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歷社八上 綜合探究三 探尋絲綢之路 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西漢的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fā)后,途經(jīng)下列地點的順序是( )①西亞 ②新疆 ③河西走廊 ④大秦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答案】B【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漢朝時,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出發(fā)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的大秦(羅馬),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就是歷史著名的絲綢之路。B項③②①④排列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絲綢之路的路線,要求具備識記能力。解答本題需要準確識記絲綢之路的路線。2.在古代,羅馬人能以穿上中國絲綢為榮。中國絲綢之路為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漢代絲綢之路的起點是( ?。?br/>A.長安 B.敦煌 C.北京 D.大秦【答案】A【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fā),經(jīng)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通往中亞、西亞,直到歐洲的大秦。A項長安是漢代絲綢之路的起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絲綢之路的起點。3.新疆地區(qū)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該地區(qū)隸屬中央政府管轄開始于( ?。?br/>A.張騫出使西域 B.絲綢之路的開通C.昭君出塞 D.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府【答案】D【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管理西域地區(qū)的事務。從此,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于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BC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府,從此,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于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西域都護設立的知識,旨在考查學生對西域都護設立的有關知識的記憶能力。4.習近平主席在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詳細詮釋了從古至今“絲路精神”的延續(xù)與積淀。下列歷史人物中,對最早開辟“絲綢之路”作出重大貢獻的是( ?。?br/>A.班超 B.張陵 C.張角 D.張騫【答案】D【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在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在西漢張騫通西域的基礎上,開辟“絲綢之路”。古代的“絲綢之路”是這樣的:商人們載著漢朝的絲綢等貨物,從長安穿過河西走廊,經(jīng)西域運往中亞、西亞,再轉運到更遠的歐洲;又把西域的物產(chǎn)和奇珍異寶運到中原?!敖z綢之路”成為橫穿歐、亞麗大洲的陸上交通要道。最早對開辟“絲綢之路”作出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是張騫。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在于題干中的“對最早開辟“絲綢之路”作出重大貢獻的是”,結合所學可知,漢武帝時期,張騫通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5.(2018八上·杭州期中)在絲綢古鎮(zhèn)中,成為歷代中央王朝統(tǒng)治西域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文化中心的是( )A.龜茲 B.酒泉 C.敦煌 D.張掖【答案】A【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絲綢之路的有關知識。 在絲綢古鎮(zhèn)中,龜茲是歷代中央王朝統(tǒng)治西域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文化中。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絲綢之路沿線重鎮(zhèn)龜茲的識記。6.(2017·杭州模擬)2017年3月14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國家質(zhì)檢總局局長支樹平介紹,截至目前,質(zhì)檢總局已經(jīng)和“一帶一路”沿線27個國家簽了62個合作文件。下列不處于此經(jīng)濟帶的是( ?。?br/>A.陜西西安 B.河西走廊 C.新疆地區(qū) D.黑龍江省【答案】D【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一帶一路”地域范圍的有關知識。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黑龍江省沒有位于“一帶一路”地域范圍內(nèi)。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一帶一路”地域范圍的識記。7.當代史學研究者在評價漢代開辟的“絲綢之路”時稱“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它把黃河文明、恒河文明、兩河文明和希臘文明等諸多人類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聯(lián)在了一起,被喻為世界歷史展開的主軸。”指出這一“主軸”的起點是( ?。?br/>A.東漢的洛陽 B.西漢的長安 C.漢代的成都 D.元朝的大都【答案】B【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fā),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西亞,到達歐洲。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8.19世紀末,德國地質(zhì)學家李希霍芬將我國西漢以來逐漸形成的貫穿歐亞的陸上通道稱為絲綢之路。下列對絲綢之路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絲綢之路”的起點是玉門關 B.