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第20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歷史九年級/上教學目標:1.了解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背景和進程。2.掌握工業革命中的重大發明創造及影響。3.分析理解工業革命的影響。目錄:一 紡織技術的革新二 蒸汽機和工廠制度的確立三 火車與鐵路目錄與教學目標史蒂芬孫制造的火車機車工業革命也叫產業革命,是資本主義時期由手工工場向大機器生產的一次飛躍。 主要是以機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產領域里的一場大變革,又是社會關系方面的一場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工業革命前工業革命后一 紡織技術的革新為什么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前提: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為工業革命提供保障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中,威廉和瑪麗入主英國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君主立憲制資本:奴隸貿易和殖民掠奪前提: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為工業革命提供保障市場:英國擁有廣大的殖民地為什么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資本:奴隸貿易和殖民掠奪市場:廣闊的殖民地構成龐大的世界市場勞動力:圈地運動使大量的農民成為了廉價勞動力前提: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為工業革命提供保障為什么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技術:工匠經驗的積累記住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爆發的原因1.政治前提:2.直接原因:3.必要條件:殖民掠奪、三角貿易圈地運動殖民地英國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工場手工業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雄厚的資本充足的勞動力豐富的原料廣闊的市場熟練的技術三角貿易、殖民地工匠經驗積累工業革命中機器的發明和使用,最初的原因是舊式織布機中的一個小零件的發明。1733年,凱伊發明 了“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的效率,使棉紗供不應求。紡織技術的革新舊式織布機飛梭哈格里夫斯,于18世紀60年代發明了稱為“珍妮機”的手搖紡紗機。珍妮機一次可以紡出多根紗線,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珍妮機的發明引發了生產領域的一系列發明,出現了更多更先進的紡織機器。珍妮機的發明代表工業革命的開端。哈格里夫斯珍妮機工業革命的進程開始時間:18世紀60年代最早的國家:英國最早的行業:棉紡織業開始標志: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1765年,珍妮機紡紗機1769年,水力紡紗機1779年,騾機1785年,水力織布機珍妮機以及棉紡織生產領域一系列發明的出現,這時制約生產的不再是機器,而是動力。以前人們在進行生產時采用的主要動力是人力、水力等,這些動力都存在明顯缺陷。這種狀況終于在200多年前被一個叫瓦特的人改變了。原因是他改良了蒸汽機。瓦特二 蒸汽機和工廠制度的確立早期蒸汽機早期發明的蒸汽機只用于礦井抽水,很不完善,且燃料消耗量大,效率低。改良18世紀中期,瓦特對蒸汽機進行了一系列改進。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瓦特改良蒸汽機后來,化工、冶金、采礦等許多生產部門都開始使用蒸汽機。到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重要的動力來源。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有什么作用呢?工業繁盛的英國曼徹斯特蒸汽時代的英國礦山工廠制度的確立(1)瓦特蒸汽機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動力,從此,工廠可以設在遠離河流的地方,工廠的規模也變得更大。(2)進入19世紀,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19世紀早期使用蒸汽機的英國煤礦大工廠與手工工場的生產有哪些不同?手工工場以家庭為單位生產,管理制度比較自由,受農時影響大。機器大工廠恰好相反,工廠有集中的生產場所,生產紀律和嚴格的管理制度。生產規模:生產技術:生產方法:管理制度:手工工場規模小,機器大工廠規模大。手工工場局限于手工技術,機器大工廠技術成熟。手工工場分工少,機器大工廠采用標準化流水線作業,分工細致。自從蒸汽機成為了機器的動力后,工廠是怎樣一幅情景?18世紀末英國工廠場景工廠規模擴大,整日機器隆隆,大量的產品堆積如山,那么那些步履蹣跚的人力畜力車輛能滿足運輸需要嗎?應該怎么辦?三 火車與鐵路1825年,英國建成世界上第一條鐵路,斯蒂芬森的火車頭拖著一長列客車和貨車前進,時速達25公里 。標志著鐵路時代的到來。1814年發明第一臺蒸汽機車,時速6千米。斯蒂芬森到1851年時,英國建成了總長約1萬千米的鐵路網。鐵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 發明 時間 發明者 地位生產機器 動力機器 運輸機器 珍妮紡紗機1765年哈格里夫斯工業革命開始標志改良蒸汽機1785年瓦特工業革命主要標志蒸汽機車1825年斯蒂芬森標志著鐵路時代開始工業革命的主要成就1840年前后,英國的大機器生產已基本取代了工場手工業,工業革命基本完成。 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法國、美國、德國也先后進行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完成思考:歐美國家進行工業革命時,中國處于怎樣狀態?中國處于清政府統治期間,實行閉關鎖國的外交政策,中國社會基本與世隔絕。