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團包紙工》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學生通過學習感受不同紙材的質感及色彩。2.過程與方法:學生學習將紙材通過團、包等方法制作立體造型,運用粘貼,添畫等技法對紙團進行加工。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想象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立體制作的興趣,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及動手制作能力。二.教學重難點:學生通過學習了解不同紙材的特性,自主學習,大膽想象,運用團包的方法制作半立體或立體的造型。三.教學準備:教具:課件、作品范例:學具:各種廢舊紙材,以及皺紋紙、彩紙、剪刀、膠棒、彩筆等工具材料。四.教學過程:(一)引導階段:引導學生感受紙材從平面到立體的變化。1.歡迎大家來到美術課堂!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對,彩紙。紙是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必需品,我把紙剪成了各種圖形,咱們一起來認認吧!(生:正方形、長方形......)這些都是平面圖形。2.今天我們要認識另一個詞——立體。你能把這張紙變成立體的嗎?學生嘗試并說發現:可以卷、折、團。鼓勵學生試一試“團”,紙團的形狀還能再變一變嗎?師生共同玩一玩紙團:瘦一點——搓一搓;尖一點——捏一捏;扁一點——壓一壓。【通過動手實踐過程感受紙材的特點,培養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二)發展階段:1.自助探究,發現方法:為了表揚大家剛才的積極表現,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小禮物(盒里裝著范作,各組抽取一個)看看是什么?學生交流并動手拆一拆,研究材料和方法。鼓勵學生說發現,并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小結。你在什么時候能用到“包”這個字——包包子,包餃子、包粽子、包糖......2.引出課題:團一團、包一包,一張平凡的紙就變成了各種各樣立體的形象,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團包紙工》。3.微課示范制作過程:出示微課,觀察老師是怎么做小老鼠的,用了什么材料和方法?師生共同總結方法步驟:團、包、組合、添畫。【教師作為引導者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嘗試并鍛煉表達能力。】(三)課堂實踐階段1.開盲盒,接收任務卡。2.出示課堂創作要求:請同學們根據任務卡,大膽想象、創造,采用“團包”的方法,創作立體造型,小組合作組成一幅畫面。【教師巡視輔導,及時答疑解惑,給學生以幫助和鼓勵。】(四)展示評價階段學生以組為單位展示并介紹,師生展開自評、互評。有了你們的奇思妙想和同學間的互幫互助,才能制作出這么可愛的團包玩具,把掌聲送給自己!(五)小結與拓展階段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團包紙工,除了團包,還有其他的方式能把紙變成立體造型,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紙藝作品——紙雕、折紙、衍紙畫)。美術的大世界精彩紛呈,等著我們去探索。這節課我們用到的主要材料是紙,紙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介紹四大發明,增強民族自豪感。紙是怎么誕生的?請同學們課后自己上網查資料,畫一畫《一張紙的故事》。【通過對四大發明的了解,增強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升華主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