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義務教育教科書初中音樂七年級下冊 1.3 欣賞 《春之聲圓舞曲》 《帕米爾的春天》學案學習目標1、欣賞《春之聲圓舞曲》第一圓舞曲,并能用字母表示出曲式結構。有興趣參與《春之聲圓舞曲》第一小圓舞曲的音樂體驗活動,能用律動來感受樂曲的曲式結構、三拍子的強弱規律、熱情洋溢的春天氣息。2、專心聆聽笛子獨奏《帕米爾的春天》關注音樂要素,能記住竹笛明亮的音色以及塔吉克族音樂的七拍子特點。二、學習重難點1、教學重點:能用優美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教學難點:能聽辨歌曲情緒,準確地唱出裝飾音。三、學習任務1. 欣賞《春之聲圓舞曲》【作品簡介】《春之聲圓舞曲》是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的重要代表作。全曲由序奏+三首小圓舞曲+尾聲組成。第一首圓舞曲,單三部曲式A+B+A,旋律華麗而敏捷,上下起伏,猶如撲面而來的陣陣春風;第二首圓舞曲,單二部曲式C+D,旋律輕盈優雅,和第一首形成對比;第三首圓舞曲也是單二部曲式E+F,旋律更為活潑,具有跳蕩的節奏,與前兩首形成另一種對比。約翰·施特勞斯(1825-1899)奧地利作曲家,被譽為“圓舞之王”。創作了《藍色多瑙河》等170首圓舞曲、141首波爾卡舞曲及《蝙蝠》等16部歌劇,他的作品與民間音樂有著血與肉的聯系,反映了奧地利人民對生活的熱愛。【欣賞要點】(1)能聽辨和記憶第一圓舞曲的主題一和主題二。并用字母或其他方式表示出樂曲第一圓舞曲的三段體結構。(2)知道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的國籍、2-3首代表作和“圓舞曲之王”的雅號。(3)通過欣賞,體驗并了解圓舞曲的體裁特點。2. 欣賞《帕米爾的春天》【作品簡介】樂曲以塔吉克族民歌為素材,采用了塔吉克族的典型節奏八七拍子,描述了帕米爾高原壯麗多姿的風光,表現了塔吉克族人民淳樸的性格,以及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贊美。【欣賞要點】(1)感受與《春之聲圓舞曲》所描繪的不同風格的春天,并在音樂聲中體驗七拍子特點。(2)了解笛子、混合拍子等相關常識。對比異同 樂器 旋律、音色 節拍 曲式 風格《春之聲圓舞曲》第一圓舞曲 管弦樂合奏 華麗而敏捷 四三拍 A+B+A 圓舞曲《帕米爾的春天》 笛子獨奏 明亮歡快 八七拍 A+B+C+A 塔吉克族音樂課后練習:1、連接相應作品的曲式。1 《可愛的家》 A2 《茉莉花》 A B3 《春之聲圓舞曲》第一圓舞曲 A B A答案:1、A B 2、A 3、A B A2、聆聽音樂片段,請你說出樂曲名稱與曲作者:1 樂曲名: ____________ 作者名: ________2 樂曲名:_______________ 作者名: _______________這兩位曲作者都是______人。答案:1渴望春天》 莫扎特2《春之聲圓舞曲》 約翰·斯特勞斯 奧地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