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二政治選擇性必修三(統編版) 重點知識點匯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二政治選擇性必修三(統編版) 重點知識點匯總

資源簡介

邏輯與思維 知識匯總
第一課 走進思維世界
1.思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思維與意識同義。狹義的思維與理性認識同義。
感性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現象和外部聯系的反映,是認識的初級階段。
本書中所說的“思維”主要是從狹義角度來講的,指認識的高級階段,是對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反映。
思維是人的特有屬性。
2. 思維的特征
①思維具有間接性.
思維能夠憑借獲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
②思維具有概括性.
思維能夠從多種事物及其各種各樣的屬性中,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把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
③思維具有能動性:思維能夠提煉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別于客觀實際的認識。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又反作用于實踐
3. 思維的基本形態: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
項目 抽象思維 形象思維
含義 人的思維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屬性,通過語詞鞏固下來,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 人的思維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 形象特征, 并以感性形象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
區別 基本單元 概念 感性形象
思維形式 以概念、判斷和推理等反映認識對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在感覺、知覺和表象的基礎上, 運用聯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 認識對象,觸及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主要特征 基本單元的概念性,運行方式的推導性,思維表達的嚴謹性 基本單元的形象性、運行方式的 想象性、思維表達的情感性
聯系 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區分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在實際思維活動中,抽象思維與 形象思維雖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 二者都來源于實踐。形象思維是抽象思維的基礎,抽象思維依賴于形象思維, 形象思維有待于上升到抽象思維。


第二課 把握邏輯要義
一、推理
(1)推理是由前提和結論構成的,
(2從真前提推出真結論,并不取決于思想的具體內容,而是取決于思想的形式結構 。
(3)形式邏輯的核心任務是要把握從真前提推導出真結論的規律和規則。
二、 論證與論辯
(1)論證:把推理的理由講出來作為“論點”的“論據”,就構成了通常所說的“論證”。
(2)論辯:用這樣的論證方式去說服人,讓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或者用這樣的論證方式去反駁別人的觀點,就構成了“論辯”。
三、 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
1.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要求(必須前后一致)
①遵循同一律的理由是什么?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確定性的思維。
②同一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內容是什么?
(1)常用公式:“A是A”。
(2)基本內容: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
③同一律的要求是什么?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轉移論題。
⑤違反同一律所犯的邏輯錯誤是?“混淆概念”或“偷換概念”,“轉移論題”或“偷換論題”
2. 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不可自相矛盾)
①遵循矛盾律的理由是什么? 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維
②矛盾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內容是什么?
(1)常用公式:“A不是非A”。
(2)基本內容: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表示對A否定的論斷)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③矛盾律的要求是什么?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
④違反矛盾律所犯的邏輯錯誤是什么?“自相矛盾”。
3.排中律:思維的明確性要求(不能騎墻居中)
①遵循排中律的理由是什么?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明確性的思維。
②排中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內容是什么?
(1)常用公式:“A或者非A”。
(2)基本內容: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
③排中律的要求是什么?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不成立。
④違反排中律所犯的邏輯錯誤是什么?“兩不可”
規律名稱 基本內容 公式 適用范圍 要求 邏輯錯誤
矛盾律 一個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真 A不是非A 矛盾判斷和反對判斷 一致性(不能同真, 必有一假) 自相矛盾 (兩可)
排中律 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 A或者非A 矛盾判斷 明確性(不能同假, 必有一真) 兩不可
同一律 思想自身同一 A是A 概念和判斷 確定性(自身同一) 偷換概念、偷換論題
第三課 領會科學思維
1.基本條件:
內容真實和形式正確是科學思維的兩個基本條件。
2.含義:
泛指符合認識規律、遵循邏輯規則的思維,是能夠達到正確認識結果的思維。
科學思維不是與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并列的思維形態,而是對實踐中遵循邏輯思維要求、運用辯證思維方法、創新性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的統稱
3. 科學思維的特征:
①追求認識的客觀性??茖W思維總是從實際出發,力圖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它尊重實踐檢驗的結果,注重實事求是的推理和論證,堅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觀規律
②結果具有預見性。科學思維總是通過對事物歷史與現實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發展的規律,并對事物的發展趨勢、發展前景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斷
③結果具有可檢驗性。科學思維能夠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接受實踐的嚴格檢驗,修正錯誤,堅持真理
4. 學習科學思維的意義:
⑴思維素養意義
①(邏輯思維意義)有利于我們糾正邏輯錯誤,駁斥詭辯,捍衛真理。
②(辯證思維意義)有利于我們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
③(創新思維意義)有利于我們把握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從而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提高我們的創新能力
⑵思想政治意義
①有助于我們認清社會發展規律和階段性特征,正確認識不同的社會實踐中的國情和世情,準確把握我們所在的歷史方位,提高我們的政治站位,提升我們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覺悟
②助于我們發揚科學精神,積極投身于當代中國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以銳意進取的態度和負責任的行動促進社會和諧,助力國家強盛和民族復興
⑶總意義:
①把握科學思維的精髓,學會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正確認識事物,提高學習和工作的效率;
②可以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更好地報效國家、服務社會、造福人類。
第二單元 遵循邏輯思維規則
第四課 準確把握概念
1.①概念:就是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
②概念的屬性: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
2. 概念與詞語有什么關系?
