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八課-崇尚程序正義,依法維護權益 教案-中職思政人教版職業道德與法律(第3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八課-崇尚程序正義,依法維護權益 教案-中職思政人教版職業道德與法律(第3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八課 崇尚程序正義,依法維護權益
一、崇尚程序正義
一、教學目標
1.認知
(1)了解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基本程序
(2)理解法律程序對于維護公平正義的作用
2.情感態度觀念
增強程序正義觀念,崇尚程序正義
3.運用
主動將程序正義意識落實在行動上,學會按照法律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在遇到不法侵害時,知道遵循法定程序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教材分析
1.教學重點
增強程序正義觀念
從理論上分析,這個問題在教材中不但處于運用層面,還是學習訴訟法律知識的主旨;在社會生活中,公民增強程序正義觀念,明確打官司的法定程序,就能夠做到真正有效地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權益,有助于社會形成一種尊重法律程序和法律制度的良好法治秩序,使法律制度的實施具有較好的社會環境和條件;從對學生的教育意義角度來看,幫助學生培養法律程序正義的意識,有助于青少年學會用合法途徑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所以,這是教學重點。
囿于中職學生認知能力,該問題理論性較強,理解起來比較抽象。同時,學生即使懂得法定程序正義的重要性,落實到生活實踐中,離學會運用法律知識、依照法律程序維權依舊有一個過程。所以,這也是教學難點。
2.教學難點
(見教學重點)
3.結構線索
本課時的主題是“崇尚程序正義”。教材從了解訴訟的含義和種類入手,幫助學生通過學習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的基本程序,理解程序正義是確保司法公正的有力保障,從而樹立增強程序正義的觀念。
三、學情分析
中職學生由于年齡原因導致生活經驗不足、認知能力有待提高,在受到不法侵害時某些學生往往采取不理智、不合法的方式,從而導致令人痛心的后果。從學會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行為養成角度來看,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幫助學生樹立程序正義觀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教育意義。此外,從理論理解的角度來看,程序法比較實體法而言要抽象,青少年對于法律程序問題的認識也需要有效提高。
四、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設疑探究法、講授法、事例對比法、情境教學法等。
五、教學過程
【創境激趣】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三個不同訴訟的教學案例,引導學生認真閱讀并設置問題,讓學生邊閱讀邊思考,據此導入新課。
案例1 故意搶劫殺人,徐某被判死刑
徐某于2007年流竄至某市,采取刀刺、毆打威脅等手段搶劫過路行人,作案9起,案值一萬五千余元。7月30日深夜,徐某在寧夏路持刀搶劫行人張某,搶劫中,徐某持刀向張某腹部猛刺一刀,致使張某失血性休克,經搶救無效死亡。
當地公安機關接到群眾報案后迅速出動警力,經過偵查,將四處藏匿的徐某抓捕歸案,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徐某提起公訴,某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認定徐某故意搶劫殺人,致人死亡,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依法判處徐某死刑。
案例2 鄰居糾紛,法官斷案
家住某市市北區鎮江路干休所的王某和劉某是樓上樓下的老鄰居,因為瑣事兩家起了爭執,王某只要見到劉某就破口大罵,還在干休所范圍內散布劉某的謠言。劉某不堪其擾、總覺得人們在背后指點自己,因而精神抑郁,健康狀況受到極大影響,劉某多次勸說無效后將王某起訴到市北區人民法院。法院經審理認定王某侵犯劉某名譽權事實清楚,要求王某向劉某賠禮道歉,并在干休所范圍內消除影響。
案例3 亂刻亂畫該誰處罰?
胡某在游覽曲阜孔廟時,用水果刀在古建筑物上刻下:“胡某到此一游”,致使古建筑表皮嚴重污損。曲阜市文物局對胡某做出罰款200元,并賠償寺廟損失的處罰決定。
胡某在接到行政處罰決定書后,對自己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予以承認,但認為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和文物保護機構只行使文物管理權,行使文物處罰權的則是公安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因而曲阜市文物局無權做出處罰決定,并以此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經審理后,支持胡某的起訴理由,判決撤消了曲阜市文物局的行政處罰決定。
<設置問題>
1.什么是訴訟?
2.上述三個案例分別屬于何種訴訟?
3.它們的涉案范圍有何不同?
