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社八下 7.1 工業革命試卷一、單選題1.(2020八下·余姚期末)下圖是“英國經濟發展圖”,這一時期,經濟快速發展最主要的原因是( )A.壟斷組織的出現 B.君主立憲制的確立C.黑奴貿易 D.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答案】D【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英國經濟發展圖”反映的是1800年~1870年之間的經濟發展,這一時期處于英國兩次工業革命時期,這一時期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是經濟快速發展最主要的原因。A項壟斷組織的出現有利于生產發展,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不符合題意;B項君主立憲制的確定是政治前提,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不符合題意;C項黑奴貿易為英國早期資本主義發展準備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和題干不符合,不符合題意;D項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是英國1800——1870年經濟快速發展最主要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工業革命的影響,要求運用所學解讀柱狀圖信息。2.法國史學家布羅代爾有這樣一段分析:“先在英格蘭發生,很快就席卷整個歐洲的棉紡織革命,事實上首先是對印度工業的模仿,然后作為一種報復,趕上并超過印度”。使英國棉紡織業趕超印度的直接推動力是( )A.英國在棉紡織業運用機器生產B.英國對印度發動了侵略戰爭C.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建立貿易據點D.將印度的棉紡織品擠出英國【答案】A【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英國工業革命中,棉紡織業率先采用機器生產,18世紀60年代,織布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的手搖紡紗機。“珍妮機”一次可以紡出許多根棉線,大大提高了紡紗效率。促使使英國棉紡織業趕超印度。A項英國在棉紡織業運用機器生產使英國棉紡織業趕超印度,符合題意;BCD三項都不是英國棉紡織業趕超印度的直接推動力,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知道18世紀60年代,織布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的手搖紡紗機,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珍妮紡紗機大大提高了紡紗效率。3.18世紀晚期,英國廣泛利用熱能,逐漸擺脫了對畜力、自然力的依賴。促使產生這一轉變的科技發明是( )A.瓦特改良蒸汽機 B.斯蒂芬孫發明蒸汽機車C.富爾頓制成汽船 D.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答案】A【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據題干“18世紀晚期,英國廣泛利用熱能,逐漸擺脫了對畜力、自然力的依賴。促使產生這一轉變的科技發明是”結合所學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瓦特完成了對蒸汽機的改進,蒸汽機的發明和普遍應用徹底改變了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面貌,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時代--蒸汽時代。故答案為: A【點評】本題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的有關知識。試題較為簡單,題干中的“18世紀晚期”、“英國”、“廣泛利用熱能”等詞語是重要的答題提示。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后來,化工、冶金、采礦等許多部門都開始使用蒸汽機。人類進入“蒸汽時代”。4.飛梭提升了織布速度,但棉紗不能同等供應。工匠不斷研制紡紗機械裝置,新發明的珍妮機、騾機等將紡紗速度提高100倍,接下來工匠不得不解決織布速度慢的問題。1785年,發明了水力織布機,把織布速度提高了40倍。材料說明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 )A.設備問題層出不窮 B.生產效率不斷提高C.棉紡織是典型產業 D.資本家財富積累增速【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據“飛梭提升了織布速度,但棉紗不能同等供應。工匠不斷研制紡紗機械裝置,新發明的珍妮機、騾機等將紡紗速度提高100倍,接下來工匠不得不解決織布速度慢的問題。1785年,發明了水力織布機,把織布速度提高了40倍。”可知,材料說明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生產效率不斷提高。科技的飛速發展,提高了生產效率,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推動了社會進步和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選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B【點評】本題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有關知識。試題較為簡單,題干中的數據是解題的關鍵。科技的飛速發展,提高了生產效率,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推動了社會進步和改變了我們的生活。5.19世紀上半期,能夠出現在英國的現象是( )A.開小汽車上班 B.乘飛機旅游C.進入鐵路時代 D.打電話聯絡【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由材料時間“19世紀上半期”可知,這處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只有C項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物,ABD三項都產生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故答案為: C。【點評】本題考查工業革命的知識。難度不大,掌握工業革命的成就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6.19世紀中期,“全世界都必須到英國購買鐵軌”“英國生產的花布覆蓋了全世界”。據此推知,英國( )A.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 B.確立了君主立憲制C.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D.推動了“三國協約”的形成【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依據題干材料:19世紀中期,“全世界都必須到英國購買鐵軌”“英國生產的花布覆蓋了全世界”。據此推知,英國完成了第-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英國率先進行了工業革命,到19世紀上半期,英國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完成,極大的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產品越來越多,推行海外擴張政策,擴大海外市場。所以“全世界都必須到英國購買鐵軌”“英國生產的花布覆蓋了全世界”,C項符合題意;A項是1640年,B項是1688年,D項是19世紀末。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 C。【點評】本題考查英國工業革命的有關知識。18世紀60年代,英國率先進行了工業革命,到19世紀上半期,英國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完成,極大的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產品越來越多,英國積極推行海外擴張政策,擴大海外市場。7.“一個人抽出金屬絲,另一個人拉直,第三個人切斷,第四個人削尖,第五個人打磨頂部做出頭……用這種方法,做一枚別針的過程被分為18個單獨的操作工序。”這種新生產制度是( )A.手工工場制度 B.工廠制度C.手工作坊制度 D.家庭生產制度【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 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工業革命時期,分工很細,隨著機器的日益增多,傳統的手工工場無法適應機器生產的需要,資本家開始建造廠房,安置機器,雇傭工人集中生產,這樣,一種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工廠出現了。