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思想政治必修一經濟生活
8.2征稅與納稅教學設計
【課 題】 征稅與納稅
【課 型】 新授課
【課 時】 一課時
【教材分析】《征稅與納稅》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經濟生活第八課的第二框,是第三單元收入與分配教學的落腳點。通過學習稅收的知識,使學生在明白國家履行對內對外職能離不開國家財政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白稅收的重要性及依法納稅的必要性。
【學情分析】學生對于稅收的知識有一定了解,但知識儲備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當然本書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所以教學環節的設計要貼近學生社會實際,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既要結合學生的閱歷,又增添時政內容,探究活動要有可操作性。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稅收的含義、基本特征種類;增值稅及個人所得稅;我國稅收的特點;違反稅法的表現。
能力目標:通過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通過合作探究,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過展示成果環節,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和自我表達能力;通過對生產與消費辯證關系的學習,增強理論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對本節課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明白稅收征收的意義,樹立納稅光榮的意識,在生活中與違反稅法的行為作斗爭,增強公民意識和權利義務意識。
【學科素養】
政治認同:加強對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理解,提高對黨的方針政策的認同。
科學精神:掌握稅收的基礎知識,分析經濟現象。
法治意識:了解稅收法定,樹立依法納稅意識。
公共參與:提升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
【教學重點】 稅收的基本特征;增值稅與個人所得稅;違反稅法的四種行為
【教學難點】 區分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區分偷稅與騙稅
【教學方式】 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等
【課前準備】 教學PPT
【教學過程設計】
程序設計 學習環節內容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預設) 媒體運用
課 堂 預 習 列出預習問題 提出預習問題,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結合已有知識,找出預習問題的答案。 預習內容較多,要留足時間,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歸納,最好是繪制表格,清晰明了,便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根據PPT展示的問題,在課文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學會速讀課本的同時找準課本關鍵信息。 對找到的信息進行整合,繪制記憶表格或者列出知識要點。 多 媒 體
基 礎 知 識 1.稅收的含義 2.稅收的基本特征 3.稅收的種類 4.我國稅收的特點 5.違反稅法的表現 根據課前分組情況,依次邀請每組的發言人,展示該組合作學習的成果,檢驗預習效果。 每組的發言時間不得超過3分鐘。 其他組同學的補充或者異議在該組發言結束后進行,時間控制在1分半,特例依具體情況延長時間,總時長要調控好。 每個小組推薦一名同學為發言人,展示本組合作學習的成果。 其他未展示的同學認真觀看,待發言人結束發言后,對發言同學的發言內容進行修改或者補充。 電 子 展 臺
合 作 探 究 探究一 稅收法定 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稅收法定”的認識。 探究二 我與稅收 我們要辦一期以“我與稅收”為主題的板報,假如你是主創團隊中的一員,負責文字內容部分,你將在板報中呈現哪些文字內容?為什么? 提示: 稅收法定原則是指由立法者決定全部稅收問題的稅法基本原則 稅法是稅收的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 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強制征稅,納稅人必須依法納稅,稅務機關必須依法征稅。 國家在征稅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預先規定了征稅對象和稅率,不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不得隨意改變。 稅收法定是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表現 稅收法定原則不僅要求稅收征收要依據形式上的法律,而且要求所制定的稅收法律要遵循量能課稅、保障生存權等原則,實現稅收領域的良法善治,這就要求進一步加強合力來完善稅收立法體制和立法程序。 提示: 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增強權利意識和義務意識,購買商品索要發票,間接為國家稅收做貢獻。 增強對國家公職人員及公共權力的監督意識,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對貪污和浪費國家資財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以維護人民和國家的利益。 發現違反稅法的行為,及時舉報 宣傳稅法知識等 根據探究問題,和本組內的同學展開討論,然后自己組織好答案,將答案草稿或者邏輯線羅列在草稿紙上,根據提問順序,展示自己的答案。 多 媒 體
體 系 形 成 多 媒 體
