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單元 人在社會中生活 單元檢測同步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單元 人在社會中生活 單元檢測同步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人在社會中生活
單元檢測同步試題
一、單選題
1.地形剖面圖是根據等高線地形圖繪制而成的。下列有關甲、乙兩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圖表示內容比乙圖簡略
B.甲圖比例尺比乙圖比例尺大
C.甲圖所表示的區域范圍比乙圖的要大
D.從海拔600米處向海拔1000米處爬坡,甲圖應比乙圖省力
2.如果在嘉興的小明和父母要到南京旅游,小明應該帶的地圖是(  )
①中國交通圖 ②南京旅游圖
③中國地形圖 ④世界政區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下列關于城市聚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既從事農業有從事非農業 B.人民的居所非常寬敞
C.高樓林立 D.出現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現象
4.下列四幅圖幅相同的地圖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
A.杭州市行政區劃圖 B.浙江省地形圖
C.中國政區圖 D.世界地形圖
5.地圖的“語言”非常豐富,以下屬于地圖最基本語言要素的是(  )
①方向 ②經緯網 ③比例尺 ④圖例和注記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被譽為“無聲導游”與“旅游顧問”的地圖是(  )
A.地形圖 B.政區圖 C.交通圖 D.旅游圖
7.讀我國東部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甲的地形部位名稱是(  )
A.山頂 B.鞍部 C.山谷 D.陡崖
(2)圖中河流A的流向大致是(  )
A.自西向東 B.自東南向西北
C.自北向南 D.自西南向東北
(3)乙村容易發生的自然災害是(  )
A.干旱 B.泥石流 C.洪澇 D.沙塵暴
8.下列地圖能夠最直觀地表示沿某一方向地形起伏狀況的是(  )
A.等高線地形圖 B.分層設色地形圖
C.地形剖面圖 D.平面示意圖
9.小悅與伙伴在某沙漠風景區旅游,此時一群駱駝悠閑地從他們身邊走過,揚起一片塵土…以下哪種圖例符號最能表示他們當時看到的地理景觀(  )
A. B. C. D.
10.奇奇在北京動物園游覽時,看到了圖幅相同的兩幅地圖(圖甲、圖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甲圖比例尺小 B.乙圖表示的范圍大
C.甲圖表示的內容詳細 D.動物園在故宮的東南方向
11.學會看地圖是學習地理非常重要的方法,下面關于地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地圖上的方向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B.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叫注記
C.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大
D.一幅完整的地圖都具備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等要素
12.半島國家地質公園位于深圳東部的大鵬半島上,景觀以古火山和海岸地貌為特征。這里有山、有海、有林、有天,幽秀奇的景色十分值得一游。小明是深圳某學校的學生,其父母若駕車帶他去參觀該地質公園,應該選擇(  )
A.深圳市政區圖 B.深圳市交通圖
C.深圳市地形圖 D.中國交通圖
二、填空題
13.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圖中字母代表的圖例名稱分別是:
A   ,B   ,C   ,D   .
(2)圖中D的海拔高度是   米.
(3)畫出首都的圖例是   .
14.地圖上的文字和數字叫   .
15.填寫出如圖中各圖例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
甲圖:A   圖:D   .
16.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不僅限于   方面,還包括   、   、   、   和   等各個方面。
舉例說明:
查詢外地信息——信息交流;
赴北京求學——文化交流;
不同區域的物資流動——物產交流;
到甘肅支教——人才交流;
去武漢做生意——經濟交流;
召開技術交流會——技術交流。
17.在圖幅相同的地圖上,比例尺越大,表示地區范圍就越   ,內容就越   .
18.請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圖例.
沙漠   ;長城   ;鐵路   .
