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人文地理)上冊分層同步練習第二單元: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2.3世界大家庭2.3.1人口與人種一、單選題1.下列選項中,與其他三個不屬于同一人種的是( ?。?br/>A.蒙古族人 B.阿拉伯人 C.印第安人 D.因紐特人2.在亞歐大陸上,人口分布很不均勻,其中分布并不稠密的地區( ?。?br/>A.歐洲西部 B.東亞 C.南亞 D.西亞3.我國東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有( ?。?br/>①東南部地區耕地多,氣候濕潤?、跂|南部地區工商業、交通業發達 ③東南部地區城鎮多、規模大?、芪鞅辈康貐^資源缺乏。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4.生活在美洲的印第安人屬于( )A.白種人 B.黑種人 C.黃種人 D.混血人種5.人口疏密的不同程度可以用以下哪種方式表示( ?。?br/>A.人口自然增長率 B.人口密度C.人口數量 D.人口增長數量6.世界上有三大人種,其劃分的主要依據是( ?。?br/>A.人的體貌特征 B.自然環境C.人的膚色 D.語言的不同7.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區主要位于中、低緯度的沿海和平原地區,主要是因為這些地區( ?。?br/>①氣候溫和,降水較多②氣候適宜,四季如春③地形多樣,沒有地震④地勢平坦,土壤肥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下列地區中,人口稀疏的是( ?。?br/>A.葉尼塞河沿岸地區 B.黃河沿岸地區C.多瑙河沿岸地區 D.恒河沿岸地區9.關于人口分布與人口密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 ?。?br/>A.人口大國的人口密度一定大B.人口增長快的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也一定大C.人口自然增長率高的國家,人口密度一定大D.人口多的地區,人口密度也大10.某公司專為黑人研制的化妝品在下列地區中最適合的銷售地區是( ?。?br/>A.撒哈拉以南非洲 B.非洲北部C.亞洲西部 D.歐洲西部11.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勻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據甲、乙兩圖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①海拔200 500米的丘陵地區 ②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區③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 ④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乙圖中,世界人口比例最小的緯度帶是南緯中高緯度,該區域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 ?。?br/>①過于潮濕 ②地勢高峻 ③陸地面積小 ④氣候寒冷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2.關于東南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東南亞是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B.旅游資源豐富C.居民絕大多數是混血種人D.水稻是當地主要糧食作物13.下圖是世界人口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1)①②③④是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區,其中位于歐洲的是( ?。?br/>A.① B.② C.③ D.④(2)⑤處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A.經濟發達 B.氣候寒冷 C.炎熱干燥 D.地勢高峻14.中東地區的人種以什么為主( )A.白色人種 B.黑色人種 C.黃色人種 D.混合人種15.下列地區中的居民以白種人為主的是( ?。?br/>A.歐洲東部和亞洲東部 B.大洋洲和東南亞C.歐洲西部和亞洲西部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拉丁美洲16.下列地區,人口稠密的是( )A.亞洲東部和南部 B.南極大陸C.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區 D.俄羅斯的北部地區二、材料分析題17.閱讀以下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2021年10月18日,“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開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發現”。100項發現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其中,浙江省浦江上山遺址、余姚河姆渡遺址、余杭良渚遺址等發現入選。材料二:看《東西半球圖》并完成下列問題:(1)浙江省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的三處遺址都屬于什么時期?(2)據現有考古發現,材料中哪個遺址存在中國最早人工栽培水稻的遺跡?什么遺址可以印證當時長江流域進入了文明社會?學校如果組織一次研學活動,從節省時間、費用等考慮,去哪個遺址是比較合適的選擇?(3)上述三處遺址位于下列《東西半球圖》中的 洲(填字母 )。(4)圖中左右兩個半球的分界線為 ?。辉谄叽笾拗?,被回歸線穿過的共有 個大洲。(5)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包圍的大洲是 ?。ㄌ钭帜福话l達國家最多的大洲是 ?。ㄌ钭帜福?;南北氣候類型呈現對稱分布的大洲以 人種為主。18.觀察下圖,回答問題(1)西亞地處“五海三洲”之地,其中A是 洲;B是 洲;F是 運河;(2)E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 半島,該地的居民主要是 人種。(3)西亞的波斯灣地區盛產的礦產資源是 ,寫出一條經過F運河去西歐的該資源的輸出路線: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 ?!? ?!鶩運河→ ?!? 海峽→大西洋→西歐。(4)下列各氣溫降水圖中,與F運河地區氣候相符的是 ?。ㄌ钚蛱枺?,該種氣候類型的特點是 。三、綜合題19.讀下面亞洲地形圖和氣溫降水柱狀圖回答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A 洲,B 洋,C 海峽,D 運河,E 高原,F 河,(2)居住在1處的居民主要為 人種,信奉 教。(3)圖甲為2處的氣溫和降水柱狀圖,據此判斷2處的氣候類型為 ,氣候特點是 20.