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探究五:如何開展社會調查一、單選題1.哈尼人利用水資源的辦法是 ( )A.利用雪水自然融化 B.利用降水多的特點積蓄雨水C.開鑿人工運河 D.修筑水渠網絡,引山泉溪流2.2017年4月12日,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工作結束,目前已出水文物3萬余件,實證確認了“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從史料表現形式來看,出水文物和沉銀傳說分別屬于( )A.文獻資料;口述資料 B.第一手資料;文獻資料C.實物資料;口述資料 D.第二手資料;傳說故事“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日燧人。”——《韓非子》,據此回答下題。3.材料中關于鉆木取火的記載屬于哪一類史料( )A.口述資料 B.實物資料 C.文獻資料 D.第一手資料4.經考證,在我國的原始人遺址中,已掌握這一技術的是( )①北京人遺址 ②山頂洞人遺址 ③半坡遺址 ④河姆渡遺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西南山區某地遭遇暴雨,并發生了泥石流災害,記者小魏查找了相關的報道資料和照片,然后駕車到該山區實地考察,采訪受災群眾,獲得受災的資料。下列屬于在調查過程中獲取的第一手資料的是( )①到災區拍攝照片②查找相關的報道資料和照片③采訪受災群眾④到災區實地考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6.2018年,仙居神仙氧吧小鎮被列入省級第一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小明同學計劃對300名游客進行特色小鎮滿意度具體情況的調查。最適合的方法是( )A.問卷調查法 B.實地考察法 C.訪問調查法 D.文獻調查法7.“梯田是小伙子的臉”是哪個少數民族的俗語( )A.傣族 B.哈尼族C.土家族 D.苗族8.湖州南潯歷史上有批富商——“四象八牛”。他們出現于清光緒年間,他們寧愿自己不賺錢,也不讓人吃虧。他們身上體現出的優秀品質是( )A.誠實守信 B.自強不息 C.改革創新 D.艱苦奮斗9.2016年5月底,湖州太湖溇港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通過現場考評。為了解溇港文化,我市某校文史社團開展研究性學習,其中在圖書館找到了以下資料。據此回答問題。(1)他們采用的調查方法是A.實地考察 B.訪問調查 C.文獻調查 D.問卷調查(2)通過觀察圖2,他們發現了資料中使用的紀年方法。這種紀年方法是A.公元紀年 B.民國紀年 C.干支紀年 D.年號紀年(3)通過對圖2、圖3等資料的研究,他們進一步發現,溇港是太湖沿岸勞動人民依據當地地理環境創造的圩田系統,具有利用太湖水進行旱引澇排的功能。這一創舉體現的理念是A.因循守舊 B.因地制宜 C.優勢互補 D.人定勝天10.小張同學為了了解城鎮學生課業負擔情況,打算對10所城鎮學校做一次社會調查。你認為調查的基本步驟應該包括哪幾項( )①確定主題 ②擬定提綱 ③觀測調查結果 ④實施調查 ⑤撰寫調查報告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11.在社會調查中,以書面形式提出問題、收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是 ( )A.實地調查法 B.訪問調查法C.問卷調查法 D.文獻調查法12.哈尼族人利用水資源的辦法是 ( )A.利用雪水自然融化 B.利用降水多的特點積蓄雨水C.開鑿人工運河 D.修筑水渠網絡,引山泉溪流13.以下選項中正確描述一個地區自然環境的是( )A.我的家鄉歷史悠久,文化燦爛B.我的家鄉人才輩出C.我的家鄉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氣候溫暖濕D.我的家鄉大部分人以捕魚為生二、填空題14. 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們了解社會、認識社會的主要渠道。15.2016年11月17日至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厄瓜多爾、秘魯、智利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在秘魯利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某校九年級同學李菲想要對此作更多地了解,于是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請你幫他完成信息記錄表。信息記錄表信息一 習主席此次訪問的三個國家,都位于 洲;從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來看,都屬于 。信息二 厄瓜多爾素有“赤道之國”之稱,根據下圖,我們可以了解到厄瓜多爾的地理位置是: 。信息三 秘魯的大部分國土位于 山區,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的是 人,他們是這樣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安排農業生產的: 。信息四 了解以上信息,可采用的方法有 、 等。三、材料分析題16.2021年夏季,我國鄭州等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某校八年級部分學生圍繞這一問題開展了項目化學習。根據他們搜集的資料,回答問題。