⑴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
⑵不同的語詞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
⑶同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
⑷并非每一個語詞都表達概念。
①一般,漢語中的實詞都表達概念,而虛詞(除連詞外)不表達概念。②孤立的助詞和嘆詞則通常不表達概念
3. 概念內涵的含義: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它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
概念外延的含義: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事物的范圍。它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有哪些”。
關系: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
4. 什么是相容關系?
⑴含義:如果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具有相同的部分,則為相容關系
⑵依據所指范圍相同部分的多少,概念外延的相容關系分為:全同關系、屬種關系或種屬關系、交叉關系。
①全同關系:指兩個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②屬種關系或種屬關系:指一個概念的外延包含著另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為屬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為種概念。
③交叉關系:指兩個概念之間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5. ⑴不相容關系的含義:如果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不具有相同部分,則為不相容關系(又稱全異關系)
⑵不相容關系可以進一步分為:矛盾關系和反對關系。
①矛盾關系:指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等于該屬概念的外延。
②反對關系:指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小于該屬概念的外延。
6. ⑴定義的含義:定義是從內涵方面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給一個概念下定義,就是用簡明的語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
⑵定義的構成:定義由被定義項、定義項和定義聯項三部分構成。
⑶下定義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種差加屬概念。
7. 下一個正確的定義的要求是什么?
① 定義項與被定義項的外延必須全同。否則就會犯“定義過寬”或“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
② 定義項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否則,就會犯“同語反復”或“循環定義”的邏輯錯誤。
③ 定義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
④ 定義不能用比喻。

8. 什么是劃分?劃分的方法?劃分的構成是怎樣的?
⑴含義:劃分是從外延方面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
⑵方法:它是依據一定的標準,把一個概念的外延分為幾個小類。小類是大類的種,大類是小類的屬。劃分就是把一個屬分為幾個種的邏輯方法。
⑶構成:劃分由母項和子項兩部分構成。
9. 作出正確劃分的要求是什么?
(1)必須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對象之間的客觀關系。
(2)要遵循劃分的邏輯規則
①子項的外延之和必須等于母項的外延。否則,就會犯“劃分不全”或“多出子項”的邏輯錯誤。
②在同一次劃分中,只能用同一個標準。否則,就會犯“劃分標準不一”的邏輯錯誤。
③劃分應該逐級進行,不能越級。否則,就會犯“越級劃分”的邏輯錯誤。
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
1.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
2.判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
斷定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肯定,二是否定。如果既不肯定什么,又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斷。
(2)判斷有真假之分。
如果一個判斷的斷定符合認識對象的實際情況,它就是真的;否則,它就假的。
3.檢驗判斷正確與否的標準及兩個基本特征之間的關系
判斷來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其正確與否要經受社會實踐的檢驗。
符合實際的判斷就是真判斷,不符合實際的判斷就是假判斷。
4. 如何表達判斷?
⑴判斷是通過語句表達的.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
⑵ 不作斷定、沒有真假的語句并不表達判斷。一般來說,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不直接表達判斷。
⑶(根據語境確定語句的含義。)對于含義不明確的語句,我們需要依據語言的具體情況排除歧義,
5. 判斷的類型有哪些?