閱讀漫畫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題.(1)請你根據漫畫的寓意,給漫畫起個名字《 》.(2)目前,世界人口總數已經超過 億,近年來,世界人口增長的特點是 ?。?br/>(3)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帶來了哪些問題? 、 .(寫出兩點即可)(4)一個國家是不是人口越少越好?人口過少又會產生什么問題?(5)一般來說,人口自然增長率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關系是:21.圖4是經緯度與大洲的關系示意圖,完成問題。(1)世界人種在分布上既有大范圍的集中,又有小范圍的零星分布。例如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圖4中 城市所在的 洲和南北美洲的北部。(2)語言是人類交流的重要工具。圖4中西半球的 城市所在國家以英語為官方語言,該國居民主要信仰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 宗教。(3)圖中城市中緯度最高的是 ,所在國家地跨兩洲,分界線是 。(4)讀圖并查閱相關資料,請比較班加羅爾和巴西利亞在半球位置和緯度位置的異同點。(5)“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不同城市有不同特色,請選擇圖4中一座你比較喜歡的城市,用簡介的語言描述出其兩個方面的特色。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三大人種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阿拉伯人是白色人種,蒙古族人、印第安人、因紐特人則屬于黃色人種。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三大人種的識記。2.【答案】D【解析】【分析】比較題干中的四個選項可得:西亞人口分布不稠密,該地區有大面積的沙漠。3.【答案】B【解析】【分析】中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由于東部地區人口多,西部地區人口少;東部地區平原廣闊,氣候溫暖濕潤,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城鎮多,人口集中。西部多高原、山地,氣候干旱少雨,經濟落后,交通不便,城鎮少,人口稀疏,故選項①②③正確。故選:B。【點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國人口快速增長。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中國總人口為13.7億,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4.【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生活在美洲的印第安人屬于黃色人種。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的北部、亞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國、巴西、印度南部。5.【答案】B【解析】【分析】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來表示。故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因此,人口自然增長率是指一年內一定地區的人口增長數量(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與總人口數量之比。本題主要考查人口密度的概念。熟悉一下世界人口稠密區分別位于哪些地方?6.【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人種劃分依據的識記。種族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人類分散在世界各地,長期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中,各自形成了比較穩定、相互隔絕的地域群體,逐步有了膚色、發色和面目特征等差別,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說的種族??芍?,人種劃分的主要依據是人的體貌特征,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人類的種族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人種的分類和形成原因。7.【答案】B【解析】【分析】 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區主要位于中、低緯度的沿海和平原地區,主要是因為這些地區氣候溫和,降水較多,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人類生存與發展。 ①④,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世界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影響,大部分分布在中低緯度的近海平原地區,這些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適合人類居住。8.【答案】A【解析】【分析】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帶: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世界人口分布的四個稀疏地區為:氣候過于寒冷的極地地區、炎熱干燥的熱帶沙漠地區、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和氣候過于濕熱的熱帶雨林地區。根據題意。故選:A。【點評】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的影響,自然條件惡劣、經濟落后的地區,人口分布稀疏。9.【答案】B【解析】【分析】人口密度由人口和面積兩個方面決定,與人口自然增長率無關,如果人口大國的面積也大,其人口密度不一定大;人口自然增長率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增長快的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一定大。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密度沒有必然的聯系。人口多的地區,如果面積大密度也不一定大。10.【答案】A【解析】【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種人的故鄉,但由于歷史和其他原因,大洋洲和美國也有部分黑種人.故選:A.【點評】世界人口可以分為三大人種,即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其中白色人種是目前分布最廣泛的人種,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以白色人種為主,非洲以黑色人種為主.11.