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人文地理)上冊分層同步練習第三單元: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3.1家住平原3.1.1稻作文化的印記一、單選題1.下列屬于東南亞地區重要稻米出口國的是( )A.印度尼西亞 B.泰國 C.菲律賓 D.馬來西亞2.中南半島上的湄公河平原是世界著名的稻米區,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稻作文化的印記。下 列場景中符合這種印記的是( )A.地廣人稀,地勢平坦,推行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B.農場之間是大面積的農田,人們居住得很分散C.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牛羊在奔跑,牧民在勞作D.渠道和河流構成密集水網,環繞著農田和村莊3.湄公河平原位于下列哪一個半島和地理分區( )A.馬來半島、東南亞 B.中南半島、東南亞 C.印度半島、南亞 D.亞平寧半島、南歐4.位于湄公河平原的洞里薩湖地區是柬埔寨最重要的水稻產區。下列關于該湖區人文特色敘述正確的有( )①高腳屋是當地的傳統民居 ②水稻生產使當地人形成了團結互助的精神風貌③舉辦“御耕節”祈求風調雨順 ④農業生產機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讀圖,今年春季東南亞各國旱情嚴重,我國通過瀾滄江景洪水電站對下游實施應急補水,緩解了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的旱情,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開閘放水是因為( )A.湄公河流域氣候干旱水源得不到補充 B.湄公河的河水只來源于我國境內的瀾滄江C.在我國境內降水多于下游各國 D.沿岸國家“同飲一江水”(2)根據資料判斷曼谷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C.亞熱帶季風氣候 D.地中海氣候(3)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是( )A.越南 B.老撾 C.泰國 D.柬埔寨6.下列說法符合湄公河平原人們的生產或生活方式的是 ( )A.生產主要用機器 B.人們居住在現代化的高樓大廈里C.生產水平較高 D.農業生產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7.下列氣溫變化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反映真臘國氣候的是( )A.B.C.D.8.小輝同學對《真臘風土記》部分內容作了如下注釋,其中正確的是( ) 原文記載 注釋A 自溫州開洋……過七洲洋,經交趾洋…… 七洲洋就是今印度洋B 四時如五六月天,且不識霜雪……其地半年有雨,半年絕無。 當地屬溫帶海洋性氣候C 大抵一歲中,可三四番收種……其國中米糧易求。 當地自然條件有利于水稻生產D 為僧者……削發穿黃。每一村,或有寺,或有塔。 當地盛行伊斯蘭教A.A B.B C.C D.D9.下列有關湄公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 B.最終注入東海C.河流沿岸城市稀少,人口稀疏 D.下游流經地區的氣候類型是熱帶雨林氣候二、材料分析題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中南半島與我國山水相連。讀中南半島圖和曼谷各月氣溫與降水量的分配圖,回答問題。(1)根據曼谷各月氣溫與降水量的分配,描述曼谷的氣候特征: 。(2)這邊的生產特色是什么?試分析形成該生產特色的自然條件(3)試列舉一項湄公河平原人們的生活特色,并指出其與自然環境或生產活動的關系。從人地關系的角度,我們可以得到怎樣的結論?11.閱讀圖文,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圖說泰國材料二:曼谷是泰國首都.位于湄南河三角洲,氣候宜人榮色優美,人口l200萬。當地政府為了保護本國特有文化吸引國外游客,建立了具有泰國生活特色的水上集市,一條條載有新鮮果蔬、各色小吃的商船在河中穿梭,讓游客垂涎三尺。(1)寫出圖1使用的定向方法及湄公河的流向。(2)根據上述圖片與文字,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曼谷水上市場熱鬧繁忙的成因。你能從中得到什么啟示?三、綜合題12.觀察下面地圖,回答問題。(1)圖中字母A所示的平原是: 。(2)A地區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 。(3)A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種植業,發展這類農業的自然優勢是 、 、 等,社會條件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東南亞各國普遍種植水稻,稻米是當地居民的主要糧食,也是傳統的出口產品,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國.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東南亞,是指亞洲東南部地區。又稱南洋。包括中南半島與馬來群島這兩個地區的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2.【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A和B是美國中部大平原,C是草原牧區。題意中“湄公河平原”是種植水稻,受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降水豐沛,水網密布,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屬于容易題3.【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位于中南半島上,由湄公河沖積而成的。 亞洲地域遼闊,為了便于認識,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6個地區。東南亞是由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組成的。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湄公河平原地處亞洲東南部的中南半島上,由河流沖積而成,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主要河流是湄公河。整個平原為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有明顯的旱雨兩季,降水集中在5~10月份。4.【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當地氣候濕熱 ,高腳屋利于人類居住,是當地的傳統民居;雨熱同期的氣候有利于水稻生產,形成了當地的民俗與風情。其中,水稻生產使當地人形成了團結互助的精神風貌,舉辦“御耕節”祈求風調雨順。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湄公河平原地處亞洲東南部的中南半島上,由河流沖積而成,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主要河流是湄公河。整個平原為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有明顯的旱雨兩季,降水集中在5~10月份。5.【答案】(1)D(2)B(3)B【解析】【分析】(1)春季作物需水量增大,人們生活生產也需要大量的水源;由降水柱狀圖可知,今年春季東南亞各國降水非常少,我國云南瀾滄江景洪水電站位于湄公河上游地區,在雨季蓄積了一定的水資源,因此可以開閘放水,緩解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的旱情。湄公河發源于中國青海省,流經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在越南注入南海,在中國境內稱瀾滄江,故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2)讀圖可知,泰國曼谷位于中南半島上,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降水分旱雨兩季,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故選:B。(3)東南亞主要的國家有越南、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其中該區唯一的內陸國是老撾。根據題意,故選:B。【點評】(1)本題考查了湄公河流經的國家,屬于基礎題。a.在氣溫和降水量變化示意圖中,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量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b.湄公河發源于中國,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該河流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2)本題考查東南亞的氣候,熟記課本知識點解答即可。東南亞位于亞洲的東南部,地處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主要是熱帶季風氣候,馬來群島主要是熱帶雨林氣候;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3)本題考查東南亞主要的國家及位置,讀圖解答即可。