從河西走廊向西最遠到達歐洲C.絲綢是通道上運輸?shù)闹饕唐? D.促進了東西方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答案】A【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對于絲綢之路相關知識的理解。此題為逆向選擇題,絲綢之路的起點為長安,故而答案為A。【點評】理解絲綢之路的相關知識。9.為保護絲綢之路的安全和商旅往來,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 ?。?br/>A.安西都護 B.伊犁將軍 C.西域都護 D.駐藏大臣【答案】C【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漢與西域的通道,有利于漢與西域各國的經(jīng)濟文化聯(lián)系,為開辟絲綢之路奠定了基礎。隨著交往越來越密切,西域各國紛紛歸附漢朝,到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府,總管西域事務,自此,新疆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管轄,成為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正確答案為C。安西都護是唐朝設立的;伊犁將軍和駐藏大臣是清朝設立的,三者均與題干“西漢”不符。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西域都護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識記知識的能力。答題時應注意,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關鍵語句“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考查的意圖是掌握俄國西域都護設置的相關史實,以此排除其它干擾項確定答案。二、材料分析題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絲綢之路的路線示意圖材料二:西漢的疆域圖(1)仔細閱讀材料一,請你將圖中序號所代表的絲綢之路經(jīng)過的地區(qū)名稱填在橫線中。① ?、凇? ?、邸? 今新疆地區(qū) ④西亞 ⑤ (2)對開通絲綢之路功勞最大的是誰?(3)對材料二中斜線覆蓋區(qū)域,兩漢政府采取了怎樣的措施 這一措施有何歷史意義·(4)列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認為絲綢之路對西漢社會產(chǎn)生了什么深遠影響 【答案】(1)長安;河西走廊;新疆地區(qū);歐洲(2)張騫。(3)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夸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于中央政府,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正是由于絲綢之路的開通.加強了西域各國與西漢的聯(lián)系,漢朝與西域的交往從此日趨頻繁,西域各國也紛紛歸附漢朝。【知識點】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1)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fā),經(jīng)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2)張騫出使西域后,漢朝和西域各國的使者和商人來往頻繁,互通有無,這樣就開辟了一條絲綢之路,所以對開辟絲綢之路功勞最大的是張騫。(3)材料二中斜線覆蓋區(qū)域是西北地區(qū),也就是古代的西域地區(qū),為了加強對這一地區(qū)的控制,西漢政府在公元前60年設置了西域都護,管理西域事務,新疆地區(qū)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 從此,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根據(jù)已學知識可知,絲綢之路開通之后,加強了西域各國與西漢的聯(lián)系,漢朝與西域的交往從此日趨頻繁。西域各國逐漸紛紛歸附漢朝,西漢的疆域進一步擴大。故答案為:(1)長安;河西走廊;新疆地區(qū);歐洲。(2)張騫。(3)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于中央政府,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正是由于絲綢之路的開通.加強了西域各國與西漢的聯(lián)系,漢朝與西域的交往從此日趨頻繁,西域各國也紛紛歸附漢朝。【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絲綢之路的路線示意圖、西漢的疆域圖為依托,考查絲綢之路路線、張騫出使西域以及西漢對新疆管轄的措施。識記與靈活掌握張騫出使西域和絲綢之路的相關知識。11.“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耙粠б宦贰毖鼐€總人口約44億,經(jīng)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占全球的63%和29%?!耙粠б宦贰苯ㄔO的國家戰(zhàn)略是習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別提出,對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和屹立于世界的領導地位具有深遠的戰(zhàn)略意義。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重現(xiàn)】絲路何其遙遠 我國古代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終點寫出大洲所在地)分別在哪里 (2)陸上絲綢之路是古代哪一歷史事件后開辟的 當時該事件的初衷是什么 (3)【探究】絲路何以通暢 海上絲綢之路開辟是哪項科技成果在航海事業(yè)中廣泛應用的結果 (4)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了哪一管轄機構來確保陸上絲綢之路的通暢 (5)【展望】絲路再放異彩!結合材料和圖示,提出一條讓“一帶一路”國家戰(zhàn)略再放異彩的措施。【答案】(1)長安;歐洲(2)張騫出使西域。聯(lián)絡大月氏夾擊匈奴(3)指南針。(4)西域都護府。(5)如加強沿線地區(qū)的交流合作;保障沿線地區(qū)的穩(wěn)定安全;完善沿線地區(qū)的交通物流等。【知識點】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1)漢代的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fā),經(jīng)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通往中亞、西亞,直到歐洲。