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內蒙古自治區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條例》學習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條例》全面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符合憲法和法律精神和內蒙古實際需要,為新時期做好自治區民族工作、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法理支撐,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重要論述的重大舉措,是推進法治內蒙古建設的又一次重大實踐,對于提升自治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筑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依法推進和保障全區各族人民同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等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教學目標】政治認同:增強學生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對民族政策的認同;增強三個離不開的認同。科學精神:提高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要性的認識,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五觀法治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公共參與:增強學生依法自覺參與民族團結建設的意識,把民族團結事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條例》內容難點:(1)為什么出臺《條例》;(2)青年學生如何鞏固民族團結。【教學方法】講授法、舉例法、比較法【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教學活動設計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 視頻導入——看中國方案,聽一家人的故事 引出內蒙古自治區歷來珍視民族團結,為了鞏固民族團結出臺《條例》 展示教學目標及教學流程 二、講授新課 (一)《條例》的內容 該《條例》共8章70條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促進中華文化認同和文化傳承 第三章 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第四章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 第五章 加強社會協同 第六章 保障與監督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七十條 本條例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教師講解《條例》明確了哪些內容,有哪些亮點? 馬克思主義五觀 主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總目標——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 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師重點分析文化認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結合黨史談內蒙古自治區的紅色資源 為什么出臺《條例》 出臺的背景 出臺的意義 3、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民族團結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是社會穩定的前提 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 是國家統一的基礎。 保障措施 活動:我們民族團結的局面來之不易,作為青年學生如何鞏固民族團結的局面? 視頻導入使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團結的優良傳統 問題導向,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結合黨史知識深挖紅色資源 結合教材加深對《條例》出臺的理解 情感落實到實際行動中,使學生增強鞏固民族團結的能力。板書設計 《條例》內容 為什么出臺《條例》 出臺的背景 出臺的意義 民族團結的意義 青年學生應該如何鞏固民族團結的局面教學反思 本課由于《條例》內容較多、講解的時候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學重點多,所以在教學中,時間必須合理安排,詳略得當。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開展活動并使用大量圖片,讓學生大膽發言,學生積極參與,情感得到升華。 在教學中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參與政治生活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明白作為公民應該怎樣鞏固民族團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