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奔赴一場“向未來,共成長、群閃耀”旅程——2021-2022學年下學期高中校長開學典禮致辭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萬物含新意,同歡圣日長。新學期到了,開往春天的列車正緩緩駛來,我們每個人懷揣夢想,正在登上這列火車,眺望遠方,奔赴一場“向未來,共成長、群閃耀”的旅程。今天,2月16日,是北京冬奧會的第12天。北京冬奧會以“安全、簡約、精彩”的成功實踐,精彩紛呈,備受全世界的關注。無論是充滿詩意和浪漫的24節氣倒計時,還是將現代科技、中國智慧、奧運之光高度融合的開幕式;無論是賽事高精度的組織和比賽場館的高標準建設,還是中國隊創造了冬奧會比賽成績歷史上最好的紀錄,這一切展示一個陽光、富強、開放和充滿朝氣的中國,這一切給充滿“脆弱感”的世界帶來希望、凝聚和團結。2022年,學校確定了“踔厲篤行,讓每個人成為‘閃耀’之星”為年度發展主題句。此句話內涵豐富,激揚人心,與冬奧會的精神和涵義十分契合。踔厲,意味著“奮發有為,意氣奮發。”如同虎年的寓意一樣,勇毅堅韌,敏銳活力,勇往直前。篤行,意味著“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無論走多遠的路,都要從腳下開始。無論多參天的樹木,都是從泥土扎根向陽而生,向上拔節。讓每個人成為“閃耀”之星,意味著無論老師,還是學生,每個人都是學校辦學之目的,而不是手段;每個人都是學校舞臺的主角。學校的使命讓每個生命成人和成才、并為未來的成功和成就積蓄力量,成為“閃耀”之星”。我思故我在。當我們在盡情擁抱冬奧會,享受運動帶給我們激情和快樂,感受運動員們的“璀璨”光芒同時,我們也可以從那些奧運故事中獲取“閃耀”和“成長”的密碼。冬奧運,讓我們認識失敗的意義和價值奧運會的核心是體育精神,是“更高、更強、更快、更團結”的追求。奧運會也好,體育也好,不僅僅是一種運動,一種鍛煉,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世界的培養,涵蓋在團隊合作、公平公正、規則意識等多方面,還有失敗的意義和價值的認識。白巖松在一次節目訪談中談到,體育是兩句話,第一句是體育告訴你如何在規則中取勝;第二句是體育還告訴你,如何在規則之下尊嚴而體面的輸掉。奧運賽場上,每個項目冠軍只有一個。羽生結弦,在此奧運會中首次挑戰花滑4A跳,這是一個公認的超越人類極限而加分卻非常小的動作。他深諳自己并沒有把握贏得,但是堅持選擇4A跳,比賽過程中,他連續摔倒兩次,卻依然不換自己最拿手的動作。這是一種雖敗猶榮,不以成敗論英雄的體育精神,人類真正的偉大在于不斷挑戰極限、永攀高峰。其實,你們要比你們自己想象的遠遠來的強大。 關于“失敗”,賽場上還有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決賽時,最后一位出場的卡爾德維爾挑戰“Back Full-Full-Full”失敗,還未等到自己的分數,她就來到徐夢桃的身邊,緊緊擁抱在一起,說到:“桃桃,你的表現令人難以置信。”卡爾德維爾還說:“我尊重每個人在這里達成的成就。我知道這有多難,我每天都在面對它。我為她們的成功感到興奮!”這一幕,或許才是真正的奧林匹克。失敗或者輸掉,無論對于冬奧會比賽,還是日常比賽或訓練,都是一種常態。在每一個運動員到達奧運賽場之前,他們經歷了無數次失敗或者挫折,他們經歷了千山萬水,千難萬險。對于他們來說,失敗乃兵家常事,挫折乃家常小事,傷痛乃稀松常事。正是在一次一次的失敗和挫折之中,他們不斷成長和進步,正如丘吉爾說過:“成功就是不斷的失敗,而不喪失熱情。”鉆石,在來到世間之前,要經歷數十億年的黑暗蟄伏,還要經歷瞬間的高溫和高壓,之后,還要經過數十道程序的不斷地打磨、切磨、加工。這樣,一顆鉆石才會璀璨奪目,光芒四射。在當下的學習道路上,還是未來漫漫人生路上,我們要像那些運動員一樣,也要像“鉆石”一樣,不但要傾其全身的力量去奮斗、拼搏,成功和勝利固然很美好,但更多的是要學會面對失敗的壓力,把失敗和挫折當作成功的墊腳石,享受努力和拼搏的過程。失敗,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并沒有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人生是由自我定義的,而不是他人賦予的成長,是每個人都面臨的人生主題,更是當下我們的主要任務。成長并簡單地等同于長大。長大更多地側重身體、年齡等自然發展,側重潛意識的成長,而是成長意味著自我生命意義的探索和賦予。我們有些同學的人生是由他人來主宰的,而不是自我定義,自我探索完成的。