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8課 美國的獨立一、教學分析1. 本課的單元地位分析17、18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日益壯大,要求沖破舊體制的束縛。英國、美國和法國先后爆發反對封建專制或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第六單元主要講述近代以來歐美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本課講述的美國獨立戰爭是早期資產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承第16課《君主立憲制的英國》,下啟第18課《法國大革命》。課標與本課子目呈現方式分析本課課標要求:通過了解華盛頓、《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理解美國獨立戰爭對美國歷史發展的影響。本課共分為三個子目,分別為獨立戰爭的序幕、華盛頓與獨立戰爭、《獨立宣言》與美國憲法。子目的呈現方式是以歷史的時序性為原則,獨立咱證的序幕講述的是北美獨立戰爭前的社會狀況和社會矛盾;華盛頓與獨立戰爭這一子目講述的是獨立咱證初期的史實;《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講述的是在《獨立宣言》的鼓舞下,經過8年的浴血奮戰,美國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面對獨立后出現的問題,制憲會議最終制定出1787年憲法,確立了美國三權分立的民主共和政體,為美國的騰飛奠定了基石。3. 本課教學內容的邏輯結構分析從《五月花號公約》到《獨立宣言》,從《邦聯條例》到1787年憲法,美國人不僅為創建民族國家和民主政治提供了杰出范例,也在完善對自由的認識。美國建國的歷史就是人們不斷實踐啟蒙思想、追求自由的歷程。本課教學內容就是把教材的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華盛頓與獨立戰爭、《獨立宣言》與美國憲法郵寄整合,設計為三個部分:到彼岸去追尋自由、激情戰斗爭取自由、制度創新保障自由,三個內容是以歷史事件的時序逐步推進的邏輯關系。二、教學目標了解美國獨立與建國的背景、過程與結果,知道這一新型國家的創建在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響;掌握從歷史地圖上獲取信息的能力(時空觀念),掌握從文獻史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在歷史情境中辯證地評價歷史問題的方法;感受美國人追求自由的精神和重視規則、善于妥協、講究務實的政治智慧,懂得民主和法治是保障自由的基石。四、教學重點與難點1. 重點:美國獨立與建國的經過2. 難點:美國的聯邦制度五、教學過程1. 新課導入。(1)出示圖片《自由女神像》和材料《自由女神碑底詩作》:歡迎你,那些疲乏了的和貧困的,擠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眾,那熙熙攘攘的被遺棄了的,可憐的人們。把這些無家可歸的飽受顛沛的人們一起交給我。我高舉起自由的燈火!(2)問題:你知道自由女神像的來歷嗎?自由女神左手握著的是什么?2. 正課講授。第一部分:到彼岸去追尋自由環節1:解讀《五月花號公約》(1)教師講述“五月花號”的故事。 (2)幻燈片展示《五月花公約》的內容我們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簽約,自愿結為一民眾自治團體。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實施、維護和發展,將來不時依此而制定頒布的被認為是對這個殖民地全體人民都最適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規、條令、憲章和公職,我們都保證遵守和服從。問題:《五月花公約》體現了哪些精神?環節2:講述美利堅民族的形成(1)展示地圖和兩段言論弗吉尼亞人、賓夕法尼亞人、紐約人和新英格蘭人之間的界線不再存在。我不是一個弗吉尼亞人,而是一個美利堅人。——帕特里克·亨利(當地人)(他們)高傲地珍惜自己的自由,忍受不了任何限制,幾乎不能容忍高高在上的權力的控制,甚至有這種想法他們都受不了。——伯恩(外國游客)概括:相對集中的生活區域、統一的市場、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文化認同、共同的心里和價值觀,使來自不同階層、不同地區的歐洲移民凝聚成了同一個民族——美利堅民族。環節3:探討獨立戰爭的背景展示表格1.規定糖、煙草、棉花、木材等一切物品只能運銷英國 2.不得直接進口歐洲其他國家的商品3.禁止殖民地居民到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開荒4.嚴格限制產品品種、規格、行銷地區和工人人數5.契約、廣告、執照、新聞紙類等所有的印刷品都需繳納印花稅6.對進口的玻璃、紙張、顏料、茶葉等課以重稅——來自中學歷史教學園地課件問題:英國對北美經濟發展的態度?