工廠制度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組織形式,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B選項符合題意;手工工場制度與題意無關,A選項不符合題意;手工作坊制度與題意無關,C選項不符合題意;家庭生產制度的說法不正確,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手工工場和工廠的區別。8.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極大地改變了世界面貌,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下列圖片反映的科技成就,屬于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 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第一次科技革命時期,1825年,由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機車,以24千米的時速行駛,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A選項符合題意;第二次科技革命時期,美國發明家愛迪生被譽為“發明大王”。發明了耐用的白熾燈泡、堿性蓄電池、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等,B選項不符合題意;電腦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選項不符合題意;第二次科技革命時期,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制造出第一輛內燃機驅動的汽車,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解題的關鍵是熟悉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史實,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9.“當18世紀來臨的時候……此時的英國,正在孕育人類歷史上一種嶄新的生產方式。”這種“嶄新的生產方式”( )A.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理論基礎B.帶動了石油開采業C.促進了汽車的發明D.使人類進人蒸汽時代【答案】D【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當18世紀來臨的時候……英國正在孕育人類歷史上一種嶄新的生產方式”可知,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英國人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機成功,使其在工業生產中廣泛應用,大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工場,把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所以這種“嶄新的生產方式”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D項符合題意;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理論基礎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帶動了石油開采業和促進了汽車的發明這兩項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有關。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對題干信息理解,在理解題干信息的基礎上依據所學知識選出正確答案。解答時要緊貼材料信息,對題干信息要理解,判斷出事件,之后依據所學知識,找到正確答案。10.下列表格中,歷史現象與原因的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選項 歷史現象 原因A 社會分工擴大 動力技術的進步B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 14世紀秀經濟迅速發展C 新航路開辟 西歐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D 英國率先進行了工業革命 英國最先誕生了機器制造業A.A B.B C.C D.D【答案】D【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伴隨著社會動力技術的發展,社會分工逐步擴大,A項對應正確;14世紀西歐經濟的迅速發展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產生,B項對應正確;伴隨著西歐經濟的發展,商品貨幣經濟發展迅速,為新航路的開辟創造了條件,C項對應正確;英國較早的在政治上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以及海外市場的擴大等,促使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D項對應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的重難點是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記憶。易錯點是不理解英國最早開始工業革命的原因,造成回答錯誤。解答此題的方法是準確理解記憶。二、材料分析題11.科技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從公元5世紀到12世紀,基督教會在西歐確立了統治地位,對建制度下的西歐分裂割據嚴 重,與這段時間相對應的是中國的隋唐宋時期,中國科學技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摘編自史仲文《世界中世紀科技史》材料二:工業革命期間的部分科技成果材料三:西方大事年表(部分)時間 事件15—16世紀 新航路開辟16世紀 科學革命開始17—18世紀 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爆發(1)根據材料一,列舉一項這一時期中國的農業科技發明。(2)分別簡述材料二中兩項科技成果的作用。(3)綜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近代西方科技水平超越中國的原因。【答案】(1)曲轅犁、簡車(2)①改良的蒸汽機,極大地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②蒸汽機車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和物資運輸,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發展。(3)①新航路開辟后,海外市場急劇擴大,促使人們改革生產技術,提高生產力。②科學革命誕生了近代科學,科學知識得到普及,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西方國家迎來了技術發明的高潮。③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為西方近代科技發展提供了制度條件。【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新航路開辟;科學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1)唐朝在農業方面,興修水利工程,農耕技術提高,水稻廣泛采用育秧移植,唐朝農民改進犁的構造制成曲轅犁,還創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車。(2)分析圖片可知,圖片①是蒸汽機;圖片②是蒸汽機車。改良的蒸汽機,極大地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蒸汽機車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和物資運輸,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發展。(3)總結性問題,符合題意即可。如新航路開辟后,海外市場急劇擴大,促使人們改革生產技術,提高生產力;科學革命誕生了近代科學,科學知識得到普及,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西方國家迎來了技術發明的高潮;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為西方近代科技發展提供了制度條件。故答案為:(1)曲轅犁、筒車。(2)①改良的蒸汽機,極大地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②蒸汽機車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和物資運輸,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發展。(3)①新航路開辟后,海外市場急劇擴大,促使人們改革生產技術,提高生產力。②科學革命誕生了近代科學,科學知識得到普及,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西方國家迎來了技術發明的高潮。