①簡單判斷:指直接由概念構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簡單判斷包括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
②復合判斷: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叫作復合判斷。復合判斷包括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
第二框 正確運用簡單判斷——性質判斷
1.性質判斷(直言判斷)
含義:性質判斷就是斷定認識對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種性質的簡單判斷。
構成:性質判斷主要由 量項、 主項、 聯項、 謂項構成。
2. 六種基本判斷形式:
全稱肯定判斷、全稱否定判斷,
特稱肯定判斷、特稱否定判斷,
單稱肯定判斷、單稱否定判斷。
(1)全稱判斷(有時不需要)、特稱判斷需要量項。
(2)單稱判斷不需要量項,而是由主項、聯項和謂項三部分構成
3. 準確運用性質判斷應注意的問題
(1)不能缺少主項和謂項,否則判斷就不完整。
(2)避免主項與謂項配合不當,否則不能如實地反映事物狀況,容易造成誤解。
(3)要準確地使用量項和聯項,以保證判斷的“質”和“量”都準確無誤。
(4)誤用多重否定。(記下來)
4. 正確運用簡單判斷——關系判斷
①含義:斷定認識對象之間關系的判斷。
②組成:一般由關系者項、關系項、量項構成。
③根據“關系的性質”可分為:對稱性關系 和 傳遞性關系
(1)對象之間關系對稱性的三種表現形式:對稱關系、反對稱關系、非對稱關系
①對稱關系:如果一對象對另一對象具有某種關系,另一對象對這一對象還具有那種關系,這種關系被稱為對稱關系。
②反對稱關系:如果一對象對另一對象具有某種關系,另一對象對這一對象不再具有那種關系,這種關系被稱為反對稱關系。
③非對稱關系:如果一對象對另一對象具有某種關系,另一對象對這一對象在有的情況下具有那種關系、在有的情況下不具有那種關系,這種關系就被稱為非對稱關系。
(2)對象之間關系傳遞性的三種表現形式: 傳遞關系、反傳遞關系、非傳遞關系
①傳遞關系:如果一對象對另一對象具有某種關系,另一對象對第三個對象也具有那種關系,該對象與第三個對象之間還具有那種關系,這種關系被稱為傳遞關系
②反傳遞關系:如果該對象與第三個對象不再具有那種關系,這種關系被稱為反傳遞關系。圖示如下(a、b和c為特定認識范圍內的任意對象
③非傳遞關系:如果該對象與第三個對象在有的情況下具有那種關系、在有的情況下不具有那種關系,這種關系就被稱為非傳遞關系
考點三 正確運用復合判斷——復合判斷基本知識
一、復合判斷基礎知識
(1)含義: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
(2)組成:復合判斷由聯結詞和支判斷兩部分組成。
(3)復合判斷的種類 根據斷定情況的不同,復合判斷分為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多個種類
二、聯言判斷:
①聯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
②聯言判斷的真假值特征是什么?
在聯言判斷中,當且僅當,組成它的每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
它要求各個聯言支的斷定都要與實際相符合。如果有一個聯言支是假的,這個聯言判斷就是假的
三、選言判斷?
1.含義:選言判斷是斷定對象可能情況的判斷。在若干可能的事物情況中至少或只能有一種情況存在。
2.分類:依據選言判斷對選言支之間關系的斷定情況,選言判斷分為相容選言判斷和不相容選言判斷。
3. ⑴相容選言判斷:
① 選言支所斷定的情況可以同時并存,這樣的選言支叫相容的選言支,這樣的選言判斷叫相容選言判斷。
②在日常語言中,“或者”“或者……或者……”“是……還是……”“也許……也許……”可以用來表達相容選言判斷
③相容選言判斷的真假值特征
一個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至少有一個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沒有選言支是真的,這個相容選言判斷就是假的
⑵不相容選言判斷:
①選言支所斷定的情況只能有一種存在,不能有兩種和兩種以上的情況并存,這樣的選言支叫不相容的選言支,這樣的選言判斷叫不相容選言判斷。
②在日常語言中,“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③不相容選言判斷的真假值特征:一個不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
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言支是真的,或者沒有選言支是真的,這個不相容選言判斷就是假的。

四、正確運用假言判斷
1.含義:假言判斷是斷定事物某情況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況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的判斷。假言判斷又叫條件判斷。
2.⑴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充分條件關系的判斷
①如果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必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充分條件。
(有前必有后,無前未必無后)
②“如果……那么……” “倘若……則……” “只要……就……”
③斷定情況:只斷定一個判斷前件是真的,后件也是真的。(不斷定前件是假的時,后件怎么樣)
3.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必要條件關系的判斷。
①必要條件是產生某種事物情況所不可缺少的條件。如果沒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一定沒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必要條件。(無前必無后,有前未必有后)
②“只有……才……” “必須……才……” “除非……才……”
③斷定情況:
只斷定一個判斷前件是假的,后件也是假的。
(不斷定前件是真的時,后件怎么樣)(無前必無后,有前未必有后)
4.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①有了這種情況,必將產生某種情況;沒有這種情況,必不產生該種情況。(有前必有后、無前必無后)
②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充分必要條件關系的判斷,是同時斷定充分和必要兩種條件關系的假言判斷。
③“……當且僅當……才……”
④斷定情況:
斷定一個判斷前件是真的,后件也是真的;前件是假的,后件也是假的。(有前必有后、無前必無后)

第六課 掌握演繹推理方法 第一框 推理與演繹推理概述
1.推理
(1)推理的含義:
從一個或幾個已有的判斷推出一個新判斷的思維形式就是推理。(獲得新知識的方法)
(2)推理結構:
①組成要素:前提與結論。
②推理結構:由前提推出結論的邏輯聯系方式,叫作推理結構。
③形式邏輯的研究對象:推理結構。
(3)分類標準及種類
①依據對個別與一般的關系的認識區分:演繹推理、歸納推理、類比推理
②形式邏輯從前提與結論之間是否有必然聯系的角度,將推理分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
⑷形式邏輯的研究對象:推理的形式結構

2.什么是演繹推理?正確的演繹推理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是什么?
