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0課 拜占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一、教學分析1. 本課的單元地位分析:第三單元學習的內容為中世紀(封建時代)的歐洲發展歷史,第7課至第9課講述了西歐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和文化發展,本課則講述西羅馬滅亡后,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的興衰,及其對古羅馬法治的繼承與弘揚。拜占庭帝國是封建時代歐洲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延續了古代歐洲文明,又對歐洲近代文化產生深刻影響。2.課標與本課子目呈現方式分析:課標要求,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國的歷史地位。教材將這一要求分為兩個子目,第一子目,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從法典的編撰過程、內容和影響三個方面展開敘述;第二子目,拜占庭帝國的滅亡,則提供地圖,敘述拜占庭滅亡的原因及拜占庭帝國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影響。3. 本課教學內容的邏輯結構分析:本課學習兩部分內容。兩者在時間上是先后關系。395年,羅馬帝國分裂后,東羅馬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故又稱拜占庭帝國。6世紀,查士丁尼統治時期,組織編撰了《查士丁尼法典》,為后世的立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外開疆拓土,使得帝國版圖繼續擴大。長期的對外戰爭和國內矛盾,導致拜占庭帝國國力下降,面對外來威脅卻與日俱增。1453年拜占庭帝國最終走向覆滅。二、教學目標1. 唯物史觀:理解《查士丁尼法典》對古羅馬法的繼承與發展,科學評價杰出人物查士丁尼及拜占庭帝國的歷史地位。2. 時空觀念:知道拜占庭帝國建立、繁榮及滅亡的史實;了解掌握,并在當時時空背景下,理解《羅馬民法大全》及其作用;聯系時空背景,分析拜占庭文化的特色。3.史料實證和歷史理解:通過史料,理解《羅馬民法大全》的歷史作用;結合史實,理解拜占庭帝國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貢獻;4. 家國情懷:認同古羅馬法是重要的人類文化遺產,并且對古代西方社會和近代文明產生都有重要影響,初步感悟古代法治文明。四、教學重點與難點1. 重點:《羅馬民法大全》的內容和作用難點:理解《羅馬民法大全》的作用和拜占庭帝國在東西文明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五、教學過程1. 新課導入。教師出示“圣索菲亞大教堂”圖片,并介紹,這是位于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中心的一座古羅馬穹頂建筑風格的教堂。土耳其境內為何存在羅馬建筑風格的建筑物呢?通過問題,激起學生學習興趣。2. 正課講授。學習主題一:拜占庭帝國的建立和發展(1)拜占庭帝國的產生和興盛教師展示圖片《羅馬帝國的分裂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引導學生回顧羅馬帝國發展史實,啟發學生思考拜占庭帝國興盛的原因。(2)拜占庭帝國的衰亡教師展示圖片:《拜占庭帝國的衰亡和奧斯曼帝國的興起》拜占庭帝國盛極一時,卻未能長久。讓我們一起通過時間軸歸納拜占庭帝國是怎樣一步一步走向滅亡的。教師提問:結合材料思考,千年帝國為何走向滅亡?材料1:“野蠻的西方靠侵略、掠奪、摧毀拜占庭帝國也變成了文明的西方”。——《帝國的滅亡》材料2:“查士丁尼對外政策的目標是消滅西歐的日耳曼人諸王國……在東方,與波斯的戰爭連綿不斷。材料3:它于羅馬帝國內誕生時就早已是一個古老的國家。它在過去的強權和光榮的陰影中成長,并試圖維持和恢復這種權力和榮耀。——斯拉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指出拜占庭帝國衰落的主要原因。(保守、固守以往的輝煌,缺乏創新)學習主題二:拜占庭帝國的成就(1)查士丁尼和《羅馬民法大全》教師出示查士丁尼頭像與功績,指出拜占庭帝國的黃金時代一位皇帝的功績不可或缺,那就是查士丁尼。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科學評價杰出人物查士丁尼。527年,查士丁尼成為東羅馬帝國皇帝,他是古羅馬時代末期,最重要的一位統治者,也是一名野心家,他把恢復昔日羅馬的榮光為己任,重視法律建設,同時積極對外擴張。評析《羅馬民法大全》師生共同列舉《羅馬民法大全》內容,指出查士丁尼重視法律編撰是為了穩固帝國的社會秩序,保證皇帝的專制權力。出示材料,引導學生評價《羅馬民法大全》材料一:……奴隸和隸農必須無條件地服從主人,服從命運的安排,對逃亡的奴隸和隸農必須嚴加懲治。材料二:奴隸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廳得強迫主人出賣之,無故殺戮奴隸的,按殺人罪處理。材料三:一切債務,以應給付的物清償,或經債權人同意以他物代為清償……。債務是由債務人清償或由第三人(擔保人)代為清償,……。——材料一至三,摘抄自《羅馬民法大全》材料四:羅馬帝國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武力因為羅馬帝國的滅亡而消亡,宗教隨著人民思想覺悟的提高、科學的發展而縮小了影響,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為永久的征服。——19世紀德國偉大的法學思想家耶林師生總結:《羅馬民法大全》穩固帝國的社會秩序,保證皇帝的專制權力,對世界法治文明產生深遠影響。(2)拜占庭帝國在東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作用師: 出示相關圖片、材料。歸納拜占庭文化的影響。對基督教、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傳統和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臘、羅馬古籍,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3. 課堂總結。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后,拜占庭帝國又存在了近千年,成為跨越古代、與其他中世紀新興國家并行發展的又一大文明。在整個中世紀,拜占廷都是東方與西方、歐洲與亞洲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其豐富多彩、獨具魅力的文化對世界文明發展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板書設計(思維導圖式 圖片格式)課后作業設計1. 羅馬法的集大成者一《羅馬民法大全》記載:“沒有東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貴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效力,奴隸和隸農必須無條件地服從主人,服從命運的安排,對逃亡的奴隸和隸農必須嚴加懲治。”材料說明( )A.當時仍然把奴隸看作“會說話的工具”B.《羅馬民法大全》保護奴隸和隸農的權益C.奴隸和隸農的人身自由不受法律保護D.奴隸制度已經被廢除了2.有人說拜占庭文明就像是一只同烏龜賽跑而半路停下來睡大覺的兔子,不僅被烏龜超越,而且被時代所拋棄,最后導致拜占庭帝國的滅亡。下列屬于拜占庭帝國滅亡的原因的是( )①開放包容 ②國勢衰弱 ③外族的入侵 ④羅馬帝國的分裂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3.拜占庭文化是歐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類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發展史上起了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作用。這主要表現在( )①市民文化生活豐富 ②奧斯曼帝國的人侵③吸收了東方文明的成果 ④保存了古希臘羅馬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4.他是凱撒大帝之后,古羅馬又一位偉大的皇帝。他組建了一個法律編委員會,把自2世紀初以來歷任皇帝頒布的法令收集在起,別除法律中相互矛盾的條例,編成了A.《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侖法典》5.拜占庭帝國時期,包括《查士丁尼法典》在內的一系列法律文獻規定了公民之間的各種法律關系。據此可知,拜占庭帝國A.注重依法穩固統治 B.維護奴隸階級的利益C.學習雅典民主政治 D.否定《十二銅表法》答案:A C D C 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