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④第一課第二框“關于世界觀的學說”課 題: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④第一課第二框“關于世界觀的學說”(P5)授 課 人: 授課時間:第2周星期四晚上第4節授課班級:高二(10)班三維教學目標:1. 知識目標:(1)哲學的含義;(2)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含義;(3)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4)哲學與方法論的關系;(5)哲學與具體科學知識的關系。2. 能力目標:(1)通過世界觀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2)通過對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具體知識三對關系的分析,培養辯證思維的能;(3)通過對身邊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學家觀點的體悟,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通過世界觀與方法論關系的學習,讓學生體會到樹立科學世界觀的重要性;(2)通過哲學與具體科學知識關系的學習,懂得哲學的指導意義,從而使學生熱愛哲學,喜歡哲學,自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教學重難點:1. 本框重點:(1)哲學的含義;(2)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3)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2. 本框難點:(1)世界觀的含義;(2)哲學的含義。教學方法:啟發式、討論法、例證法、圖示法。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在上一節課,我們就知道了其實哲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它一點也不神秘。而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這個哲學,看看它究竟是研究什么問題的,它與我們今天所上的這些具體的課程又有什么關系呢?在前面講課的時候,我們講到,哲學是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其實每個人在生活的過程中,都會接觸不同的事物,而在實踐的過程中,也往往會形成對世界的看法,而這種看法,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世界觀了。一、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1、世界觀(1)什么是世界觀①含義——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就是世界觀。哲學就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過渡)從這個含義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世界觀是以什么為研究對象的呢?②研究對象:整個世界以及人和世界的關系(復習舊課)哲學所說的世界包括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而其中,物質世界又可以分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而精神世界,則是指思維和意識。(過渡)可以看到,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那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世界觀的呢?(可以讓學生各抒己見)同時教師可以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歸納出正確的答案:同學們認為這個世界是怎樣來的呢,是由神創造的?還是由我們創造的?還是客觀存在的呢?——不管你認為世界是誰創造的,這都是你對世界的一種看法,由此可見,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只不是我們沒有察覺得到罷了。③世界觀的特點:世界觀人人都有,但往往是零散的、樸素的,缺乏理論論證的,故而有正確和錯誤之分。(過渡)既然我們同學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而我們說,哲學就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那是不是就是說,每一位同學都是哲學家呢?世界觀是不是就等于哲學呢?(2)世界觀與哲學的關系區別:①含義不同。②世界觀是自發形成的,人人都有,是零散的、樸素的、缺乏理論論證的;而哲學則把零散的樸素的世界觀加以理論化系統化,具有嚴密的邏輯和完整的理論體系。聯系:①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②世界觀和哲學都把整個世界當作研究對象,都是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和總的觀點。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世界觀不等于哲學。(過渡)現在天氣開始入秋了,秋風起很容易就會感冒,同學們如果不小心生病了,會做些什么事情呢?——看醫生、吃藥、多休息……但有位70多歲的老太太卻不這么認為,她的小孫子病了,于是她就爬到了一座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卻為她的小孫子拜神,祈求“神靈”能保佑她的孫子平平安安……同學們生病了會不會像老太太這樣做呢——不會那為什么老太太會這樣做呢——在她認為,這個世界是由神來主宰的,人們的生老病死同樣是神在支配著的,因此,老太太在這樣的一種世界觀的指導下,便產生出了一種我們不同的解決問題方法。在哲學上,我們就把這種解決總是的方法稱之為方法論。2、方法論(1)含義—所謂方法論,就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 (過渡)那么方法論與世界觀又有什么關系呢?(2)方法論與世界觀的關系區別:二者的內涵不同聯系:①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哲學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兩者是統一的。世界觀決定方法論。②方法論體現世界觀。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方法論不等于世界觀。從上面所學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到目前為此,我們總共學習了兩個關系——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以及方法論與世界觀的關系。這兩對關系中總共牽涉到了三者,那么這三者又有什么樣的聯系呢?我們來看一下。我們說: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3、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世界觀——人們對整個世界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用來觀察、處理問題 統一于哲學方法論——人們認識、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觀點(過渡)看看我們這個學期開設了哪些課程?同時將它們進行分類。自然科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社會科學:經濟,政治、歷史思維科學:心理、邏輯二、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1、什么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P6-7我們把這些科學知識,統稱為具體學科。(過渡)那么具體學科與哲學又有什么關系呢?2、具體科學與哲學的關系具體科學是否等于哲學呢?區別:主要是研究范圍與對象不同:具體科學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領域中的事物的性質和規律(個性);而哲學研究的是萬事萬物的共同性質和共同規律(共性)。聯系:①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是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隨著具體科學的發展而發展。②哲學為具體科學的研究與發展提供世界觀與方法論的指導,因此哲學被認為是全部科學研究之母。得出結論:具體科學不等于哲學小結:結論:1、從本質看,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2、從特點看,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3、從產生看,哲學是對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并指導具體科學。擴展:哲學是否都是科學的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有科學與非科學之分。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科學的方法論,是人類哲學思想發展的新階段。板書設計:一、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1、世界觀(1)什么是世界觀①含義②研究對象:整個世界以及人和世界的關系③世界觀的特點:(2)世界觀與哲學的關系2、方法論(1)含義(2)方法論與世界觀的關系3、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二、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1、什么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2、具體科學與哲學家的關系課后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