⑴演繹推理的含義:演繹推理是從一般性前提推出個別性結論的推理。演繹推理是前提蘊涵結論的必然推理。
⑵正確的演繹推理必須具備的條件
①作為推理根據的前提是真實的判斷。
②推理結構正確。

第二框 簡單判斷的演繹推理方法
一、性質判斷換質推理
1. 含義:它是通過改變已知性質判斷的“質”而得出一個新判斷的推理。(即將肯定判斷形式轉換為否定判斷形式,將否定判斷形式轉換成肯定判斷形式。)
2. 性質判斷換質推理 的規則是什么?
①推理時不改變前提判斷的主項和量項。
②改變前提判斷的質,即把肯定判斷變為否定判斷,把否定判斷變為肯定判斷。
③找出前提性質判斷中與謂項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為結論性質判斷的謂項。
3. 換質推理的兩步法:
第一步:主項和謂項不變,將聯項“是”改為“不是”或“不是”改為“是”。
第二步:將謂項改為與其相矛盾的概念。
二、性質判斷換位推理,
1.含義:性質判斷換位推理又叫換位法。它是通過改變已知性質判斷的主項和謂項的位置而得出一個新判斷的推理。簡言之:就是改變主項和謂項的位置的推理方法

2. 所謂項的周延性:指的是性質判斷的主項和謂項的周延性
判斷種類 主項 謂項
全稱肯定判斷 周延 不周延
全稱否定判斷 周延 周延
特稱肯定判斷 不周延 不周延
特稱否定判斷 不周延 周延
單稱肯定判斷 周延 不周延
單稱否定判斷 周延 周延
《性質判斷周延歌》
周延、不周延,質、量來判斷。
主項看量項,全、單周延,特稱不周延。
謂項要看質,否定周延,肯定不周延。
3. 性質判斷換位推理 的規則是什么?
①推理時不改變前提判斷的聯項。(“質”不變,即肯定或否定不變)
②將前提判斷的主項和謂項的位置互換。
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項,換位后也不能周延。
4. 性質判斷換位推理 的具體方法是什么?
第一步:不改變聯項。主項與謂項的位置互換
第二步:前提中不周延的項換位后不能周延。
三、性質判斷換質位推理
①在思維活動中,我們可以將換質法和換位法結合起來使用,即進行換質位推理(換位質推理)
②換質時遵守換質推理的規則,換位時遵守換位推理的規則,一步換質,一步換位,換質換位交替進行。
四、三段論推理
1. 三段論推理的含義:它是以兩個已知的性質判斷為前提,借助一個共同的項推出一個新的性質判斷的推理。
2. 三段論的結構是怎樣的?
三段論:大項、中項小項、大前提、小前提、結論。
⑴項:①“大項”: 結論中的謂項;
②“小項”: 結論中的主項;
③“中項”: 結論中不出現而在前提中出現兩次的那個項。
⑵前提:①大前提: 包含大項的前提;
②小前提:包含小項的前提。
3. 三段論的規則及違反規則所犯的邏輯錯誤是什么?
①一個形式結構正確的三段論只能有三個不同的項。
如果出現四個不同的項,結論就不能必然得出。犯“四概念”的邏輯錯誤。
②一個形式結構正確的三段論的中項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違反這一規則,就會犯“中項不周延”的邏輯錯誤。
③前提中不周延的項在結論中不得周延。(小項和大項)
否則,就會犯“大項不當擴大”或“小項不當擴大”的錯誤
④兩個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結論。(三段論中不能有兩個否定前提)
結論為否定,當且僅當,前提中有一否定。
第三框 復合判斷的演繹推理方法
一、聯言推理及其方法
1. 推理依據:聯言推理是依據聯言判斷的邏輯性質進行的推理(一假即假,全真才真)
2.聯言推理的有效推理結構——合成式
①聯言推理的合成式的依據:從聯言判斷和它的聯言支的真假關系來說,如果所有的聯言支都是真的,聯言判斷就是真的。
②聯言推理的合成式的具體形式:聯言推理的前提分別斷定了各個聯言支是真的,它的結論就能斷定由這些聯言支所構成的聯言判斷是真的。

3.聯言推理的有效推理結構——分解式
①聯言推理的分解式的依據:從聯言判斷和它的聯言支的真假關系來說,如果一個聯言判斷是真的,它的聯言支都是真的。
②聯言推理的分解式的具體形式:聯言推理的前提斷定聯言判斷是真的,它的結論就能斷定這個聯言判斷的聯言支是真的。
二、選言推理及其方法
1. 推理依據:相容選言推理: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不相容選言推理:有且只有一個真才真
2. ①相容選言推理的有效式(正確的推理結構):否定肯定式
一個相容的選言推理的正確的推理結構,只能是否定選言判斷前提中的一部分選言支,結論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選言支。
3.不相容選言推理的兩個有效式分別是什么?
