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進業 頑強 感恩-2021屆初三畢業典禮校長致辭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年難留,時易損”,不經意間,你們已經從曾經的觀眾變成了今天畢業典禮的主角,但似乎時間仍在,是我們在飛逝。來時含苞待放,去時花枝招展,師生相處三年,畢業終究是一場最不舍的謝幕。在此,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向三年來為同學們成長付出心血和汗水的老師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向2021屆275名初三畢業生表示熱烈和最美好的祝福,祝大家學業有后續,事業能成功,人生更精彩! 初中畢業大家完成了國家規定的每一個適齡公民必須接受的九年義務教育,從此以后,國家從法律層面不會再要求你一定要讀書。但不要并不是說學歷不重要,而是因為我們的國家還不富裕,沒有足夠的實力,保障每個公民無償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而作為我們個人,必須明白自己受的教育程度越高,自身服務社會的本領會越強,自己的人身價值會越大。沒有學歷和技能,我們對社會的貢獻小,不要說對國家,甚至很難完成對父母、對家庭的責任。 一個人的生命和生活質量,歸根結底是由自身的努力和自身的價值決定的。 為此大家不要因為貪戀眼前享受而養成不思進取的惡習。 美國經濟學家阿比吉特班納吉,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他用15年時間探究貧窮的原因,寫成《貧窮的本質》一書,書中指出:人之所以窮,主要原因就是不學習。因為窮人只做短期規劃,沒有長遠眼光,他們往往經不住眼前的誘惑,沉迷于玩游戲、追劇、刷抖音,一到看書學習就提不起興趣,就覺得枯燥犯困。 基于“二八定律”的原則,西方社會認為:全球80%的人只擁有人類20%的財富,而另外20%的人卻掌握著全球80%的社會財富,這就是說世界上80%的人被邊緣化。怎么安慰這些“被遺棄的人”,避免階層沖突呢?美國前國務卿布熱津斯基提出的解決辦法是“奶嘴計劃”,即讓令人沉迷的消遣娛樂和充滿感官刺激的產品填滿他們的生活,轉移其注意力和不滿情緒,令其沉浸在“快樂”中不知不覺喪失對現實問題的思考能力。 對這個觀點和提法我們應該時刻警醒! 因此我對大家提出的第一個希望是:今后努力進修學業,不斷提高自身服務社會的本領。 其次,大家一定要做一個意志堅強的人,不屈不撓的人。 大家初中畢業已走出了童稚,走出了懵懂,應該明白一些人生的真諦。人人都渴望順利、成功、喜悅,但生活帶給我們的往往是挫折、失敗和痛苦。但大家一定要明白:這些都是人生的必修課,經歷了挫折,才能找到勝利的方法,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中國古詩云: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印度詩人泰戈爾說:只有經過地獄般的磨礪,才能擁有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奏出世間絕唱。 所以說,做生活的強者就一定要意志頑強,不屈不撓。在磨礪和痛苦中挺不過來,就不會有精彩的人生。 不要輕易抱怨,因為一旦抱怨就等于給自己貼上了無能的標簽。 如何做到意志頑強,不屈不撓?只有兩個字“主動”。人最重要的是心智的追求,被動學習和做事毫無意義,只有主動不懈追求,付出心血才能到達學業的頂點和事業頂峰。 第三學會感恩。 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動物尚是如此,更何況是人。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我們情感最豐富。 要感恩父母,不要厭煩他們的嘮叨,因為在他們眼里,你永遠是需要呵護的孩子。你可以離開父母,但他們不能沒有你。不要嫌棄他們的衰老和笨拙,因為生活壓在他們的肩上,并且他們終將離你而去。 要感恩老師,不要記恨老師的批評,除了父母,沒有人像老師一樣在乎你的進步與否。不要嗔怪老師的刻板嚴厲,因為成長從來都不能隨心所欲。你們的初中生活只有三年,而他們是年復一年。 要感恩國家和社會。求學階段,我們并不創造財富。是國家給我們創造了無憂無慮的求學環境,是社會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而我們長大的最大責任就是建設國家、奉獻社會。 同學們,三年的時光如白駒過隙,但你們人生中一段最美的歲月,將永遠定格在固陽三中,三中以有過你們而自豪。希望大家畢業后不忘母校教導,繼續勤奮學習,早日成為社會棟梁, 最后,我代表學校祝大家中考順利,金榜題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