(2)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漢朝與西域的相互了解和往來,為絲綢之路開辟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其目的是聯(lián)絡大月氏夾擊匈奴。(3)北宋時,制成了指南針,并開始用于航海事業(yè),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提供了條件。(4)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5)本題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加強沿線地區(qū)的交流合作;保障沿線地區(qū)的穩(wěn)定安全;完善沿線地區(qū)的交通物流等。故答案為:(1)長安;歐洲。(2)張騫出使西域。聯(lián)絡大月氏夾擊匈奴。(3)指南針。(4)西域都護府。(5)如加強沿線地區(qū)的交流合作;保障沿線地區(qū)的穩(wěn)定安全;完善沿線地區(qū)的交通物流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2.(2019八上·衢州期中)觀察“絲綢之路—前世今生”主題展覽。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展區(qū)一:地理篇】【展區(qū)二:歷史篇】【展區(qū)三:交流篇】絲綢之路以商隊運輸?shù)男问綇闹袊焦帕_馬,連接了東西方。絲綢之路流通著大量的、品種繁多的農(nóng)產(chǎn)品和手工業(yè)產(chǎn)品。商人、傳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帶著他們的價值觀念和宗教信仰穿梭于絲綢之路。【展區(qū)四:未來篇】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親自推動下,中國正在重新振興數(shù)百年前的古絲綢之路,古代的絲綢之路是商貿(mào)之路,而今天的絲綢之路則把經(jīng)貿(mào)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國將與沿線國家對接發(fā)展戰(zhàn)略,實現(xiàn)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共同發(fā)展。(1)根據(jù)“展區(qū)一”,寫出絲綢之路連接了哪兩個大洲?它的開辟與哪一歷史事件緊密相關?(2)根據(jù)“展區(qū)二”,結合所學知識,說說西漢政府為保障絲路通暢所采取的具體措施。(3)結合具體史實分析展區(qū)三中絲綢之路在當時所起的歷史作用。(4)今天中國重振絲綢之路,共建“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答案】(1)亞洲和歐洲;張騫出使西域。(2)具體措施:①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府,總管西域事務,保護往來商旅;②漢武帝三次擊敗匈奴,奪回河西走廊,設置河西四郡,并筑河西長城。(3)作用:①東西方經(jīng)貿(mào)交流和物種交換的通道,如東方的絲綢、鐵器、瓷器運送到東方,西方的珠寶、香料運送到東方;③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如中國的四大發(fā)明沿著此路傳到西方,西方的傳教士將基督教傳到東方。(4)現(xiàn)實意義:促進沿線各國友好往來、共同發(fā)展;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貢獻力量。【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1)依據(jù)所學知識,絲綢之路從長安(今西安)為出發(fā),經(jīng)河西走廊、新疆,到中亞、西亞,到達大秦(歐洲);所以絲綢之路是連接亞洲和歐洲的古代陸上商業(yè)貿(mào)易路線。西漢漢武帝時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此后,西漢和西域商人開辟了絲綢之路,張騫出使西域為絲綢之路的開通作出重要貢獻。(2)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了解除匈奴對西漢的威脅,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大將衛(wèi)青和霍去病出擊匈奴,獲得大勝,經(jīng)過漠北戰(zhàn)役的打擊,匈奴再也無力與西漢對抗,部分匈奴人開始西遷。西漢取得河西走廊,并設置敦煌、張掖等郡縣。(3)“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橋梁,沿著這條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織品以及冶鐵、鑿井、造紙等技術相繼西傳。西方的毛皮、汗血馬、石榴、葡萄等瓜果以及佛教、魔術、音樂、舞蹈、雕塑等也紛紛東來。絲綢之路是西漢與西域交往和交流的歷史見證。絲綢之路也是西漢時期及以后,中國與西亞、歐洲各國的聯(lián)系之路。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外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也密切了漢族與沿途的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關系,促進了我國西北地區(qū)的開發(fā)。(4)今天的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密切我國同沿線各國的關系,促進中國與中亞、西亞和歐洲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實現(xiàn)中國與沿途國家的共同發(fā)展;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貢獻力量。故答案為:(1)亞洲和歐洲;張騫出使西域。(2)具體措施:①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府,總管西域事務,保護往來商旅;②漢武帝三次擊敗匈奴,奪回河西走廊,設置河西四郡,并筑河西長城。(3)作用:①東西方經(jīng)貿(mào)交流和物種交換的通道,如東方的絲綢、鐵器、瓷器運送到東方,西方的珠寶、香料運送到東方;②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如中國的四大發(fā)明沿著此路傳到西方,西方的傳教士將基督教傳到東方。(4)現(xiàn)實意義:促進沿線各國友好往來、共同發(fā)展;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貢獻力量。【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絲綢之路的相關知識。理解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進程中,我們應該與沿線各國貫徹平等互利、包容互信的精神,加強團結合作,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促進各國經(jīng)濟繁榮和貿(mào)易發(fā)展,共同“中國夢”與“世界夢”。