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杭州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模擬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在學習“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課上,有些同學認為德國是有罪的,有些同學則認為主要責任在英國和法國,還有些同學說這罪行雙方都有份??偟恼f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應該是( )A.德國蓄意發動的侵略戰爭 B.英法被迫應戰的正義戰爭C.西方列強爭奪霸權的戰爭 D.塞爾維亞的民族解放戰爭【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依據已學知識可知,一戰前夕,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了重新瓜分世界,形成了兩大軍事侵略集團,兩個集團瘋狂的擴軍備戰,對世界和平形成嚴重威脅,使得大戰一觸即發,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ABD三項都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不符合題意;C項西方列強爭奪霸權的戰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的準確識記。需要準確識記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2.1905年成立的同盟會,被譽為“中國革命之母”,這主要是因為( ?。?br/>A.革命黨人著手發動起義推翻清朝統治B.提出的“三民主義”為民眾廣泛接受C.首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斗爭目標D.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有了統一領導中心【答案】D【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905年,同盟會的成立,使資產階級革命有了統一的革命政黨的領導,革命進入一個新階段。領導了一系列的武裝斗爭。ABC三項不是同盟會被譽為“中國革命之母”的原因,不符合題意;D項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有了統一領導中心是同盟會被譽為“中國革命之母”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要了解同盟會成立的背景和同盟會成立以后對革命產生的影響,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知識來分析材料。3.(2019九上·青田月考)電視臺拍攝了一部反映辛亥革命后人們社會生活的電視劇,以下不符合史實的是( ?。?br/>A.人們坐在家里看報紙B.人物穿著中山裝、西服、新式旗袍C.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辮子D.見面就叩頭,口稱“大人”、“老爺”【答案】D【知識點】社會生活的變化【解析】【分析】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為了改變愚昧落后的習俗,頒布了剪鞭、易服和廢止纏足等法令,強令男子剪掉鞭子,女子停止纏足,用新式的禮服代替過去的翎頂補服。還廢除有損人格的跪拜禮,代之以文明簡單的鞠躬、握手禮;取消“老爺”“大人”之類的稱謂,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稱呼。ABC三項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D項見面就叩頭,口稱“大人”、“老爺”不符合史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習俗的變化。理解與識記辛亥革命后人們的社會生活的具體內容。4.(2019九上·義烏期中)芮恩斯在《一個美國外交官在中國》中寫道:“我向上海的總領事發出指示,告誡美國僑民團體,既不要鼓動也不要反對這場運動……沒有人會不同意中國學生的目的和理想,他們是在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戰。”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取得的初步勝利是( ?。?br/>①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②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統治③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 ④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D【知識點】五四運動【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即五四運動,該運動取得初步勝利的表現有: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的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①③④符合題意。②推翻北洋政府的統治,五四運動沒有實現這一目標。故④不符合題意,應排除含④的選項。D項①③④是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取得的初步勝利,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讀材料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組合選擇題,排除法是比較好的方法,一般題目排除一個即可獲取正確答案,但需要特別注意選項中是否有包含全部選項的,有一小部分組合選擇題所有內容都正確。5.(2019九上·義烏期中)對下面歷史大事簡圖理解最準確的是( ?。?br/>A.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過程B.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歷程C.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過程D.近代中國抗擊外國侵略的歷程【答案】C【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西安事變;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根據圖示本大事年表講述的是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根據所學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從1921到1949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風雨奮爭的28年。因此能夠最準確描述該大事年表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過程。ABD三項理解不準確,不符合題意;C項理解最準確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過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新民主主義革命大事簡圖為依托,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大歷史事件及學生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準確識讀圖片,抓住其中的關鍵信息選取最佳答案。6.(2019九上·衢州期中)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因革命形勢的發展變化幾經轉移,下列轉移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br/>A.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B.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平C.上海、瑞金、西柏坡、延安、北平D.