三、材料分析題
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家住浙江麗水山區的小明考入上海的大學,他翻起了地圖開始規劃路線。在求學期間,小明寫了許多日記,以下是他的日記。
麗水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就是我的家鄉,她是個風景優美,特產豐富的好去處。有松陽茶、龍泉靈芝、青田田魚.慶元香菇.云和黑木耳都是非常暢銷的特產,它們大多效都銷往大城市,深受城市居民的歡迎。
上海是中國蓬勃發展的經濟中心和金融之都,十分繁華,特別是南京路步行街。這里有各種各樣的商場,既有綜合性的大商場,也有名特商品專賣店。在這里,我可以采購到全國各地的特產。
請根據小明的描述,回答下列問題。
(1)小明發現家中A、B兩幅地圖都是浙江省地圖,但地圖紙張大小不同。其中,地圖A的比例尺為1:100000甌江在地圖A中長度為12厘米,在地圖B中長度是6厘米,那么:
①該河流的實際長度是多少?
②地圖B的比例尺是多大?
(2)小明的家鄉浙江麗水山區和上海分別屬于什么類型的聚落?
(3)你認為小明的家鄉和上海可以進行優勢互補嗎?請說說理由。
(4)如果你是小明,你會為加強這兩個地區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做些什么?
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李麗的家鄉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四面環山,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在6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著1萬多勤勞樸實的村民。為了使家鄉更美好,人們每天都辛勤地勞動著。終于,家鄉與外界相連的公路更寬了,學校的設備更先進了,山上的樹木更綠了,果樹上的果實更沉甸甸了,村民們臉上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1)李麗的家鄉屬于鄉村聚落,還是城市聚落?
(2)李麗家鄉的人們主要從事哪種生產活動?
(3)結合材料,說明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
21.讀下邊等高線圖(單位為米),回答問題。
(1)該地圖的定向依據是   定向法。生活中最常用的定向方法是   定向法,遵循面對地圖“   、   ”的原則。
(2)從地圖三要素來看,該圖缺少   。
(3)該幅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是   米。
(4)圖中B和C兩處河流有一處有誤,你認為   處錯誤,理由是   。
(5)下列地形剖面圖中,最能反映沿EF線地表起伏狀況的是(  )
A.
B.
C.
四、綜合題
22.【關注生活】小華表哥在利比亞的班加西打工,今年2月份利比亞國內安全形勢發生突變。讀圖完成以下問題。
(1)小華幫助焦急的家人了解利比亞的位置,他應該選擇(  )圖最合適。
A.世界政治地圖 B.世界地形圖
C.利比亞地形圖 D.非洲氣候類型圖
(2)小華向家人描述了班加西的地理位置。
緯度位置:   ;
海陸位置:   。
(3)小華從新聞中看到利比亞政府軍與反對派爭奪的重點是境內的一些石油重鎮,由此認為利比亞的主要經濟來源可能是   。請再列舉兩個這樣的國家   。
(4)小華表哥順利回國后,敘述的見聞中,可信的是(  )。(多項選擇)
A、冬天,在班加西不用擔心寒冷,但常下雨
B、途中我們經過了亞、非兩洲分界線
C、在紅海我們看到很多滿載石油的輪船行駛
D、在經過新加坡時天氣變得寒冷干燥。
23.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題目。
(1)將圖中的字母填入對應的地形名稱中。
山谷——   ;鞍部——   ;山頂——   ;懸崖——   
(2)圖中E處與F處比較,哪處地勢比較平緩?并請你說說理由。
(3)小明認為B處虛線代表河流。你認為他說得對嗎?為什么?
24.讀圖,回答有關問題
(1)圖中比例尺為:   ,指向標指示的方向:   .
(2)圖中小河的大致流向是   .