1 / 1歷社八上 綜合探究三 探尋絲綢之路 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西漢的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fā)后,途經(jīng)下列地點的順序是( )①西亞 ②新疆 ③河西走廊 ④大秦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2.在古代,羅馬人能以穿上中國絲綢為榮。中國絲綢之路為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漢代絲綢之路的起點是( ?。?br/>A.長安 B.敦煌 C.北京 D.大秦3.新疆地區(qū)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該地區(qū)隸屬中央政府管轄開始于( ?。?br/>A.張騫出使西域 B.絲綢之路的開通C.昭君出塞 D.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府4.習近平主席在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詳細詮釋了從古至今“絲路精神”的延續(xù)與積淀。下列歷史人物中,對最早開辟“絲綢之路”作出重大貢獻的是( ?。?br/>A.班超 B.張陵 C.張角 D.張騫5.(2018八上·杭州期中)在絲綢古鎮(zhèn)中,成為歷代中央王朝統(tǒng)治西域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文化中心的是( ?。?br/>A.龜茲 B.酒泉 C.敦煌 D.張掖6.(2017·杭州模擬)2017年3月14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國家質(zhì)檢總局局長支樹平介紹,截至目前,質(zhì)檢總局已經(jīng)和“一帶一路”沿線27個國家簽了62個合作文件。下列不處于此經(jīng)濟帶的是( ?。?br/>A.陜西西安 B.河西走廊 C.新疆地區(qū) D.黑龍江省7.當代史學研究者在評價漢代開辟的“絲綢之路”時稱“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它把黃河文明、恒河文明、兩河文明和希臘文明等諸多人類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聯(lián)在了一起,被喻為世界歷史展開的主軸?!敝赋鲞@一“主軸”的起點是( ?。?br/>A.東漢的洛陽 B.西漢的長安 C.漢代的成都 D.元朝的大都8.19世紀末,德國地質(zhì)學家李?;舴覍⑽覈鳚h以來逐漸形成的貫穿歐亞的陸上通道稱為絲綢之路。下列對絲綢之路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絲綢之路”的起點是玉門關 B.從河西走廊向西最遠到達歐洲C.絲綢是通道上運輸?shù)闹饕唐? D.促進了東西方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9.為保護絲綢之路的安全和商旅往來,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 )A.安西都護 B.伊犁將軍 C.西域都護 D.駐藏大臣二、材料分析題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絲綢之路的路線示意圖材料二:西漢的疆域圖(1)仔細閱讀材料一,請你將圖中序號所代表的絲綢之路經(jīng)過的地區(qū)名稱填在橫線中。① ?、凇? ③ 今新疆地區(qū) ④西亞 ⑤ (2)對開通絲綢之路功勞最大的是誰?(3)對材料二中斜線覆蓋區(qū)域,兩漢政府采取了怎樣的措施 這一措施有何歷史意義·(4)列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認為絲綢之路對西漢社會產(chǎn)生了什么深遠影響 11.“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沿線總人口約44億,經(jīng)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占全球的63%和29%?!耙粠б宦贰苯ㄔO的國家戰(zhàn)略是習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別提出,對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和屹立于世界的領導地位具有深遠的戰(zhàn)略意義。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重現(xiàn)】絲路何其遙遠 我國古代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終點寫出大洲所在地)分別在哪里 (2)陸上絲綢之路是古代哪一歷史事件后開辟的 當時該事件的初衷是什么 (3)【探究】絲路何以通暢 海上絲綢之路開辟是哪項科技成果在航海事業(yè)中廣泛應用的結果 (4)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了哪一管轄機構來確保陸上絲綢之路的通暢 (5)【展望】絲路再放異彩!結合材料和圖示,提出一條讓“一帶一路”國家戰(zhàn)略再放異彩的措施。12.(2019八上·衢州期中)觀察“絲綢之路—前世今生”主題展覽。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展區(qū)一:地理篇】【展區(qū)二:歷史篇】【展區(qū)三:交流篇】絲綢之路以商隊運輸?shù)男问綇闹袊焦帕_馬,連接了東西方。絲綢之路流通著大量的、品種繁多的農(nóng)產(chǎn)品和手工業(yè)產(chǎn)品。商人、傳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帶著他們的價值觀念和宗教信仰穿梭于絲綢之路。【展區(qū)四:未來篇】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親自推動下,中國正在重新振興數(shù)百年前的古絲綢之路,古代的絲綢之路是商貿(mào)之路,而今天的絲綢之路則把經(jīng)貿(mào)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國將與沿線國家對接發(fā)展戰(zhàn)略,實現(xiàn)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共同發(fā)展。(1)根據(jù)“展區(qū)一”,寫出絲綢之路連接了哪兩個大洲?它的開辟與哪一歷史事件緊密相關?(2)根據(jù)“展區(qū)二”,結合所學知識,說說西漢政府為保障絲路通暢所采取的具體措施。(3)結合具體史實分析展區(qū)三中絲綢之路在當時所起的歷史作用。(4)今天中國重振絲綢之路,共建“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漢朝時,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出發(fā)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的大秦(羅馬),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就是歷史著名的絲綢之路。