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漂亮的手工燈飾教學內容:《漂亮的手工燈飾》是人教美術教材中八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屬于造型·表現領域課程。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手工燈飾的制作方法,借助立體構成的造型方法,設計制作一件有創意、富于美感的燈飾作品,為生活增添情趣。2.過程與方法目標:欣賞漂亮的手工燈飾,使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各種設計,感受實用與審美的完美統一,通過實踐,激發制作靈感,體驗創作樂趣。3.情感與態度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人生態度,感受手工制作的樂趣,提高藝術素養和生活品味。教學重點:利用環保材料,制作有現代感、造型美觀新穎、色彩搭配和諧的手工燈飾。教學難點:掌握細致的制作工藝 ,考慮制作過程的美與價值。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準備:課件、燈飾作品、材料。教師活動 教學環節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圖片導入。出示長信宮燈的圖片,引發思考。 圖片上的是穿越前年時光來到大家面前的長信宮燈,是西漢時期竇皇后寢宮的落地燈具,通體鎏金裝飾,因其造型奇特,功能性極強被后人稱為“中華第一燈” 導出課題——《漂亮的手工燈飾》。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燈具的組成部分以及如何設計制作一個漂亮的手工燈飾。 (教師出示課題并板書) 想一想,現代燈具與古代燈具的區別,并思考燈具有哪些組成部分組成。想一想。通過長信宮燈的造型想一想燈具的組成部分有哪些? 燈座 燈臺 燈罩 分組探究。 觀察各組桌面的燈具,想一想燈具的哪個部位發生了改變。(燈罩) 各組分別說一說燈罩都由什么材料組合而成。(硬紙、玻璃、塑料、一次性塑料勺) 燈罩的形狀都有什么形狀。(方形、筒狀、球狀、不規則狀) 燈罩的裝飾都有什么。(繪畫、粘貼、鏤空) 教師總結:在各組打開的盲盒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燈具,每一組都有所不同,在形狀、材料、裝飾上也有很多的改變,大部分是利用廢舊物品進行的改造,如果我們需要自己制作一個漂亮的燈飾就需要在形狀、材料、裝飾三個方面下功夫。 結合實際,實例欣賞。(搭配練習,對比) 燈具除了要裝飾的美觀,同樣的還具有使用功能,所以要結合房屋的裝飾來進行燈具的設計,在選擇材料的同時還要考慮其透光性。 4.教師示范。(微課) 選材 造型 裝飾 裝燈 利用廢舊的掛歷制作一盞鏤空蝴蝶裝飾圖案的燈飾,造型就采用穩定性較好的三菱柱形。 觀察燈具的外在特點,總結組合部分有什么。 分組思考探究,燈罩的材料、形狀、裝飾。 3.結合實際,分析風格的關系并思考透光性能的問題。1.學生分小組合作制作燈飾。 教師引導:先構思風格,可以畫下一個簡單的設計稿再進行制作。 作業要求: 形狀有新意 材料具有環保性 美觀與實用 2.教師指導并引導。 分工合作制作燈飾。學生分享。 將每組的作品放置在我們的展示臺上,請小組代表分享他們的設計。 2.教師總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些燈光代表著每個家庭,燈光又代表著希望與光明,希望大家都能朝著希望走去,成為自己期望中的這種人。 4.課后拓展:欣賞其他類型的燈具,開發思維。 分享各組燈飾的創意。 將本課的知識進一步的運用內化。板書設計: 漂亮的手工燈飾 材料 選材 形狀 燈 造型 裝飾 美化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