瑞金、上海、西柏坡、延安、北平【答案】A【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我們可知中共中央剛開始在上海,后來轉移到了南方根據地的瑞金,以后轉移到了延安,解放戰爭時期,轉移到了西北坡,最后轉移到北平。A項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排列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中共中央所在地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共產黨的相關史實。7.(2019九上·義烏期中)下列能為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供史料支撐的有( )①美蘇等國協同作戰 ②中共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③華人華所歸國參戰 ④人民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美蘇等國協同作戰屬于國際合作,不是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①不符合題意,應排除含①的選項。中共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人民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爭,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抗日的民族精神,因此②③④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8.(2019九上·吳興期中)歷史研究,強調“論從史出”。下列選項中,史實與影響之間邏輯關系成立的有( ?。?br/>史實 影響①1940年7月,不列顛之戰 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②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結成軸心國軍事同盟 標志著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③1941年6月,德國對蘇聯宣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擴大④1945年9月,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 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①1940年7月,不列顛之戰——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邏輯關系不成立,莫斯科保衛戰宣告了德國閃電戰破產,不符合題意;②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結成軸心國軍事同盟——標志著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邏輯關系不成立,1933年,德國希特勒上臺,稱為國家元首,希特勒上臺后,建立法西斯統治,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不符合題意;③1941年6月,德國對蘇聯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擴大邏輯關系成立,1941年6月22日,德國向蘇聯發動了突然的全面進攻,蘇德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符合題意;④1945年9月,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邏輯關系成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符合題意;D項③④邏輯關系成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史實的識記能力,建議學生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結束標志、主要事件與時間。9.《大國崛起》解說詞中說:“在某種意義上,有人說,他(美國總統)挽救了市場經濟……開創了市場經濟的新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市場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時得以發揮“.材料中提到的美國總統是( ?。?br/>A.華盛頓 B.林肯 C.羅斯福 D.尼克松【答案】C【知識點】羅斯福新政【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羅斯福新政的識記能力。根據材料中的“美國總統” “開創了市場經濟的新模式”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1929——1933年經濟危機席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嚴重的經濟危機引起了政治危機,沖擊了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宣布實行“新政”,通過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消除了經濟危機,羅斯福新政開創了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的先河,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因此可以推斷出這里的美國總統應該是羅斯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羅斯福新政的識記能力。10.(2019九上·衢州期中)1946年6月,內戰全面爆發。其標志是國民黨軍隊進攻( ?。?br/>A.陜北解放區 B.中原解放區 C.山東解放區 D.東北解放區【答案】B【知識點】內戰的爆發【解析】【分析】據所學可知,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了“雙十協定”,國民黨20多萬人,對中原解放區發動瘋狂進攻,標志著內戰的全面爆發。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全面內戰爆發的標志。解題關鍵是知道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標志著全面內戰的爆發。11.讀下列四幅圖,完成小題。(1)以上圖片記錄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四個瞬間,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br/>A.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2)上述四幅圖中哪一幅圖片記錄的事件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 ?。?br/>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A(2)C【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1) 百團大戰發生在1940年,臺兒莊戰役發生在1938年,《聯合國家宣言》簽字是在1942年1月1日,偷襲珍珠港是在1942年12月7日。因此按時間順序排列應是②①④③。A項②①④③排列正確,符合題意;(2)1942年初,中、美、英、蘇等26國在華盛頓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各國保證竭盡全力,團結一致,徹底打敗法西斯軸心國及其追隨者,標志著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壯大了反法西斯國家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進程。C項圖③《聯合國家宣言》簽字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 A。(2)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重大事件的識記能力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二、非選擇題12.