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單元檢測同步試題一、單選題1.南美洲最大的國家是( )A.巴西 B.阿根廷C.智利 D.秘魯2.日本漁業發達的原因不包括( )A.多優良港灣B.地域狹小C.海岸線曲折D.附近海域處于暖流和寒流交匯的地區3.巴黎的發祥地是( )A.西岱島 B.撒丁島 C.愛爾蘭島 D.科西嘉島4.蔚山的氣候類型是( )A.亞熱帶季風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C.溫帶大陸性氣候 D.溫帶海洋性氣候5.下列屬于湄公河平原水稻生長有利自然條件的是( )①高溫多雨州 ②水網密布 ③人口眾多 ④土壤深厚肥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法國首都巴黎發祥于塞納河中心兩個小島中的西岱島,這樣選址主要是考慮( )A. 地形 B.交通 C.防衛 D.氣候7.南非的東西兩側分別瀕臨 ( )A.大西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大西洋C.太平洋,大西洋 D.太平洋、印度洋8.被稱為韓國汽車城的是( )A.釜山 B.蔚山 C.首爾 D.水原9.海南瓜農選擇讓西瓜在春季前后集中成熟的主要原因是( )A.海南冬半年氣溫比夏半年高 B.海南冬半年降水比夏半年多C.有利于外省西瓜在海南銷售 D.希望能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10.作為世界著名“汽車城”的蔚山,有著非常便利的交通位置,主要表現在( )A.與全國最大港口釜山相鄰 B.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C.位于韓國的東南部地區 D.處于中緯度地區11.下列關于安第斯山的說法,錯誤的是( )A.山下主要發展種植業,如玉米、馬鈴薯、小麥、大麥等B.山上發展畜牧業,如細毛羊、羔皮羊等C.山地氣溫隨海拔的增高而遞減D.安第斯山區主要的國家有秘魯、智利等12.如果去湄公河平原旅游,我們不太可能看到的是( )A.大量的灌渠 B.大面積的麥田C.懸空的木結構民居 D.當地人舉辦“御耕節”二、填空題13.南非整個國家最主要的氣候類型為 氣候,西南沿海地帶為 氣候,西北地區為熱帶 氣候。14.河流: 河緩緩地流過全城,蜿蜒曲折,向西注入 。河中心有兩個小島,其中的 就是巴黎的發祥地。15.資源優勢:多樣的 、奇特的 ,以及古老的 和純樸的 ,成就了瑞士豐厚的 資源。16.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因有 相匯, 豐富,魚群密集,成為世界著名的漁場.17.閱讀尼泊爾地圖,回答下列問題:尼泊爾略圖(1)據圖可知,尼泊爾位于 (填熱量帶),是 山脈南麓的內陸國。(2)簡述尼泊爾的地形及河流特征。(3)尼泊爾的旅游項目以徒步與登山聞名于世。根據地圖分析其優勢條件。18.【區域生活 各具特色】小春愛看新聞,平時喜歡關注國內外發生的重大時事,還會加點評論。下面是他整理的一張摘記卡片,根據所學知識請你幫忙把卡片補充完整。區域發展篇機械莊稼 (家住平原) 是美國人民的衣食之源,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中部大平原用機器種莊稼反映了農業生產具有 的特點,形成這一特點的自然原因有 (草原人家) 澳大利亞被稱為“ ”,這里草原平坦遼闊,適宜大面積發展 ,牧民在放牧、打草、投料、剪毛、擠奶、屠宰等環節上都使用了 (干旱) 盡管以色列有近2/3土地是 ,水資源匱乏,卻躋身于農業發達國家的行列,與其開發利用水資源的方式密不可分。以色列人充分利用水資源的措施有: 。啟示 我得出 的感悟。三、材料分析題19.對號入座:下列圖片與相對應的區域名稱和區域特征對號入座。①非洲 ②日本 ③中東 ④東南亞a.野生動物的家園b.東西方兼容的文化c.石油寶庫d.“十字路口”的位置填數字 填字母請對號入座: 一甲 一乙一 —丙一 丁一 20.“荒涼、貧瘠和沒有希望的土地”,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經這樣描述以色列。但如今,昔日的大片沙漠早已變成了瓜果飄香的沃野良田,到處郁郁蔥蔥,綠意盎然,被稱為歐洲人的“大花園”“大菜籃”。以色列創造了舉世聞名的農業奇跡。(1)以色列發展農業有哪些不利因素?(2)水資源嚴重缺乏的以色列,為什么被稱為歐洲人的“大花園”“大菜籃”?(3)以色列是如何創造舉世聞名的農業奇跡的?(4)以色列發展綠洲農業的舉措,對干旱地區發展農業有什么啟示?四、問答題21.俄羅斯是一個地跨亞歐兩大洲的國家,而且其國土的大部分都位于亞洲,但它卻是一個傳統的歐洲國家。這是為什么?22.莫斯科擁有1 200多所圖書館、150多個博物館和美術館。很多莫斯科人的家里都有豐富的藏書,有的甚至有自己的家庭圖書館。由此談談你對莫斯科人民的印象。五、綜合題23.2016年夏季奧運會將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讀巴西圖”,回答下列問題.(1)A是巴西首都 .(2)B是 高原.(3)C是 河.(4)D是 洋.(5)巴西人普通熱愛的體育項目是 .24.讀下面有關資料,分析并回答問題.日本國土狹小,資源貧乏,是一個資源小國,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對外依賴性越來越大.