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探究四:走進臺灣一、單選題1.關于各區域地理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黃土高原溝壑縱橫、支離破碎,水土流失嚴重B.四川盆地地處亞熱帶,具有冬暖、春晚、夏熱的特點C.臺灣屬于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D.烏魯木齊位于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2.下列關于臺灣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被譽為“天然植物園”、“水果之鄉” ②與浙江省隔海相望③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主要沿海分布 ④北回歸線穿過臺灣的最北部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3.當前,制約臺灣經濟發展的地理因素有( )①地狹人稠,人均資源不足②島內市場狹小③資金短缺、技術力量薄弱④山地多,交通運輸落后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4.下列關于臺灣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臺灣島是我國第二大島 B.與臺灣隔海相望的省是湖南省C.臺灣東部是肥沃的平原 D.日月潭是臺灣的風景名勝5.臺灣是中國第一大島,也是祖國的寶島。下列關于臺灣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臺灣居民以高山族為主B.臺灣氣候終年炎熱多雨,屬熱帶雨林氣候C.臺灣島內最高的山峰是阿里山D.臺灣交通發達,旅游業已成為其重要的經濟支柱6.臺灣是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之一。下列關于臺灣的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 )①臺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②臺灣島位于我國東南沿海,東隔臺灣海峽與廣東省相望③臺灣包括臺灣島和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等眾多小島④臺灣物產豐富,有“天然植物園”、“千年鹽都”、“蝴蝶王國”等美譽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①7.麗麗赴臺灣探親前查閱了臺灣的相關資料。你認為下列信息符合事實的是( )A.臺北是臺灣海上運輸的最大門戶B.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C.河流短小,水能資源貧乏D.森林覆蓋率高,生物資源豐富8.世代居住在臺灣的少數民族是( )A.壯族 B.傣族 C.高山族 D.苗族9.下列關于臺灣自然環境描述正確的是( )A.溫帶和亞熱帶水果產量大B.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C.日月潭為該省最大的湖泊D.臺灣的地勢為西高東低10.臺灣有“海上米倉”之稱,其糧食作物主要種植于( )A.西部地區 B.東部地區 C.南部地區 D.北部地區11.讀中國四大區域圖,完成小題.(1)下列關于區域敘述正確的是( )A.甲﹣﹣三江源地區﹣﹣中華水塔B.乙﹣﹣長江三角洲﹣﹣能源重地C.丙﹣﹣黃土高原﹣﹣白山黑水D.丁﹣﹣港澳﹣﹣東方之珠(2)下列區域主要問題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甲﹣水污染 B.乙﹣耕地資源短缺C.丙﹣水土流失 D.丁﹣火山地震多發12.關于我國寶島臺灣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氣候暖濕②東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相望③島上森林面積廣闊,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美稱④自然資源豐富,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3.臺灣氣候宜人,冬無嚴寒,降水豐沛,雨熱同期,樹木常綠,素有“天然植物園”、“蝴蝶王國”“水果之鄉”之稱。根據材料完成小題(1)下列四幅圖中,與我國臺灣臺北市的氣候類型相符的是( )A.A B.B C.C D.D(2)材料反映出臺灣臺北市主要的氣候類型是( )A.溫帶大陸性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C.高原高山氣候 D.地中海氣候14.每逢清明節,許多祖籍福建的臺胞紛紛踏上故土祭祖。如圖為臺灣略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臺灣( )A.北臨南海 B.全部位于熱帶C.與貴州省隔海相望 D.由臺灣島及周圍島嶼組成(2)臺灣同胞紛紛回大陸祭祖,說明( )A.大陸氣候條件優越,經濟發達 B.大陸與臺灣隔臺灣海峽相望C.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濃于水 D.兩地祭祖風俗習慣不同15.目前臺灣的居民中,漢族人口約占97%,他們主要是明清以來福建、廣東兩省移民的后代,大部分人還保留著鄉音。這說明臺灣和祖國大陸的( )A.地緣關系 B.血緣淵源C.歷史淵源 D.文化關系16.下圖示意臺灣島主要農產品分布,讀圖回答下列各題。(1)臺灣島農作物主要分布在( )A.東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2)臺灣島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島上樹種豐富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溫暖濕潤,多山地 B.河流水量大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農業技術水平高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土高原溝壑縱橫、支離破碎,水土流失嚴重 ;四川盆地地處亞熱帶,具有冬暖、春早、夏熱的特點;臺灣屬于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烏魯木齊位于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四川盆地屬溫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冬暖、春旱、夏熱、秋雨的特點。1月平均溫度5へ8℃,7月平均溫度25へ29℃,年均溫15へ19℃,無霜期280へ300天。與中國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比較,1月平均溫度一般都高出3℃以上,極端最低溫度一般高出10℃以上,造成盆地濕氣重、霧多、日照少的氣候特色。