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神鳥變樹》教學反思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精神是社會成員最主要的心理品質之一,通過美術課程培養的創新精神,將會對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本課便是培養學生創新想象力的典型課例。這是一節臨摹課的延伸,充分利用臨摹的借鑒功能,在“看著畫”中保留“想著畫”的一些特征,進行非復制性臨摹,為學生開拓一個創造的境地。本課我主要從以下方面來實現教學目標。(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有句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抓住小學生最喜歡聽神話故事的心理特點,我創設了一個引起學生學習動機的情景。以《十個太陽》這個神話故事開頭,激發學生興趣。故事中太陽曬干了地上所有的樹木,玉帝派神鳥到人間幫助人們重新得到樹林。借助故事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機。由此引入課題,使學生帶著濃郁的興趣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之中,為整堂課的開始奠定良好的基礎。(二)欣賞作品,獲得新知。創設一個以“學”為中心的課堂環境,讓學生通過探究發現來解決問題。出示布巴卡爾的《神鳥》一畫讓學生欣賞。由于小學二年級學生觀察往往是籠統的、隨意的,對于觀察的目的性和方法知之甚少,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幾點進行觀察感受:( 1 )形體位置有什么特征?( 2 )畫面有哪些基本形狀?( 3 )對色彩有什么感受?學生通過有目的、細致、認真進行觀察,把觀畫后的感受總結歸納出此畫在構圖、形、色上的精妙之處,從而為下一步創作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三)拓展思維,豐富想象。《新課程標準》強調:鼓勵學生想象、展開創新的翅膀。“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是無限的”,兒童世界是一個想象的世界,豐富的想象力是創造的源泉,所以,我先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創造出神鳥的形象,然后利用多媒體將《神鳥》一畫倒置,讓學生觀察,想一想,神鳥變成了什么?學生展開討論,激勵他們大膽講出自己的想法。通過討論讓孩子們進一步理解圖畫,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良好學習品質。新課程強調鼓勵學生想象,不尋找唯一答案,這為學生進行廣泛的思維提供了機會和空間。接著出示作品,演示神鳥怎樣變樹的過程,讓學生觀察、比較、討論發現每一幅與原倒置作品的區別。得出可“添加、變色、變形、綜合”的方法進行創作。通過學習,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變機械模仿為能動的分析理解,給學生以自由處理的空間,讓學生從變化中看出不變,從不變中看出變化。(四)綜合評價,促進發展。美術課的學生實踐活動,既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更要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我在本課采取了讓學生小組內自評與組之間互評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大膽講出自己的想法,發現別人的優點,培養學生的認識水平及交流表達能力。一堂課的結束并不意味著知識的完結,最后可將延伸課題,讓學生觀察生活中有哪些物體在變換角度觀察時會產生新的形象,以此來強化學生繼續學習的動機。《神鳥變樹》教學設計窯上小學喬慧教學目標:1、教師的教學目標:1)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提高其運用色彩的水平。2)創設想象空間,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2、學生的學習目標:1)復習鞏固色彩知識,提高自主運用水平。2)增強審美能力,在主動學習中激發個性的表現。學習任務:掌握《神鳥》的主要特征并對倒置的作品進行大膽的聯想,創造性地繪制出一幅神鳥變樹的圖畫。檢測工具:評價方法:自評、互評、師評。過程性評價:作畫態度、想象創造、作品完成情況等。教 學 設 計一、激情導課:1、導入課題:欣賞《神之鳥》并介紹作品背景。2、明確目標:神鳥變樹的游戲活動。3、預期效果:將漂亮的神鳥變成一棵七彩大樹。二、民主導學:1、任務呈現:我們一起欣賞一下課本上畫家筆下的神鳥兒,同學們看一下左邊這幅畫,是外國的一個大畫家創作的壁毯畫,也叫做裝飾畫,它既不是孔雀也不是鳳凰,而是畫家想象中的來自天國的神鳥。同學們認真欣賞一下這幅畫。告訴我這幅畫漂亮嗎?漂亮,漂亮在哪里?A、畫面構圖:構圖飽滿,大方。B、畫面造型:由各種形狀組成,(提問什么形狀)。C、畫面色彩:背景為深藍色,每一個形狀里一種顏色,神鳥身上的花紋很明亮,與其他顏色對比起來很強烈,色彩鮮艷,五顏六色,非常漂亮。2、自主學習:1)同學們想一下,如果我們把這幅畫倒過來會變成什么呢?2)同學們看,課件演示將《神鳥》倒過來。鳥的各個部位變成了什么?(1)鳥頭變成了什么?樹根.(2)鳥的頸變成了什么?樹干.(3)鳥的羽毛變成了什么?樹葉(4)鳥的腿和腳變成了什么?樹枝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所學的神鳥變樹。3)下面我們打開教材,看書上的小朋友把神鳥變成什么什么樣子的樹?欣賞教材范畫,并請學生回答感受。這是一棵什么樹?在這棵大樹上還有什么?樹下和周圍還有什么?4)活動:畫一棵七彩樹,那么我們應該怎么畫呢?步驟:(1)構思,想一下,你要把神鳥變成什么樣子的七彩樹,發揮想象力。(2)起形,用鉛筆輕輕的畫。(3)描邊(4)涂色。七彩樹,五顏六色,色彩鮮艷。展示完成后的作品。一幅美麗的七彩樹就這樣完成了。5)同學們想不想畫出自己心中的七彩樹呢?想,那么下面請同學們拿出作業本。發揮想象,畫出自己心中的七彩樹,看哪個小朋友最有創意,畫的跟老師和課本上的都不一樣。3、展示交流:選擇性地展示幾幅優秀的學生作業,在班里進行交流探討優點在哪里?三、檢測導結:1、目標檢測:師生共同點評作品。2、結果反饋:看誰的想象力最豐富,變得最好。3、反思總結:教師總結學生課堂上的表現。拓展總結,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美化了環境,是人類的好朋友,所以我們應該保護自然環境,做一名環保小衛士,愛護每一棵樹,更要熱愛我們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教具與課件:課件、范畫、手工材料。板書設計: 頭變根神鳥 頸變干 大樹毛變葉練習和作業:繪制一幅神鳥變樹的圖畫。教后反思:本課教學首先通過欣賞畫家作品,讓學生感受作品在構圖、造型以及色彩進行“變樹“這一重要環節。 得出可“添加、變色、變形、綜合”的方法進行創作。通過學習,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變機械模仿為能動的分析理解,給學生以自由處理的空間,讓學生從變化中看出不變,從不變中看出變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