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校長講壇:高考延期 “直道”變“彎道”,節奏很重要!5月7日,上海正式宣布今年的高考將推遲舉行。第二天,學校召開了全體教工大會,對接下來的防疫、教育、教學等工作做了相關部署,開始著手復學的各項準備。面對當前疫情之下高考延期、復課時間尚未確定的形勢,可以打個比方:原來高考就好像是百米賽跑,而現在是兩百米,不僅距離增加,而且由“直道”變成了“彎道”,增加了許多不可預測的因素。如果說直道沖刺更多靠實力,那么彎道競速除了拼實力之外,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節奏,這樣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績。下面,我有四個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正心態,不失節奏曹劌論戰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面對困難和挑戰,最糟糕的就是迷茫彷徨,自亂陣腳,失去節奏。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我們現在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和攻堅克難的毅力,不迷茫、不懈怠,不被帶節奏,向著目標勇往直前。春節期間,中國女足一路披荊斬棘、過五關斬六將,尤其是在決賽開局落后兩球的不利形勢下,爭強爭勝,最終逆轉絕殺韓國隊奪得冠軍,為全體國人爭了氣。最值得全體曹二人自豪的是,奪冠隊伍中四名隊員都來自我們曹楊二中。分享榮光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習她們遇強則強的拼搏精神、永不言棄的競爭意識、精益求精的專業態度!這次女足隊員張馨專門錄制了視頻,為疫情中堅持學習的同學們加油打氣。希望大家能從女足學姐身上汲取更多奮進的力量!同時,面臨高考,大家還要積極調整心態,走出“一考定終身”的思維誤區。今天的高考已經不是一場 “零和博弈”的游戲,我們已經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每一個孩子都有很多機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教育。學無止境,隨著我們進入終身學習時代,高考不過是一次階段總結,是又一次重新出發!帶著良好的心態,聚焦清晰的目標,制定完備的計劃,我們就能按照科學的節奏開展我們的備考學習。二、強自律,找準節奏今年1月份,學校未雨綢繆,總結兩年來線上教學中的成功經驗,出臺了《曹楊二中線上教學管理規定》,進一步明確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規范和要求。在師生共同努力之下,兩個月的線上教學平穩有序。在疫情的考驗之下,發生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在這當中,我也見證了同學們自我成長的力量:高一的一位同學,疫情剛剛爆發時不幸感染,被迫隔離。當時的條件比較差,網絡不好,無法參加直播課。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不僅關心他的身體狀況,并且錄制視頻、發送資料、進行線上答疑。班級同學也自發為他加油打氣,每天都有同學給他發送上課筆記。更可貴的是,這位同學自律自強,勤學不輟,不僅沒掉隊還名列前茅,創造了一個不小的奇跡。線上教學以來,學校推出“每周之星 閃耀如你”的活動。在最近的學校微信公眾號上,我們看到這些優秀的學生身上共同的品質就是自律。西奧多·羅斯福曾說:有一種品質,可以使一個人從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中脫穎而出,這個品質不是天資,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危機之中也蘊含著機遇,可以說這次線上學習正是同學們學會自我管理,找到學習樂趣的最佳時機。我們要思考:究竟什么是學習?學習究竟為了什么?怎樣才能真正學有所獲?進而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去深究它,并以此為起點發展出自我學習的能力和方法,從而獲得終身學習的品質。請記住:只有自我覺醒才能真正成長,自律者方得自由!