③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為西方近代科技發展提供了制度條件。【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科技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為切入點,考查的是盛唐的社會氣象,工業革命、資產階級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資產階級革命有關內容。12.圖片是我們學習歷史的重要素材。閱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1)圖1是英國在1989年為紀念一部重要法律文獻頒布300周年發行的紀念幣。這部文獻的名稱是什么?這部文獻的頒布帶來了什么影響?(2)圖2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該歷史事件產生了怎樣的意義?(3)請分析圖1和圖2反映的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答案】(1)《權利法案》: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2)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創作了巨大的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陸續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為工業革命提供制度的保障(掃除了制度障礙):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進一步鞏固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成果。【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1)根據時間和所學知識,1989年頒布的300周年紀念幣,1989-300=1689,回顧所學知識, 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限制了國王的權利,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原則,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政體在英國的確立。(2)圖2是瓦特及改良的蒸汽機,瓦特改良的蒸汽機是工業革命的標志性成果。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3)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資產階級革命廢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束縛,為工業革命創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消除農業中的封建制度和小農經濟,為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勞動力和國內市場(表現在英國即圈地運動);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過程,提供了資本主義大工業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勞動力和巨額的貨幣資本(殖民);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長期的發展,為大機器生產的出現準備了技術條件。故答案為:(1)《權利法案》: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2)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創作了巨大的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陸續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為工業革命提供制度的保障(掃除了制度障礙):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進一步鞏固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成果。【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社八下 7.1 工業革命試卷一、單選題1.(2020八下·余姚期末)下圖是“英國經濟發展圖”,這一時期,經濟快速發展最主要的原因是( )A.壟斷組織的出現 B.君主立憲制的確立C.黑奴貿易 D.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2.法國史學家布羅代爾有這樣一段分析:“先在英格蘭發生,很快就席卷整個歐洲的棉紡織革命,事實上首先是對印度工業的模仿,然后作為一種報復,趕上并超過印度”。使英國棉紡織業趕超印度的直接推動力是( )A.英國在棉紡織業運用機器生產B.英國對印度發動了侵略戰爭C.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建立貿易據點D.將印度的棉紡織品擠出英國3.18世紀晚期,英國廣泛利用熱能,逐漸擺脫了對畜力、自然力的依賴。促使產生這一轉變的科技發明是( )A.瓦特改良蒸汽機 B.斯蒂芬孫發明蒸汽機車C.富爾頓制成汽船 D.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4.飛梭提升了織布速度,但棉紗不能同等供應。工匠不斷研制紡紗機械裝置,新發明的珍妮機、騾機等將紡紗速度提高100倍,接下來工匠不得不解決織布速度慢的問題。1785年,發明了水力織布機,把織布速度提高了40倍。材料說明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 )A.設備問題層出不窮 B.生產效率不斷提高C.棉紡織是典型產業 D.資本家財富積累增速5.19世紀上半期,能夠出現在英國的現象是( )A.開小汽車上班 B.乘飛機旅游C.進入鐵路時代 D.打電話聯絡6.19世紀中期,“全世界都必須到英國購買鐵軌”“英國生產的花布覆蓋了全世界”。據此推知,英國( )A.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 B.確立了君主立憲制C.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D.推動了“三國協約”的形成7.“一個人抽出金屬絲,另一個人拉直,第三個人切斷,第四個人削尖,第五個人打磨頂部做出頭……用這種方法,做一枚別針的過程被分為18個單獨的操作工序。”這種新生產制度是( )A.手工工場制度 B.工廠制度C.手工作坊制度 D.家庭生產制度8.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極大地改變了世界面貌,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下列圖片反映的科技成就,屬于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是( )A. B.C. D.9.“當18世紀來臨的時候……此時的英國,正在孕育人類歷史上一種嶄新的生產方式。”這種“嶄新的生產方式”( )A.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理論基礎B.帶動了石油開采業C.促進了汽車的發明D.使人類進人蒸汽時代10.下列表格中,歷史現象與原因的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選項 歷史現象 原因A 社會分工擴大 動力技術的進步B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 14世紀秀經濟迅速發展C 新航路開辟 西歐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D 英國率先進行了工業革命 英國最先誕生了機器制造業A.A B.B C.C D.D二、材料分析題11.科技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從公元5世紀到12世紀,基督教會在西歐確立了統治地位,對建制度下的西歐分裂割據嚴 重,與這段時間相對應的是中國的隋唐宋時期,中國科學技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摘編自史仲文《世界中世紀科技史》材料二:工業革命期間的部分科技成果材料三:西方大事年表(部分)時間 事件15—16世紀 新航路開辟16世紀 科學革命開始17—18世紀 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爆發(1)根據材料一,列舉一項這一時期中國的農業科技發明。(2)分別簡述材料二中兩項科技成果的作用。(3)綜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近代西方科技水平超越中國的原因。12.圖片是我們學習歷史的重要素材。閱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1)圖1是英國在1989年為紀念一部重要法律文獻頒布300周年發行的紀念幣。這部文獻的名稱是什么?這部文獻的頒布帶來了什么影響?