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人文地理)上冊分層同步練習第二單元: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2.3世界大家庭2.3.2語言與宗教一、單選題1.6月至7月,某探險隊沿①到④線路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地理探險考察,讀圖完成以下問題。(1)沿途隊員們發現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區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途中探險隊員們曾遭遇“狂風暴雨”的天氣,這個地點最有可能是( ?。?br/>A.① B.② C.③ D.④(3)在①地不能看到的現象是( ?。?br/>A.排列整齊的橡膠林 B.隨風搖曳的椰子樹C.一望無際的水稻田 D.碩果累累的棗椰樹2.中國著名的《西游記》中唐僧西天取經的“西天”和“經”分別對應( ?。?br/>A.西亞——伊斯蘭教 B.阿拉伯半島——基督教C.耶路撒冷——回教 D.古印度——佛教3.按人種劃分,阿拉伯人屬于 ( )A.黃色人種 B.黑色人種C.白色人種 D.混血人種4.讀下列四幅國旗,回答小題。(1)四幅國旗所代表的國家的領土面積從大到小排列,依次為(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2)上題的四國中,居住著白色人種、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5.以下全部屬于發達國家的一組是( ?。?br/>A.中國、墨西哥、加拿大、美國B.意大利、法國、英國、日本C.德國、巴西、意大利、韓國D.新加坡、埃及、意大利、澳大利亞6.亞洲最明顯的特點是地表起伏很大,既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也有世界陸地最低點是( )A.貝加爾湖 B.紅海 C.死海 D.里海7.根據分類的常識,下列史籍中明顯與其余三本不應該分在同類的是( )A. B.C. D.8.下列既使用阿拉伯語又信仰伊斯蘭教的地區是( ?。?br/>A.東南亞 B.阿拉伯半島 C.拉丁美洲 D.歐洲西部9.如圖這一標志性建筑物所屬的宗教是( ?。?br/>A.基督教 B.伊斯蘭教 C.佛教 D.猶太教讀“東西半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0.南北回歸線同時穿過大陸的大洲是( ?。?br/>A.亞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11.2021年3月23日,臺灣巨型貨輪“長賜號”在駛入蘇伊士運河后船體偏離觸底擱淺,導致雙向航道堵塞,該船被擱淺的運河是( ?。?br/>A.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 B.南北美洲的分界線C.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D.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12.2016年9月5日17時,第22屆G20峰會在中國杭州落下帷幕,下一屆G20峰會將于2017年7月7日、8日在德國漢堡市舉行。回答小題(1)圖1圖2表示方向的方法是( )A.一般定向法 B.經緯網定向法C.指向標定向法 D.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指向法(2)德國漢堡位于中國杭州什么方向( ?。?br/>A.西北 B.東南 C.正北 D.正西13.下列說法能準確體現人類與海洋之間密切關系的是( )①海洋為人類提供不可缺少的淡水資源 ②海洋為人類提供漁鹽之利③人類是海洋的主宰,能隨意利用海洋資源 ④人類開辟海上交通航線促進了相互交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A.歐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南極洲15.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和東南部的宗教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印度教16.下列現象與基督教有關的是( )A.走到豐山亭,只見大雄寶殿前人山人海,香煙繚繞B.瑪麗上星期隨媽媽去教堂做了一次禮拜C.清真寺門口今天聚集了很多帶著白帽子的人D.學校附近有家回民面館,專賣牛肉面二、綜合題1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歌詞一:“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贊歌更嘹亮…”歌詞二:“大海邊喲沙灘上,風吹榕樹沙沙響,漁家姑娘在海邊,織呀織漁網…”歌詞三:“我家住在黃土高坡,日頭從坡上走過,照著我的窯洞,曬著我的胳膊,還有我的牛跟著我…”(1)歌詞一、二、三分別描寫的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地區、 地區和 地區.(2)歌詞一所描寫地區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br/>(3)歌詞二所描寫地區的植被類型主要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農田多為 ??;歌詞三所描寫地區的植被類型主要是 ,農田多為旱地.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br/>18.“海希輪”號國際集裝箱班輪主要來往于浙江寧波舟山港與埃及塞得港,途經新加坡、馬來西亞、沙特阿拉伯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據圖1寫出“海希輪”號國際班輪航線:寧波—東?!? 海峽— ?!? 海峽— 洋—曼德海峽— ?!? 運河—塞得港(2)“海希輪”號從寧波出發后,途經馬來西亞、沙特阿拉伯等國家,依次能看到的主要人種有 、 。沙特阿拉伯的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他們宗教活動主要在 舉行(填宗教建筑)。(3)圖2的民居會出現在A地還是B地?試從氣候角度分析其原因。19.下圖為東南亞部分區域圖,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說出蘇門答臘島的氣候類型、氣候特征和植被類型。(2)概括蘇門答臘島中聚落的分布特點,并簡要說明原因。(3)若修建連接甲、乙兩城的鐵路,當地自然條件對施工有哪些影響?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D(2)A(3)D【解析】【分析】(1)讀圖可得,①是東南亞地區,該地區人口稠密,②是高山高原氣候,③是溫帶大陸性氣候,④是寒帶氣候,圖中的②③④三地人口稀疏。(2)圖中所示的是氣候類型中,④是寒帶氣候,③是溫帶大陸性氣候,②是高山高原氣候,這三種氣候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最大的是①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終年高溫,降水分旱雨兩季,雨季多暴雨。(3)讀圖可知,圖中①地為東南亞地區;東南亞絕大部分位于熱帶,是世界上天然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地,東南亞各國普遍種植水稻,故選項ABC不符合題意。棗椰樹是熱帶和亞熱帶綠洲農業的代表植物,西亞的伊拉克是椰棗的主要出產國,其產量居世界首位。