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闡釋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在動手繪制、動腦對比、動嘴闡釋的過程中,實現公共參與,增強科學精神,提升理論分析和抽象思維能力。2.探究人類社會發展歷史進程的統一性和多樣性,闡明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是由各國、各地區、各民族歷史的多樣性反映出來的。3.闡明社會主義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培養學生政治認同,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念和信心。二、教學重難點1.重點:人類社會發展歷史進程的一般性規律和各國具體發展的多樣性表現。2.難點:從理論與實踐、古今、中外、成功與失敗等多個角度論證我國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和科學性。三、教學方法圍繞議題,巧設活動,合作探究,啟發引導;遵循理論邏輯和歷史邏輯統一,史論結合。五、課時安排:1課時六、教學過程預習新知:將本節課學件及課外資料上傳至學生QQ群,學生下載并思考以下問題:1.回顧已學知識,是什么在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2.結合歷史知識,英、美兩個資本主義國家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軌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環節一:新課導入師: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襲荊楚、蔓延全國,從雨雪紛飛到蟬鳴鶯飛,熟悉的煙火氣再次升騰,生活的調色盤重回繽紛,抗疫的中國答卷寫下的是一個奇跡,這奇跡并非從天而降。請同學們觀看視頻,找出中國的抗疫密碼。播放視頻:【中國的戰疫密碼:“CHINA”】師:誰能告訴我,中國的抗疫密碼是什么?生:生命至上、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立即響應、科學戰疫、眾志成城師:同學們總結的很好,那這些舉措的背后又體現著怎樣的內在優勢呢?生命至上——始終將人民群眾擺在第一位,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立即響應、科學戰疫,這些都離不開黨中央的堅強領導。眾志成城的背后更是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文化所形成的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究竟是什么促使中國一路披荊斬棘走到了現在,又是什么將指引中國堅定信念邁向未來?我想一條路,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探尋這條道路背后的科學性和必然性。本節課圍繞著為什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總議題,進行三部分探究。首先,我們回望過去,通過人類社會發展史找尋其中的奧秘。(設計意圖:落腳現實,感悟中國抗疫背后的力量。引發思考,“給力”的中國抗疫背后究竟是什么,引出總議題——為什么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環節二:新課學習1.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議題一:如何理解人類演進的必由之路。探究活動一:繪制人類歷史發展進程圖師:引導學生簡要分析不同社會階段生產關系的特點。生:繪制人類歷史發展進程圖,并分析不同社會階段生產關系的特點。探究問題:為什么存在剝削的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是社會歷史的進步?為什么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結論一: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從理論上來看,社會主義社會作為共產主義社會的初級階段,是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這也印證了我們走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性。過渡:當然,有人選擇社會主義,就有人選擇資本主義。接下來讓我們放眼世界,看看同為資本主義國家,他們又各自走了怎樣的獨特之路。(設計意圖:回顧歷史,探究人類歷史發展進程,論證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性。)議題二:怎樣看待各國發展的獨特之路探究活動二:填寫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的稱謂,對比美國英國政體不同背后的原因。師:給出2019年G7峰會領導人合照,讓學生說出不同領導人的稱謂。著重對比英美兩國政體不同背后的原意。生:小組討論,匯報發言。師:首先,我們要明確:英美兩國國體相同,都為資產階級專政。相較國體而言,政體更是一個國家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的產物,沒有好壞之分。獨具特色的背后離不開地理環境、歷史延續、文化傳統等因素的影響。也就是我們本節課所得出的第二個結論。結論二:各國的發展道路具有獨特性。過渡:剛才,我們回顧了歷史,也放眼了世界,了解了社會主義的科學性也明晰了不同國家道路的獨特性。接下來,讓我們聚焦中國,看看我們的祖國從何處走來,又將走向何處。(設計意圖:放眼世界,對比國體相同的資本主義國家各自的特色之路,論證國家道路的選擇是歷史與現實的交匯。)議題三:為何堅持中國探索的復興之路探究活動三:通過幾個關鍵年份,梳理中國近代復興之路所遇到的困難和取得的成就,回顧過去,立足現在,展望未來。并以“這很中國”為主題,談談自己眼中的中國特色。生:結合年份提示說出中國近現代發展的標志性事件。師: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中國是迷茫的,封建勢力、農民階級、資產階級輪番登臺,他們嘗試著,模仿著,但最終都走向失敗。慶幸,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終于選擇了一條正確的方向。然而,方向的確立并不意味著沒有曲折,究竟怎樣走好這條路,我們不斷探索,不斷發展,不斷完善。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未來,中國夢終將實現,中國人民的日子也必將更加幸福。(設計意圖:著眼點落回中國,通過基本史實的回顧,感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的過程。結合生活,感悟中國特色已經融入每一位老百姓的生活之中。)環節三:總結升華通過對本節課核心知識的梳理,引發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性和必然性產生極大認同。通過歌曲視頻《華夏》將本節課氣氛引到最高點,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轉化為對整個民族的自豪感,落到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總結:在中國這樣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和十四億人口的大國推行改革發展,沒有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魯迅說,什么是路,是從沒路的地方開辟出來的,是從充滿荊棘的地方踐踏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的康莊大道,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下去。(設計意圖:升華主題,引發學生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科學性和歷史必然性明晰的基礎上,進一步產生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勇擔民族復興的大任。)板書設計: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和趨勢——科學性人類社會歷史進程的統一性和多樣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七、教學反思(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