比如說,有的同學的學習目標更多地來自家長或者老師,而不是來自自我;有的同學說不出自己的夢想和理想;有的同學犯些小錯誤,卻常常歸咎于他人。谷愛凌,無疑是這次奧運會上最受關注的光耀之星。她很早就知道自己喜歡什么,追求什么,想走上一條怎樣的道路。小時候,她不斷地嘗試各種愛好和興趣,學習鋼琴、芭蕾、聲樂、體操等。在一次野外坐升降椅時,看到自由式滑雪的選手們在空中飛翔時,她做好了決定,要成為一名自由式滑雪運動員。今天,在自由式滑雪運動的道路上,已經沒有人能夠超越她。對于她來說,成長就是找到自己所熱愛的事情,但同時也要挑戰自己的極限,堅持下去。在談到如何平衡學習和滑雪時,她說,秘訣就是專注,在滑雪的日子特別專心去滑,上課的時候就不想滑雪的事情,非常專心,這樣效果很高。或許有人會說,谷愛凌家境優裕,能夠提供很多資源,所以能夠接觸到很多東西。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你可以有很多選擇和機會。學校的課程有語文、數學、英語、政治、物理、化學等學科,這些學科既是人類文化和知識的精華,又是多元智能理論下的智能羅盤,是探索自我的“大渠道”。學校里還有種類豐富、高選擇性的課程,達到二十幾門,能夠滿足五育視域下了興趣和愛好發展,是發展個性的“大田野”。學校還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節日課程,每一個月都有一個主題節日,是發現自我的“大舞臺”。還有我們的社會也正日益開放,教育資源日益豐富,能夠為我們提供天然的“大課堂”。只要你去用心發現,積極投入,找到屬于你人生的那束光,帶著一腔熱情努力下去,光芒一定會屬于你。有時,學習某種知識、技能,發展某種興趣和愛好并不一定帶來顯然的結果,但一定會帶來潛在的滋養和悄悄的改變。王澍,中國建筑設計大師,曾獲得被譽為建筑界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一次,他與中國美術學院附屬小學的學生對話,他說:“我在你們這個年齡的時候,很愛好體育,但是沒有成為運動員,可如今在這個拼體力的設計界,我的身體素質是最棒的;我在你們這個年齡的時候,很喜歡畫畫,但是沒有成為畫家,可如今畫起圖紙非常輕松;我在你們這個年齡的時候,很喜歡寫作,但是沒有成為作家,可是人家說我的設計稿最有內涵。當年看似無關緊要的東西,卻在我的身上發生了化學反應,對自己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年輕的我們,此刻,求知欲最旺盛,可塑性最強,我們所處的時代又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時代。在最偉大的時代,在最美好的時光,你們要不斷去用你們好奇心和蓬勃的生命力去找尋可能,擁抱成長,擁抱未來。打敗你自己的通常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2月15日下午,在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決賽中,蘇翊鳴用完美兩跳提前鎖定金牌,也是這場比賽中唯一完成兩個“轉體1800”動作的選手。大家要知道,“轉體1800”是高難度的標準。2021整個年夏天,蘇翊鳴不是增加自己的力量和體能,就是在增加動作的難度。每增加180度,都意味著更長的時間和更苦的訓練。難度的增加,其實不僅僅是數量的遞增和累計,更重要的是,他一次又一次達到了自我設定的目標,一次又一次地戰勝了自我。在奧運賽場上,所有的獲獎者都是在不斷地超越自我,最終走上領獎臺。真正的成功不是非此即彼,而在于“越而勝己”。新學期到了,意味著美好的開始!很多同學會有新的夢想,但是如果沒有堅持,那只是一種空想;也有的同學會制定計劃,但是如果沒有執行,那只是在紙上的筆劃。有位哲人說過,一個人最大的敵人通常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弱者與強者之間,最大的差異在于意志的差異,強者通常具有自信和意志,具備挑戰自我的素質和內驅力,就能成就一番事業;而弱者只有散漫和懶惰,通常是好高騖遠,虎頭蛇尾,然后一事無成。你知道嗎?在老師和校長的心目中,什么樣的你最美?是你們在課堂上專注投入的時刻最美!是你們上課時積極主動提問的時候最美!是你們在運動場上揮灑汗水,努力拼搏的時刻最美!你們在別人困難時提出援助之手的時刻最美!你們在校園里看到不文明現象及時阻止的時刻最美!這些美麗的風景是你們夢想道路上的堅實腳印,這些美麗的風景是你們人生道路上的成長養料,這些美麗的風景是你們成功道路上的生動注釋。同學們,2022年冬奧會還在繼續,我們的“向未來,共成長、群閃耀”之旅正徐徐展開,盡情地投入其中,拔節而長,向陽而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