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程名稱 思想政治 教師姓名課題名稱 7.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 課型 新授課授課班級 授課時間 課時 2教 學 目 標 知識目標 明確民主黨派主要是哪些黨派,其性質和地位。 通過探究掌握政黨制度的含義,地位和基本內容,突破重點。感受我國團結合作的政黨關系。能力目標 通過探究掌握政黨制度的含義,地位和基本內容,突破重點。感受我國團結合作的政黨關系。挖掘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情感、態度、 價值觀目標 學生感受和總結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政治認同。教學重點 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教學難點 新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教學方法 議題式教學法、自主學習法、小組合作探究法教學用具 多媒體過程 教學內容與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導入 導入:前言: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的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過去8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世界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近1億人擺脫絕對貧困,中國成功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確定的減貧目標,14億人即將邁入全面小康生活,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國家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創造這樣的減貧奇跡。 那么,中國奇跡背后的“制度密碼”是什么呢? 教師:本節課我們從中國奇跡背后的“制度密碼”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 【課件目錄】用PPT展示本節課課件目錄 思考 開篇直接導入,引起學生注意力。01. 兩會重磅提案何以同心筑夢? 展示材料一: 學生閱讀材料: 過渡: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召開的全國兩會,注定會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如何啃下決戰脫貧攻堅的那些硬骨頭、如何避免脫貧后的貧困人口返貧、如何將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成為各民主黨派中央共同關注的話題和建言獻策的重點。 展示材料:各民主黨派的重磅提案 過渡: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如何啃下決戰脫貧攻堅的那些硬骨頭、如何避免脫貧后的貧困人口返貧、如何將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成為各民主黨派中央共同關注的話題和建言獻策的重點。 提出問題:閱讀課本69-70頁,結合材料思考,我國有哪些民主黨派,是何性質?中國共產黨和其他民主黨派的關系如何? 教師點評,補充:民主黨派,指在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黨,除執政黨中國共產黨以外的八個參政黨的統稱。它們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性質:是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 地位:是參政黨 板書: 一、共商國是,同舟共濟 民主黨派 學生自主閱讀課本及材料,思考討論,小組代表回答。 閱讀相關材料,進行小組討論,回答問題。02多黨合作如何共寫“山海情”? 教師講授:展示圖片資料,各民主黨派深入參與脫貧攻堅戰。 教師補充資料:2016年以來,農工黨先后11次深入楚雄州武定等10個縣(市),走訪農戶131戶,提出監督意見建議17條,協調捐贈資金500余萬元、捐贈物資價值500余萬元、爭取項目資金250余萬元。工作成效得到中共云南省委統戰部和中共楚雄州委、州政府的一致好評和高度認可。 展示材料二及圖片: 探究:各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是怎樣的關系? 多黨合作共寫“山海情”如何體現我國的新型政黨制度? 教師引導學生梳理知識點,對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重點講授: 板書: 二、執政參政,特色鮮明 我國的政黨制度 1、是什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2、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3、基本內容: 通力合作的友黨關系: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兩者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 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政治上是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主要是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方面的領導。政治原則:四項基本原則;重大方針政策:如“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政治方向:社會主義方向。 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長期共存指中國共產黨同一切致力于團結人民從事社會主義事業并得到人民信任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長期合作,共同奮斗;互相監督指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法律的范圍內互相批評,互相幫助;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指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之間披肝瀝膽,以誠相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以國家之興為共榮,以國家之衰為共辱,同心同德,協力奮斗。 多黨合作的根本活動準則:遵守憲法和法律。 注意:民主黨派參政的基本點①參加國家政權②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③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④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 學生自主閱讀課本及材料,思考討論,小組代表回答。 展示圖片和資料,引導學生,回答相關問題。03怎樣解讀中國奇跡的“制度密碼”? 展示材料三和材料四、播放視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教師提問:思考:習近平指出,這一制度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那么,它新在何處,好在哪里?我們這樣說的底氣從何而來? 教師點評后補充: 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創造了嶄新的民主形式。