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平凡的美》教學設計【課標內容】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與嘗試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種造型表現手段;不僅關注學生美術學習的結果,還要重視學生在活動中參與和探究的過程。通過觀察、繪畫、制作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激發豐富的想象,喚起創造的欲望。學習線條、形狀、色彩和肌理的基本知識,并用于描繪事物,表達情感,用寫生(含速寫)、記憶、想象和創造等方式,進行造型表現活動。【教材分析】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課程的內容對于孩子們來講是最熟悉的,是表現生活中的常見物品。這些簡單、平凡的物品也有形狀、色彩的變化,更能觸動孩子們對生活的感受。普通的物品如用心加以藝術表現,會產生一種神奇的視覺美,讓孩子們在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通過描繪生活中的物品,能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學情分析】四年級學生對美術正逐步深入了解,并掌握了一些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多數學生對美術興趣濃厚,有較強的求知欲和較強的創新力,學生的美術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但他們還缺乏一些對生活中細微生活的體會,老師應該多引導他們感受生活中的美。【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 :在生活中找到平凡的事與人與物,感知平凡的美。(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比欣賞的方法學習將生活中平凡的事物轉化為藝術創作。(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生活、發現美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藝術創作能力。【教學重點】找到生活中的平凡事物,感知平凡的美。【教學難點】根據自己的喜歡表現平凡的美。【教學策略】本節課主要是通過大量的繪畫大師的作品賞析,來感知平凡的美,平凡的美來自于我們平時的生活,生活中的任意一件事物都具有自己獨特的魅力,藝術家的筆下也都是圍繞著我們耳熟能詳的生活開展創作,讓學生發現平凡的美,進而表現平凡的美,只有通過藝術家的作品作為突破口,通過對比欣賞的方法學習如何將生活轉變為藝術作品,圖片與大師的繪畫直接對照,讓學生感知、找到其中的奧妙,既學會知識又找到了方法,為學生的創作提供支持,一舉兩得。【課時安排】1 課時【教學媒體】教具:課件學具:水彩筆、水粉顏料、水芯筆、鉛筆、橡皮。【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欣賞圖片夏爾丹《銅水器》、梵高《臥室》《向日葵》、米勒《拾稻穗的人》、維米爾《倒牛奶的女人》等作品。這些都是西方繪畫史上大師級的藝術家,欣賞他們的油畫作品,問問孩子們都看到什么了?請大家欣賞說說你的感受!學生發現:這些畫在表現內容上有一個共同特點,大師們的素材也是來源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人或者物或者景色,流露著平凡而樸素的美)。平凡與華麗相對應,平凡指的是平常百姓生活中,平平淡淡的事物。生活是平凡的,但卻充滿著生活的小情趣。出示課題:平凡的美。(板書:平凡的美)二、觀察欣賞1.在生活中你發現了哪些平凡之處所展示出來的美。學生描述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哪怕身邊的一塊石頭也有獨特的美)2.圖片欣賞:生活中真實的事物,它們展示著獨特的美(圖片展示)。生物類的:小蝦、螃蟹造型美植物:盆花、樹木 色彩美蔬菜水果,造型色彩美器皿類:盆罐民俗:人物 神態美3.欣賞大師們的作品,對比分析畫家們是如何表現平凡的生活?都是以什么表現形式展開的 (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學生從顏色、線條的疏密、表現生活中的事物等角度說說)4.接下來我們欣賞你們同齡小伙伴們的優秀作品(圖片展示)。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表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表現手法也有好多種,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需要同學們用心去發現美,表現美。5.嘗試體驗(1)以風景畫為例師示范:用水粉畫一幅海邊沙灘圖。(2)在你的色彩盒里,找一找你喜歡的顏色,用它來畫一畫圖片中的事物(圖片展示)。學生嘗試2分鐘。四、布置作業用自己喜歡的表現手法去表現生活中的物品。創作步驟:1.選取自己喜歡的小物品、小場景。2.設計好橫或豎構圖,想好主體物。3.注意疏密、黑白關系。畫面有節奏感。五、展示作品并評價在這個環節中通過小組推選出各組認為優秀的作品,大家一起欣賞。先讓本人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講解,創作的理念以及運用的表現手法。然后再讓學生暢談下自己最喜歡哪一幅,原因是什么,自己最該吸取的是什么經驗。最后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總結。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勤于動手,就能發現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把自己的生活裝飾的非常漂亮,感覺生活是如此多嬌。【板書設計】平凡的美藝術來源于生活美無處不在線描 水彩【教學反思】一節課沒結束我就感覺這節課講的很缺乏條理,雖然也準備了,但顯然還是有很多的不足。在課堂開始讓學生欣賞了一些大師名作,讓學生了解繪畫的內容,大師的名作描寫的也是平凡的生活,在這個環節中我導入的時間過長,幾乎占了講課的一半時間。接著我讓學生觀察自己生活中的美,在課堂中我只帶學生觀察教室,沒有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失去了創作的興趣。我應該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各種的美,如造型美、色彩美,要學會開闊學生的思路。我怕學生在我講完之后毫無頭緒,我就事先準備了兩張綠色植物的圖片讓大家進行寫生創作,在學生創作的過程中我發現問題就給學生講解,但是我忽略掉了一個現實問題,學生在進行創作時我的講解是多余的,我應該在學生進行創作前把可能會發生的問題講解下,學會有效的設計問題,那樣效果會更好。在講解過程中感覺很多方面都講到了,但是又都沒有深入,缺乏重點,使學生也有點蒙圈。應該明確目標,使學生有一個明確的思路。板書比較亂、隨意,缺乏條理,缺乏規劃。在最后評課的環節中,由于時間沒把握好,我是在下面輔導的時候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沒有集中進行評價,這樣做的弊端是不能夠引起所有學生的注意,容易忽視掉一部分學生。我應該把握時間,合理分配時間,通過自評、互評、師評的方式集中進行,這樣大家都有一個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過程。老師給我提出了很多我沒有意識到的問題,老師說話比較直接,正是她的直接我感覺那天我收獲很大,提出的問題很具有針對性,她對工作的態度很認真,她的認真更是對我的督促。那天唐老師對我提出的問題之多讓我恨不得找個縫隙鉆進去,但也很幸運的讓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一定注意并努力改進自己的不足,爭取在下一次的講課中讓唐老師感受到我自身的進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