(3)圖中公路走向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和所學可知,甲表示的范圍小于乙表示的范圍,所以甲的比例尺大于乙的比例尺,甲表示的內容比乙更詳細,從海拔600米到1000米爬坡,甲地勢更陡峭,因此ACD說法錯誤,B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 B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等高線地形圖的內容,難度適中。
2.【答案】A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嘉興的小明要求南京旅游,應該查看中國交通圖先到達南京。到南京后,再查看南京旅游圖,選擇合適的旅游景點。 ①② ,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在龐大的地圖家族中,有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自然地圖包括地形圖、氣候圖、水文圖、植被圖等,社會經濟地圖包括工業圖、農業圖、商業圖、交通圖、人口分布圖等。
3.【答案】C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城市聚落主要從事非農業,故排除A;
高樓密集,居所密集,故排除B;
C符合題意;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是在沙漠地帶,與聚落無關,故排除D。
故答案為: C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聚落,屬于容易題。
4.【答案】A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題意中表示范圍杭州<浙江<中國<世界。
故答案為: A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比例尺的有關內容,屬于容易題。
5.【答案】A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地圖語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圖最基本語言要素的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故選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地圖三要素的識記。
6.【答案】D
【解析】【分析】地圖是信息的載體,可容納大量信息。通過查閱地圖,可以獲得相關信息。根據題意,地圖所呈現的信息是旅游方面的內容,可能是旅游專題地圖。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地圖功能指地圖發揮的效能與作用。地圖的基本功能:①地圖信息傳輸功能。②地圖信息載負功能。③地圖模擬功能。④地圖認識功能。
7.【答案】(1)B
(2)D
(3)C
【解析】【分析】 (1)根據給出的等高線地形圖分析可知,圖中甲的地形部位名稱是鞍部。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2)根據給出的指向標建立方向坐標,結合等高線圖的分布,可以判斷出圖中河流A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南向東北。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3)根據圖中信息可知,我國東部地區,屬于季風氣候,夏季降水豐富,根據等高線的知識可知,乙村位于AB兩條河流的交匯口,又靠近河流,河流流速較慢,容易發生的自然災害是洪澇。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
8.【答案】C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能夠最直觀地表示沿某一方向地形起伏狀況的是地形剖面圖。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沿剖面線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狀況和坡度大小的狀況。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首先先弄清楚該剖面是沿那條線做出來的,這個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
9.【答案】C
【解析】【分析】讀圖可知,A表示的是長城;B表示的是河流、湖泊;C表示的是沙漠;D表示的是沼澤;故選項C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閱讀地圖要先看地圖上的圖例,看看各種地理事物在地圖上是用哪些符號表示的.不同的地圖上,圖例有時不同,看地圖時必須先熟悉一下圖例,然后在地圖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
10.【答案】A
【解析】【分析】從兩幅圖的比例尺比較中知道,1:270000<1:18000,所以甲圖的比例尺小,A判斷正確。
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從兩幅圖的比例尺比較中知道,乙圖的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圍小,B判斷錯誤。
甲圖的比例尺小,表示的內容簡略,C判斷錯誤。
圖中沒有指向標,應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判斷方向,據圖可知,動物園在故宮的西北方向,D判斷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也叫縮尺。其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式,線段式、數字式、文字式。實際范圍相同的兩幅地圖,比例尺越大,則地圖的圖幅越大,反之越小。
11.【答案】D
【解析】【分析】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只是其中之一,故A錯誤。
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叫圖例,對各種事物的說明是注記,故B錯誤。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故C錯誤。
一幅完整的地圖都具備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等要素,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地圖是地理課的工具,讀圖時可以分為三步:一教二讀三分析。具體地說,第一步要教給學生認記的基本功,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地圖知識,知道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第二步教學生讀圖并初步分析圖。第三步則要求能通過讀圖說明一般地理問題。
12.【答案】B
【解析】【分析】地圖的種類很多,包括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要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地圖,如小明的父母想駕車去參觀深圳地質公園,最合適的地圖是深圳市交通圖,政區圖、地形圖對出行沒有幫助,中國交通圖范圍太大,也不適用,故答案為:B。
【點評】選擇地圖時要根據目的來進行判斷,不同的地圖有不同的用處,例如地形圖是用來查看某地區的地形,政區圖是用來查看某地區的位置,交通圖是用來查看某地區的交通路線情況等。
13.【答案】(1)沙漠;時令河;水庫;山峰
(2)1234
(3)
【解析】【分析】(1)結合圖例得知:A是沙漠;B是時令河;C是水庫;D是山峰;(2)結合圖示得知:D的海拔高度為1234米;(3)首都的圖例是 .