【答案】(1)B(2)D【解析】【分析】 (1)據甲、乙兩圖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緯地區,從地形上看大多分布在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地區,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乙圖中,世界人口比例最小的緯度帶是南緯中高緯度,該區域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這些地區自然環境惡劣,不適宜人類居住。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世界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影響,大部分分布在中低緯度的近海平原地區,這些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適合人類居住。12.【答案】C【解析】【分析】東南亞是世界上海外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故A正確.東南亞有豐富的熱帶自然景觀、眾多美麗的沙灘和島嶼,以及許多名勝古跡和獨特的風土人情,成為該地區豐富的旅游資源,故B正確.東南亞居民以黃色人種為主,故C錯誤.水稻是東南亞主要的糧食作物,故D正確.故選:C.【點評】東南亞礦產資源豐富,其重要的礦產資源是錫和石油;東南亞有豐富的熱帶自然景觀、眾多美麗的沙灘和島嶼,以及許多名勝古跡和獨特的風土人情,成為該地區豐富的旅游資源;水稻是東南亞主要的糧食作物,位于該區的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國;東南亞是世界上海外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總人口在2000萬以上,該地區經濟增長快.13.【答案】(1)A(2)C【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①位于歐洲西部,②位于亞洲南部,③位于亞洲東部,④位于北美洲東部。(2)讀圖可知,⑤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區,終年炎熱干燥,不適合人類居住,人口稀少。【點評】該題學生要對世界人口分布規律及分布原因有詳細的了解,并能熟悉分布地區的位置。14.【答案】A【解析】【分析】一般把阿拉伯人占多數的國家稱為阿拉伯國家.中東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區之一.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蘭教,屬于白色人種.故選:A.【點評】世界上有三大人種:黑色人種、白色人種和黃色人種.中東地區是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發源地.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都把耶路撒冷奉為圣城.15.【答案】C【解析】【分析】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大洋洲、北美洲、亞洲的西部和南部,非洲的北部,選項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按照膚色差異,世界人口可以分為三大人種,即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其中白色人種是目前分布最廣泛的人種,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以白色人種為主,非洲以黑色人種為主.16.【答案】A【解析】【分析】亞洲的東部和南部人口稠密,南極大陸屬于寒冷的極地、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區屬于干旱的荒漠、俄羅斯的北部地區氣溫低,該些地區都屬于人口稀疏區。故選:A。【點評】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帶是: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帶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17.【答案】(1)新石器時代(或中國原始農耕時代)。(2)浦江上山遺址;余杭良渚遺址;浦江上山遺址。(3)A(4)20°W、160°E的經線圈;5個大洲(5)F;B;黑色【解析】【分析】(1)浙江省浦江上山遺址、余姚河姆渡遺址、余杭良渚遺址都屬于新石器時代。(2)生活在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長江流域農耕文明的代表,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欄式房屋,過著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種植水稻。良渚古城的考古發現證實,距今約5000年左右,長江下游地區已經出現早期國家,進入文明社會。浙江省浦江縣的上山遺址,是中國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跡之一,從節省時間、費用等考慮,去浦江上山遺址是比較合適的選擇。(3) 上述三處遺址位于下列《東西半球圖》中的亞洲,對應字母A。(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圖中左右兩個半球的分界線為 20°W、160°E的經線圈 。 在七大洲中,被回歸線穿過的共有 5個大洲。(5)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包圍的大洲是F;發達國家最多的大洲是B;南北氣候類型呈現對稱分布的大洲以黑色人種為主。故答案為:(1)新石器時代(或中國原始農耕時代)。(2)余姚河姆渡遺址;余杭良渚遺址;浦江上山遺址。(3)A。(4)20°W、160°E的經線圈;5個大洲。(5)F;B;黑色。【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適度。18.【答案】(1)亞;非;蘇伊士(2)阿拉伯;白色(3)石油;阿拉伯;紅;地中;直布羅陀(4)A;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解析】【分析】(1)西亞地處“五海三洲”之地,其中A是亞洲;B是非洲;F是蘇伊士運河。(2)E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該地的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種。(3)西亞的波斯灣地區盛產的礦產資源是石油,寫出一條經過F運河去西歐的該資源的輸出路線: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紅?!K伊士運河→地中?!辈剂_陀海峽→大西洋→西歐。