①肯定否定式:如果肯定了選言判斷前提中的一部分選言支,結論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選言支。
②否定肯定式:如果否定了選言判斷前提中的一部分選言支,結論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選言支。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1. 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推理依據、有效式
⑴推理依據: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邏輯性質。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所斷定的前件和后件的關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反過來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充分條件:有前必有后,無前后不定,有前無后必假。)
⑵有效式:
①肯定前件式。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斷的前件,結論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斷的后件;
②否定后件式。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斷的后件,結論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斷的前件。
2.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推理依據、有效式
⑴推理依據: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邏輯性質。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所斷定的前件和后件的關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過來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必要條件:無前必無后,有前后不定,無前有后必假。)
⑵有效式:
①否定前件式。如果否定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前件,結論就可以否定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后件;
②肯定后件式。如果肯定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后件,結論就可以肯定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前件。
4.充分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推理依據、有效式
⑴推理依據: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所斷定的前件和后件的關系是:
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
反過來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充分必要條件:有前必有后,無前必無后。)
⑵充分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規則:
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隙ê蠹鸵隙ㄇ凹?,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舉例 肯定前件式 否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式 否定后件式
充分條件 假言推理 天下雨 地面濕 √天下雨 地一定濕 √地沒濕 天一定沒下雨
必要條件 假言推理 年滿十八歲 有選舉權 √未滿十八歲 一定沒選舉權 √有選舉權 一定滿十八歲
充分必要條件 假言推理 三角形有一個角是90°這是一個直角三角形 √ √ √ √
5. 演繹推理的保真條件是什么?
演繹推理是必然推理,是從真前提保證推出真結論的推理。
前提真實,遵循演繹推理規則。
第七課 學會歸納與類比推理 第一框 歸納推理及其方法
一、歸納推理
1.含義:以個別性或特殊性知識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結論,這種推理形式叫作歸納推理。
歸納推理可以分為不完全歸納推理和完全歸納推理。
2. 什么是完全歸納推理?它的特征是什么?
⑴含義:如果歸納推理的前提遍及認識的全部對象,這樣的推理就叫作完全歸納推理。
⑵特征:這種推理的前提與結論之間具有保真關系,它是一種必然推理
⑶保證完全歸納推理的結論真實可靠的條件是什么?
①斷定個別對象情況的每個前提都應該是真實的。
②所涉及的認識對象,一個都不能遺漏。
3.不完全歸納推理
①依據:憑借思維的能動性。
②含義:不完全歸納推理是根據某類認識對象中的部分對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種屬性,推出該類全部對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種屬性的歸納推理.
簡單枚舉歸納推理和科學歸納推理都是不完全歸納推理。
③特征:不完全歸納推理的前提與結論之間的聯系是或然的
④不完全歸納推理容易犯有“輕率概括”的邏輯錯誤
⑤提高不完全歸納推理結論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認識對象和有關現象之間尋找因果聯系。
4. 因果聯系的含義是什么?探求因果聯系的方法是什么?
(1)含義:因果聯系是事物或現象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
⑵①求同法②求異法③共變法④求同求異并用法⑤剩余法
第二框 類比推理及其方法
1. 類比推理的含義:類比推理就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在一些屬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們在其他屬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類比 比較 比喻
區別 基礎 是在比較的基礎上 在比較的基礎上
性質 它是一種推理。 它是一種簡單的認識方法。 是一種修辭手法
目的 得出新知識。 認識兩類事物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動形象地描寫或說明 認識對象。
聯系 類比和比喻都以比較為基礎。類比要在比較的基礎上得出新的結論

2.類比推理的實質:或然推理
3. 類比推理的方法
⑴從思維方法的角度看,模擬方法是一種類比推理方法
⑵從思維的角度說,類比推理可以有以下幾種具體方法:
①在對象的要素和結構之間進行類比;
②在對象的功能之間進行類比;
③從導致事物某種功能的條件方面進行類比。
4. (1)類比的根據越多越好。
(2)作為類比推理根據的相同屬性越是接近本質屬性,相同屬性與推出屬性之間的相關程度越高,結論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3)前提中確認的屬性不應該有與結論相互排斥的屬性。防止犯“機械類比”的錯誤
第三單元 運用辯證思維方法
第八課 把握辯證分合 第一框 辯證思維的含義與特征
1. 辯證思維的觀點:所謂辯證思維,就是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其實質和核心是運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
形而上學思維: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看問題,
2. 辯證思維的特征?
