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成為全面發展真正優秀的人——校長在2021-2022學年上學期高二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尊敬的學生家長,尊敬的高二年級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北國的秋天最美,最美的秋天在附中。告別了短暫的暑假,我們迎來了新學期開學,迎來了金色的九月,雖然新冠疫情并未走遠,但是上下一心成功的疫情防控,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對到來的新學期充滿期待。今天看到同學們精神抖擻、信心滿懷。新的學期,新的氣象,不變的是附中人奮發向上,追求理想的精神和勇氣!過去的一年里,我們實行分校區一體化管理,全年級28個班級,22個理科班,6個文科班,自由青華,同學們雖然在不同的校區,卻擁有一樣優質的課程,一樣優秀的老師和同伴,也擁有一樣高遠的志向和追求。長慶街留下了潘振東主任、王堅洪主任、孫磊老師、范景明老師每天匆忙的腳步和電動車的身影,還有全體老師和同學們為了一起備課、一起學習、一起開會、一起活動而結伴而行的身影,這是我們共同發展的紐帶,更是我們共同成長的見證。從高一到高二,課程從必修課變成了選擇性必修課,不僅是難度增大,也不僅是練習增多,更是需要你自己選擇,自己決定必修。中國的先哲老子以他智慧的話語告訴我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高二,在走向長大成人的一年里,對你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選擇,面對未來已來的時代,你選擇成為什么樣的人?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真正優秀的人,是高二年級全體同學共同的追求。我經常用立方體來形容人的發展,立方體的大小可以比作你的綜合素養,也可以比作你能做的貢獻,更可以比作你的價值引領。立方體的大小取決于三個坐標軸的長度,X軸是健康,決定你的持續發展,Z軸是能力,決定你的協調發展,Y軸是品格,決定你的發展高度,而原點則是價值觀,決定你的初心和使命,更決定三個坐標軸到底能走多遠。成為全面發展真正優秀的人,首先要身心健康。1917年,毛主席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一篇名為《體育之研究》的論文,提出了著名的體育思想:“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就是說:想要讓人們精神變得文明,應該先使他們的身體更強健。他自己也是身體力行,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參加體育鍛煉的。他還提出:“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無體,無德智也”。也就是說,支撐智識、躬行道德的載體是人的健康身體。面對高二緊張的學習壓力,我們需要通過適度的體育鍛煉增加體質,早晨堅持跑步的班級,中午到體育館健身的同學,晚餐休息時一起打球的伙伴,每天運動1小時,不僅讓我們身體健康,更讓我們在和同學們一起游戲的過程中,緩解學習壓力,讓你的學習生活充滿斗志、激情,運動的你擁有良好個性,與人相處融洽,能夠適應環境,化解壓抑和沖動,還能夠熱愛生活,樂觀豁達。去年的運動會,我在自由校區的操場看到很多同學,拿著手機參加女子3000米、男子5000米比賽,這場比賽不是集中發令、更不是你追我趕的中長跑比賽,同學們自己開始,自己記錄時間,只要跑完全程就是勝利者,只要超越自己就是成功者!就是在女子3000米跑步的賽場上,我認識了高二一班的付佳睿,她以全國唯一滿分獲得第20屆中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第一名,她是同學們心中的學霸,也是中長跑愛好者,還是一名寫作愛好者。付佳睿,希望你今年的3000米跑取得更好的成績!成為全面發展真正優秀的人,應該人格獨立,忠于自我。人格獨立,意味著你在浮躁中有著自己的沉穩與理性。這是對你能力的要求,對自己的人生道路,有主見、有想法,敢于做出決定,付出努力,并且承擔后果。高一,你是初來乍到的學弟學妹,高三,你是即將畢業的學長學姐,高二,熟識的校園,熟識的規則,熟識的老師,更需要你自覺自律。管住手機,管住自己,做到考試誠信,做到課堂自覺,做到行為自律,才能做到自信自由,才能做到忠于自我。忠于自我,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精致的利己主義,它是在明辨是非的基礎上堅持原則,是在銳意進取中不忘初心。“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十大人物之一秦玥飛,他在高中畢業之后以滿分的成績通過了托福考試,并且以全額的獎學金被耶魯大學錄取。2011年大學畢業,他選擇回到中國,在湖南衡山縣賀家鄉當大學生村官,為當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統,硬化道路、安裝路燈,修建現代化敬老院,為鄉村師生配備平板電腦開展信息化教學。