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為擴大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發動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激發國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學習,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掀起洋務運動。生產力: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英國棉花加工量增長表英國生鐵產量增長表工業革命的影響手工工場機器工廠生產力: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生產組織形式:手工工場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制度確立材料:大批的農村人口背井離鄉涌入城市,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從18世紀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17世紀中—19世紀中英國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比較推動了城市化進程(城市人口增加)材料:造成了環境污染、貧富分化加劇大量的貧民常年居住在沒有基本衛生設施和通風設備的住房內。許多巨大的蒸汽輪船,發出嗆人的濃煙,岸邊工廠排放的污水,使河水變得渾濁不堪。——摘編自《文明的力量》材料: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豐富了人們衣食的種類,便利了人們的交往工業革命前,人們干活懶散拖拉。工業革命后,整個社會變成一個騷動的蜂巢,絕大多數人像工蜂般辛勤勞動。在工業革命后的歐美國家,華而不實的上層社會服裝逐漸被拋棄,簡樸實用的服裝流行。許多年以前,專供上層社會享用的食品,如巧克力、果醬、茶葉等,也逐漸成為大眾化的食品。工業化以后,田園詩般的悠閑生活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快節奏的緊張生活,即使出行也挑選盡可能快點到達目的地的方式。全面分析工業革命的影響,得出啟示(1)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工業化時代)(2)手工工場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制度確立(3)推動了城市化進程(城市人口增加)(4)造成了環境污染,貧富分化加劇(5)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豐富了人們衣食的種類,便利了人們的交往工業革命原因:①英國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②手工工場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開始標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主要標志:1825年斯蒂芬森發明火車影響:交通工具: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機作用: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啟示: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②發展經濟要與保護環境并重生產組織形式:現代工廠制度(1)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工業化時代)(2)手工工場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制度確立(3)推動了城市化進程(城市人口增加)(4)造成了環境污染,貧富分化加劇(5)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豐富了人們衣食的種類,便利了人們的交往總結板書設計作業完成練習冊中的相關習題。歷史九年級/上謝謝觀看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0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背景和進程。2.掌握工業革命中的重大發明創造及影響。3.分析理解工業革命的影響。【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目錄)紡織技術的革新蒸汽機和工廠制度的確立火車與鐵路視頻:第二次工業革命工業革命也叫產業革命,是資本主義時期由手工工場向大機器生產的一次飛躍。 主要是以機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產領域里的一場大變革,又是社會關系方面的一場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二、新課講解模塊一、紡織技術的革新為什么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前提: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為工業革命提供保障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中,威廉和瑪麗入主英國 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為什么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資本:奴隸貿易和殖民掠奪市場:勞動力:圈地運動使大量的農民成為了廉價勞動力技術:工匠經驗的積累記住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爆發的原因1.政治前提:英國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2.直接原因:工場手工業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紡織技術的革新工業革命中機器的發明和使用,最初的原因是舊式織布機中的一個小零件的發明。