【點評】世界人口分布、亞洲氣候和農作物的分布。2.【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僧取經去的西天是古印度,取經取的是佛經,信仰的是佛教。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基督教: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亞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蘭教:教徒稱為穆斯林,產生于阿拉伯半島,主要分布于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和東部。在中國又稱回教或清真教;佛教:創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亞洲東部和東南部。3.【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世界人種分布的相關知識。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非洲的北部,屬于白色人種。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點評】理解世界三大人種的分布特征。4.【答案】(1)B(2)C【解析】【分析】 (1) 根據給出的四個國旗看,①是中國,②是澳大利亞,③是埃及,④是加拿大。根據國家領土面積大小排列正確的是 ④①②③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上題的四國中,居住著白色人種、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是③是埃及。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截止2019年,世界上共有23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國家有197個,地區有36個。面積前10的國家有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印度、阿根廷、哈薩克斯坦、阿爾及利亞。5.【答案】B【解析】【分析】ACD三項中的中國、墨西哥、巴西、新加坡、埃及均屬于發展中國家。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全世界共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根據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其中發達國家共有30多個,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發展中國家大部分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每個國家有自己的首都,作為政治中心。6.【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亞洲最明顯的特點是地表起伏很大,既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也有世界陸地最低點是死海。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死海位于以色列和約旦之間的大裂谷約旦裂谷,南北長86公里,東西寬5到16公里不等,最深處為380.29米。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陸地的最低點,有“世界的肚臍”之稱。遠遠望去,死海形似一條雙尾魚。在陽光的照射下,海面像一面古老的銅鏡。在1967年以阿戰爭后,以色列軍隊一直占領整個西岸。7.【答案】B【解析】【分析】 根據分類的常識,下列史籍中明顯與其余三本不應該分在同類的是《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是英國物理學家愛莎克-牛頓創作的物理學哲學著作,1687年首次出版。其余是宗教類的著作。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總結了近代天體力學和地面力學的成就,為經典力學規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力學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從而使經典力學成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該書意味著經典力學的成熟,其中所建立的經典力學的理論體系成為近代科學的標準尺度。 愛莎克8.【答案】B【解析】【分析】先分析阿拉伯語分布的地區,再分析信奉伊斯蘭教的地區,最后找出既使用阿拉伯語,又信仰伊斯蘭教的地區。 阿拉伯語主要分布在西亞和北非等阿拉伯人聚居的地區。 信奉伊斯蘭教的地區: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 既使用阿拉伯語,又信仰伊斯蘭教的地區是西亞和北非。 四個選項中,只有阿拉伯半島位于西亞地區。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中東包括22個阿拉伯國家和5個非阿拉伯國家,其中除以色列、塞浦路斯外都是伊斯蘭國家,多講阿拉伯語.9.【答案】B【解析】【分析】我們有時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比如,金碧輝煌的佛教廟宇,高高聳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B伊斯蘭教清真寺院等;有時還會遇見各種各樣的宗教活動.世界上現有將近半數的人信仰宗教.信仰宗教的人被稱為教徒.故選:B.【點評】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為世界三大宗教,它們不僅傳播范圍很廣,而且對國際政治和社會文化具有深刻影響.猶太教和印度教也是重要的宗教.【答案】10.B11.A【解析】【點評】亞洲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東北以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為界,東南與大洋洲隔海相望。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西接歐洲,西南鄰非洲,東北隔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南隔海與大洋洲相望。10.讀圖可知,北回歸線穿過北美洲、非洲、亞洲的大陸部分;南回歸線穿過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大陸部分;因此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同時穿過大陸的大洲是非洲。故答案為:B。11.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是亞洲和非洲的地理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是亞、歐兩大洲的分界線;直布羅陀海峽是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故答案為:A。12.【答案】(1)B(2)A【解析】【分析】(1)在地圖上辨別方向分三步走,一是看看有沒有指向標,二是看看有沒有經緯網,因此選擇B。(2)有經緯網地圖利用經緯度辨別方向,德國漢堡和中國杭州都位于北緯度和東經度,緯度越大越在北,經度越大越在東,德國漢堡位于中國杭州西北方向,故選擇A。