資料3:近年來,北京、廣州、鄭州等大城市相繼發生地下空間暴雨倒灌現象,釀成重災;一些城市為發展旅游業拼命打造城市景觀,卻沒有因勢利導,導致山體滑坡,加大了排澇壓力。(1)閱讀資料1,指出我國洪水災害分布的特點,根據資料1和資料2,簡要分析鄭州發生澇災的自然原因。(2)在項目化學習的基礎上,該小組擬撰寫題為《治水之思——城市規劃與建 設的調宣和建議》的調研報告,如果你是小組成員,請結合上述資料擬一份調研報告的提物。(要求結構合理,層次清晰,詳略得當)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分析】 哈尼人利用水資源的辦法是修建環山溝渠;渠水由高山流下,灌入梯田,層層下注,最后又流人谷底的河壩任其蒸發。這是又一個周而復始、永不衰竭的農業生態系統。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云南省元陽縣哈尼族居住地的選址和布局順應了山地地形、氣候的立體分布的特征,創造了山地人居環境的典范.并通過水資源的利用,將森林、水系、村莊、梯田有序的組織到生產生活中,形成雨水資源利用鏈.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以及祭祀活動,完美地闡釋了其獨特的水文化,體現了哈尼人民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觀.2.【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從史料表現形式來看,出水文物屬于實物資料,沉銀傳說屬于口述資料。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文字、實物、和口頭資料中,由當事人根據親身經歷寫成的資料、由同時代或者距離那個時代較近的人記錄下來的資料,是第一手資料。例如:出土的瓷器,錢幣、化石、遺跡、遺體、歷史建筑、當事人親身經歷后的口述、當事人的回憶錄和日記,古代的檔案,收錄當事人文章的文獻等都是第一手資料,而后人的著作和后人的評述,傳說,故事,傳奇,神話等等都是第二手資料。【答案】3.C4.D【解析】【點評】 山頂洞人處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女性在社會生活中起主導的作用,按母系血統確立親屬關系。他們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山頂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關于鉆木取火的記載屬于文獻資料。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4.經考證,在我國的原始人遺址中,已掌握這一技術的是②山頂洞人遺址 ③半坡遺址 ④河姆渡遺址,②③④,正確。①北京人遺址 ,不具有代表性。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5.【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調查過程中獲取的第一手資料是:①到災區拍攝照片,③采訪受災群眾,④到災區實地考察。 ①③④ 正確。②查找相關的報道資料和照片,不是第一手資料。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第一手材料——從親身實踐或調查中直接獲得的材料。 第一手材料是直接的證據,是未經過任何修飾的信息 ,經由本人調查驗證的,不是道聽途說而得到的信息。意思是最原始,未經改動的 ,通常也比喻最真實的信息。6.【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分析, 小明同學計劃對300名游客進行特色小鎮滿意度具體情況的調查。最適合的方法是采用問卷調查法。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問卷調查法:事先準備問卷,在現場讓被調查者在試卷上解答。實地調查法:到現場調查、記錄現場情況,詢問有關人員情況,并記錄下來。 采用訪問法,可以對某一主題或某一方面情況進行調查、搜集資料,還可以在訪前不做具體限定而在與被訪者的晤談過程中,捕捉有用的信息,確定訪問的具體內容。 文獻調查法就是指通過尋找文獻搜集有關市場信息的調查方法,它是一種間接的非介入式的市場調查方法。7.【答案】B【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云南元陽哈尼族人的俗語。云南元陽哈尼族修筑的梯田名氣很大,吸引力全國各地甚至是外國人前來參觀。故此題答案是B。【點評】知道云南元陽哈尼族人的俗語。8.【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誠實守信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他們寧愿自己不賺錢,也不讓人吃虧”可知,湖州南潯歷史上的“四象八牛”身上體現出的優秀品質是誠實守信。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9.【答案】(1)C(2)D(3)B【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文獻調查法的有關知識。依據題干中的調查方式“開展研究性學習,在圖書館找到了以下資料”可知該調查方法是文獻調查。故選擇C。(2)本題考查的是年號紀年的有關知識。年號是我國古代帝王用來紀年的名號,為漢武帝首創。“同治六年”屬年號紀年,故選擇D。(3)本題考查的是因地制宜原則的有關知識。溇港是太湖沿岸勞動人民依據當地地理環境創造的圩田系統,具有利用太湖水進行旱引澇排的功能,可見,這一創舉體現的理念是因地制宜。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文獻調查法、年號紀年和因地制宜原則的理解。