三、善合作,把握節奏居家學習改變了原來的學習環境、打破了原有的學習習慣,與同學共同聽課被代之以個體學習,同學們自然會產生孤獨感,出現焦慮煩躁情緒,在自我調整的同時,學校和家長的作用尤其重要,要善于合作交流,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形成正常的學習生活節奏。為了發揮班集體的力量,學校鼓勵各班創建自習教室,陪伴學習;建立學科互助小組,分享共進;成立導師團,答疑解惑。學校還關心非常時期居家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成長,指導開展各種線上活動,如“Keep Moving‘疫’起‘云’動會 、才藝SHOW師生音樂節”等,力求統一安排與自主規劃結合、科學與人文結合、視力防護與控制體重結合、關注學習與熱心公益結合,從而五育并舉,全面育人。家有考生,家長除了做好防疫安全,保障學生身體健康之外,還要加強溝通,營造環境。我把家長粗略分成三種類型——第一類是合格型家長,就是做好保障,創設環境,不添亂。也就是不傳遞負能量,也不激化矛盾、不干擾學生的正常學習,這也是底線要求。第二類是良好型家長,就是各司其職,增進和諧,多傾聽。也就是各自做好自己的事,同時營造溫馨、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遇到問題多傾聽,多溝通。第三類是優秀型家長,就是共同學習,積極向上,促成長。也就是關心關愛孩子的成長,幫助孩子克服和解決學習中的問題。這里我也給大家分享一個榜樣——在跟班主任的交流的中,我了解到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高三年級的一位同學因為忙于德語DSD考試、春考,物理學習成績不理想。但他的父親沒有指責埋怨,而是主動聯系老師,懇請老師把物理學習的資料發給他,“讓我也重溫一下高三的生活和學習”。疫情期間,這位父親和兒子一起學習物理,經常切磋討論,收到很好的效果,孩子的物理成績突飛猛進。孩子即將年滿18歲,像現在這樣朝夕相處的歲月彌足珍貴,我希望每一位家長珍惜這段寶貴的時光,一起面對“成長的煩惱”,在克服困難中加深彼此的情感。同時共同見證這次全民抗擊疫情的“大上海保衛戰”,讓彼此在所見所聞所思中更加熱愛國家,尊重生命、敬畏自然、關心他人,采擷下人生路上的又一筆寶貴財富。四、樂創新,主導節奏因為有了2020年疫情下“停課不停學”的經歷,我發現,這次疫情下師生開展線上學習顯得更加從容,兩個月下來不少同學實現了“彎道超車”。有一位學生告訴我,線上學習至少有3個好處:第一,節省時間,原來每天要花一兩個小時在路上,現在不用了,睡眠更加充足,聽課效率更高;第二,問老師問題更容易,點對點答疑,有的放矢效果更好;第三,獲取各種學習資源更方便,不僅可以“博采眾長”,而且可以“觸類旁通”。可見,線上教學雖然有著缺互動、難落實、傷視力等短板,但同時也有著資源豐富、反饋快捷、分析精準等優勢。所以,我們應該揚長避短,創新線上教學模式。師生們已經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比如語文組、英語組老師在寫作教學中利用互動文檔批注功能,提高了學生互動參與的效率;化學教研組進行“1+1+1”的快速反饋教學模式,動態調整教學內容;德語班利用視頻平臺,全方位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學校“i Study Community”自主學習平臺成為“小老師”的舞臺,幫助同學們實現了知識的交流與分享。如果我們從更長遠的視角來審視這件事,就會發現,當前人工智能主導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我們正進入加速發展的數字時代,互聯網+已成為社會發展的新引擎,企業、個人的生存與發展都離不開互聯網。人類社會對教育的需求不再是囿于工業文明中以班級授課制為核心的規模化教育,而是逐漸轉變為個性化、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方式。基于互聯網的混合學習必然會成為未來教育的基本模式。未來的年輕人更多的是通過網絡來學習、工作和生活,科技賦能,樂于創新,將是未來人才的標志。因此,我們要積極投入線上學習當中,大膽創新,才能事半功倍,成為學習的主人。一切過往皆為序章。這次疫情注定將在我們生命中留下印記。所以,我們不妨把這次疫情的封控作為能力和品格的“閉關修練”,培養自我學習的拼勁、自主管理的能力和積極創新的態度,“滿血復活”迎接復課,迎接高考!疫情當前,讓我們堅定信心、同舟共濟、團結一心!讓我們用勇氣去直面困難,用自律去守住美好,用創新去迎接未來。期待疫情過去,我們破繭而出,一飛沖天!見證更好的自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