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6講“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教學設計一、教學主題解讀1.主題內涵:“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正是中國“發展起來以后”,更加注重發展和治理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必然選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我們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總結我國發展實踐,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探索新實踐的重要成果。2.主題背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演進的歷史趨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內在邏輯,也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100周年講話中莊嚴宣告:我們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表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內涵,正式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3.主題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演進的歷史趨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內在邏輯,也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動力,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由之路。全面依法治國確保我們的改革發展,使我們的改革和發展在有法可依的法治軌道內有序進行,從而避免出現顛覆性的錯誤,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基本法治保障。全面從嚴治黨確保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4.主題成果: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科學技術成就。二、學情分析高中年級孩子正處于青春懵懂期,受認知結構、能力水平的限制,對事物的認識還停留在表面上,學生享受著國家富強、科技進步和教育發展的成果,但對于國家大事的認識還有待深化。同時高一年級正處于思維發展的階段,容易有人云亦云、沖動等問題,所以面對網絡信息辨別能力差。因此,教師需要合理選取課程素材,培養學生理性思辨的能力。三、教學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加深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理性認同,增強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的真情實感,堅定“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國夢必將實現的信心。2.能力目標:學習收集、分析與處理社會信息的方法,培養運用科學觀點正確認識看待和分析社會問題的能力。3.知識目標:幫助學生理解“四個全面”的時代背景、內容、內在關系、重要性,感悟其體現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的思維方式。理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奮斗目標,知道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了解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感悟認識到新時代“四個自信”的內涵、重要意義。教學難點: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基本內涵、意義和內在邏輯關系。五、教學流程第一環節:運用經驗,導入主題典故:“牽牛要牽牛鼻子”牛脾氣犟、體型大、力氣大,是古代勞動人民拉犁耕地的好幫手,為了防止耕牛勞累發脾氣誤傷人,也為了方便抓捕便于馴服,在日常的實踐中就發現牛的鼻中隔薄而布滿神經,只要牽住并刺激牛的鼻中隔可使牛感覺到痛而乖乖地聽話。由此,后世產生了“牽牛要牽牛鼻子”的說法,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2015年初,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當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主要矛盾。我們既要注重總體規劃,又要注重住“牛鼻子”。沒有主次,不加區別,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設計意圖:用典故作為比喻能讓學生清晰認識“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性,快速導入課題。第二環節:創設情境,突破難點【教師過渡】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謀劃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的事業就大有希望。發展起來之后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當前國際國內形勢都發生了許多變化。設計意圖:本環節教師借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助學生理解“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提出的時代背景,對教材材料進行了適當擴展,并通過問題深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為后面的教學奠定基礎。環節二:解讀四個全面一一全新戰略布局活動一:“四個全面”表述的變化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根據歷史條件的變化,對“四個全面”進行了新表述。提出問題:你知道為什么“四個全面”的表述發生了變化嗎?學生回答后播放視頻“習近平總書記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教師過渡】通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已經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今,我們正向著第二個百年目標——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進。活動二:觀看視頻,走進“四個全面”。教師講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作用和內在邏輯關系。【教師過渡】上節課我們用建房子的比喻去形容“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能說說“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相當于建房子中的哪一環節嗎?設計意圖:通過兩個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由于知識難度強,所以選擇教師講授的方式,運用裝修房子的比喻既能讓學生加深對“四個全面”的認識,也能理清“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的關系。一、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小康的由來:“小康”一詞最早出現在我國最古老的詩歌經典《詩經》中:“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講,老百姓終日勞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過上小康的生活。這里的“小康”是指普通老百姓的理想生活水平。是指一種介于溫飽和富裕之間的生活。1979年鄧小平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提到“小康”的說法。之后,鄧小平圍繞小康生活構想,提出了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三步走”戰略目標。1987年黨的十三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建設的部署大體分三步走““三步走”戰略。第一步:從1981年至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已實現)第二步:從1991年至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已實現)第三步: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繼往開來奔小康同以往相比,我們的生活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請大家結合教材,聯系生活實際等方面的變化,主要從生活細節,例如:吃穿住行等方面談談我們生活的變化。以前,物資匱乏,吃飯穿衣都要“憑票供應”。如今,超市的食材,商場的衣物,種類繁多,供應充足,任人選購。過去,居民居住條件簡陋,出行方式單一。如今,我們居住環境得到改善,出行也更加便捷高效。總體小康成就微觀上看: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宏觀上看,國家經濟實力:1978年 全年GDP3650億元。2018年 我國全年GDP邁上80萬億元人民幣的臺階,穩居世界第二總體小康的特點(不足)。低水平,就是雖然我國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但人均水平還比較低。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還處于生存性消費的滿足,而發展性消費還沒有得到有效滿足,社會保障還不健全,環境質量還有待提高。發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區之間、城鄉之間,行業之間發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2002年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六大提出:我們要在21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十八大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部署——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民生、生態文明五方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提出了新要求。十八大報告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的新要求,分別是:經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事例PPT展示)政治:人民民主不斷擴大(事例PPT展示)文化: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事例PPT展示)社會民生: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事例PPT展示)生態文明: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事例PPT展示)思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是全面同時建設小康社會,這種說法對嗎?小康社會的建設進程是一個不平衡的發展過程。不平衡性:小康社會的建設進程是一種不平衡的發展過程。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發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率先實現現代化;相對落后的地區,則要奮起直追,加快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確保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金融、地方債務、信息安全、社會穩定等領域都存在風險隱患,必須注重以完善體制機制來防范化解風險,防止外部風險演化為內部風險、金融風險演化為政治社會風險、個別風險演化為系統性風險。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脫貧攻堅的基本方略,其要義在于精準,其具體內容就是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樹立并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進綠色發展。三、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業布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更加詳盡地描繪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時的遠景目標:P76六、板書設計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一、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設計意圖:清晰明確的將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展示出來,讓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一目了然。)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