(2019九上·吳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大抵現在共黨之政策,專在蠱惑下層貧民,故所到之處廢一切國地稅,并倡言分配土地……——1931年12月摘自大公報《共黨問題之嚴重》材料二:毛澤東從歐洲借來的不是機器、宗教或制度的藍本,而是共產主義。他沒有照搬俄國模式,施以技巧和靈活性,對癥下藥,使中國這個病人復生?!睹珴蓶|傳》材料三:“中國共產黨過去對于共產國際的決議及共產國際派來的代表的意見,往往言聽計從……這次會議上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路線、方針和政策問題”?!吨袊t軍長征記》(1)材料中的“共黨之政策”指的是什么 (2)材料中毛澤東“施以技巧和靈活性”為中國革命開出的“藥劑”指的是什么 舉兩例史實說明在此探索過程中他作出的重要貢獻。(3)聯系材料三談談對共產黨成長的理解。【答案】(1)土地革命。(2)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八七會議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秋收起義后決定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會師,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3)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由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土地革命,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由材料一“共黨之政策,專在蠱惑下層貧民,故所到之處廢一切國地稅,并倡言分配土地”可知,“共黨之政策”與農民、土地等有關,因此,材料中的“共黨之政策”指的是土地革命。(2)本題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等的探索,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材料二“‘施以技巧和靈活性’為中國革命開出了‘藥劑’”并結合所學,可從八七會議毛澤東主張、湘贛邊秋收起義及其失敗之后毛澤東調整措施等闡述。(3)本題考查聯系所學,需要從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及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等方面分析即可。聯系所學,需要從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及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等方面分析即可。故答案為:(1)土地革命。(2)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八七會議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秋收起義后決定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會師,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3)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由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土地革命、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遵義會議等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3.(2019九上·吳興期中)某校九年級歷史興趣小組開展“不忘國恥·反思歷史”的主題探究活動,收集并制作了相關材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文獻資料(譯文)“俘虜全遭殺害;日軍的暴行擴大,一般市民亦遭屠戮;美國大使館遭襲擊;蔣介石戰術拙劣,守軍將校逃跑,致使首都失陷……”材料二:工具制作。材料三:以下是某同學自學時所做的讀書筆記(節選)時間:1931年至1945年,是蘇聯、美國進行反法西斯戰爭時間的3.5倍結果:中國戰場斃傷和俘獲日軍155萬余人,占日軍在二戰中軍隊傷亡人數的75%以上;中國軍民傷亡3587.9萬余人,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1)新聞是記錄歷史的載體?!都~約時報》記錄了哪一歷史事件 (2)年代尺是認識歷史的工具。請根據小組成員們制作的抗日戰爭年代尺,試探索抗日戰爭取得最終勝利的歷史必然性。(3)數據是銘記歷史的印痕。請結合所學綜述材料三的觀點。【答案】(1)南京大屠殺。(2)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的英勇作戰;共產黨軍隊開辟敵后戰場,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華人華僑以各種形式支援抗戰。(3)中國的抗日戰爭在亞洲戰場牽制了日本帝國主義的進攻,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抗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中國人民付出了重大犧牲。【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日軍罪行【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南京大屠殺。根據材料“1937年12月”“首都失陷”,可知是南京大屠殺。(2)本題考查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谷諔馉巹倮脑颍孩僭谥袊伯a黨倡導下,建立了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②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與日軍展開了多次會戰,消滅了大量日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③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全面抗戰路線,制定了持久戰的戰略方針和一整套正確的作戰原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各地的人民抗日武裝抗擊和牽制著大部分侵華日軍和幾乎全部偽軍,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對抗戰的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④海外華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蘇聯紅軍、美英盟軍在歐洲、太平洋地區各個戰場痛擊德、意、日法西斯,加速了抗戰勝利的進程。(3)本題考查中國的抗日戰爭的國際意義。通過材料可以看出,中國的抗戰牽制了了大量的日軍,有力地配合了盟軍的作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戰場是“二戰”亞洲主戰場,是亞太地區反法西斯盟軍重要的戰略支柱和后方基地;中國抗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付出了巨大民族犧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故答案為:(1)南京大屠殺。(2)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的英勇作戰;共產黨軍隊開辟敵后戰場,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華人華僑以各種形式支援抗戰。(3)中國的抗日戰爭在亞洲戰場牽制了日本帝國主義的進攻,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抗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中國人民付出了重大犧牲。【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需要準確識記抗日戰爭的相關史實。14.(2019九上·平湖期中)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在屈辱、抗爭和探索中不斷走向覺醒、團結。