(2)圖2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該歷史事件產生了怎樣的意義?(3)請分析圖1和圖2反映的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英國經濟發展圖”反映的是1800年~1870年之間的經濟發展,這一時期處于英國兩次工業革命時期,這一時期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是經濟快速發展最主要的原因。A項壟斷組織的出現有利于生產發展,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不符合題意;B項君主立憲制的確定是政治前提,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不符合題意;C項黑奴貿易為英國早期資本主義發展準備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和題干不符合,不符合題意;D項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是英國1800——1870年經濟快速發展最主要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工業革命的影響,要求運用所學解讀柱狀圖信息。2.【答案】A【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英國工業革命中,棉紡織業率先采用機器生產,18世紀60年代,織布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的手搖紡紗機。“珍妮機”一次可以紡出許多根棉線,大大提高了紡紗效率。促使使英國棉紡織業趕超印度。A項英國在棉紡織業運用機器生產使英國棉紡織業趕超印度,符合題意;BCD三項都不是英國棉紡織業趕超印度的直接推動力,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知道18世紀60年代,織布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的手搖紡紗機,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珍妮紡紗機大大提高了紡紗效率。3.【答案】A【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據題干“18世紀晚期,英國廣泛利用熱能,逐漸擺脫了對畜力、自然力的依賴。促使產生這一轉變的科技發明是”結合所學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瓦特完成了對蒸汽機的改進,蒸汽機的發明和普遍應用徹底改變了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面貌,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時代--蒸汽時代。故答案為: A【點評】本題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的有關知識。試題較為簡單,題干中的“18世紀晚期”、“英國”、“廣泛利用熱能”等詞語是重要的答題提示。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后來,化工、冶金、采礦等許多部門都開始使用蒸汽機。人類進入“蒸汽時代”。4.【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據“飛梭提升了織布速度,但棉紗不能同等供應。工匠不斷研制紡紗機械裝置,新發明的珍妮機、騾機等將紡紗速度提高100倍,接下來工匠不得不解決織布速度慢的問題。1785年,發明了水力織布機,把織布速度提高了40倍。”可知,材料說明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生產效率不斷提高。科技的飛速發展,提高了生產效率,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推動了社會進步和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選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B【點評】本題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有關知識。試題較為簡單,題干中的數據是解題的關鍵。科技的飛速發展,提高了生產效率,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推動了社會進步和改變了我們的生活。5.【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由材料時間“19世紀上半期”可知,這處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只有C項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物,ABD三項都產生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故答案為: C。【點評】本題考查工業革命的知識。難度不大,掌握工業革命的成就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6.【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依據題干材料:19世紀中期,“全世界都必須到英國購買鐵軌”“英國生產的花布覆蓋了全世界”。據此推知,英國完成了第-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英國率先進行了工業革命,到19世紀上半期,英國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完成,極大的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產品越來越多,推行海外擴張政策,擴大海外市場。所以“全世界都必須到英國購買鐵軌”“英國生產的花布覆蓋了全世界”,C項符合題意;A項是1640年,B項是1688年,D項是19世紀末。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 C。【點評】本題考查英國工業革命的有關知識。18世紀60年代,英國率先進行了工業革命,到19世紀上半期,英國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完成,極大的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產品越來越多,英國積極推行海外擴張政策,擴大海外市場。7.【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 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工業革命時期,分工很細,隨著機器的日益增多,傳統的手工工場無法適應機器生產的需要,資本家開始建造廠房,安置機器,雇傭工人集中生產,這樣,一種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工廠出現了。工廠制度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組織形式,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B選項符合題意;手工工場制度與題意無關,A選項不符合題意;手工作坊制度與題意無關,C選項不符合題意;家庭生產制度的說法不正確,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手工工場和工廠的區別。8.【答案】A【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 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第一次科技革命時期,1825年,由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機車,以24千米的時速行駛,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A選項符合題意;第二次科技革命時期,美國發明家愛迪生被譽為“發明大王”。發明了耐用的白熾燈泡、堿性蓄電池、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等,B選項不符合題意;電腦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選項不符合題意;第二次科技革命時期,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制造出第一輛內燃機驅動的汽車,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解題的關鍵是熟悉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史實,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9.