日本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原料、燃料,如煤,鐵礦石,然后依靠科學技術和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對進口原料進行加工,制成工業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日本的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便于原料和燃料的進口和產品的出口,這種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的發展經濟模式,值得其他國家借鑒.(1)日本發展經濟的不利條件是?(2)日本發展經濟的優勢是?(3)日本發展經濟最值得我們借鑒的是?(4)日本經濟對外依賴性大的有利和不利影響是?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巴西、阿根廷、智利和秘魯都是南美洲國家,但是最大的是巴西。答案是A。【點評】知道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2.【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北海道附近,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交匯,使得漁業資源非常豐富;海岸線曲折,優良港灣多;為日本漁業發展的提供了有利條件。地域狹小,不是漁業發達的原因。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日本北海道附近,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交匯,使得漁業資源非常豐富;海岸線曲折,優良港灣多;工業發達,先進的紡織工業、電子工業、造船技術和捕魚裝置為日本提供優質漁網和電子設備和悠久而豐富的捕魚經驗是日本漁業發展的有利條件。3.【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法國的歷史可知, 塞納河中的西岱島是巴黎的發祥地。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法國是歐洲西部的一個大國,它西臨大西洋,隔英吉利海峽和英國相望.它主要在北溫帶.地形以平原為主.法國巴黎盆地盛產小麥;地中海沿岸地區屬于地中海氣候,盛產葡萄.4.【答案】B【解析】【分析】蔚山位于韓國的東南部,與我國的山東半島隔海相望。 根據經緯度位置及相關知識可知,蔚山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季風氣候。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蔚山市位于朝鮮半島東南沿海,與日本隔海相望。全市平均氣溫14.4℃,最高氣溫32.3℃,最低氣溫零下7.3℃;年降雨量1272mm。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兼有海洋性特征(緯度與我國山東日照市相同)。5.【答案】B【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湄公河平原水稻生長的條件。根據所學可知,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這里水網密布,土壤肥沃,為水稻種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③項人口眾多為人文條件,故③項錯誤,答案為①②④。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中南半島相關自然、人文知識,需要學生回顧湄公河平原水稻生產的相關內容。6.【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和城市選址的條件可知,選擇島嶼主要考慮防衛條件。故答案為: C【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和理解城市選址的條件,屬于容易題。7.【答案】B【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南非瀕臨的海域。南非位于非洲最南端的一個國家。它西面瀕臨大西洋,東面瀕臨印度洋。按照題意,不應選擇A,答案是B。【點評】知道南非瀕臨的海域。8.【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蔚山被稱為韓國的汽車城。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幾乎韓國所有為汽車生產配件的工廠都云集于蔚山,這里匯聚了汽車原材料、零部件的生產配給,以及整車的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等企業,對韓國汽車工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9.【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海南是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熱量充足,全年均可農業生產。春節前后,市場需求量大,別的地方西瓜還沒有成熟,供小于求,價格較高。 海南瓜農選擇讓西瓜在春節前后集中成熟的主要原因是希望能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存在很大差異,每個地區都有各自優勢和不足。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千差萬別,因地制宜地發展區域經濟,可以使人們充分生產各自的優勢產品,從而提高當地的經濟。10.