B項③②①④排列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絲綢之路的路線,要求具備識記能力。解答本題需要準確識記絲綢之路的路線。2.【答案】A【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fā),經(jīng)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通往中亞、西亞,直到歐洲的大秦。A項長安是漢代絲綢之路的起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絲綢之路的起點。3.【答案】D【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管理西域地區(qū)的事務。從此,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于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BC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府,從此,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于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西域都護設立的知識,旨在考查學生對西域都護設立的有關知識的記憶能力。4.【答案】D【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在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在西漢張騫通西域的基礎上,開辟“絲綢之路”。古代的“絲綢之路”是這樣的:商人們載著漢朝的絲綢等貨物,從長安穿過河西走廊,經(jīng)西域運往中亞、西亞,再轉運到更遠的歐洲;又把西域的物產(chǎn)和奇珍異寶運到中原?!敖z綢之路”成為橫穿歐、亞麗大洲的陸上交通要道。最早對開辟“絲綢之路”作出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是張騫。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在于題干中的“對最早開辟“絲綢之路”作出重大貢獻的是”,結合所學可知,漢武帝時期,張騫通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5.【答案】A【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絲綢之路的有關知識。 在絲綢古鎮(zhèn)中,龜茲是歷代中央王朝統(tǒng)治西域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文化中。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絲綢之路沿線重鎮(zhèn)龜茲的識記。6.【答案】D【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一帶一路”地域范圍的有關知識。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黑龍江省沒有位于“一帶一路”地域范圍內(nèi)。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一帶一路”地域范圍的識記。7.【答案】B【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fā),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西亞,到達歐洲。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8.【答案】A【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對于絲綢之路相關知識的理解。此題為逆向選擇題,絲綢之路的起點為長安,故而答案為A。【點評】理解絲綢之路的相關知識。9.【答案】C【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漢與西域的通道,有利于漢與西域各國的經(jīng)濟文化聯(lián)系,為開辟絲綢之路奠定了基礎。隨著交往越來越密切,西域各國紛紛歸附漢朝,到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府,總管西域事務,自此,新疆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管轄,成為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正確答案為C。安西都護是唐朝設立的;伊犁將軍和駐藏大臣是清朝設立的,三者均與題干“西漢”不符。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西域都護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識記知識的能力。答題時應注意,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關鍵語句“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考查的意圖是掌握俄國西域都護設置的相關史實,以此排除其它干擾項確定答案。10.【答案】(1)長安;河西走廊;新疆地區(qū);歐洲(2)張騫。(3)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夸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于中央政府,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正是由于絲綢之路的開通.加強了西域各國與西漢的聯(lián)系,漢朝與西域的交往從此日趨頻繁,西域各國也紛紛歸附漢朝。【知識點】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1)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fā),經(jīng)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2)張騫出使西域后,漢朝和西域各國的使者和商人來往頻繁,互通有無,這樣就開辟了一條絲綢之路,所以對開辟絲綢之路功勞最大的是張騫。(3)材料二中斜線覆蓋區(qū)域是西北地區(qū),也就是古代的西域地區(qū),為了加強對這一地區(qū)的控制,西漢政府在公元前60年設置了西域都護,管理西域事務,新疆地區(qū)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 從此,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根據(jù)已學知識可知,絲綢之路開通之后,加強了西域各國與西漢的聯(lián)系,漢朝與西域的交往從此日趨頻繁。西域各國逐漸紛紛歸附漢朝,西漢的疆域進一步擴大。故答案為:(1)長安;河西走廊;新疆地區(qū);歐洲。(2)張騫。