整體性和動態性。辯證思維在整體性與獨立性、動態性與靜態性的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
3. 辯證思維與詭辯論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用實踐的觀點看問題
第二框 分析與綜合及其辯證關系
一、分析:
1. 含義:分析就是把認識對象分解為各個部分、各個要素、各個層次,或者把認識對象的復雜的發展過程分解為若干階段,分別加以認識的一種思維方法。
2.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①定性分析:是確定研究對象是否具有某種性質或某種成分的分析。主要解決“有沒有”“是不是”的問題。
②定量分析:是確定研究對象在某個方面的量“有多少”的分析。
③功能分析:確定研究對象是否具有某些功能或具有哪些功能的分析。主要解決研究對象“有什么作用”的問題。
④因果分析:確定引起某一現象發生或變化原因的分析。主要解決研究對象“為什么”的問題。
3. 分析方法的特征是什么?
①優點:精確。
②局限性:如果止于分析,就會產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片面認識。
二、綜合
1.含義:綜合是一種把認識對象的各個部分、各個要素、各個層次和不同發展階段,按照其固有的聯系聯結和統一起來進行考察的思維方法。
綜合的特征:整體性
2. 分析與綜合的辯證關系是什么?
(1)從辯證思維角度看,分析是綜合的基礎,綜合是分析的先導;分析為綜合做準備,而綜合的結果又指導人們繼續對事物進行新的分析。
(2)在辯證思維中,分析和綜合是方向相反卻相輔相成的對立統一的關系。
3. 辯證地分析與綜合的客觀基礎是什么?
辯證的分析與綜合是客觀事物的矛盾在思維中的反映。辯證的分析與綜合的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體現
第九課 理解質量互變 第一框 認識質量互變規律
1.⑴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
⑵質:質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區別于他事物的內部固有的規定性。質與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
⑶量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以及事物構成因素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方式。
⑷量總是一定事物的量,不存在離開具體事物的“純粹”的量。
2. 事物發展的狀態(形式)原理:
(事物的發展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①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②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③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
(1)要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
(2)在量變達到一定程度,要抓住時機,促成質 變,實現事物的飛躍。
⑶堅持適度原則
3. 質量互變規律要求:要求我們以統一性的觀念正確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量變與質變、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關系。
第二框 把握適度原則
一、適度的含義
⑴什么是度?事物質與量的統一體現在“度”中。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的量的限度。
⑵關節點(或臨界點):關節點是事物量變達到的極限,是引起質變的節點。
⑶度與關節點的關系:任何度的兩端都存在著極限或界限,這就是關節點或臨界點;度是關節點范圍內的幅度。
二、1. 遵循適度原則的必要性?①事物的變化是發生在度的范圍之內還是超出度的范圍,這是區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志。
②為了保持我們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質,應當把事物的變化控制在度的范圍內,防止過猶不及。
2.適度原則的含義:從思維方式上說,適度原則就是要在“度”的范圍內尋求和把握事物發展的適當程度的原則。適當就是幅度“得當”,而不是“失當”
3. 折中主義
(1)折中主義的含義:是企圖把對立的思想、觀點和理論無原則地調和拼湊在一起的做法。
(2)特征和表現:
把矛盾雙方等同起來,不分主次;把對立雙方調和起來,混淆是非;在原則問題上模棱兩可,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和堅持的立場。它是一種無原則的思維方式,是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表現形式。
第十課 推動認識發展 第一框 不作簡答肯定與否定
1.任何事物內部都包含著肯定與否定兩個方面
肯定方面 否定方面
含義 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這一事物為它自身的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 促使該事物滅亡的方面, 即促使它轉化為他事物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
地位與 作用 研究它們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分析事物內部這兩個相反方面的 對立統一及其相互轉化,揭示事物發展的趨勢和道路。
辯證關系 對立:①肯定方面:維持著事物的質的規定性,當其處于優勢時,事物就會保持其原有的性質和自身的存在 ②否定方面:當否定方面在事物發展中取得支配地位時,事物就會改變自己的根本性質,實現對自身的否定。
