成任務一的小組合作分工 (1)用電烙鐵在飲料瓶靠近底部位置,上下排列打兩個孔。 (2)插上兩根吸管,把吸管下端修剪成一長一短。 (3)將熱熔膠涂在吸管和瓶壁連接處(或用粘土),使其密封。 (4)等膠干了以后,裝上水,蓋緊瓶蓋,就可以給植物補水了。 3.觀察裝置的工作過程 (1)將兩根吸管插入接水盤,當接水盤里的水面低于進氣管口時,空氣進入瓶子里,瓶內氣壓與外界相同,在重力作用下,水會從出水管流入接水盤。 (2)直到水面與進氣管口平齊,出水管不再流水,使接水盤中的水量保持在這個高度。這樣就完成了植物接水盤的補水,保持了植物生長需要的水分。 討論:分析與討論接水盤中的水位高低與進氣管位置的關系。 (進氣管口在接水盤中的高度越高,接水盤中的水位就越高,降低進氣管口的位置,接水盤中的水位就降低) 事物的發展結果可能是人們預先期望的,也可能與預期的目標不相符,甚至是人們不希望看到的。如果人們想達到某一特定目的,就必須借助適當的手段來實現。 人們按照自己的意愿或目的,通過一定的手段,使事物向期望的目標發展,這就是控制。理解控制現象,要知道控制要達到什么目的、控制的對象是什么和采取什么控制手段。例如,給盆栽植物補水的控制,控制的目的是使接水盤中的水維持在一定的量,控制對象是接水盤,控制手段是通過進氣管口與水面的相對位置決定出水管的出水。再如,汽車的轉向控制,其控制目的是改變汽車行駛方向,控制對象是汽車的車輪,控制手段是駕駛者通過轉動方向盤推動轉向桿,再帶動車輪轉向。 完成下列表格: 場所控制裝置控制目的控制對象控制手段公共場所紅外線水龍頭自動出水裝置盆栽汽車4.通過上面的學習知道控制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或手段來實現 (1)根據剛才的幾種澆水裝置分析控制方式(即是控制的過程有人的直接干預和全程干預)和自動控制(控制的過程無人直接參與)。 (2)你還可以想到生活中控制的變化嗎? 案例分析 從電風扇到空調再到智能空調 從前,烈日炎炎的夏天,家庭常用的消暑設備是電風扇。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20 世紀30年代空調誕生,人們進人房間后,打開空調,使室內溫度保持在設定的溫度值,達到降溫消署的日的。隨著物聯網的發展,人們能夠在房間以外的任何地方,通過網絡提前打開空調,使房間溫度、濕度、風量以及空氣潔凈度穩定在令人舒適的范圍。 智能空調能根據外界氣候條件,按照預先設定的指標對安裝在室內的溫度、濕度、空氣清潔度傳感器所傳來的信號,進行分析判斷,并自動啟動制冷或加熱、去濕及空氣凈化等功能,使室內空氣達到理想的狀態。這三種消暑方式的演變過程可表示為: 電風扇空調智能空調手動控制自動控制智能控制(3)根據生活場景的應用,按照控制信號流和執行部件的不同,自動控制方式有:氣動控制、液壓控制、電動控制、機械控制、電子控制等。 第四單元控制及其設計從控制過程中人工干預的情形來分,控制可分為人工控制和自動控制。過去,人們對事物的控制往往采取人工控制(又稱手動控制)的方式,控制的過程是在人的直接干預或全程干預下進行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控制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出現了自動控制。自動控制是指在無人直接參與的情況下,使事物的變化準確地朝著期望的方向進行。按照控制信號流和執行部件的不同,自動控制可分為氣動控制、液壓控制、電動控制、機械控制、電子控制等。 智能控制是具有智能信息處理、智能信息反饋和智能決策的控制方式,它能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自主地驅動智能機器實現控制目標。智能控制主要用于解決復雜系統的控制問題。 課堂練習 請列舉生活中從手動控制到自動控制再到智能控制的其他事例。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很多控制現象中,控制的方式是多樣、綜合的。 (4)控制產生的原因:事物的發展變化具有多樣性。為了讓事物發展的結果是人們所期望的,需要“控制”。結合2021年7月河南洪澇的實例進行講解。控制為了保護人。更大程度的降低損失。 5.課學小結 1、控制的涵義(理解) (明確控制的對象、控制的目的、控制的手段) 2、控制的方式或手段 (1)手動控制和自動控制的判斷 (2)機械、氣動、液壓、電動、電子控制的判斷 6.教學評價 同學們小組合作,通過雷達圖和表格分別對項目作品和課堂進行評價。 項目作品評價雷達圖 課堂評價 思維碰撞 控制裝置的控制目的、控制手段和控制對象是客觀存在的,還是人為界定的?8.課時教學板書設計: 控制的含義: 人們按照自己的意愿或目的,通過一定的手段,使事物向期望的目標發展,這就是控制。 控制的方式: 手動控制、自動控制 控制的發展: 智能控制9.課時作業設計: 思考: 畫出該機械手從工作原點開始到完成一個工件的取放過程的流程圖,并思考該機械手控制的目的、對象和手段分別是什么。10.課時教學反思(實施后填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