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吾國四千余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臺、嘗二百兆以后始也……乃上萬言書,力陳變法之不可緩。——梁啟超《戊戌政變》材料二: 在北京,學生社團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少年中國學會的宗旨是:“振作少年精神,研究學說,發展社會事業。”在《新青年》的影響下,青年學說也開始出版新式刊物,介紹新思想和新知識。青年學生所組建的進步團體和創辦的新式刊物,推動著啟蒙運動不斷高漲。材料三: (公車上書運動)僅僅集中在文武官員和一些中心城市的舉人中間,在全國大多數地方幾乎沒有太多影響……(而五四運動)全國各大中城市幾乎都有響應……不僅其參加人數超過公車上書運動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響也大得太多了。——楊奎松《何謂民族主義及我們應該怎樣愛國?》(1)從材料一到材料二體現了中國近代化探索的過程有什么特點?(2)根據材料二,分析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之間的有什么關系?(3)根根據材料三,概括五四運動超越公車上書運動的主要表現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答案】(1)向西方學習,戊戌變法向西方學習制度,新文化運動向西方學習文化。(2)新文化運動促進思想解放,為五四運動奠定思想基礎;五四運動使新文化運動所倡導的思想解放進一步深入。(3)①規模更大。五四運動席卷全國20多個省,突破了青年學生、知識分子的范圍,發展成以工人階級為主的工、學、商參加的全國性的廣泛的群眾愛國運動。②影響深遠。 理由: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中國近代化探索過程的特點,要求具備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及對其歸納的能力。根據材料一“乃上萬言書,力陳變法之不可緩”“梁啟超《戊戌政變記》”材料二“在《新青年》的影響下,青年學說也開始出版新式刊物,介紹新思想和新知識?!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無論是戊戌變法還是新文化運動,二者都主張向西方學習,但前者主張向西方學習制度,后者卻主張向西方學習文化。(2)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之間的關系,要求具備解讀材料信息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據材料二“在《新青年》的影響下,青年學說也開始出版新式刊物,介紹新思想和新知識。青年學生所組建的進步團體和創辦的新式刊物,推動著啟蒙運動不斷高漲。”并結合所學知識,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關系需要雙向闡述,即可從新文化運動促進思想解放、五四運動使新文化運動所倡導的思想解放進一步深入等方面分析。(3)本題考查五四運動超越公車上書運動的主要表現及對其論證,要求具備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及運用所學知識加以論述的能力。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可從規模更大、影響深遠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二小問,結合所學,需要從五四運動影響及馬克思主義對人們解放思想等維度加以闡述。故答案為:(1)向西方學習,戊戌變法向西方學習制度,新文化運動向西方學習文化。(2)新文化運動促進思想解放,為五四運動奠定思想基礎;五四運動使新文化運動所倡導的思想解放進一步深入。(3)①規模更大。五四運動席卷全國20多個省,突破了青年學生、知識分子的范圍,發展成以工人階級為主的工、學、商參加的全國性的廣泛的群眾愛國運動。②影響深遠。 理由: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 、看世界。【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過程、五四運動等相關知識及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杭州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模擬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在學習“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課上,有些同學認為德國是有罪的,有些同學則認為主要責任在英國和法國,還有些同學說這罪行雙方都有份??偟恼f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應該是( ?。?br/>A.德國蓄意發動的侵略戰爭 B.英法被迫應戰的正義戰爭C.西方列強爭奪霸權的戰爭 D.塞爾維亞的民族解放戰爭2.1905年成立的同盟會,被譽為“中國革命之母”,這主要是因為( ?。?br/>A.革命黨人著手發動起義推翻清朝統治B.提出的“三民主義”為民眾廣泛接受C.首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斗爭目標D.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有了統一領導中心3.(2019九上·青田月考)電視臺拍攝了一部反映辛亥革命后人們社會生活的電視劇,以下不符合史實的是( )A.人們坐在家里看報紙B.人物穿著中山裝、西服、新式旗袍C.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辮子D.見面就叩頭,口稱“大人”、“老爺”4.(2019九上·義烏期中)芮恩斯在《一個美國外交官在中國》中寫道:“我向上海的總領事發出指示,告誡美國僑民團體,既不要鼓動也不要反對這場運動……沒有人會不同意中國學生的目的和理想,他們是在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戰?!辈牧现刑峒暗摹斑@場運動”取得的初步勝利是( ?。?br/>①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②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統治③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 ④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2019九上·義烏期中)對下面歷史大事簡圖理解最準確的是( ?。?br/>A.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過程B.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歷程C.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過程D.近代中國抗擊外國侵略的歷程6.(2019九上·衢州期中)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因革命形勢的發展變化幾經轉移,下列轉移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br/>A.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B.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平C.上海、瑞金、西柏坡、延安、北平D.瑞金、上海、西柏坡、延安、北平7.(2019九上·義烏期中)下列能為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供史料支撐的有( ?。?br/>①美蘇等國協同作戰 ②中共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③華人華所歸國參戰 ④人民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19九上·吳興期中)歷史研究,強調“論從史出”。下列選項中,史實與影響之間邏輯關系成立的有( ?。?br/>史實 影響①1940年7月,不列顛之戰 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②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結成軸心國軍事同盟 標志著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③1941年6月,德國對蘇聯宣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擴大④1945年9月,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 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9.