【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題意,世界著名的汽車城蔚山,有著便利的交通條件,主要表現在與全國最大的港口釜山相鄰。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蔚山能夠發展成為世界著名汽車城的主要原因除了地理位置擁有優越的港口條件,豐富的水資源和政策大力扶持外,還有產業部門與大學互相依托,生產、科研、教學協調發展,提供高素質勞動力,保證企業的持續發展。蔚山工業基礎雄厚,鋼鐵、造船、石化等行業領先發展,匯聚了汽車原材料和零件的生產配給、整車的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等企業。這些都對蔚山汽車工業的發展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產業集群效應)11.【答案】B【解析】【分析】安第斯山區主要的國家有秘魯,智利等;該地人們利用山地的垂直地帶性特點,山上發展畜牧業,主要畜種是羊駝和駱馬;山下主要發展種植業,如玉米,馬鈴薯,大麥,小麥等;山地的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度;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安第斯山脈屬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南美洲的西岸,范圍從巴拿馬一直到智利。從北到南全長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縱貫南美大陸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稱。安第斯山區居民在高海拔地區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開辟梯田,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給自足。12.【答案】B【解析】【分析】湄公河平原自然條件優越,人們主要從事水稻種植業,不可能看到大面積的麥田;當地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熱,民居大多懸空而建,以適應當地環境;當地人每年5月都舉行御耕節,祈禱神靈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湄公河平原地處亞洲東南部的中南半島上,由河流沖積而成,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主要河流是湄公河。整個平原為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有明顯的旱雨兩季,降水集中在5~10月份。13.【答案】熱帶草原;地中海;沙漠【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非整個國家最主要的氣候類型為熱帶草原氣候,西南沿海地帶為地中海氣候,西北地區為熱帶沙漠氣候。【點評】南非共和國,簡稱“南非”。地處南半球,有“彩虹之國”之美譽,位于非洲大陸的最南端,陸地面積為1219090平方公里,其東、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環抱,陸地上與納米比亞、博茨瓦納、萊索托、津巴布韋、莫桑比克和斯威士蘭接壤。東面隔印度洋和澳大利亞相望,西面隔大西洋和巴西、阿根廷相望。南非的地形特征是地表起伏較小,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沿海有狹窄的平原,地勢東高西低。14.【答案】塞納;英吉利海峽;西岱島【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塞納河緩緩地流過巴黎全城,蜿蜒曲折,向西注入英吉利海峽。河中心有兩個小島,其中,西岱島是巴黎的發祥地。【點評】巴黎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法國,也是西歐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15.【答案】地形;景觀;城鎮;鄉村生活;旅游【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瑞士發展旅游的資源優勢:多樣的地形、奇特的景觀,以及古老的城鎮和純樸的鄉村生活,成就了瑞士豐厚的旅游資源。【點評】瑞士是山地之國,境內有阿爾卑斯山脈,海拔高,有冰川和積雪,自然風光獨特,旅游資源豐富,吸引力強;瑞士有發達的鐵路公路,有許多電纜車直通山巔,有直升機提供空中救援,交通便利,游客來的人多;旅游設施精良,地區接待能力強。每年來瑞士旅游的人較多,成為一個旅游熱區。16.【答案】寒暖流;餌料【解析】【分析】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因有寒暖流相匯,餌料豐富,魚群密集,成為世界著名的漁場,該漁場是世界著名四大漁場之一.故答案為:寒暖流;餌料.【點評】日本北海道附近有世界著名的大漁場,其形成原因是位于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的交匯處,餌料豐富.17.【答案】(1)北溫帶;喜馬拉雅山脈(2)以山地為主,海拔較高,多分布在東北部地區,平原面積狹小,分布在西南部邊緣地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河流大致的流向為自東北向西南。(3)尼泊爾多山地和河流,自然條件優越,而且景色優美。