成都一年中陰雨天多達250天へ300天,形成了陰雨多、陽光少的氣候特點。2.【答案】B【解析】【分析】臺灣盛產香蕉菠蘿等,有“水果之鄉”之稱;臺灣的植物種類繁多,有“天然植物園”之稱;臺灣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北回歸線從臺灣南部穿過。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臺灣,簡稱“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臺北。位于中國大陸東南方,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 包括臺灣島、臨近屬島和澎湖列島等80多個島嶼,總面積3.6萬平方公里。 是中國第一大島, 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臺灣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當前,制約臺灣經濟發展的地理因素有地狹人稠,人均資源不足;島內市場狹小,所以①②符合。③與地理因素無關;臺灣島內山地多,但交通運輸發達,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臺灣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4.【答案】D【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臺灣的相關知識。臺灣島是我國第一大島,故A錯誤。與臺灣隔海相望的是福建省,故B錯誤。臺灣西部是肥沃的平原,故C錯誤。日月潭是臺灣的風景名勝,故答案選D。【點評】知道臺灣的基本情況。5.【答案】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臺灣島自然人文環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臺灣居民以漢族為主,所以A錯誤;臺灣氣候中北部主要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為熱帶季風氣候,所以B錯誤;臺灣島內最高的山峰是玉山,所以C錯誤;臺灣交通發達,旅游業已成為其重要的經濟支柱,所以D正確。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臺灣島自然人文環境的識記。6.【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臺灣是我國的34個省級行政區之一,①臺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②臺灣島位于我國東南沿海,東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③臺灣包括臺灣島和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等眾多小島;④臺灣物產豐富,有“天然植物園”、“東南鹽庫”、“東方甜島”等美譽;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臺灣,簡稱“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臺北。位于中國大陸東南方,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 包括臺灣島、臨近屬島和澎湖列島等80多個島嶼,總面積3.6萬平方公里。 是中國第一大島, 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7.【答案】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臺灣自然人文環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高雄是臺灣海上運輸的最大門戶,所以A錯誤;臺灣島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臺灣島的西部,所以B錯誤;臺灣島水資源豐富,所以C錯誤;臺灣島森林覆蓋率高,生物資源豐富,所以D正確。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臺灣自然人文環境特征的識記。8.【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高山族主要分布在臺灣,苗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貴州、四川、云南、廣西、海南等七個省區,其中貴州最多。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中國共有56個民族,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社會主義國家。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個民族被稱為少數民族,其中壯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萬人。超過400萬的少數民族還有:滿、回、苗、維吾爾、藏、彝、土家、蒙古族等。9.【答案】C【解析】【分析】臺灣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北回歸線從中間穿過,屬于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產熱帶和亞熱帶水果;臺灣東部地形崎嶇,西部是以平原為主,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 大多數湖泊坐落在西部,僅有少數為天然湖泊,最大的是面積7.93平方千米的日月潭;臺灣島的地勢是東高西低。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臺灣位于我國東南海域,主體是臺灣島,此外,還有周圍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200多個島嶼,其中臺灣島是我國最大的島嶼;臺灣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臨東海和南海,而且臺灣島東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臺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占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臺灣西部地區以平原為主.10.【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臺灣島農業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臺灣有“海上米倉”之稱,其糧食作物主要種植于西部地區。