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手拉手好朋友》參考教案學生分析:一年級的小朋友天真可愛,他們會以自己的方式挑戰每一位授課的老師,沒有生動的教學是無法把他們吸引過來,沒有有效的調控是難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要想孩子們對整堂課保持持續的興趣和熱情,在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要考慮采用孩子們喜歡的形式。而孩子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又是無窮的,但需教師的正確啟發和引導。同時也應看到一年級學生觀察能力較弱,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他們在觀察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在本課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教學目標:1、認知:感知人物的特征,能大膽地用繪畫的形式表現。2、能力:培養觀察能力。3、情感:通過畫自己的好朋友,增進同學間的了解,培養朋友間的友誼。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的好朋友。教學難點:抓住同學的頭形、五官、發式、表情等的共性和個性特征。師生課前準備:課件、實物投影儀、多媒體等。學生課后活動:1、以“我們的故事”為題畫畫與好朋友之間的事情。2、你自己的家人畫下來介紹你的新朋友。教學評價:1、是否對美術課感興趣。2、是否大膽的表現自己的好朋友。3、是否積極參與本課的游戲活動。4、能否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想法和對他人、自己作品的意見。5、能否在活動結束時自己收拾整理工具材料。教學流程:一、組織教學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準備教學。☆本教學環節重難點:有一個好的開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本教學環節評價:能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課堂。二、體驗性實踐1、教師導言:同學們,大家都是一年級小學生,在學校里學習好多好多的本領,大家高興嗎 今天,我是同學們的老師。現在互相認識一下,請同學們起立,下面我做一個自我介紹,我要看看在自我介紹以后,你有什么表現,會有什么反應?我姓王,我是王老師,也是大家的大朋友。(看到小朋友的禮貌表現及時表揚。)2、展示課題,引導學生觀察,感受人物的臉部特征。(1)找特點:男女、臉型、發式、五官特征、神態、動作等不同。(2)在解決怎樣整體觀察這個難點上時,采用“對號入座”的游戲:當老師指著某一種臉型時,這種臉型的同學就站起來,其他同學可以評議是誰站錯了,他應該與哪一種臉型對應。在分析五官特點時也用這種游戲方式幫助學生輕松愉快地將自己的特點歸類。3、欣賞大師們畫的人物頭像。4、學生繪畫(1)分別在準備好的不同臉型的紙中選擇合適的頭形,然后畫其五官。最后貼在老師事先準備好的一張KT板上,組成班級集體照。(2)“畫得不像本人可以嗎?一定要畫得像才好嗎?”引導學生只要抓住特征,畫出自己的感覺就行。5、小結:朋友之間團結友愛、互相關心、幫助,那我們班就是一個團結的集體,一個優秀的集體。我想送給同學們一句話:“班級是個大家庭”。☆本教學環節重難點:在觀察的過程中學習正確的觀察方法,找出好朋友的頭部特征,包括臉型、發式、五官,并表現出來;體會班級是個大家庭。☆本教學環節評價:通過對比觀察,能否找出好朋友的特征;通過與別人的作品比較能否發現自己的畫的優缺點;是否對大師有所了解,并大膽發言、表現;能否大膽地表現自己的好朋友;是否激起與好朋友間的友誼之情。☆教學意圖: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同學是學習的好伙伴,游戲的好朋友。比較觀察人物頭像間的不同點,為創作提供了素材,為后一層次的作業 作好準備。這是教學第一層次,也是本節課的重點,只要求畫人物的頭像,使學生不感到創作的難度。三、自主性實踐1、設立“找朋友”為主題的活動,請學生再一次畫你的好朋友。(1)拓展朋友的范圍:與山區的小朋友交朋友,與上海、北京的小朋友交朋友,與外國的小朋友交朋友。(2)比較各民族、各人種的不同特征。如少數民族的服飾特點,黑色人種、白色人種的五官特征。2、欣賞大師們畫的人物線描。4、畫下你好想結交朋友(要求全身像),將畫好的作品剪下貼在KT板上。5、小結:要是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成為朋友,那我們就能了解更多知識,世界就會變得更加和平、團結。我想送給同學們第二句話:“世界是個大家庭”。☆本教學環節重難點:找出各民族、各人種的不同特征,并表現人物的形象特點;體會世界是個大家庭。☆本教學環節評價:能否大膽發表自己的感受和對自己、他人作品的意見;能否大膽發表自己的感受并肯定自我的表現;能否大膽地表現自己想結交的好朋友;是否有我們的朋友遍天下的感受。☆教學意圖:學生也是社會的人,對學生來說才是人生的起步,從小就進行交朋友、建友誼的熏陶,看著自己畫的外國小朋友是那么興奮。教學層層深入,拓寬了創作的范圍,拓展了內容的空間。第二層次的創作要求完成全身像,難度略微提高,有了第一步的鋪墊,學生同樣能輕松完成,避免了創作的畏懼心理。四、拓展性結課1、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不斷地向宇宙進軍,我們還可以和外星人交朋友。我想送給同學們第三句話:“宇宙是個大家庭”。那我們小朋友得學好更多的知識,課外可以把外星球的朋友畫下來。2、認識這么多新朋友,你高興嗎?3、進行課堂評價。☆本教學環節重難點:體會宇宙是個大家庭;將學到的知識在課后授用,繼續研究。☆本教學環節評價:能否在活動活動結束時自己整理材料;能否學以致用:能否真正的延伸,將知識內化。☆設計意圖:進一步拓展教學,同時向課外延伸,使美術課中建立的興趣得到延續,可見好朋友是再學習的無窮動力。一兩句話的課后拓展,讓孩子有了更寬的學習天地和更大的學習動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