《大國崛起》解說詞中說:“在某種意義上,有人說,他(美國總統)挽救了市場經濟……開創了市場經濟的新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市場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時得以發揮“.材料中提到的美國總統是( ?。?br/>A.華盛頓 B.林肯 C.羅斯福 D.尼克松10.(2019九上·衢州期中)1946年6月,內戰全面爆發。其標志是國民黨軍隊進攻( )A.陜北解放區 B.中原解放區 C.山東解放區 D.東北解放區11.讀下列四幅圖,完成小題。(1)以上圖片記錄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四個瞬間,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br/>A.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2)上述四幅圖中哪一幅圖片記錄的事件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 )A.① B.② C.③ D.④二、非選擇題12.(2019九上·吳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大抵現在共黨之政策,專在蠱惑下層貧民,故所到之處廢一切國地稅,并倡言分配土地……——1931年12月摘自大公報《共黨問題之嚴重》材料二:毛澤東從歐洲借來的不是機器、宗教或制度的藍本,而是共產主義。他沒有照搬俄國模式,施以技巧和靈活性,對癥下藥,使中國這個病人復生?!睹珴蓶|傳》材料三:“中國共產黨過去對于共產國際的決議及共產國際派來的代表的意見,往往言聽計從……這次會議上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路線、方針和政策問題”?!吨袊t軍長征記》(1)材料中的“共黨之政策”指的是什么 (2)材料中毛澤東“施以技巧和靈活性”為中國革命開出的“藥劑”指的是什么 舉兩例史實說明在此探索過程中他作出的重要貢獻。(3)聯系材料三談談對共產黨成長的理解。13.(2019九上·吳興期中)某校九年級歷史興趣小組開展“不忘國恥·反思歷史”的主題探究活動,收集并制作了相關材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文獻資料(譯文)“俘虜全遭殺害;日軍的暴行擴大,一般市民亦遭屠戮;美國大使館遭襲擊;蔣介石戰術拙劣,守軍將校逃跑,致使首都失陷……”材料二:工具制作。材料三:以下是某同學自學時所做的讀書筆記(節選)時間:1931年至1945年,是蘇聯、美國進行反法西斯戰爭時間的3.5倍結果:中國戰場斃傷和俘獲日軍155萬余人,占日軍在二戰中軍隊傷亡人數的75%以上;中國軍民傷亡3587.9萬余人,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1)新聞是記錄歷史的載體?!都~約時報》記錄了哪一歷史事件 (2)年代尺是認識歷史的工具。請根據小組成員們制作的抗日戰爭年代尺,試探索抗日戰爭取得最終勝利的歷史必然性。(3)數據是銘記歷史的印痕。請結合所學綜述材料三的觀點。14.(2019九上·平湖期中)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在屈辱、抗爭和探索中不斷走向覺醒、團結。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吾國四千余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臺、嘗二百兆以后始也……乃上萬言書,力陳變法之不可緩。——梁啟超《戊戌政變》材料二: 在北京,學生社團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少年中國學會的宗旨是:“振作少年精神,研究學說,發展社會事業?!痹凇缎虑嗄辍返挠绊懴?,青年學說也開始出版新式刊物,介紹新思想和新知識。青年學生所組建的進步團體和創辦的新式刊物,推動著啟蒙運動不斷高漲。材料三: (公車上書運動)僅僅集中在文武官員和一些中心城市的舉人中間,在全國大多數地方幾乎沒有太多影響……(而五四運動)全國各大中城市幾乎都有響應……不僅其參加人數超過公車上書運動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響也大得太多了。——楊奎松《何謂民族主義及我們應該怎樣愛國?》(1)從材料一到材料二體現了中國近代化探索的過程有什么特點?(2)根據材料二,分析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之間的有什么關系?(3)根根據材料三,概括五四運動超越公車上書運動的主要表現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依據已學知識可知,一戰前夕,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了重新瓜分世界,形成了兩大軍事侵略集團,兩個集團瘋狂的擴軍備戰,對世界和平形成嚴重威脅,使得大戰一觸即發,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ABD三項都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不符合題意;C項西方列強爭奪霸權的戰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的準確識記。需要準確識記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2.【答案】D【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905年,同盟會的成立,使資產階級革命有了統一的革命政黨的領導,革命進入一個新階段。領導了一系列的武裝斗爭。ABC三項不是同盟會被譽為“中國革命之母”的原因,不符合題意;D項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有了統一領導中心是同盟會被譽為“中國革命之母”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要了解同盟會成立的背景和同盟會成立以后對革命產生的影響,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知識來分析材料。3.【答案】D【知識點】社會生活的變化【解析】【分析】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為了改變愚昧落后的習俗,頒布了剪鞭、易服和廢止纏足等法令,強令男子剪掉鞭子,女子停止纏足,用新式的禮服代替過去的翎頂補服。還廢除有損人格的跪拜禮,代之以文明簡單的鞠躬、握手禮;取消“老爺”“大人”之類的稱謂,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稱呼。ABC三項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D項見面就叩頭,口稱“大人”、“老爺”不符合史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習俗的變化。理解與識記辛亥革命后人們的社會生活的具體內容。4.【答案】D【知識點】五四運動【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即五四運動,該運動取得初步勝利的表現有: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的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①③④符合題意。②推翻北洋政府的統治,五四運動沒有實現這一目標。故④不符合題意,應排除含④的選項。D項①③④是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取得的初步勝利,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讀材料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組合選擇題,排除法是比較好的方法,一般題目排除一個即可獲取正確答案,但需要特別注意選項中是否有包含全部選項的,有一小部分組合選擇題所有內容都正確。5.