(3)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于中央政府,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正是由于絲綢之路的開通.加強了西域各國與西漢的聯(lián)系,漢朝與西域的交往從此日趨頻繁,西域各國也紛紛歸附漢朝。【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絲綢之路的路線示意圖、西漢的疆域圖為依托,考查絲綢之路路線、張騫出使西域以及西漢對新疆管轄的措施。識記與靈活掌握張騫出使西域和絲綢之路的相關知識。11.【答案】(1)長安;歐洲(2)張騫出使西域。聯(lián)絡大月氏夾擊匈奴(3)指南針。(4)西域都護府。(5)如加強沿線地區(qū)的交流合作;保障沿線地區(qū)的穩(wěn)定安全;完善沿線地區(qū)的交通物流等。【知識點】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1)漢代的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fā),經(jīng)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通往中亞、西亞,直到歐洲。(2)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漢朝與西域的相互了解和往來,為絲綢之路開辟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其目的是聯(lián)絡大月氏夾擊匈奴。(3)北宋時,制成了指南針,并開始用于航海事業(yè),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提供了條件。(4)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5)本題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加強沿線地區(qū)的交流合作;保障沿線地區(qū)的穩(wěn)定安全;完善沿線地區(qū)的交通物流等。故答案為:(1)長安;歐洲。(2)張騫出使西域。聯(lián)絡大月氏夾擊匈奴。(3)指南針。(4)西域都護府。(5)如加強沿線地區(qū)的交流合作;保障沿線地區(qū)的穩(wěn)定安全;完善沿線地區(qū)的交通物流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2.【答案】(1)亞洲和歐洲;張騫出使西域。(2)具體措施:①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府,總管西域事務,保護往來商旅;②漢武帝三次擊敗匈奴,奪回河西走廊,設置河西四郡,并筑河西長城。(3)作用:①東西方經(jīng)貿(mào)交流和物種交換的通道,如東方的絲綢、鐵器、瓷器運送到東方,西方的珠寶、香料運送到東方;③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如中國的四大發(fā)明沿著此路傳到西方,西方的傳教士將基督教傳到東方。(4)現(xiàn)實意義:促進沿線各國友好往來、共同發(fā)展;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貢獻力量。【知識點】探究絲綢之路【解析】【分析】(1)依據(jù)所學知識,絲綢之路從長安(今西安)為出發(fā),經(jīng)河西走廊、新疆,到中亞、西亞,到達大秦(歐洲);所以絲綢之路是連接亞洲和歐洲的古代陸上商業(yè)貿(mào)易路線。西漢漢武帝時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此后,西漢和西域商人開辟了絲綢之路,張騫出使西域為絲綢之路的開通作出重要貢獻。(2)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了解除匈奴對西漢的威脅,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大將衛(wèi)青和霍去病出擊匈奴,獲得大勝,經(jīng)過漠北戰(zhàn)役的打擊,匈奴再也無力與西漢對抗,部分匈奴人開始西遷。西漢取得河西走廊,并設置敦煌、張掖等郡縣。(3)“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橋梁,沿著這條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織品以及冶鐵、鑿井、造紙等技術相繼西傳。西方的毛皮、汗血馬、石榴、葡萄等瓜果以及佛教、魔術、音樂、舞蹈、雕塑等也紛紛東來。絲綢之路是西漢與西域交往和交流的歷史見證。絲綢之路也是西漢時期及以后,中國與西亞、歐洲各國的聯(lián)系之路。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外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也密切了漢族與沿途的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關系,促進了我國西北地區(qū)的開發(fā)。(4)今天的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密切我國同沿線各國的關系,促進中國與中亞、西亞和歐洲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實現(xiàn)中國與沿途國家的共同發(fā)展;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貢獻力量。故答案為:(1)亞洲和歐洲;張騫出使西域。(2)具體措施:①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府,總管西域事務,保護往來商旅;②漢武帝三次擊敗匈奴,奪回河西走廊,設置河西四郡,并筑河西長城。(3)作用:①東西方經(jīng)貿(mào)交流和物種交換的通道,如東方的絲綢、鐵器、瓷器運送到東方,西方的珠寶、香料運送到東方;②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如中國的四大發(fā)明沿著此路傳到西方,西方的傳教士將基督教傳到東方。(4)現(xiàn)實意義:促進沿線各國友好往來、共同發(fā)展;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貢獻力量。【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絲綢之路的相關知識。理解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進程中,我們應該與沿線各國貫徹平等互利、包容互信的精神,加強團結合作,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促進各國經(jīng)濟繁榮和貿(mào)易發(fā)展,共同“中國夢”與“世界夢”。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社八上 綜合探究三 探尋絲綢之路 同步試卷(學生版).docx 歷社八上 綜合探究三 探尋絲綢之路 同步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