學生逐個閱讀案例,觀察體味、思考,由案例進入訴訟知識的學習。
【引思明理】
教師結合案例引導學生思考,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歸納比較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內涵。層層推進,深入探究,及時拓展訴訟的不同涉案范圍,幫助學生知道不同的糾紛要打不同的官司。
一、崇尚程序正義(板書)
(一)訴訟的基本程序(板書)
1.訴訟的內涵及種類(板書)
學生認真聽講,閱讀教材,交流研討案例,進行思維整合,解決訴訟內涵及種類問題。
教師一案多用,使用多媒體課件再次向學生出示“案例1”,與學生共同分析刑事訴訟的基本法律程序,重點分析在案件中各司法機關不同的司法行為,以此幫助學生體會司法程序的嚴格,共同總結刑事訴訟的一般法律程序。
<設置問題>
1.哪些國家機關介入案件?它們都履行什么職權?
2.該案件從立案到審判都經過哪些法定程序?
學生分組交流研討,自主合作,探究問題。
通過 “案例1”中設置的兩個問題,解決以下教學內容:
2.刑事訴訟程序(板書)
由問題1,通過不同司法機關在案件中依法履行的不同職權體現,初步向學生說明訴訟程序的嚴明。該案例屬于公訴案,也可以補充說明自訴案與公訴案的不同,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加強學生對法律程序的認識。
由問題2,觀察刑事訴訟從立案到最終審判的全過程,詳細分析刑事訴訟的程序,師生共同體會程序在司法活動中的作用。
設計刑事訴訟基本程序圖,以直觀圖像的形式,用課件展現給學生,幫助學生形象理解訴訟的基本程序。在把握訴訟程序內涵的基礎上,結合“案例2”與“案例3”,以表格形式,對比刑事訴訟、民事訴訟程序與行政訴訟程序,以便突出本節教學重點,強調法律程序的嚴格,引導學生思考程序正義與司法公正的內在關聯,以此轉入第二個教學內容的學習。
3.民事訴訟程序(板書)
4.行政訴訟程序(板書)
<設置問題>
1.為什么每一種訴訟都必須經過這些法定程序?
2.你認為這些法定程序是否有利于判決結果的公正?
學生結合案例,對照訴訟程序圖表,分組討論,交流研討。
因本節課學習的主題是讓學生增強程序正義觀念意識,因而在上述學習中,注意有重點地幫助學生了解、認識三大訴訟的法定程序并體會程序的公正性,為達到此意圖,在教學中設置“交流研討”環節,通過這個環節的設置使學生理解訴訟程序的公平與正義。
一案多用,充分發揮案例的教學使用價值,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再次出示“案例3”,從程序公正角度巧妙設置問題,在教學中,通過問題的引導,引發學生思考。對照分析訴訟程序,講解實體公正的標準,以此加深學生對司法程序公正的形象理解并給予有針對性的重點分析。
<設置問題>
1. 案中胡某的行為明明違法了,為什么人民法院卻判決他勝訴?
2. 你認為人民法院判胡某勝訴合法嗎?這體現了什么?
學生在教師引領下,再次交流研討、分析案例,結合課件的演示,形象理解程序公正、司法公正的深刻內涵。
所設置問題需要學生在觀察案例,學習訴訟基本程序基礎上,深入思考,找到答案。教師可予以講解并補充介紹實體公正與實體公正的含義,讓學生真正懂得司法公正的法律意義。
(二)確保司法程序公正(板書)
1.司法公正、程序公正的含義(板書)
2.判斷程序公正的基本原則(板書)
教師用課件展示宋魚水法官資料及工作圖片,從司法者角度引申升華司法公正的現實社會意義,進入增強程序正義觀念的學習。
學生結合課件材料,交流研討,加深對司法公正意義的理解和認識。
3.確保司法公正,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板書)
這部分內容理論性較強,學生難以理解。教學中可以再次利用教學案例,讓學生討論分析案例審判結果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影響,幫助理解司法公正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意義。這樣既讓學生動起來,又使學生在動中提高了解決分析問題的能力。一并引出本節課第三個問題“增強程序正義觀念”的學習。
多媒體課件回顧訴訟程序的圖表,設置問題,引導學生談對訴訟程序正義的認識。
<設置問題>
為什么要制定和遵守嚴格的法律程序?
你認為國家司法機關應該如何維護公平正義?