東南亞在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主要的國家有越南、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6.【答案】D【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湄公河平原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情況。湄公河平原上主要種植水稻,在生產水平普遍較低的情況下,這些勞動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屬于精根細作的農業,故AC排除;湄公河平原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因此平原上人們住的是高腳屋,B排除。正確答案是D。【點評】知道湄公河平原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情況。7.【答案】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真臘氣候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真臘位于東南亞的湄南河平原,為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一年有明顯的旱、雨兩季,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湄南河氣候特征的識記,對氣候柱狀圖的判讀。8.【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分析可知,從溫州出發到東南亞,經過了太平洋,而不是印度洋;根據題中信息可知,當地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半年多雨,半年無雨;當地自然條件優越,雨熱同期,有利于水稻生產,一年三熟;東南亞一帶盛行佛教,以佛塔,寺廟眾多,不是伊斯蘭教;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東南亞,是指亞洲東南部地區。又稱南洋。包括中南半島與馬來群島這兩個地區的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陸地面積462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75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約4.04億。連接亞洲和大洋洲,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熱帶氣候為主,高溫多雨。9.【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發源于我國,注入南海,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沿岸人口分布密集,下游主要流經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湄公河,發源于中國唐古拉山的東北坡,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流入中南半島后的河段稱為湄公河。湄公河干流全長4909公里,是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世界第七大河流;主源為扎曲,發源于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流經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10.【答案】(1)全年高溫,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2)精耕細作的人工稻作農業;自然條件:氣候:地處熱帶(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水文:水網密布,灌溉便利;地形:平原為主(湄公河平原),地勢低平;土壤:土壤深厚肥沃。(3)示例:水稻生產是湄公河平原人們主要的生產活動,它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隨處可見的米市,人們飲食以大米為主。結論:自然環境(條件)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解析】【分析】(1)根據曼谷各月氣溫與降水的分配可知,曼谷的氣候特征是全年高溫,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季節變化大,5-10月流量大,11月-次年4月流量小。(2)本題考查從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區域經濟發展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地處低緯,熱量充足;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水網密布,灌溉便利,這些條件有利于種植水稻。(3)本題考查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之間的關系。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水稻生產是湄公河平原人們主要的生產活動,它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隨處可見的米市,人們飲食以大米為主。故答案為:(1)全年高溫,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2)精耕細作的人工稻作農業;自然條件:氣候:地處熱帶(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水文:水網密布,灌溉便利;地形:平原為主(湄公河平原),地勢低平;土壤:土壤深厚肥沃。(3)示例:水稻生產是湄公河平原人們主要的生產活動,它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隨處可見的米市,人們飲食以大米為主。結論:自然環境(條件)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點評】 湄公河平原的生產特點和生活特色:精耕細作,人力勞作;產量高,商品率低(自給自足);興修水利,便利灌溉和排澇。人口稠密;吊腳屋,通風防潮,安全防獸;以米飯為主,水稻生產影響著文化、精神生活(崇尚稻母、谷神),鄰里關系密切,團結互助。11.【答案】(1)經緯網定向法。自北向南(或自西北向東南)。(2)地處湄公河平原,地勢平坦,適宜種植農作物;降水豐沛,河網密布;氣溫較高,河流終年不凍;政策支持和引導等。啟示:自然環境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影響巨大,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與自然和諧共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解析】【分析】(1)、寫出圖1使用的定向方法是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由此可以判讀湄公河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或自西北向東南)。(2)、根據上述圖片與文字,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可知,該地地處湄公河平原,地勢平坦,適宜種植農作物;降水豐沛,河網密布;氣溫較高,河流終年不凍;政策支持和引導等。啟示:自然環境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影響巨大,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與自然和諧共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點評】人類生活在自然環境中,人與自然要做到和諧相處。人類在發展地方經濟時應注意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發展地方經濟;要注意保護環境,做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12.【答案】(1)湄公河平原(2)水稻(3)水稻;高溫多雨;水網密布;肥沃的土壤;眾多的人口【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圖中字母A所示的平原是湄公河平原。(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地區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水稻。(3)、A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是水稻種植業,發展這類農業的自然優勢是高溫多雨、水網密布、肥沃的土壤等,社會條件是眾多的人口。【點評】湄公河平原地勢平坦開闊,土壤深厚肥沃,這里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勞動力豐富,且需求量大,這里種植水稻歷史悠久,有精耕細作的傳統經驗,水稻單產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