課 堂 實 戰 1.2020年8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獲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并將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契稅法第三條規定:契稅稅率為3%-5%,而目前個人買房實際所繳契稅稅率為1 %-2%,這項契稅優惠政策實施日期為2016年2月22日。契稅法第六條規定: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務院對居民住房需求保障、企業改制重組、災后重建等情形可以規定免征或者減征契稅,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這說明( ) ①稅收具有固定性特點②我國堅持稅收法定原則 ③稅收具有強制性的特點④稅務部門可以自行調整稅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詳解】 ①②:材料中契稅法的規定說明我國堅持稅收法定原則,而契稅法在實施前提前一年通過,明確稅率,說明稅收具有固定性的特點,①②正確。 ③:材料未涉及到稅收強制性,③不符合題意。 ④:稅務部門要根據社會發展情況,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不可以自行調整稅率,④錯誤。 故本題選A。 2.近年來,我國在依法實施減稅政策的同時,逐步加大對稅收違法犯罪行為的懲治力度,稅收違法“黑名單”成了有效約束偷逃稅的“殺手锏”。列入“黑名單”的納稅人,除了受到稅務機關的懲戒,還將面臨阻止出境、限制融資授信等聯合懲戒,稅收違法成本大大提高。這體現了( ) ①稅收不會對納稅人付出任何代價②稅收具有強制性的特點 ③稅收具有固定性的特點④我國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詳解】 ②③:列入“黑名單”的納稅人,除了受到稅務機關的懲戒,還將面臨阻止出境、限制融資授信等聯合懲戒,稅收違法成本大大提高。這體現了稅收具有強制性和固定性的特點,納稅人必須自覺依法誠信納稅,否則就會受到法律和誠信的制裁,②③符合題意。 ①:稅收不會對納稅人付出任何代價強調稅收的無償性,而材料體現稅收的強制性和固定性,不體現無償性,①與題意不符。 ④:材料強調稅收的特點,不強調我國稅收的性質,④與題意不符。 故本題選C。 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國家出臺了減免增值稅政策?!敦斦慷悇湛偩株P于延長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政策執行期限的公告》(2020年第24號)規定,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稅收減免政策,延長至2021年12月31日。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①增值稅的征收額與經營者的利潤呈正相關 ②增值稅屬于流轉稅,以增值額為征收對象 ③減免政策違背稅收穩定性要求,只是臨時政策 ④使相關企業成本下降,屬于積極的財政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詳解】 ②④:增值稅是一種流轉稅,以增值額為征收對象,減免增值稅能使相關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下降,刺激生產規模的擴大,屬于積極的財政政策,②④當選。 ①:增值稅的數額與企業利潤沒有直接關系,只要流轉中有增值額,即便是企業虧損也必須依法繳納增值稅,①排除。 ③:稅收的穩定性是相對的,調整稅率、征收對象都不會違背稅收的穩定性,③錯誤。 故本題選C。 4.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實際上是給居民個人增加免稅額,減輕個人稅負。按照新個稅法,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等六項支出,被明確地列為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的設立( ) ①將促進教育、醫療事業的迅速發展②能有效提高居民消費水平 ③將帶來發展和享受資料消費的增加④能引導居民改善消費結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B 【詳解】 ①③: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減輕了個人稅負,并不能促進教育、醫療事業的迅速發展;也不一定帶來發展和享受資料消費的增加,故①③不選。 ②④: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減輕了個人稅負,相當于收入增加,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費水平,改善消費結構,故②④正確。 故本題選B。 5.下圖中該負責人面對稅務局,謊報企業虧損,是一種( ) A.騙稅行為 B.欠稅行為 C.抗稅行為 D.偷稅行為 【答案】D 【詳解】 D:漫畫表明,該負責人面對稅務局,謊報企業虧損,是一種偷稅行為,故D入選。 ABC:選項ABC均與漫畫主旨不符,不選。 故本題選D。 6.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經濟杠桿。下列關于稅收調節作用的傳導過程,正確的是 ①開征環境保護稅→防止企業偷漏稅行為→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②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增加工薪階層可支配收入→增加社會總供給 ③調低制造業增值稅稅率→擴大制造業企業盈利空間→激發實體經濟活力 ④降低進口汽車關稅→增加市場競爭壓力→倒逼我國汽車行業加快轉型升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詳解】 ①傳導錯誤,開征環保稅與防止企業偷漏稅行為構不成因果關系。②傳導錯誤,增加工薪階層可支配收入能擴大消費而不是供給。③符合題意,降低稅率,能提升制造業的盈利空間,激發實體經濟活力。④符合題意,降低關稅,增加進口,增加市場競爭壓力,促使我國汽車行業加快轉型升級。故選D。 多 媒 體
板 書 設 計 第三單元 收入與分配 財政與稅收 二、征稅與納稅 稅收的含義、基本特征及種類 增值稅與個人所得稅 我國稅收的特點 違反稅法的四種行為 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板 書
課 后 提 升 練習冊對應習題
教 學 反 思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