統一:①肯定中包含否定。二者對立與斗爭使事物的發展進入自我否定階段,并因自我否定而自我更新。 ②否定中包含肯定。否定不是全盤否定,矛盾斗爭的結果并不是將矛盾雙方消解為虛無,而是產生新的規定性。(“辯證的否定”)
2.堅持辯證的否定觀
(1)依據:根據事物內部的肯定方面與否定方面的辯證關系。
(2)特點:辯證的否定具有肯定與否定的雙重性:
(3) 要求:①我們看待事物、解決問題就不能簡單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否則會犯形而上學的錯誤。
②堅持辯證的否定觀,要深刻把握肯定與否定之間的辯證關系。
A:否定:是對舊事物整體、舊矛盾統一體的否定。
B: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是對舊事物整體、舊矛盾統一體中合理因素的肯定與保留;即使對合理因素的保留,也是經過改造,把它們包含在新事物之中。
3. 辯證的否定觀原理
①任何事物內部都包含著肯定與否定兩個對立統一的方面,辯證的否定具有肯定與否定的雙重性
②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
③辯證否定的實質就是“揚棄”,既克服又保留。
④辯證的否定的地位:是聯系和發展的環節,
方法論:要樹立創新意識,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簡單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反對形而上學否定觀
第二框 體會認識發展的歷程
1、感性具體----思維活動的起點
(1)含義:事物是現象與本質的統一體。感性具體的認識,是一種直觀的整體表象,是事物多種多樣的現象和外部聯系在頭腦中的反映。
(2)局限:感性具體雖然是對事物整體的認識,但它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還沒有揭示事物的內部聯系和本質,沒有把握本質與現象相統一的事物整體,因而它對事物的認識還不完全。
2、思維抽象:思維活動的橋梁。
(1)含義:思維抽象是指從多樣性統一的事物整體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質規定,或者從其個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維活動。
(2)目的與內容:既可以從事物整體中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質的規定性,也可以從事物個性中抽取某種共性,等等。
(3)思維抽象的環節:
①分離:——思維抽象的起始環節 ②提純:——思維抽象的關鍵環節
③簡略化:——表述思維抽象結果的環節 ④理想化:——思維抽象的一種特殊形式
(4)思維抽象的局限性:
人們通過思維抽象形成的是對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認識,還不能把握事物整體的本質和規律。
3. 思維具體(理性具體):思維活動的結果。
(1)含義:
在理性認識的層次上反映事物具體整體的認識,是人們在思維中把事物各個方面的本質規定按照其內在聯系綜合起來,形成關于事物整體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
(2)認識如何從思維抽象發展到思維具體?
①起點:要選擇一個合適的上升起點。(某一認識領域里最簡單、最基本的概念,是對研究對象的基本單位的反映)。
②橋梁:隨著認識的發展,起點中所包含的種種矛盾會逐一展現出來。這些矛盾是認識發展的環節,也是思維從抽象逐步走向具體的橋梁。
③終點:思維從最一般的抽象規定開始,通過各個上升環節,達到再現事物多樣性的統一。最終完成的思維具體是飛躍的終點,它是對認識對象整體本質和規律的認識。
4. 感性具體、思維抽象與思維具體之間的關系:
(1)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再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思維過程的這兩個階段相互依賴、不可分割。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是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的基礎
⑵①感性具體是對事物現象的認識
②思維抽象是對某一本質規定的認識(還沒有把握事物整體本質和規律)
③思維具體是對事物整體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是思維中再現整體事物多樣性的統一
第四單元 提高創新思維能力(第十一課 創新思維要善于聯想)
考點一 創新思維
1.創新思維含義:
科學思維所說的創新思維,不是泛指所有思維都具有的能動性,而是特指人們在實踐中破除迷信、超越陳規,有所發現、有所發明的思維活動。
2.正確進行創新思維的條件:
第一,創新思維要以實踐為基礎,第二,繼承前人和他人的成果,在繼承的基礎上破舊立新,
第三,創新思維要綜合運用多種思維方法。
3.創新思維的特征
(1)思路具有多向性 (2)步驟具有跨越性 (3)結果具有獨特性
4.創新思維的“新”:一是思路新,二是方法新,三是結果新,
考點二 聯想思維
1.聯想思維的內涵:聯想思維是對事物之間普遍聯系的反映。聯想思維就是將記憶中對不同事物的認識進行聯結與思考的思維活動。
2.聯想思維的特征: 跨越的聯結性、非邏輯制約的暢想性(構想、想象、幻想)
3.聯想思維的方法
⑴遷移
含義:聯想思維的“聯結”方式。
聯想思維中的遷移,是將不同認識對象的性質、作用等進行位置變遷與功能移植,以尋求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作用:①為創新思維開拓可能的思路。②為創新思維搭建由此及彼的橋梁
(2) 想 象
①含義:是聯想思維的“暢想”方式. 想象是在頭腦中對已有的事物表象進行加工、改造,通過重新組合而產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維過程。
②作用:可幫助人們明確創新思維的目標,促使人們以更高漲的熱情和堅忍的意志投入創新活動之中
③類型:形象化想象:“假如”式想象
4. 聯想與創新思維的關系?