1733年,凱伊發明 了“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的效率,使棉紗供不應求。哈格里夫斯,于18世紀60年代發明了稱為“珍妮機”的手搖紡紗機。珍妮機一次可以紡出多根紗線,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珍妮機的發明引發了生產領域的一系列發明,出現了更多更先進的紡織機器。珍妮機的發明代表工業革命的開端。工業革命的進程開始時間:18世紀60年代最早的國家:英國最早的行業:棉紡織業開始標志: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珍妮機以及棉紡織生產領域一系列發明的出現,這時制約生產的不再是機器,而是動力。以前人們在進行生產時采用的主要動力是人力、水力等,這些動力都存在明顯缺陷。這種狀況終于在200多年前被一個叫瓦特的人改變了。原因是他改良了蒸汽機。模塊二 、蒸汽機和工廠制度的確立1、開始標志:出示圖片:早期蒸汽機早期發明的蒸汽機只用于礦井抽水,很不完善,且燃料消耗量大,效率低。瓦特改良蒸汽機18世紀中期,瓦特對蒸汽機進行了一系列改進。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后來,化工、冶金、采礦等許多生產部門都開始使用蒸汽機。到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重要的動力來源。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有什么作用呢?1.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2.工廠制度的確立(1)瓦特蒸汽機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動力,從此,工廠可以設在遠離河流的地方,工廠的規模也變得更大。(2)進入19世紀,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大工廠與手工工場的生產有哪些不同?生產規模:手工工場規模小,機器大工廠規模太。生產技術:手工工場局限于手工技術,機器大工廠技術成熟。生產方法:手工工場分工少,機器大工廠采用標準化流水線作業,分工細致。管理制度:手工工場以家庭為單位生產,管理制度比較自由,受農時影響大。機器大工廠恰好相反,工廠有集中的生產場所,生產紀律和嚴格的管理制度。自從蒸汽機成為了機器的動力后,工廠是怎樣一幅情景?工廠規模擴大,整日機器隆隆,大量的產品堆積如山,那么那些步履蹣跚的人力畜力車輛能滿足運輸需要嗎?應該怎么辦?模塊三、火車與鐵路1814年發明第一臺蒸汽機車,時速6千米。1825年,英國建成世界上第一條鐵路,斯蒂芬森的火車頭拖著一長列客車和貨車前進,時速達25公里 。標志著鐵路時代的到來。到1851年時,英國建成了總長約1萬千米的鐵路網。鐵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工業革命的主要成就工業革命的完成1840年前后,英國的大機器生產已基本取代了工場手工業,工業革命基本完成。 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法國、美國、德國也先后進行了工業革命。思考:歐美國家進行工業革命時,中國處于怎樣狀態?中國處于清政府統治期間,實行閉關鎖國的外交政策,中國社會基本與世隔絕。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為擴大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發動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激發國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學習,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掀起洋務運動。工業革命的影響生產力: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生產組織形式:手工工場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制度確立材料:大批的農村人口背井離鄉涌入城市,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從18世紀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推動了城市化進程(城市人口增加)大量的貧民常年居住在沒有基本衛生設施和通風設備的住房內。許多巨大的蒸汽輪船,發出嗆人的濃煙,岸邊工廠排放的污水,使河水變得渾濁不堪。——摘編自《文明的力量》造成了環境污染、貧富分化加劇材料:工業革命前,人們干活懶散拖拉。工業革命后,整個社會變成一個騷動的蜂巢,絕大多數人像工蜂般辛勤勞動。在工業革命后的歐美國家,華而不實的上層社會服裝逐漸被拋棄,簡樸實用的服裝流行。許多年以前,專供上層社會享用的食品,如巧克力、果醬、茶葉等,也逐漸成為大眾化的食品。工業化以后,田園詩般的悠閑生活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快節奏的緊張生活,即使出行也挑選盡可能快點到達目的地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豐富了人們衣食的種類,便利了人們的交往全面分析工業革命的影響,得出啟示(1)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工業化時代)(2)手工工場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制度確立(3)推動了城市化進程(城市人口增加)(4))造成了環境污染,貧富分化加劇(5)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豐富了人們衣食的種類,便利了人們的交往三、課后小結四、板書設計五、課后作業完成練習冊中的相關習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0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 教案.docx 第20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 課件.pptx 第一次工業革命.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