【解析】【分析】 (1)據圖可知,尼泊爾位于北緯28度附近,根據五帶的劃分,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尼泊爾屬于北溫帶,是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內陸國。(2)尼泊爾的地形特征描述時一般要說以什么地形為主,地勢哪高哪低,主要地形分布在什么地方。根據圖中等高線的分布來看,海拔大多在8000米以上,說明以山地為主,地勢東北較高。地勢特點可以決定河流的流向。(3)尼泊爾的旅游項目以徒步與登山聞名于世。 據圖分析可知, 尼泊爾境內多山地,且海拔較高,海拔大于8000米的山峰有6座,有利于登山愛好者進行登山活動。【點評】描述一個地方的地形特征,主要從以什么地形為主,地勢高低起伏怎么樣,地勢特點是什么,主要的地形分布在什么地方,海岸線是否平直等方面進行描述。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18.【答案】農業;機械化生產;地處平原、地勢低平、旱地為主;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畜牧業;現代化的機械;沙漠綠洲(綠洲農業);沙漠;采用最先進的農業節水技術;使用噴灌和滴管技術;海水淡化;實行用水分配制度;開發節水作物等;不同區域的人們都根據各自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家住平原、草原人家、沙漠綠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農業是美國人民的衣食之源,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中部大平原用機器種莊稼反映了農業生產具有機械化生產的特點,形成這一特點的自然原因有地處平原、地勢低平、旱地為主。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這里草原平坦遼闊,適宜大面積發展畜牧業,牧民在放牧、打草、投料、剪毛、擠奶、屠宰等環節上都使用了現代化的機械。盡管以色列有近2/3土地是沙漠,水資源匱乏,卻躋身于農業發達國家的行列,與其開發利用水資源的方式密不可分。以色列人充分利用水資源的措施有:采用最先進的農業節水技術;使用噴灌和滴管技術;海水淡化;實行用水分配制度;開發節水作物等。這是典型的沙漠綠洲(綠洲農業)。從中可以看出不同區域的人們都根據各自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家住平原、草原人家、沙漠綠洲的識記,對區域發展原則的理解。19.【答案】②;b;④;d;③;c;①;a【解析】【分析】據圖分析,甲是日本和服,具有東西方兼容的文化;乙是東南亞的佛塔,處于東西方交通的十字路口;丙是中東地區的阿拉伯人,具有豐富的石油,被稱為石油寶庫;丁是是非洲的熱帶草原,被稱為野生動物的家園。【點評】認識區域首先要定位,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從地形,氣候、河流和自然資源等方面,掌握家鄉的自然環境特點,借助人口分布圖,可以了解家鄉的人口分布,通過調查人口、民族、城市和鄉村、風俗習慣等,認識家鄉的人文特色。20.【答案】(1)可耕地少,土地貧瘠,水資源短缺,氣候干旱炎熱等。(2)以色列通過進口低價值的糧食和飼料,集中力量種植水果蔬菜、棉花和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并進行反季節生產將其蔬菜和花卉大量出口到歐洲,因此被稱為歐洲人的"大花園"大菜籃"。(3)推廣噴灌和滴灌等節水技術;大力發展節水農業,種植耐旱及高附加值作物;興修水利,實施水資源跨區域調配;加強廢,水處理和循環利用,完善并落實水資源使用制度等。(4)推廣噴灌和滴灌等節水技術;制定相關法規,促進水資源保護等。【解析】【分析】(1)根據以色列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以色列發展農業的不利條件有:可耕地少,土地貧瘠,水資源短缺,氣候干旱炎熱等。(2)以色列通過進口低價值的糧食和飼料,集中力量種植水果蔬菜、棉花和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并進行反季節生產將其蔬菜和花卉大量出口到歐洲,因此被稱為歐洲人的"大花園"大菜籃"。(3)以色列推廣噴灌和滴灌等節水技術;大力發展節水農業,種植耐旱及高附加值作物;興修水利,實施水資源跨區域調配;加強廢,水處理和循環利用,完善并落實水資源使用制度等。(4)以色列發展綠洲農業的舉措, 可供其他干旱地區(比如我國西北新疆等地區)借鑒的措施有:①采用噴灌和滴灌技術,科技興農;②加強廢水處理和循環利用,完善并落實水資源使用制度;③因地制宜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選種合適的農作物(耐早、附加值高);④節約、保護水資源。【點評】以色列位于亞洲西部,地中海的東南角,處于亞、非、歐三大洲的結合部;從地形來看,以色列北部是狹窄的地中海沿岸平原,南部為沙漠;從氣候看,以色列北部是地中海氣候,南部為干旱的熱帶沙漠氣候,在降水上有北多南少的特點。21.【答案】俄羅斯的歐洲部分集中了全國四分之三的人口,歷史上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首都莫斯科也位于歐洲部分,所以俄羅斯是傳統的歐洲國家。【解析】【分析】俄羅斯是一個地跨亞歐兩大洲的國家,而且其國土的大部分都位于亞洲,但它卻是一個傳統的歐洲國家。這是因為俄羅斯的歐洲部分集中了全國四分之三的人口,歷史上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首都莫斯科也位于歐洲部分,所以俄羅斯是傳統的歐洲國家。