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既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也強調發揚社會主義民主”。 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創造了嶄新的政黨關系。 從世界其他國家的政黨關系看,由于國情和政治文化傳統不同,大體形成了三種基本模式:一是互相競爭模式,二是一黨專制模式,三是既聯合又競爭模式。我國政黨制度中,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的關系不同于上述三種模式,它以合作、參與、協商為基本精神,以團結、民主、和諧為本質屬性,是一種團結、合作、和諧的新型政黨關系。 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創造了嶄新的利益表達方式。兩黨制和多黨制中,不同政黨之間存在難以調和的利益矛盾,哪個政黨上臺執政都不可能代表全體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政黨追求選票最大化,利益集團追求利益最大化,政黨之間競爭選舉,政府出現更迭,容易形成“否決政治”。前任建房、后任拆梁,互相攻擊、“切割”選民,將選民的利益分歧公開化、對立化,甚至不惜犧牲國家和多數民眾的共同利益,人為擴大社會分歧、造成社會撕裂,帶來政局不穩定,經濟發展也深受影響。一黨制中,唯一的執政黨長期執政,聽不到不同政黨的聲音,缺乏政黨間的監督,難以照顧到社會各方面群體的具體利益。在我國,中國共產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而是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反映不同社會階層和社會群體的具體利益。我國新型政黨制度通過政黨協商、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等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安排,暢通利益表達渠道,照顧同盟者利益,可以有效反映社會各方面的愿望訴求,真實、廣泛、持久地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 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創造了嶄新的執政方式。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產生于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團結奮斗的風雨征程,發展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其顯著特征是“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在這一政黨制度中,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處于領導地位,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不是在野黨更不是反對黨,創造了嶄新的執政方式,有力地促進了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的提高,有效避免了一黨缺乏監督或者多黨輪流坐莊、惡性競爭的弊端。 總而言之,這樣的新型政黨制度能夠整合力量,效率明顯;發揮合力,肝膽相照;為民獻計,彰顯特色。 所以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重大貢獻。 展示材料: 教師解讀:如今的美國,疫情肆虐、街頭暴力、政黨對峙給美國社會帶來的混亂有增無減。在西方的政黨體制中,無論是兩黨制還是多黨制都有短期行為和局部利益兩大弊端。各政黨的目標是爭取執政,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一方在執政時,另一方就千方百計地拆臺。即便是多黨的聯合,對資產階級內部來說,是相互利用,互相勾結,其聯合是暫時的,不可靠的。而在我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政黨體制中,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政治生活中處于領導地位,具有強大的領導力、動員力、組織力和凝聚力,并且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具有的這些特質,使其能夠以國家和人民利益為最高目標,因此,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的黨才能一呼百應,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才能有消除貧困、戰勝災害的勇氣和自信。 教師講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不是一黨制,也根本區別于西方的多黨制。 70多年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具有歷史必然性、巨大優越性和偉大獨創性,符合中國國情,符合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符合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創造“中國奇跡”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愧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不愧為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我們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鞏固多黨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充分發揮新型政黨制度效能,切實把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堅持好、完善好、發展好,不斷開創多黨合作事業新局面。 課堂總結: 隨堂訓練: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黨中央高度重視,先后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迎難而上,發揮了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這表明( ) ①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②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是歷史形成的 ③共產黨員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 ④黨把維護廣大人民利益作為行動指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學生:自主閱讀材料三和四,欣賞視頻。 學生結合課本思考,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完成隨堂練習 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課堂總結,完成課后練習。愛國教育 感受和總結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政治認同。安全教育 疫情防控,注意個人衛生,戴好口罩;夏季多雨,注意衣物增減,防中暑。布置作業 整理筆記教學 反思 本節課學生表現不錯,對于課堂中的問題回答的不錯,正確率較高,但是,對于課堂總結方面總結的不是很全面,希望下節課中有所改進。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