2014年他放棄提拔機會,轉至白云村續任大學生村官,他說“鄉村和土地是我適合的地方,我的價值在基層”。在《朗讀者》節目中秦玥飛朗誦《泥濘》:一個偉大的民族需要泥濘的磨礪和鍛煉,它會使人的脊梁永遠不彎,使人在艱難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愛、博大和不可喪失,懂得祖國之于人的真正含義:當我們愛腳下的泥濘時,說明我們已經擁抱了一種精神。成為全面發展優秀的人,需要一種“笨”精神,成己達人,成人達己。成己達人是在成就自我的同時推己及人成就別人;成人達己是在成就別人的同時實現自我的理想和追求。去年教育部組織脫貧攻堅精準扶貧,咱們高二年級歷史組張磊老師志愿報名,遠離家鄉,來到偏遠的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教書,他在烏江畔,克服重重困難,和附中其他三位老師一道,把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經驗帶給大山深處的孩子,他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研究,為全縣老師們宣講建黨百年歷史。一年時間里,張磊老師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幫助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實現夢想,他自己也實現了人民教師的初心。崎嶇山路像一桿天平,天平的兩端是山村的希望和教育的理想。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并不只有追求財富才是最終目的。有些人的志存高遠,不是一般人的境界能比得上。因為正如普通人來看,秦玥飛和張磊老師的做法簡直就是“傻”,就是“笨”。可他們的品格令人欽佩,他們的思想的至高無上。楊絳先生在九十多歲高齡時開始翻譯柏拉圖的《裴多篇》,為了一個詞,她要苦苦思索兩三天,快一百歲時才完成,她將一部偉大而富有哲學思想的巨著譯成了中文。“笨”精神,實質就是讓人能從他自身中超脫出來,看到更廣寬的空間,去從事更宏大的事業,而我們自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了這樣的品格,一個人才能走得更遠,才能擔當更崇高的使命。成為全面發展真正優秀的人,應該胸懷家國,心系天下。這是我們出發的原點,是我們的價值觀,這是我們的初心與使命。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我們尊敬師長,多一份關愛,不要讓網絡和手機封閉了感受愛和賦予愛的能力;我們彼此和睦,多一份理解,不要讓學習的壓力、生活的焦灼遮蓋了心中的陽光。我們都是社會的公民。公民的“公”,是“天下為公”的“公”,是要把自己置身于社會生活、民族發展乃至全球進步的背景下,把對國家的責任感、使命感以及權利和義務融為一體,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做一個葆有“社會責任”“家國情懷”與“世界胸襟”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同學們,今天是2021年9月3日,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6周年紀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76年前,中國人民經過14年的浴血奮戰,迎來民族的獨立與解放;76年后的今天,在這個屬于勝利者的明亮秋日里,站在屬于正義者的歷史坐標上,再次回望那段屈辱的受難史,更讓我們緬懷先烈,油然而生崇敬之情,向抗戰英烈們致以崇高的敬禮。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個偉大的國家,總是在對歷史的一次次回望中不斷汲取前行的力量。今天,我們生活在安全和平的年代,要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萬萬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擋住列強的炮火才得來的。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希望同學們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珍愛和平,努力做到居安思危,帶著先輩的遺志砥礪前行,化國恥為新動力,不忘初心,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學習。在這個嶄新的時代,我們更應該以偉大的抗戰精神、偉大的建黨精神為動力,認識自己,做一名健康者、奮斗者、研究者、愛國者,不怕困難,不懼挑戰,扎扎實實做好每一天學習,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祝同學們,健康成長!學業進步!祝老師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