故答案為:(1)沙漠; 時令河; 水庫; 山峰; (2)1234; (3) .
【點評】閱讀地圖要先看地圖上的圖例,看看各種地理事物在地圖上是用哪些符號表示的.不同的地圖上,圖例有時不同,看地圖時必須先熟悉一下圖例,然后在地圖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
14.【答案】注記
【解析】【分析】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就是圖例,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就是注記.
故答案為:注記.
【點評】根據圖例和注記的含義作答.
15.【答案】沙漠;鐵路
【解析】【分析】圖例是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甲圖中A表示的是沙漠,B表示的是季節性河流;乙圖中C表示的是長城,D表示的是鐵路;丙圖中E表示的是水電站,F表示的是山峰;丁圖中H表示的是公路,G表示的是湖泊.
故答案為:沙漠;鐵路.
【點評】地圖是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圖上,可以直接獲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打開各種地圖,盡管它們所表示的內容不同,卻都具備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構成了地圖的三要素.圖例是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地圖上的文字說明,如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的名稱,以及標明山高、海深等的數字,叫做注記.
16.【答案】物產;經濟;文化;信息;技術;人才
【解析】【分析】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不僅限于物產方面,還包括經濟、文化、信息、技術和人才等各個方面。 舉例說明: 查詢外地信息——信息交流; 赴北京求學——文化交流;不同區域的物資流動——物產交流; 到甘肅支教——人才交流; 去武漢做生意——經濟交流;召開技術交流會——技術交流。
【點評】由于各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為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各區域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其實,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不僅限于物產方面,還包括經濟、文化、技術、信息和人才等各個方面。
17.【答案】小;詳細
【解析】【分析】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
故答案為:小;詳細.
【點評】依據比例尺大小與范圍、內容詳略的關系解答.
18.【答案】;;
【解析】【分析】圖例是地圖上所用符號和色彩所表示特征的釋義和說明.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 ; ; .
【點評】圖例是地圖上所用符號和色彩所表示特征的釋義和說明.注記是在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稱和山高水深等的數字.
19.【答案】(1)①12KM;②1:200000。
(2)浙江麗水山區:鄉村聚落;上海:城市聚落。
(3)可以優勢互補。為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各地區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
(4)略
【解析】【分析】(1)根據比例尺的計算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計算實地距離和比例尺即可。
(2)根據村落的劃分依據,麗水山區種植“ 松陽茶、龍泉靈芝 ”等,是典型的鄉村聚落,上海“ 經濟中心和金融之都 ”,是典型的城市聚落。
(3)麗水和上海有不同的優勢,為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不同地區之間可以在物產、人才、資金、信息、技術等多方面進行優勢互補。
(4)根據設問,可知從個人(公民)角度談對地區間優勢互補的貢獻,如加強宣傳等。
故答案為:(1) ①12KM;②1:200000。
(2) 浙江麗水山區:鄉村聚落;上海:城市聚落。
(3) 可以優勢互補。為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各地區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
(4)略
【點評】本題考查地圖和聚落的相關內容,屬于容易題,理解如何計算和判斷聚落的不同類型即可。
20.【答案】(1)鄉村聚落。
(2)主要從事經濟林木的生產。
(3)第一層次:僅摘選文本材料中關于自然環境及人類活動描寫,前后描述密切程度低。如,四面環山,樹木郁郁蔥蔥,有許多村民居住。人們每天勞動,樹木更綠了,果實更加沉甸甸了。第二層次:李麗家鄉所在的村落四面環山,屬于山區,適宜發展林業。農林資源能夠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人們通過修建公路改善交通條件,可以加強與外界的溝通和聯系,能夠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等。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李麗的家鄉屬于鄉村聚落。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李麗家鄉的人們主要從事從事經濟林木的生產。