(4)下列各氣溫降水圖中,與F運河地區氣候相符的是A(填序號),該種氣候類型的特點是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點評】中東一直是長期的熱點地區,沖突不斷,主要原因是;中東處于兩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重要;該地區石油資源豐富,對于石油資源的爭奪,一直是爭奪的重點;西亞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炎熱干燥,沙漠面積廣大,年降水量短缺,缺少水源,甚至一些國家是無流國,為了爭奪水源也經常發生戰爭;西亞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發源地,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當作圣城。不同的宗教信仰也經常引發沖突。總之, 中東地區成為熱點地區的原因:地理位置之爭、石油之爭、淡水之爭、宗教文化之爭、領土之爭。19.【答案】(1)歐;太平;馬六甲;蘇伊士;青藏;黃(2)白色;伊斯蘭(3)熱帶季風;全年高溫,一年分旱雨兩季【解析】【分析】(1)、根據給出的地圖分析可知,A是歐洲,B是太平洋,C是馬六甲海峽,D是蘇伊士運河,E是青藏高原,F是黃河。(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1處是阿拉伯半島,居住在1處的居民主要為白色人種,信奉伊斯蘭教。(3)、圖甲為2處的氣溫和降水柱狀圖,據此判斷2處的氣候類型為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全年高溫,一年分旱雨兩季。【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20.【答案】(1)苦難的母親(2)70;快速持續增長(3)就業困難;交通擁擠(4)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5)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解析】【分析】(1)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間同樣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給資源和環境造成了空前的壓力,也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圖可取名苦難的母親等;(2)人類有漫長的發展歷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長得相當緩慢,此后世界人口進入迅速增長的時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總數突破70億.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較快的速度在持續增長;(3)為了供養越來越多的人口,人們大規模地砍伐森林、開墾草原和開采礦產,在許多地方導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業污染,引發了各種災害,結果使人類的生存環境面臨嚴重威脅.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很大壓力,使居民的就業、居住、教育、醫療等問題難以解決,還有一部分國家則長期處于貧困狀態;(4)在歐洲的一些國家,比如意大利、德國和瑞典,近些年來人口一直處于負增長狀態,已引起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等問題;(5)人口自然增長率與經濟發展水平有密切聯系.近幾十年來,隨著生活和醫療水平的提高,嬰兒死亡率逐漸降低,人的壽命不斷延長.這樣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長.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故答案為:(1)苦難的母親;(2)70;快速持續增長;(3)就業困難;交通擁擠;(4)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5)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點評】世界上的人口不能無節制地增長.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中國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中國大力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今天,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并逐步走上了計劃生育的道路.21.【答案】(1)蔚山;亞洲(2)華盛頓;基督教(3)莫斯科;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4)同:都低緯度;異:班加羅爾位于北半球、東半球巴西利亞位于南半球、西半球。(5)略【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人種和大洲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人種在分布上既有大范圍的集中,又有小范圍的零星分布。例如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圖4中蔚山所在的亞洲和南北美洲的北部。(2)本題考查的是語言和世界三大宗教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語言是人類交流的重要工具。圖4中西半球的華盛頓所在國家以英語為官方語言,該國居民主要信仰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3)本題考查的是大洲分界線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城市中緯度最高的是莫斯科所在國家地跨兩洲,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4)本題考查的是緯度帶和半球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班加羅爾和巴西利亞都位于低緯度,但班加羅爾位于北半球、東半球巴西利亞位于南半球、西半球。(5)本題考查的是典型城市特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華盛頓:一座預先設計好的首都,僅以行政職能為主的大城市,美國的文化中心。巴黎:法國的首都,文化藝術之都,典雅優美的建筑藝術,鮮活的街頭文化藝術。班加羅爾:是IT新城,被譽為“亞洲的硅谷” ,全球著名的信息技術中心。蔚山:韓國最大的工業城市,擁有世界最大的汽車制造基地,世界著名的汽車城。巴西利亞:巴西的首都,世界“城市規劃的典范”。莫斯科:俄羅斯的首都,俄羅期的政治、經濟、交通、科技中心,城市布局以市區為核心,呈輻射狀和環狀結構。【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語言、人種和世界性三大宗教分布、典型城市特色的識記,對地理位置的判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