①聯想是創新思維的基礎,遷移和想象是思維展開聯想的重要方式
②遷移為創新思維開拓可能的思路
③遷移為創新思維搭建由此及彼的橋梁。
④想象可幫助人們明確創新思維的目標
第十二課 創新思維需要多路探索 一、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
1.發散思維
①含義:發散思維是根據已知的事物信息,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尋求解決問題的多樣性答案的思維方式
②思維技法:檢核表法、信息交合法、頭腦風暴法
③特點:從一個出發點向四面八方想,向新奇、獨特之處想,是擴散、輻射
④目的: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質和關系,尋求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功能與作用
2.聚合思維
①含義: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把眾多信息逐步引導到條理化的邏輯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邏輯的解決問題的方案
②思維技法:比較、分析、抽象、歸納、演繹、綜合等
③特點:從一個出發點向四面八方想,向新奇、獨特之處想,是擴散、輻射
④目的:從四面八方向一個目標點想,向聯系、共同之處想,是收斂、集中
3.聯系:
(1)事物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這是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的客觀基礎。
(2)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是認識對象個性與共性的關系在思維活動中的體現。
(3)解決復雜問題,往往需要人們的思維結合實際情況,反復地“發散-聚合-發散-聚合”。
(4)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是創新思維的兩翼;只有在兩翼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下,事情才能辦好,科學才能進步,真理才能發展。
二、發散思維的方法
1)檢核表法注意問題。這一技法主要從他用、借用、改變、擴大、縮小、代替、調整、顛倒、組合9個方面進行思維發散。
(2)信息交合法:是利用已有的或引進的事物信息,通過列舉的方法,將不同信息有目的地進行組合,以產生新的思路。
(3)頭腦風暴法:頭腦風暴法是一種集思廣益的群體思維發散技法。它以會議的形式開展,這種會議的原則是“延遲評判”“以量求質”。
三、逆向思維
(1)客觀基礎:事物包含著矛盾,矛盾的雙方既對立又統一,因而事物具有復雜的相反相成的性質與功能,人們已經認識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必要性:為了認識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性質與功能,人們往往有意識地逆向性地思考既有的認識,
(3)含義:如果把原有的思路叫作正向思維,那么一切與原有的思路方向相反的思路都可以叫作逆向思維。在科學研究和技術發明中,逆向思維就是反向求索,或者稱為反向法。
(4)主要方法:①對事物結構順序的已有認識進行反向思考
②對已有的有關事物存在狀態的認識作轉換性
③對已有的有關事物功能的認識作反向思考 ④對已有的有關事物之間因果關系的認識作交換性思考。
⑸運用逆向思維方式要注意什么? ①逆向思維應當合“理” ②必須掌握正向思維的“正”
③要正逆互補,攜手共進
第十三課 創新思維要力求超前
1、超前思維的基礎及含義:
(1)基礎:事物的發生和發展有其規律性,人的思維對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動性
(2)含義:超前思維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歷史和現狀的基礎上,從事物發展的現實情況出發,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發展狀態,運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斷事物未來發展趨勢的思維形態。
(3)表現:“先知先覺”是超前思維的表現。
(4)品質:超前思維是有超前意識的思維. 善于反思、勇于質疑是超前意識的基本品質
2.超前思維的特征:探索性、預測性、不確定性
3.超前思維的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推理和想象的方法、注重調查研究、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
4.超前思維的意義(1)超前思維有助于人們能動地認識世界,成功地改造世界。超前思維能使人們通過前瞻性思考,把握事物發展狀態,幫助人們規劃和調整思路,從而進行正確的決策,抓住有利的發展機遇
(2)利用超前思維的前瞻性功能,有利于我們規劃成長成才的方案,有利于企業開發供給側的產品和市場,有利于社會繪制更為全面合理的服務藍圖,有利于國家和民族進行科學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推動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泉市| 津南区| 高邮市| 佛教| 汕尾市| 达州市| 陆良县| 区。| 翁源县| 黑龙江省| 萨嘎县| 邛崃市| 永嘉县| 祁连县| 磐安县| 筠连县| 平陆县| 湟源县| 灵寿县| 仙居县| 金乡县| 隆子县| 镇康县| 疏附县| 安康市| 开阳县| 宜章县| 来安县| 四平市| 尖扎县| 罗定市| 顺昌县| 米泉市| 平湖市| 临潭县| 喀喇沁旗| 上高县| 新田县| 普格县| 合川市| 清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