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臺灣島農業發展狀況的識記。11.【答案】(1)A(2)A【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理單元概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位三江源地區,有中華水塔之稱,所以A正確;乙是長江三角洲,不是我國的能源重地,當地主要能源依靠進口,所以B錯誤;丙是黃土高原,而白山黑水指的是我國東北地區,所以C錯誤;丁是指臺灣,所以D錯誤。故選擇A。(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理單元面臨問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面臨的問題是自然生態環境惡化,所以A表述錯誤。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三江源地區、黃土高原、長江三角洲、臺灣的了解。12.【答案】C【解析】【分析】①臺灣地形以山地為主,氣候暖濕,故①錯誤;②臺灣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故②錯誤;③臺灣島上森林面積廣闊,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美稱,故③正確;④臺灣自然資源豐富,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故④正確.故選:C.【點評】臺灣位于我國東南海域,主體是臺灣島,此外,還有周圍的澎湖列島、diao魚島等200多個島嶼,其中臺灣島是我國最大的島嶼;臺灣臨東海和南海,而且臺灣島東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臺灣島地形以山地為主,臺灣西部地區以平原為主.13.【答案】(1)B(2)B【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臺灣臺北氣候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臺灣臺北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所以B符合題意。故選擇B。(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臺灣臺北氣候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臺灣臺北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所以B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臺灣臺北氣候的識記,氣候柱狀圖的識讀。14.【答案】(1)D(2)C【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南海位于臺灣的南部,所以臺灣南臨南海,故A項錯誤;由圖可知,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島的中南部,而北回歸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回歸線以南屬于熱帶,以北屬于溫帶,所以臺灣不全部屬于熱帶,故B項錯誤;由圖可知,臺灣與福建省隔臺灣海峽相望。故C項錯誤;臺灣位于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包括臺灣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其中臺灣島是中國最大的島。故D項正確。(2)臺灣很多當地人的祖先都是從中國大陸過去的,并且以東南沿海地區為主,如福建、廣東和浙江。由于中國有祭祖的風俗,所以很多臺灣同胞要到大陸來祭拜祖先。故C正確。【點評】(1)臺灣包括臺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其中臺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地勢東高西低,人口與城市主要集中于島嶼西部沿海平原。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國臺灣,也有少數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區。(2)臺灣全省人口2000多萬,97%是漢族。他們的祖先絕大部分是很早以前從福建、廣東遷移過去的,少數民族主要為高山族。臺灣是我國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全省人口絕大多數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區。臺北市是臺灣最大的城市,高雄是最大的海港。15.【答案】B【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臺灣的相關知識。閱讀題干可知,本題在于考查海峽兩岸人民的血緣關系。臺灣的居民中,漢族約占97%,他們主要是明清以來福建、廣東兩省移 民的后代,大部分人還保留著鄉音,說明臺灣和祖國大陸有著血緣上的關系;B說法正確,符合題意。大約在幾百萬年以前,由于部分陸地下沉,海水進入形成了臺灣海峽,臺灣才與大陸分離,稱為臺灣島,說明臺灣與祖國大陸有著地緣上的關系;A說法正確,但與題意不符。在我國歷史上,臺灣曾多次遭受外來侵略.1661年,鄭成功收復臺灣.1885 年清政府正式設臺灣制.1895年臺灣被ri本侵占,直至1945年抗ri戰爭勝利后才回歸祖國.說明臺灣和祖國大陸有著歷史淵源;C說法正確,但與題 意不符。從臺灣和福建等省許多居民都共同信奉媽祖等習俗,說明臺灣和祖國大陸有著文化關系;D說法正確,但與題意不符。【點評】知道臺灣和大陸的關系。16.【答案】(1)B(2)A【解析】【分析】(1)臺灣因盛產甘蔗,臺灣有東方甜島之稱,臺灣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水熱資源充足,臺灣中部、東部多山地,臺灣的西部是平原,農作物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區,選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讀圖可知,臺灣島地處熱帶、亞熱帶、地形復雜,植被垂直變化大,森林樹種豐富,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所以臺灣島被稱為“寶島”。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臺灣島農作物的主要分布地區、臺灣島上樹種豐富的主要原因。熟記課本知識點解答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