【答案】D【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當18世紀來臨的時候……英國正在孕育人類歷史上一種嶄新的生產方式”可知,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英國人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機成功,使其在工業生產中廣泛應用,大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工場,把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所以這種“嶄新的生產方式”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D項符合題意;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理論基礎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帶動了石油開采業和促進了汽車的發明這兩項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有關。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對題干信息理解,在理解題干信息的基礎上依據所學知識選出正確答案。解答時要緊貼材料信息,對題干信息要理解,判斷出事件,之后依據所學知識,找到正確答案。10.【答案】D【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伴隨著社會動力技術的發展,社會分工逐步擴大,A項對應正確;14世紀西歐經濟的迅速發展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產生,B項對應正確;伴隨著西歐經濟的發展,商品貨幣經濟發展迅速,為新航路的開辟創造了條件,C項對應正確;英國較早的在政治上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以及海外市場的擴大等,促使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D項對應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的重難點是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記憶。易錯點是不理解英國最早開始工業革命的原因,造成回答錯誤。解答此題的方法是準確理解記憶。11.【答案】(1)曲轅犁、簡車(2)①改良的蒸汽機,極大地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②蒸汽機車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和物資運輸,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發展。(3)①新航路開辟后,海外市場急劇擴大,促使人們改革生產技術,提高生產力。②科學革命誕生了近代科學,科學知識得到普及,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西方國家迎來了技術發明的高潮。③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為西方近代科技發展提供了制度條件。【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新航路開辟;科學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1)唐朝在農業方面,興修水利工程,農耕技術提高,水稻廣泛采用育秧移植,唐朝農民改進犁的構造制成曲轅犁,還創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車。(2)分析圖片可知,圖片①是蒸汽機;圖片②是蒸汽機車。改良的蒸汽機,極大地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蒸汽機車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和物資運輸,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發展。(3)總結性問題,符合題意即可。如新航路開辟后,海外市場急劇擴大,促使人們改革生產技術,提高生產力;科學革命誕生了近代科學,科學知識得到普及,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西方國家迎來了技術發明的高潮;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為西方近代科技發展提供了制度條件。故答案為:(1)曲轅犁、筒車。(2)①改良的蒸汽機,極大地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②蒸汽機車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和物資運輸,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發展。(3)①新航路開辟后,海外市場急劇擴大,促使人們改革生產技術,提高生產力。②科學革命誕生了近代科學,科學知識得到普及,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西方國家迎來了技術發明的高潮。③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為西方近代科技發展提供了制度條件。【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科技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為切入點,考查的是盛唐的社會氣象,工業革命、資產階級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資產階級革命有關內容。12.【答案】(1)《權利法案》: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2)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創作了巨大的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陸續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為工業革命提供制度的保障(掃除了制度障礙):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進一步鞏固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成果。【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1)根據時間和所學知識,1989年頒布的300周年紀念幣,1989-300=1689,回顧所學知識, 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限制了國王的權利,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原則,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政體在英國的確立。(2)圖2是瓦特及改良的蒸汽機,瓦特改良的蒸汽機是工業革命的標志性成果。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3)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資產階級革命廢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束縛,為工業革命創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消除農業中的封建制度和小農經濟,為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勞動力和國內市場(表現在英國即圈地運動);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過程,提供了資本主義大工業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勞動力和巨額的貨幣資本(殖民);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長期的發展,為大機器生產的出現準備了技術條件。故答案為:(1)《權利法案》: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2)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創作了巨大的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陸續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為工業革命提供制度的保障(掃除了制度障礙):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進一步鞏固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成果。【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社八下 7.1 工業革命試卷(學生版).docx 歷社八下 7.1 工業革命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