【點評】利用經緯度辨別方向,從緯度上看,北緯在南緯的北,東經與西經度數小于180的,東經在東,西經在西,度數之和大于180的,東經在西,西經在東。13.【答案】B【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人類與海洋關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海洋面積廣闊,通過水汽的海陸循環,為人類提供了大量的淡水資源;海洋中物資豐富,可以為人類提供大量的魚和鹽等資源;人類通過開辟海上交通航線可以促進不同區域之間的相互交流,故①②④描述正確。人類和海洋是相互平等的關系,人類的生存依賴于海洋,要合理的適當的開發海洋資源,所以③表述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人類與海洋關系的理解。14.【答案】D【解析】【分析】歐洲全部位于北半球,故A錯,非洲橫跨南北半球,故B錯。南美洲橫跨南北半球,故C錯。南極洲全部位于南半球,故D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考查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北半球主要分布有歐洲、亞洲、北美洲,其中北美洲和歐洲全部在北半球,南半球主要是南美洲、南極洲、大洋洲,東半球主要是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西半球主要是美洲。被赤道穿過的大陸有非洲大陸、南美洲大陸。15.【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世界上各大宗教的分布情況。根據七上教材的《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圖》可以看出,分布在亞洲東部和東南部的主要是佛教?;浇讨饕植加跉W洲、美洲、大洋洲。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主要分布于中國,印度教則是印度的本土宗教,主要分布于印度。故選A。【點評】本題需掌握世界上各大宗教的分布情況16.【答案】B【解析】【分析】A、香煙繚繞是信仰佛教的人們在燒香時的景象,故不符合題意;B、教堂是基督教的建筑,故符合題意;C、伊斯蘭教在中國被稱為回教,故不符合題意;D、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的宗教建筑,故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我們有時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輝煌的佛教廟宇,高高聳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現有將近半數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總數超過10億,分布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世界有7億多人信仰伊斯蘭教,該宗教主要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在中國被稱為回教.17.【答案】(1)西北;南方;北方(2)干旱(3)水田;暖溫帶落葉闊葉林;氣候【解析】【分析】(1)“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贊歌更嘹亮…”描述的是西北地區,這里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稀少,光照充足.“大海邊喲沙灘上,風吹榕樹沙沙響,漁家姑娘在海邊,織呀織漁網…”描述的是南方地區,這里離海近,降水豐富,人們 打魚.“我家住在黃土高坡,日頭從坡上走過,照著我的窯洞,曬著我的胳膊,還有我的牛跟著我…”描述的是北方地區的黃土高原地區.(2)歌詞一所描寫地區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這里處于非季風區,降水少,干旱.(3)歌詞二所描寫地區的植被類型主要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農田多為水田;歌詞三所描寫地區的植被類型主要是暖溫帶落葉闊葉林,農田多為旱地.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氣候因素.故答案為:(1)西北;南方;北方;(2)干旱;(3)水田;暖溫帶落葉闊葉林;氣候.【點評】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域.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18.【答案】(1)臺灣海峽;南海;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蘇伊士運河(2)黃色人種;白色人種;伊斯蘭教;清真寺(3)B地,該地是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故房屋墻厚窗小,有利于防風沙,隔熱。【解析】【分析】(1)、據圖1寫出“海希輪”號國際班輪航線:寧波—東?!_灣海峽—南?!R六甲海峽—印度洋—曼德海峽—紅?!K伊士運河—塞得港。(2)、 “海希輪”號從寧波出發后,途經馬來西亞、沙特阿拉伯等國家,依次能看到的主要人種有黃色人種、白色人種。沙特阿拉伯的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伊斯蘭教,他們宗教活動主要在清真寺舉行(填宗教建筑)。(3)、圖2的民居會出現在B地主要原因是該地是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故房屋墻厚窗小,有利于防風沙,隔熱。【點評】傳統鄉村聚落中的房屋建筑,往往體現出當地自然環境的特點。例如,中國云南省的傣族民居,以竹木為主材搭建而成,往往懸離地面,以減輕潮濕的程度;而沙特阿拉伯的鄉村民居,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以適應那里白天炎熱、晝夜溫差大的氣候條件。19.【答案】(1)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熱帶雨林。(2)分布特點:沿海分布、沿河流分布(西部地區沿海分布,東部地區沿河流分布)主要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3)有利:地形平坦;不利:沿途多沼澤,并需要跨越多條河流,降水多,不利于施工。【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世界氣候分布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蘇門答臘島位于赤道兩側,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植被類型為熱帶雨林。(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蘇門答臘島中聚落的分布特點是沿海分布、沿河流分布(西部地區沿海分布,東部地區沿河流分布),主要原因在于當地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若修建連接甲、乙兩城的鐵路,有利條件是當地地形平坦,但沿途多沼澤,并需要跨越多條河流,降水多,不利于施工。【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氣候分布識記,氣候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