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清明上河圖欣賞與實踐教學設計班級:八年級(1)班教學背景我國古代名畫《清明上河圖》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審美價值,早為世人公認。然而在中學美術欣賞教學中,采用傳統教學法能讓70%的學生對它產生欣賞性趣就很不錯了。本課意欲通過探索,讓更多的學生對這件珍品產生欣賞興趣。教學準備《清明上河圖》幻燈片及相關資料,并將老師以木虛架拱橋模型的示范,用特寫鏡頭錄制并整合成一個多媒體教學課件。木筷子若干根。根據班級人數準備,按照每4-8人一小組,每小組12根計算總根數。核心素養目標:審美感知:學習清明上河圖的相關知識,獲取清明上河圖中關于拱橋相關的知識,運用竹筷或木筷進行拱橋搭建嘗試,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藝術表現與創意實踐:本課通過說一說、瞧一瞧、做一做、想一想和記一記,來學習和掌握清明上河圖的相關知識和拱橋搭建實踐,完成拱橋搭建體驗。方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文化理解: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希望學習了本課,同學們能發現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并能更好的發揚、傳承,進而增強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和愛國情懷。教學過程說一說(約3分鐘)同學們,你們知道清明上河圖嗎?說一說你認識的清明上課圖好嗎?(分別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心中的清明上河圖,暢所欲言,拓寬知識,為上課做好準備)二、瞧一瞧(約5分鐘)好的,同學們都說的很好、很全面。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瞧一瞧真正的清明上河圖。(欣賞清明上河圖,重點觀察汴河上的拱橋)三、做一做(約20分鐘)同學們,我們看了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接下來,讓我們試著做一做,用木筷或竹筷來搭建一個拱橋模型,怎么樣?我這里有一些木筷和竹筷,這節課,我想用他們來搭建一座拱橋模型。這些木筷子上沒有任何接口,而且從開始到完成整個搭建過程不用釘子,鐵絲、膠水或其他任何材料。同學們想一想:這可能嘛?如何搭建呢?下面我只給大家示范一次。只要同學們認真觀察,仔細聽講,每個同學都能學會。老師完成后,請同學們試做一次,看誰最先完成。1、分發木筷子2、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四、想一想(5分鐘)此橋結構設計巧妙、神奇在哪些方面?該結構原理可用于橋梁外,還可用于哪些方面?五、記一記(約3分鐘)六課堂小結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希望學習了本課,同學們能在生活和學習中,發現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并能更好的發揚、傳承!附圖:七、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