(3)、第一層次:僅摘選文本材料中關于自然環境及人類活動描寫,前后描述密切程度低。如,四面環山,樹木郁郁蔥蔥,有許多村民居住。人們每天勞動,樹木更綠了,果實更加沉甸甸了。第二層次:李麗家鄉所在的村落四面環山,屬于山區,適宜發展林業。農林資源能夠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人們通過修建公路改善交通條件,可以加強與外界的溝通和聯系,能夠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等。
【點評】鄉村聚落既成為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主要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鄉村聚落基礎上,達到了一定的人口數量、經濟水平、規模程度而建立的規模大于鄉村和集鎮的以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為主的更高級的聚落形式。
21.【答案】(1)指向標;一般;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比例尺
(3)100
(4)C;C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突出,為山脊,不能形成河流
(5)A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看,該地圖的定向依據是指向標定向法。 生活中最常用的定向方法是一般定向法,遵循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
(2)從地圖三要素來看, 該圖沒有比例尺。
(3)相鄰兩條等高線的差值就是等高距,因此,該幅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是100米。
(4)根據河流發育于山谷的原理,可以確定圖中B和C兩處河流有一處有誤,認為C處錯誤,理由是: C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突出,為山脊,不能形成河流 。
(5)下列地形剖面圖中,最能反映沿EF線地表起伏狀況的是A。
【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22.【答案】(1)A
(2)位于中緯度;非洲北部,北臨地中海
(3)石油;科威特、伊拉克
(4)A,B,C
【解析】【分析】(1)查看國家的位置要用世界政治地圖;(2)據圖可得:班加西的緯度位置是位于中緯度,海陸位置是非洲北部,北臨地中海;(3)利比亞的主要經濟來源可能是石油,這樣的國家有科威特和伊拉克等;(4)從班加西回中國的途中可以看到:由于班加西是地中海氣候,所以班加西的冬天常下雨;途中能看到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在紅海能看到很多來自波斯灣地區滿載石油的輪船行駛。
故答案為:(1)A;(2)位于中緯度;非洲北部,北臨地中海;(3)石油;科威特、伊拉克;(4)ABC;
【點評】世界上的石油主要分布在西亞和北非,其中北非利比亞的石油主要輸往意大利和法國。利比亞境內有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本題考查知識點較全,結合地圖和所學知識理解解答即可。
23.【答案】(1)B;G;A;D
(2)E;因為E處等高線稀疏,坡度較小,地勢比較平緩。
(3)對;因為B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易發育成河流。
【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A處海拔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B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C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D處等高線重合,為陡崖;G處位于兩個山地之間的部分,為鞍部。
(2)讀圖可知,圖中E處比F處更平緩;因為E處等高線稀疏,坡度較小,地勢比較平緩;F處等高線密集,坡度較大,地勢起伏大。
(3)讀圖可知,B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易發育成河流,所以小明的說法是對的。
【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24.【答案】(1)1:100000;北方
(2)自南向北
(3)先西南﹣東北走向再東西走向
【解析】【分析】讀圖分析可知:(1)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數字式、文字式、線段式;圖中比例尺為線段式比例尺,改為數字式為1:100000;指向標指示的方向為北方.(2)指向標指示的方向為北方,根據指向標判斷,圖中小河的大致流向是自南向北.(3)指向標指示的方向為北方,根據指向標判斷,圖中公路走向是:先西南﹣東北走向再東西走向.
故答案為:(1)1:100000;北方;(2)自南向北;(3)先西南﹣東北走向再東西走向.
【點評】地圖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地圖用指向標指示方向,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向.使用這種地圖,要根據指向標來確定方向.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乐市| 通辽市| 财经| 通道| 宁德市| 宁远县| 遂溪县| 文昌市| 电白县| 全州县| 宜春市| 新昌县| 鹿泉市| 瑞丽市| 宿松县| 固安县| 广水市| 泰兴市| 焦作市| 普宁市| 桐柏县| 海安县| 安溪县| 遂平县| 枝江市| 宜都市| 阿拉善右旗| 毕节市| 上蔡县| 星座| 石渠县| 松溪县| 桑日县| 磴口县| 伊通| 左云县| 绥中县| 淮南市| 永登县| 雷山县| 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