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中國古代歌曲思考并回答:中國古代歌曲的由來,出現的時間,形式,發展的過程階段,以及她的意義。中國古代歌曲一、作用:勞動人民用這種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二、時間:原始社會就已經產生并發展了。三、形式:詩詞+曲調四、階段:中國古代歌曲經歷了詩經、楚辭、樂府、絕律詩、詞、曲等發展階段。五、意義:中國古代藝術的發展為唐宋以后的曲藝和戲曲藝術奠定良好的基礎文人情致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三疊《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添加文字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請在此處添細描述文本添加文字創作背景:《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作的詩,后有樂人譜曲,名為“陽關三疊”,又名“渭城曲”,大約作于安史之亂前。詩人送友人元二遠赴安西都護府,從長安一帶送到渭城客舍,到了最后分手之地,作這首七絕送別。詩意:清晨的微雨濕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空氣清新,旅舍周邊的柳樹更加青翠。真誠地奉勸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請在此處添細描述文本添加文字聆聽并思考:何為三疊?情感有變化嗎?一疊: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霜夜與霜晨。遄行,遄行,長途越渡關津,惆悵役此身。歷苦辛,歷苦辛,歷歷苦辛宜自珍,宜自珍。二疊: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依依顧戀不忍離,淚滴沾巾,無復相輔仁。感懷,感懷,思君十二時辰。參商各一垠,誰相因,誰相因,誰可相因。日馳神,日馳神。三疊: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芳草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飲心先已醇。載馳骃,載馳骃,何日言旋轔?能酌幾多巡,千巡有盡,寸衷難泯,無盡的傷感。楚天湘水隔遠濱,期早托鴻鱗。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頻申如相親,如相親。噫,從今一別,兩地相思入夢頻,聞雁來賓。三疊:將詩詞誦三遍,或者唱三遍,用一個曲調做三次變化,達到情感層次上的遞進、變化。與《梅花三弄》中的三弄是相同的意思。① 一疊:抒發惜別之情二疊:因離別而產生的憂傷之情三疊:期待再次相逢添加文字拓展一:配樂朗誦《陽關三疊》注意:1.注意漢字的咬字,平仄清晰2.速度不宜太快,配合詩詞的主題和 音樂,感受誦讀。3.整體把握詩詞的情感變化,前緊后松。古詩的節奏和歌曲的節奏基本一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 李白拓展二:創編揚州慢姜夔創作背景:此詞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時姜夔二十余歲。根據詞前小序所說,其時作者初訪揚州。這是經過最近兩次戰亂洗劫過的揚州。作者見到城內、城外一片蕭條景象,聯想到古時繁華的揚州,尤其是詩人杜牧筆下的揚州,懷古之情油然而生,因作此曲并填詞,以寄情感。全詞分為上下兩闋,兩闋的寫作手法都是運用一種鮮明對比,用昔日揚州城的繁榮興盛景象對比現時揚州城的凋殘破敗慘狀,寫出了戰爭帶給了揚州城萬劫不復的災難。聆聽并思考:請對歌曲的情緒、結構、音調做出簡 要評論揚州慢 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揚州慢 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v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楚辭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1.了解中國古代音樂形式。2.欣賞《陽關三疊》和《揚州慢》,體驗中國古代音樂中的詩詞與曲調完美的契合。課堂小結選擇一首自己喜歡的古詩詞,分析斷句、重音以及情感變化,以詩配樂的形式形成音頻作品。下節課一起鑒賞。課后作業:謝謝觀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揚州慢朗誦.mp4 揚州慢獨唱.mp4 西出陽關無故人.pptx 陽關三疊朗誦.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