【點評】俄羅斯位于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位于30°~180°E,50°~80°N,地跨歐亞兩洲,位于歐洲東部和亞洲大陸的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22.【答案】莫斯科人酷愛讀書;莫斯科人熱愛藝術;莫斯科人有著較高的品位;莫斯科人有著極高的文化藝術素養和高尚的精神追求。【解析】【分析】莫斯科是俄羅斯的科學文化中心,擁有眾多的圖書館和博物館,家里有豐富的藏書,甚至有自己的圖書館等等這些信息表明,俄羅斯人酷愛讀書; 莫斯科人熱愛藝術;莫斯科人有著較高的品位;莫斯科人有著極高的文化藝術素養和高尚的精神追求。【點評】莫斯科是俄羅斯的科學文化中心,擁有1200多所圖書館,俄羅斯國家圖書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之一。此外,莫斯科還有150多個博物館和美術館,供人們學習、參觀。莫斯科人喜歡文學,酷愛讀書。在汽車上、地鐵里,隨處可見看報、讀書的人。很多莫斯科人的家里都有豐富的藏書,有的甚至有自己的家庭圖書館。23.【答案】(1)巴西利亞(2)巴西(3)亞馬孫(4)大西(5)足球【解析】【分析】(1)為了加快內地的開發建設,1960 年巴西政府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到巴西高原上的新城市﹣﹣A巴西利亞。(2)B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3)C亞馬孫河發源于安第斯山脈,亞馬孫水系跨越高溫多雨的赤道南北,向東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徑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其長度僅次于非洲尼羅河,居世界第2位。(4)巴西位于南美洲東部和中部,東臨D大西洋。(5)巴西人酷愛足球運動,與足球有著不解之緣。有人說,巴西人什么都可以沒有,就是不能沒有足球;巴西人什么都可以接受,就是不能接受自己的球隊輸球。可見足球對巴西的重要性。在世界杯足球賽期間全國各地的商店、學校都停業、停課,人們都在家中觀賞足球比賽。【點評】巴西位于南美洲東部和中部,東臨大西洋,海岸線長7400多千米。面積851.5萬千米2 , 約占南美大陸總面積的一半。本題考查巴西的概況,要理解記憶。24.【答案】(1)國土狹小、資源貧乏;(2)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較高的科技水平,島國多港灣的優勢等;(3)因地制宜,揚長避短;(4)日本經濟對外依賴性大,有利的影響是可促進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可促進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從而使日本在國際上更具競爭力;不利的影響是世界經濟危機必然影響日本,有時會帶來致命的打擊.【解析】【分析】(1)日本發展經濟的不利條件是:日本國土狹小、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貧乏,絕大部分依賴進口.(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發揮自身的人力資源和海上運輸優勢,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科技,努力開拓國際市場,從而使本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日本利用其便利的海運、發達的科技、高素質的勞動力和高效率的管理,把來自世界各地的原材料加工成高品質的工業產品,再銷往世界各地.(3)日本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加工制造業、高科技產業、國際貿易、金融業和信息產業都位居世界先進行列,形成了“進口﹣加工﹣出口”的經濟模式.主要工業部門有電子、家用電器、汽車、造船、鋼鐵、化學、紡織、精密機械等.日本的工業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日本發展經濟最值得我們借鑒的是因地制宜,揚長避短.(4)日本經濟對外依賴性大,有利的影響是可促進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可促進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從而使日本在國際上更具競爭力;不利的影響是世界經濟危機必然影響日本,有時會帶來致命的打擊.故答案為:(1)國土狹小、資源貧乏;(2)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較高的科技水平,島國多港灣的優勢等;(3)因地制宜,揚長避短;(4)日本經濟對外依賴性大,有利的影響是可促進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可促進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從而使日本在國際上更具競爭力;不利的影響是世界經濟危機必然影響日本,有時會帶來致命的打擊.【點評】日本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3900多個島嶼組成,首都東京.日本的居民主要是大和族,通用日語.海岸線長約3萬千米,沿岸多島嶼、半島、海灣和天然良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