【答案】C【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西安事變;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根據圖示本大事年表講述的是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根據所學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從1921到1949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風雨奮爭的28年。因此能夠最準確描述該大事年表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過程。ABD三項理解不準確,不符合題意;C項理解最準確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過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新民主主義革命大事簡圖為依托,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大歷史事件及學生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準確識讀圖片,抓住其中的關鍵信息選取最佳答案。6.【答案】A【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我們可知中共中央剛開始在上海,后來轉移到了南方根據地的瑞金,以后轉移到了延安,解放戰爭時期,轉移到了西北坡,最后轉移到北平。A項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排列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中共中央所在地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共產黨的相關史實。7.【答案】D【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美蘇等國協同作戰屬于國際合作,不是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①不符合題意,應排除含①的選項。中共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人民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爭,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抗日的民族精神,因此②③④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8.【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①1940年7月,不列顛之戰——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邏輯關系不成立,莫斯科保衛戰宣告了德國閃電戰破產,不符合題意;②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結成軸心國軍事同盟——標志著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邏輯關系不成立,1933年,德國希特勒上臺,稱為國家元首,希特勒上臺后,建立法西斯統治,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不符合題意;③1941年6月,德國對蘇聯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擴大邏輯關系成立,1941年6月22日,德國向蘇聯發動了突然的全面進攻,蘇德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符合題意;④1945年9月,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邏輯關系成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符合題意;D項③④邏輯關系成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史實的識記能力,建議學生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結束標志、主要事件與時間。9.【答案】C【知識點】羅斯福新政【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羅斯福新政的識記能力。根據材料中的“美國總統” “開創了市場經濟的新模式”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1929——1933年經濟危機席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嚴重的經濟危機引起了政治危機,沖擊了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宣布實行“新政”,通過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消除了經濟危機,羅斯福新政開創了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的先河,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因此可以推斷出這里的美國總統應該是羅斯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羅斯福新政的識記能力。10.【答案】B【知識點】內戰的爆發【解析】【分析】據所學可知,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了“雙十協定”,國民黨20多萬人,對中原解放區發動瘋狂進攻,標志著內戰的全面爆發。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全面內戰爆發的標志。解題關鍵是知道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標志著全面內戰的爆發。11.【答案】(1)A(2)C【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1) 百團大戰發生在1940年,臺兒莊戰役發生在1938年,《聯合國家宣言》簽字是在1942年1月1日,偷襲珍珠港是在1942年12月7日。因此按時間順序排列應是②①④③。A項②①④③排列正確,符合題意;(2)1942年初,中、美、英、蘇等26國在華盛頓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各國保證竭盡全力,團結一致,徹底打敗法西斯軸心國及其追隨者,標志著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壯大了反法西斯國家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進程。C項圖③《聯合國家宣言》簽字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 A。(2)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重大事件的識記能力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2.【答案】(1)土地革命。(2)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八七會議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秋收起義后決定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會師,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3)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由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土地革命,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由材料一“共黨之政策,專在蠱惑下層貧民,故所到之處廢一切國地稅,并倡言分配土地”可知,“共黨之政策”與農民、土地等有關,因此,材料中的“共黨之政策”指的是土地革命。