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1.2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一、單選題1.黃土高原上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 )A.水稻 B.油菜 C.甘蔗 D.小米2.關于黃土高原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黃河下游,由黃河沖積物組成B.位于從濕潤向干旱過渡、植被由森林向草原過渡地帶C.位于中溫帶,糧食作物以春小麥為主D.位于大興安嶺、太行山以西,多為內流區3.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復雜的自然環境使我國不同區域的生產生活內容豐富多彩,下列被深深烙上黃土高原印記的是( )A.臨河建屋,小船悠悠 B.安塞腰鼓,窯洞居住C.綠洲農業,瓜果飄香 D.靠天養畜,牦牛成群4.讀下列山脈分布圖,其中東北平原所在的區域應該是( )A. B.C. D.5.陜西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西安是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名城。結合下圖,回答問題。(1)下列對陜西自然環境描述正確的有( )①地形種類單一 ②地勢南、北高,中部低③高原山地面積廣大 ④關中平原位于南方地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陜北高原地域特征顯著,體現其特征的有( )①窯洞內冬暖夏涼②信天游高亢奔放③高原上牦牛成群④黃土地千溝萬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是指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環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地理氣候不同,導致思想觀念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以下描述符合該觀點的是( )A.位于黑龍江東北部的大興安嶺,是著名的紅松之鄉B.黃土土質疏松,高原上的人們有挖窯洞居住的習俗C.四川盆地日照不足,冬季寒潮侵襲,不宜全年耕種D太湖流域河湖密布,土壤肥沃,是著名的“天府之國”7.黃土高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A.6,7月份 B.7,8月份 C.8,9月份 D.6—9月8.黃土高原地區的陜北民歌具有高亢、豪放的特征,但當地人往往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這可能是受黃土高原________的地形特征影響形成的。( )A.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B.地勢平坦,一望無際C.干溝萬壑,支離破碎 D.山嶺眾多,地表崎嶇9.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是( )A.植被的破壞 B.不合理的耕作C.開礦 D.土質、降水、地形等10.讀水土流失與地表植被關系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土流失與地表植被覆蓋的多少沒有關系B.植被覆蓋率越低,水土流失越嚴重C.植被覆蓋率越高,水土流失越嚴重D.植被覆蓋率越低的地方就越不會有水土流失發生11.在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建設中,不可取的是( )A.植樹種草 B.退耕還林C.減少放牧數量 D.開墾陡坡種糧12.讀中國四大區域圖,完成小題.(1)下列關于區域敘述正確的是( )A.甲﹣﹣三江源地區﹣﹣中華水塔B.乙﹣﹣長江三角洲﹣﹣能源重地C.丙﹣﹣黃土高原﹣﹣白山黑水D.丁﹣﹣港澳﹣﹣東方之珠(2)下列區域主要問題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甲﹣水污染 B.乙﹣耕地資源短缺C.丙﹣水土流失 D.丁﹣火山地震多發二、綜合題13.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觀察“黃土高原景觀”圖,黃土高原地表景觀特征是 .對當地人們的生活影響是?(2)請簡要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 (回答1點即可).人為原因: (回答1點即可).(3)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了 河下游成了地上河.(4)在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建設中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植樹種草,修梯田筑堤壩 ②退耕還林 ③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 ④開墾坡地擴大耕地面積 ⑤政府出資家家建沼氣,做飯不用柴火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14.黃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黃土堆積區,也是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稱。山脈:A B 河流:C (2)從五帶看,黃土高原地區屬于 帶,從季風影響看,該地區屬于 區。(3)由圖可知,延安在1951~1991年的40年中,約有 年為澇年,約有 年為旱年,可見當地最主要的自然災害是 ,造成該災害的自然原因是 。(4)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人為原因是( )A.7、8月暴雨集中 B.黃土土質疏松C.地表植被稀少 D.人類的過度開發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2.【答案】B3.【答案】B4.【答案】B5.【答案】(1)C(2)B6.【答案】B7.【答案】B8.【答案】C9.【答案】D10.【答案】B11.【答案】D12.【答案】(1)A(2)A13.【答案】(1)溝壑縱橫;不利于農業生產,也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2)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多暴雨;濫砍濫伐、植被的人為破壞;(3)黃(4)B14.【答案】(1)太行山;秦嶺;黃河(2)北溫;季風(3)10;24;旱澇災害;季風不穩定,冬春季降水少,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4)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