(三)增強程序正義觀念(板書)
1.法律程序的內涵(板書)
2.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作用(板書)
3.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板書)
教師結合教材內容,讓學生分組探究,在討論、解決設置問題的基礎上、揭示程序正義保障司法正義,是社會正義的具體體現之一。并做主題升華:法律規定法律行為的方式和過程,以程序正義保障司法公正,最終實現社會公平正義。要做到程序正義,需要每一個公民增強程序正義觀念。并借用古老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再次緊扣教學主題,培養學生程序正義觀念。
學生交流研討、體悟理解。
[課堂小結]
訴訟的內涵及種類
訴訟的基本程序 刑事訴訟程序
民事訴訟程序
崇 行政訴訟程序
尚 司法公正及程序正義的含義
程 確保司法程序公正 判斷程序公正的基本原則
序 確保司法公正的意義
正 法律程序的內涵
義 增強程序正義觀念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作用
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
學生參與小結,實現對知識的再掌握,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體驗導行】
[課堂練習]
運用“藍極速網吧縱火案”進行課堂練習,利用案例強化認識,滲透德育教育,進行能力升華。
最輕率的報復,最沉痛的代價
家在北京的初中生宋某(14歲)、張某(13歲)因兩周前與“藍極速”網吧的服務員發生糾紛,起意報復,在火災現場附近的加油站購買1.8升汽油,于2002年6月16日凌晨縱火,造成了25人死亡,多人受傷的慘劇,并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6月18日,警方將兩名涉嫌縱火的初中學生抓獲。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2年8月27日對“藍極速網吧”放火案作出一審判決:
因嫌疑人在犯罪時均未成年,依法對他們從輕處罰。
以放火罪判處被告人宋某某(男,14歲)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張某(男,13歲)因不滿14周歲,未追究刑事責任,已于2002年6月28日被北京市公安局收容教養。
<設置問題>
1.本案屬于何種訴訟?案件的起因是什么?
2.案中宋某、張某分別會受到何種處罰?
3.你認為法院會怎么判決?依據是什么?
4.在遇到類似糾紛時,你會選擇什么解決方式?
學生學以致用,結合本結課所學知識分組交流討論、分析案例,深入思考,強化守法意識。
教師緊密結合學生實際,選用一組感人材料,創設情境,以母愛撥動學生心弦,以情感開啟青少年良知,從而滲透德育主題,加強對學生學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法制宣傳教育。
材料:
人生最痛莫過于“白發人送黑發人”,人生最苦莫過于“子債母償”,當一個年邁蒼蒼的母親看著街頭巷尾的通緝令上兒子那劃著大叉的照片,此時此刻她的心必定是滴著血的;當死神的子彈射穿了年輕兒子的頭顱,此時的母親又經歷著怎樣的肝腸寸斷?當已近崩潰的老母帶著懺悔的淚水跪倒在兒子一手炮制慘案的受害人家屬面前,簡單的“痛苦”二字已是輕描淡寫的描述。我們無語,惟愿天下母親不再受此熬煎……
【課后作業】
1.搜集一個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并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訴訟程序方面的分析。
2.結合本節課所學內容,以“17歲,我的法律責任是什么?”為題,寫一篇課后記(不少于300字)。
學生通過實踐性作業,分層次鞏固知識,提高認識。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思路:創設案例情境——設疑探究——啟迪思維——激趣導思——引導學習——鞏固提高——能力升華——學以致用。
在教法學法上,以案例教學法、設疑探究法為主,用案例作教學主線貫串本課知識,精選案例,一案多用,精心設置問題,步步深入,激趣導學,從不同角度發掘案例的使用價值,通過學習案例讓學生掌握教材法律知識。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城县| 静海县| 湛江市| 讷河市| 兴文县| 吉安县| 平武县| 德昌县| 长宁县| 潮安县| 彭泽县| 新巴尔虎右旗| 辽阳市| 屯门区| 大余县| 河北省| 沅江市| 永靖县| 土默特左旗| 宁强县| 军事| 万荣县| 莆田市| 济南市| 郑州市| 新密市| 泉州市| 通化县| 天镇县| 石河子市| 温宿县| 永川市| 宝清县| 泗洪县| 酉阳| 汉寿县| 红河县| 密云县| 德惠市| 徐汇区| 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