(2)本題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等的探索,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材料二“‘施以技巧和靈活性’為中國革命開出了‘藥劑’”并結合所學,可從八七會議毛澤東主張、湘贛邊秋收起義及其失敗之后毛澤東調整措施等闡述。(3)本題考查聯系所學,需要從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及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等方面分析即可。聯系所學,需要從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及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等方面分析即可。故答案為:(1)土地革命。(2)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八七會議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秋收起義后決定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會師,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3)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由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土地革命、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遵義會議等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3.【答案】(1)南京大屠殺。(2)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的英勇作戰;共產黨軍隊開辟敵后戰場,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華人華僑以各種形式支援抗戰。(3)中國的抗日戰爭在亞洲戰場牽制了日本帝國主義的進攻,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抗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中國人民付出了重大犧牲。【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日軍罪行【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南京大屠殺。根據材料“1937年12月”“首都失陷”,可知是南京大屠殺。(2)本題考查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谷諔馉巹倮脑颍孩僭谥袊伯a黨倡導下,建立了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②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與日軍展開了多次會戰,消滅了大量日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③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全面抗戰路線,制定了持久戰的戰略方針和一整套正確的作戰原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各地的人民抗日武裝抗擊和牽制著大部分侵華日軍和幾乎全部偽軍,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對抗戰的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④海外華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蘇聯紅軍、美英盟軍在歐洲、太平洋地區各個戰場痛擊德、意、日法西斯,加速了抗戰勝利的進程。(3)本題考查中國的抗日戰爭的國際意義。通過材料可以看出,中國的抗戰牽制了了大量的日軍,有力地配合了盟軍的作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戰場是“二戰”亞洲主戰場,是亞太地區反法西斯盟軍重要的戰略支柱和后方基地;中國抗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付出了巨大民族犧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故答案為:(1)南京大屠殺。(2)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的英勇作戰;共產黨軍隊開辟敵后戰場,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華人華僑以各種形式支援抗戰。(3)中國的抗日戰爭在亞洲戰場牽制了日本帝國主義的進攻,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抗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中國人民付出了重大犧牲。【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需要準確識記抗日戰爭的相關史實。14.【答案】(1)向西方學習,戊戌變法向西方學習制度,新文化運動向西方學習文化。(2)新文化運動促進思想解放,為五四運動奠定思想基礎;五四運動使新文化運動所倡導的思想解放進一步深入。(3)①規模更大。五四運動席卷全國20多個省,突破了青年學生、知識分子的范圍,發展成以工人階級為主的工、學、商參加的全國性的廣泛的群眾愛國運動。②影響深遠。 理由: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中國近代化探索過程的特點,要求具備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及對其歸納的能力。根據材料一“乃上萬言書,力陳變法之不可緩”“梁啟超《戊戌政變記》”材料二“在《新青年》的影響下,青年學說也開始出版新式刊物,介紹新思想和新知識?!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無論是戊戌變法還是新文化運動,二者都主張向西方學習,但前者主張向西方學習制度,后者卻主張向西方學習文化。(2)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之間的關系,要求具備解讀材料信息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據材料二“在《新青年》的影響下,青年學說也開始出版新式刊物,介紹新思想和新知識。青年學生所組建的進步團體和創辦的新式刊物,推動著啟蒙運動不斷高漲。”并結合所學知識,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關系需要雙向闡述,即可從新文化運動促進思想解放、五四運動使新文化運動所倡導的思想解放進一步深入等方面分析。(3)本題考查五四運動超越公車上書運動的主要表現及對其論證,要求具備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及運用所學知識加以論述的能力。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可從規模更大、影響深遠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二小問,結合所學,需要從五四運動影響及馬克思主義對人們解放思想等維度加以闡述。故答案為:(1)向西方學習,戊戌變法向西方學習制度,新文化運動向西方學習文化。(2)新文化運動促進思想解放,為五四運動奠定思想基礎;五四運動使新文化運動所倡導的思想解放進一步深入。(3)①規模更大。五四運動席卷全國20多個省,突破了青年學生、知識分子的范圍,發展成以工人階級為主的工、學、商參加的全國性的廣泛的群眾愛國運動。②影響深遠。 理由: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 、看世界。【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過程、五四運動等相關知識及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模擬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模擬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