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校長講壇:論校長的“智信仁勇嚴”常常聽說“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边@樣一句話,我總感覺這句話被縮略了,以我這些年的管理經歷來看,比較貼切的完整句式是:一個能養正、引領一支好團隊的校長,才能成就一所好學校。2020年,是我到江灣初級中學擔任校級管理者的第15個年頭。元旦前夕,我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每天抽空寫一些,給學校的每一位教職工寫了一封賀年信。完成后一看,居然有1萬多的字數。“好的工作伙伴意味著什么?是舉棋不定時有人出謀劃策?是工作推進困難時有人默默地迎難而上?是,但也不是。恐怕更多的是彼此理解和認同,并能心照不宣地向著一個方向一起奔跑”,這是對校級班子成員說的心里話。“你是當下職場上為數不多的‘傻姑娘’,班主任工作踏實有愛、教學工作嚴謹進取、實驗室管理工作細致用心。對學生負責、對工作盡責,恐怕是你自己都不曾注意到的內在動力。至于嘉獎、職稱,據我觀察你信奉的是順其自然的原則。相信在一個正能量的環境中,你的付出終究會有回應,不爭不搶又努力進取的你收獲的不僅是平和的心態,也應該有來自學生、家長和同事的尊重和喜愛,也會有專業發展上的厚積薄發?!边@是給予一位青年教師的鼓勵。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工作伙伴,擁有一支給力的工作團隊,是每一個團隊管理者的夢寐以求之事。但再小的單位也是一個小社會,再簡單的工作關系都涉及利益分配,再瑣碎的工作日常都要有堅定的大方向。每一個好的團隊都是經歷了“養正”和“引領”而來的,在這一過程中,校長所起的作用舉足輕重、功不可沒。校長提升團隊領導力的關鍵點,在我看來與《孫子兵法》中所言的“將之五要”異曲同工,即“智信仁勇嚴”。(一) 智者,知識與判斷也作為一級組織的領導者,經常要面臨判斷和抉擇。孰正孰誤,孰是孰非,孰緩孰急,孰重孰輕,必須要能了然于胸,如此,于“多方適應”之中,方能應對無誤。我的校長朋友中,大多經歷的是“教而優則管理”的發展路徑。在未成為校長之前,應爭取多端正教育觀念、多經歷崗位歷練、多夯實專業積淀。對教育發展大勢的準確判斷、對學校發展路徑的認真梳理、對團隊成員的充分了解都是“智”的基礎。學校章程、中長期發展規劃、辦學績效考核的結果、專家團隊的指導都是幫助校長科學分析,是“智理”學校的依據。(二)信者,信用與威信也一個學校管理者,建立自己的威信,是立足崗位、順利履職的重要基礎。威信從哪里來?來自人品、來自能力、來自成效。“寬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無所容?!比魏问虑槎加幸粋€度,如果別人因你的寬厚而放肆,那就是寬厚過頭了;如果別人因為你的精明而無地自容,就是精明過頭了。(三) 仁者,關心與溝通也“仁”不是做無原則的好人,也不是虛情假意地做一些表面文章。仁者的心理狀態是寬容、平和。絕不會為了別人小小的誤解或冒犯而心存芥蒂甚至耿耿于懷,也會盡己所能關心幫助他人。“優勢理論”是管理心理學中一個重要理論,優勢理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優缺點,校長需要一雙慧眼找到教職工的獨特優勢;與其把大部分時間都用于批評、彌補缺點,不如多思考如何發揮自身和他人的優勢。校長不免會面臨與工作伙伴探討一些棘手問題的場面,適當學習一些“有效溝通”方法也很有必要,比如“溝通前不帶情緒和先入為主的想法”“溝通過程中始終明確目標”“溝通一定是雙向的平等的”等等。(四)勇者,突破與責任也作為團隊引領者,必須要有突破的勇氣和擔當,同時也要勇于承擔一旦決策失誤可能帶來的后果。這是責任,也是一校之長存在的價值,特別是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當下。當然在教育改革的推進過程中,有勇也要有謀。比如始終緊扣教育目標、隊伍建設、課程優化、課堂改進這些重中之重,一以貫之、循序漸進地持續發力,方得始終。(五)嚴者,制度與賞罰也隨著《關于進一步加強上海市中小學教師人事管理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的出臺,要求學校盤活編制管理、崗位設置、績效分配等資源,并用三年時間完善八項人事管理制度建設任務。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師考核評價機制,既是嚴格隊伍管理的基礎,也是激勵團隊發展的契機。我們力求建構有效能有溫度的校本化教師評價落地機制:一是評價體系完備且有校本特色,二是評價指標科學且有人情味,三是評價主體多元且有民主意識,四是評價結果公正且有實際用途。迭代優化的學校管理機制是保障嚴格、公正管理的基礎。我認為,在校長崗位上“智信仁勇嚴”五者,彼此互有關聯,不可偏廢。只是在不同的學校環境中,在管理者個人不同的發展時期,對于不同性格秉性的管理者而言,可能會稍有差異。教育事業原本就是用大愛和大道去從事的一項工作。但再多的理論上的道都比不了發自內心地愿意為學生和教師的成長與進步、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而盡心盡力,為教育根本任務的達成而日積跬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