展示表格和圖片 1764年4月《糖稅法》 1765年3月《印花稅法》 1767年6月《湯森稅法》 1770年1月《茶葉法》 1773年5月《茶葉條例》問題: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北美傾銷茶葉,價格是走私入境茶葉的一半。為什么殖民地民眾要抵制便宜的茶葉?第二部分:激情戰斗爭取自由“堅守陣地,在敵人沒有開槍射擊之前,不要先開槍;但是,如果敵人硬要把戰爭強加在我們頭上,那么,就讓戰爭從這兒開始吧!”——萊克星頓戰役·紀念碑環節一:梳理美國獨立戰爭的過程給學生4——5分鐘時間,閱讀課本P85-86頁,根據讓學生根據教科書內容以及幻燈片上呈現的圖片,按照事件的發展順序在草稿紙上整理出美國獨立戰爭重大事件時間軸。時間 事件導火線開始建軍建國轉折結束簽約環節二:解讀《獨立宣言》(1)展示《獨立宣言》的一段內容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在他們之間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當權力,是經被統治者的同意而產生的。當任何形式的政府對這些目標具破壞作用時,人民便有權力改變或廢除它,以建立一個新的政府。——《獨立宣言》問題:這段內容體現了哪些重要的思想?(2)教師總結:這段文字對我們而言并不陌生,我們看到了啟蒙思想在美國獨立過程中的第一次實踐。殖民地民眾正是以啟蒙思想作為他們捍衛自由的理論武器。因此《獨立宣言》被馬克思譽為“第一個人權宣言”。與初上大陸的英國清教徒相比,此時深受啟蒙思想影響的北美人對自由有了更深的認識。正是《獨立宣言》中的精神感召了美國人民,最終贏得了民族的獨立。第三部分:制度創新保障自由戰后的美國從英國那里獲得了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廣袤土地。問題:面對擴大的領土,美國將建立怎樣的新制度進行管理呢?環節一:解讀《聯邦條例》(1)展示《邦聯條例》片段合眾國是一個具有獨立主權的13個州組成的帶有協商性質的松散的國家聯盟。各州保留其主權、自由和獨立,國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只擁有處理外交和州際事務的權利,沒有常設的行政和司法機關。——1777年《邦聯條例》思考:對照《邦聯條約》的內容,思考這樣的制度對美國造成了什么影響。(2)展示華盛頓的兩段言論“要么,我們在一個領導之下,成立聯邦而結合為一個國家;要么,我們就保持13個獨立的主權國家,永遠互相爭吵。”“13個主權國家你爭我奪,都在使勁拽邦聯的腦袋,很快就會全部崩陷;惟有一部自由的生氣蓬勃的憲法,才能恢復我們的尊榮的地位和成果。”———華盛頓環節二:剖析《美國憲法》展示材料和圖示憲法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聯邦權力高于各州權力。聯邦政府擁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大權,如征稅、募兵、發行紙幣、宣布對外和戰以及使用武力恢復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違背憲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權,以發揮地方的積極性,避免過度集權的弊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1問題1:憲法賦予聯邦政府哪些權利?問題2:根據憲法,聯邦政府是如何產生的?問題3:聯邦政府的權力是如何分配的?聯邦政府的權力又是如何制約的?教師總結1787年美國憲法制定確立了美國的聯邦共和政體。●一位美國學者曾說:“1787年憲法是一種由天才設計,并可由蠢材運作的體系。”●易中天:“正是這個設計,使一個稚嫩的國家從草莽中崛起,迅速成為不能輕視的超級大國,這樣一個精巧的設計,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蠻荒大陸上的“鄉巴佬”創造出來,實在令人驚嘆不已。”環節二:品讀華盛頓1789年,華盛頓成為美國首屆總統,并連任成功。兩屆任期屆滿之時,華盛頓向公眾發表了《告別辭》。他認為自己已經為政府貢獻了最大力量,現在年事已高,應該退休了。他說:“按照我的選擇并經過慎重考慮,我應當退出政壇,而且,愛國心也容許我這樣做。”于是,他再次回到農莊,成為一名普通公民。問題:你怎么看待華盛頓的舉動。3. 課堂總結。400多年前,一群顛沛流離的清教徒為了追求自由而來到美洲,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200多年前,一群桀驁不馴的美利堅人為了捍衛自由而宣布獨立,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幾年后,一群卓爾不凡的政治精英為了保障自由而制定憲法,創造了一種新的制度。從《五月花號公約》到《獨立宣言》,從《邦聯條例》到《合眾國憲法》,美國人不僅為創建民族國家和民主政治提供了杰出范例,也在完善著對自由的認識。美國建國的歷史就是人們不斷實踐啟蒙思想、追求自由的歷程。六、板書設計(思維導圖式 圖片格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