10.【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社會調查步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開展社會調查,一般有一下幾個步驟:第一步:確定主題;第二步:擬定提綱;第三步:實施調查;第四步:撰寫調查報告。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社會調查步驟的識記。11.【答案】C【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社會調查的相關知識。實地調查法指調查者深入現場或一定情境,直接觀察調查對象,并有目的地搜集研究對象的相關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訪問調查法指的是訪問者與被訪問者通過面對面的接觸,有目的地談話,以尋求研究問題的方法。問卷調查法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文獻調查法指通過查閱相關的資料,獲得有用信息的方法,是一種間接調查的方法。故綜合以上定義,正確答案為C。【點評】理解社會調查相關知識。12.【答案】D【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云南哀牢山區哈尼族人的生產生活方式。在哀牢山區,一年四季都有元江 的水汽蒸騰升空,形成云雨。連綿的的雨水降落在高山森林,使得這里“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哈尼族人充分利用這一自然條件,在高山上修建了龐大的水渠網絡,把終年不斷的水泉溪流,通過溝渠引進梯田,解決了種植水稻的水源問題。故此題答案選D。【點評】知道云南哀牢山區哈尼族人的生產生活方式。13.【答案】C【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自然和人文的相關知識。自然環境是自然界原有物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觀。人文環境是由人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共同形成的景觀屬人文景觀。選項ABD都是人文特點,故答案選C。【點評】知道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區別。14.【答案】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社會調查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們認識社會了解家鄉的主要渠道。【點評】社會調查是社會“調查”和“研究”的簡稱。社會調查是指人們為達到一定目的,有意識地通過對社會現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來了解社會真實情況的一種自覺認識活動。15.【答案】南美;發展中國家;位于南美洲西北部,北與哥倫比亞相鄰,南接秘魯,西臨太平洋;安第斯;印第安;在海拔較低的山谷和山坡處種植農作物, 發展種植業;在山區的高海拔處以放牧為生,發展畜牧業;訪談法;查閱資料【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國家概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習主席此次訪問的三個國家厄瓜多爾、秘魯、智利都位于南美洲洲;從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來看,都屬于發展中國家。厄瓜多爾位于南美洲西北部,北與哥倫比亞相鄰,南接秘魯,西臨太平洋。秘魯的大部分國土位于安第斯山區,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的是印第安人,他們在海拔較低的山谷和山坡處種植農作物, 發展種植業;在山區的高海拔處以放牧為生,發展畜牧業。為了解厄瓜多爾、秘魯、智利這三個國家的信息,可以采用的方法有訪談法、查閱資料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重要國家概況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6.【答案】(1)分布特點: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或地勢第三級階梯(或:主要分布于季風區,東多西少等)。原因地處季風氣候區,季風具有不穩定性地勢低,容易形成內澇。(2)示例:一、城市內澇面面觀二、城市內澇的成因分析1、自然地理方面的原因2、城市規劃和建設方面的原因三、解決城市內澇的對策建議1、城市景觀設計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2、多架橋少修隧道涵洞,優化防洪排澇設施3、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格局【解析】【分析】(1)根據資料2可知,鄭州位于我國的季風區,受季風影響顯著。季風具有不穩定性,來得早退的遲,容易發生水災。(2)調研報告可圍繞成因分析,從自然成因和城市建設成因角度開展,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點評】本題以鄭州洪災為情境,考查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很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